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地域作文 >雲南作文 >

雲南民族村作文」「參考」

雲南民族村作文」「參考」

中國有56個名族,每個民族的特色都是與眾不同且別具特色的,下面一起去欣賞一下雲南民族村作文吧,希望大家喜歡!

雲南民族村作文」「參考」

雲南民族村作文1

31日,我們在雲南民族村參觀,並且過了火把節。

雲南民族村簡直是小孩子的天堂,雲南的二十五個少數民族都在園區內有村寨。我們可以一一去參觀學習,感受各個民族不同的風情。而且裏面還有這些少數民族的玩具和食物,我都喜歡得不得了。

有趣的有幾個民族。一個是拉祜族,他們崇拜葫蘆。一個是白族,他們跳的舞很有意思,居然用筷子做道具。一個是納西族,他們的文字就像是畫的畫。

我們還欣賞了大象表演。我第一個坐在象鼻子上照相。大象的鼻子很粗糙。我最愛小象小城同學,它的樣子最可愛,而且它還有絕活,會走獨木橋,還會跟着音樂甩鼻子甩腳晃腦袋跳舞。有一個小朋友跟它合影,它居然做鬼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晚上我們參加了火把節。離八點半還有一個小時,廣場上就已經人山人海了。爸爸媽媽們給我們三個小傢伙每人買了一個火把,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往人羣裏鑽了。

終於到了點火把的時候了。媽媽保護着我去點燃火把。廣場上的人開始沸騰起來了。他們拿着火把裏三圈外三圈,圍着中間的篝火,又唱又跳地轉起來。火把燃完後,人們又手拉着手,跳起了鍋莊。大家都玩得快樂無比。

夜深了,我們準備回賓館了。在半道上,我買了一個鬼面具,戴在頭上,竟把一個姐姐嚇了一大跳。不過,更多的人看見我,都是開開心心地跟我“哇”一聲,反倒來嚇我。大家都樂得開了花。

在一個路燈下,媽媽發現她的腳完全被弄黑了。大家再去看自己的腳,都笑了起來。爸爸趕緊給我們的幾雙黑腳照了特寫。

雲南民族村作文2

今天,我們來到了雲南省的省會城市——昆明。作為雲南的省會城市,宏偉的建築,摩天大樓,不計其數。街上的人們絡繹不絕,形形色色。漫長的繞城公路,會讓你暈頭轉向。車子行了10機分鐘,也繞不出城。

昆明的綠色植物,顯然要比別的差,可是隻要你一到昆明的民族村。你就會發現,那裏的千年大樹,是昆明的綠色代表“人物。”今天,我們就去了“春城”的民族村。

所謂民族村,就是指,雲南所有的少數民族部落,都居住在裏面。他們分別在那裏傳揚了當地少數民族的習慣與風俗,讓世界對他們有了新的認識!

在民族村的大門前,千年大樹無非是人們議論的焦點。千年大樹下,是人們拍照留戀、乘涼的最佳地帶。千年大樹枝葉茂盛,一片搭在另一片上面,沒有一點縫隙。它的藤蔓,更是粗壯的出奇。它的藤蔓,有我的一隻手指那麼壯,可想而知,這藤蔓是經過多少年才形成了如此模樣。它的根部,幾個我圍起來,也保不住它。站在千年大樹下,就像站在一把無邊的太陽傘一樣,能遮風,能遮雨。

一踏進民族村就感覺走進了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人們穿着各族的衣裳,走在街道上,讓人們得到的第一感覺就是,具有民族特色!

民族村裏的少數民族少説有二十種,他們都居住在有着不同風格的宅院裏,

在街道上行走時,你會發現一隊高大的馬羣身上,都有一名女騎巡警。馬兒們高大,樸素,一溜身的棕色。女騎巡們騎在馬上面,顯得格外瀟灑。馬蹄聲“滴答滴答”的響個不停。就算是盲人,也聽的出來馬蹄聲是多麼的一致,馬行走的是一模一樣。真是神奇!

哈哈,我們的運氣可真好!今兒我們有碰上了昆明的米線節,可以免費品嚐米線!我從小就是吃米粉長大的,不知道過橋米線是什麼滋味,在家鄉的味道不比當地的正宗,今天,我可要大飽口福!

雲南民族村作文3

我們乘火車經過四天四夜的長途跋涉,終於到了雲南的省會昆明,一到昆明便聽説滇池畔的海埂新建起了一座民族村,彙集了雲南二十六個少數民族的特色於一地。從建築外形到室內佈置,從村寨環境到民間工藝,都是少數民族生產,生活的濃縮和再現。它成了中外人士旅遊的勝地,於是我們也欣然嚮往。

來到民族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村頭那幾棵千年的古樹,它們高大挺拔,枝繁葉茂。吸引了許多遊客。進入民族村的大門我們看支各種奇異的民族建築和五顏六色的鮮花,綠油油的草地,尤如走進了仙境,使人心曠神怡,浮想連篇……

白族村是我們到的延續一站,這裏有一個寨門,一進去一股民族氣息,撲面而來。雕刻繪畫的牆壁上寫着大大的“白族村”,畫前面有幾位身穿民族服裝的白族姑娘正笑臉相迎。我們應邀來到寨子裏,那玲琅滿目的.紀念品,深深地吸引了我一個也不肯放過,我細心地觀賞,正堂我看到一尊佛像盤腿而坐,許多遊客在佛像前許願,乞求家人平安,幸福。我也學着游泳池人的樣子為你母及老師和同學們乞求平實,求得一帆風順。

離開白族村,遠遠地就望見了傣族村內的風情塔。銀色的塔尖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着奪目的光彩,風送銀鈴的清脆聲動聽悦耳,真是誘人。我們快步和前走看見碧波上的風情橋,還有一幢幢美麗的小竹樓,就連人造的水井都那麼逼真。瞧,在風情塔下,中外遊客穿着民族服裝,跟着傣族姑娘歡度着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我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你灑我,我灑你,衣服濕透了也沒關係,大家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中。

接着我們來到了阿詩瑪的家鄉——彝族村寨,寨子門口幾位彝族小夥兒,吹打着民族樂器,彝族姑娘阿詩瑪們則用甜美的歌喉,歌唱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還給我們表演了茶藝,他們用普通話給我們講解,請我們品嚐了香茶,泡茶唱茶的每一道工序,小茶王呢!

觀看了許多村寨,已經是下午三點了,我們大飽眼福,肚子卻餓了,隨着人流們來到民族餐廳,品嚐了具有傣家風味的食品:竹筒飯,飯是用糯米菠蘿裝進竹筒裏做成的,雖然味道並不是很我的口味,卻很清香,我吃了不少。

該走了,這時,我回頭再望望那一座座村寨,綠油油的草地,美麗的鮮花,我真的不想走,可還是懷着依依不捨的心情告別了難忘的雲南民族村。

標籤: 民族村 雲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iyuzuowen/yunnan/j4j8l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