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地域作文 >西安作文 >

遊西安大雁作文

遊西安大雁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遊西安大雁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遊西安大雁作文

遊西安大雁作文1

西安有許多漢唐時期的古建築,是一個聞名世界的古城。今天,我就去了西安的大雁塔,參觀了我國古代的一件建築藝術傑作。

讓我先為你介紹一下大雁塔吧。大雁塔也叫慈恩寺,位於慈恩寺內,不遠處的薦福寺也叫小雁塔,兩塔都因仿照印度雁塔式建築而得名。大雁塔初建時五層,表面磚砌,土心,後來不幸塌毀,復興重建時為十層,公元704年唐武則天改建成為樓閣式的青磚塔,打破了唐朝佛塔均為單數層的慣例增高至10層。你看,這塔高十層,多麼雄偉呀,真是巍巍大雁塔呀。公元931年,五代時後唐王朝對大雁塔進行改建,大雁塔被降至七層,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兩個部分組成。公元1604年,明萬曆23年在維持了唐代塔體的基本造型上,在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釐米厚的包層。塔基邊長48米,高4.2米,其上是塔身,邊長25米,高59.9米,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塔身各層壁面都用磚砌扁柱和闌額,柱的上部施有大斗,並在每層四面的正中開闢磚券的大門。塔內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層均有樓板,設置扶梯,可盤旋而上至塔頂,可將整個長安城的美景盡收眼底。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哇,大雁塔也是一個文學聖地呀!

唐代詩人岑參曾在詩中讚道:"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這首詩恰到好處的把大雁塔的氣勢描寫得淋漓盡致。

塔外的大雁塔北廣場有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我們幸運地觀看到了噴泉表演。哇,果然名不虛傳,最高的一處至少有四層樓這麼高。這些噴泉隨着音樂節奏跌宕起伏,好看極了。

大雁塔外還有大雁塔地下宮,面積近3600平方米,於1980年對外開放,通道兩旁畫有國寶級的巨型壁畫,《絲路風情》和《三秦攬勝》,描繪了當時唐朝的盛況,記下了順宗皇帝生前理朝的龐大氣勢。。還有唐順宗的陵墓,霧氣沉沉。玄奘廟裏陳列着唐玄奘當時使用過的物品,至今保存完好。還有供人朝拜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和佛祖。記下了順宗皇帝生前理朝的龐大氣勢。

大雁塔風景美麗,是一個遊玩的好地方。有機會,你也去玩一玩吧。

遊西安大雁作文2

今天,我和幺爸和姐姐參觀了世界聞名的西安大雁塔,

早上七點鐘,我早早的起了牀,洗漱完畢後才七點半,我們就出發了。

我們在西安大雁塔前面的北廣場下了車,就看見高大雄偉的大雁塔在大慈恩寺內。我們買了票,進了大門。導遊姐姐就帶着我們參觀並一路講解:大慈恩寺原為隋代無漏寺,唐武德初年廢棄。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時為其母文德皇后追薦冥福,於貞觀二十二年(648)重修再建,取名“慈恩”。寺內大雁塔巍然屹立,高聳入雲,是玄奘法師為珍藏經典於唐永徽三年 (652)修建。塔七層,高64.5米,相當於一般樓房的15樓,佔地76畝多,雖然千年滄桑,仍然完好無損。

我們先遊了右邊的鐘房和左邊的鼓房。兩座房子的高度都一樣,大小也一樣,還門對着門,就是裏面的東西不一樣。鍾房裏有一口巨大的鐘,鼓房裏有一個巨大的鼓,它跟大雁塔比起來矮多了,塔就像是一個大人,這兩個房子就像是兩個小孩。我們順着“青草夾岸”的小路走到了大雁塔下。我的心開始激動了。幺爸給我們買了票,他在外邊休息,我們就進去了。

進了塔的第一層,我感到一股冷氣向我撲來,裏面的樓梯太陡了,還非常危險。我們扶着欄杆往上走,走到第二層看見了許多字畫。我們繼續往上走,到了第三層我看見一個大雁塔的模型,這才明白了塔越高每上一層,樓面就越小,所以樓梯越來越窄,我們又繼續往上走。我們到了五樓,都覺得很累了,實在有點不想上樓的感覺。但是我們在下面説過,誰也不能當狗熊,一定要上到頂樓看個究竟。我們互相鼓勁,走一走,歇一歇,最後我們還是到了七層。透過窗户,我看見了北廣場上的塑像、碧綠的大樹、筆直寬敞的公路,還有古老的建築。塔頂的內部有一個太陽形的圓圈,裏面有些字組成了一個圓形,那些字是“拜佛前人贊唐僧取經還須遊西天”。這些字的裏面又有一個圓圈,這個圓圈裏有七個小圓點,我們也看不懂是什麼意思。我們請了一位叔叔幫我和姐姐照了一張相,道謝過後我們就下了塔。

我們和幺爸在一個亭子裏匯合了。接着,我們又去照了相,轉了轉,就出去了。今天我真開心呀!因為我又增長了一點關於祖國名勝古蹟的知識,更為中國而驕傲!

遊西安大雁作文3

“要看中國的五百年,請到北京;要看中國五千年,請到西安”,看到這就應該知道西安歷史的悠久,西安曾是十三個朝代的首都,也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更與雅典、開羅、羅馬一起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古稱長安。遍佈西安的帝王陵墓、宮殿遺址、古剎名寺和園林名勝,是西安成為了一座歷史文化的寶庫,數不勝數的文物古蹟都向人們彰顯它曾經有過的輝煌以及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魅力。就是在這樣一個城市,在這你可以感受到中國幾千年的滄桑變化,以及中華文明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

在北京舉行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授牌儀式上,西安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成功晉升國家5A級景區,成為我省繼兵馬俑、華清池和黃帝陵之後,第四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西安市屬第一家5A級景區,是全國首個區域性、多景點整體打包晉級的國家5A級景區。

西安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位於西安曲江新區核心區域,總面積3.8平方公里,是中國唯一的唐文化主題景區。這裏有唐都長安玄奘譯經之地、佛教祖庭-大慈恩寺;西安地標、千年古蹟-大雁塔;構架山水、師法自然,保存唐大慈恩寺大雄寶殿殿基遺址的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

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遺址公園-大唐芙蓉園;以唐代曲江池遺址為摹本,因循山水格局的開放式文化體驗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在歷經1400多年風雨的唐城牆遺址之上,恢復再現的以唐詩人物和唐詩意境為主題的唐城牆遺址公園;還有亞洲最大矩陣式音樂水舞廣場、大雁塔文化休閒景區、炫美盛唐天街以及大唐不夜城。

景區文化歷史資源厚重,景色宜人環境優美,處處體現着環保理念與人文關懷,已成為西安城市新名片,古都旅遊新品牌。遊客步入景區之中,每一個腳印都行走在遺址之上,每一次遊歷都在完成着與歷史的對話。

遊西安大雁作文4

我的家鄉在舉世聞名的文化古城——西安。這裏有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有鐘樓,鼓樓兵馬俑,華清池等。而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數大雁塔了!

北廣場在大雁塔的腳下,有一百多畝,是一個唐朝文化廣場。還沒進門,我就看到了十根高大筆直的柱子。它們就像十位巨人一樣守護着廣場。左近一看,有的柱子是方形的有的柱子是圓形的,有的柱子高,有的柱子低,柱子上還雕刻着一些古色的圖案,你瞧!柱子上的一條長龍騰空而起,在藝術家的裝扮下顯得更加威武,巨龍在一片片祥雲的點綴下顯得栩栩如生。

一進入口,便讓我眼前一亮,我踩着青灰的浮雕來到了唐朝偉人的雕塑面前,看着他們一副豪爽的神情,我心想:我應該努力學習成為偉大的人。

廣場的中心是音樂噴泉。音樂噴泉由八個大型噴水池組成,有籃球場那麼大,是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它們按台階的樣子分佈,一層比一層高。密密麻麻的出水孔佈滿了噴水池。噴泉隨着優美動聽的音樂噴出,在彩光的照耀下,顯得光彩奪目。噴泉像變魔術一樣,一會兒是彩色的煙火,一會兒是花朵水滴濺在水池裏,一朵朵美麗的“鮮花”便綻開了笑臉。當音樂柔美輕緩時噴泉就像輕歌曼舞的少女,當音樂節奏快而強勁雄偉如萬馬奔騰時,有六十米高的水柱瞬間騰空而起,水柱直入雲霄,整個場面氣勢磅礴,振奮人心。

噴泉的最南邊便是著名的大雁塔了!大雁塔共七層,高六十四米上面小下面大。雖然它經歷了無數風雨,依然巍然屹立在這古老的土地上。左進塔內,橫樑立柱和樓梯都是木頭做的。我沿着樓梯往上爬,一層比一層空間小。每一層都有窗口,站在窗口往下望,古城美景盡收眼底。這讓我想起那句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説的真有道理這讓我更懂得了它的含意。

在廣場的東西兩側有許多仿唐建築,紅色的屋頂,紅色的柱子,紅色的屋檐下掛着紅色的燈籠,這些仿唐建築給人們帶來了方便。

我愛大雁塔廣場,更愛我的家鄉!

遊西安大雁作文5

西安大雁塔廣場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我們首先來到了大雁塔南廣場。廣場上的建築氣勢宏大,非常壯觀。一眼望去南廣場就像一個大型的露天雕塑館。廣場上人山人海,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裏三層外三層地把這裏包圍得水泄不通。

在南廣場的正中央是一座青銅雕像。這尊雕像就是玄奘大師,他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住持。雕像一臉安詳,身披袈裟,左手拿着念珠,右手緊握禪杖。我看見玄奘大師就想起了《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四人經過不懈努力,歷盡艱難險阻,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我也要學習玄奘大師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樂於學習,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南廣場背後就是慈恩寺。紅色的牆,杏黃色的琉璃瓦,大門口有四尊石獅雄踞左右。左邊是雄獅,在戲弄腳下的繡球;右邊是雌獅,腳下是一對小獅子。來到硃紅色的高大門前,一種滄桑悠遠的氣息撲面而來,使人心生敬畏。

進入慈恩寺,左右是兩座小樓。左邊是鐘樓,懸掛着一口大鐵鐘;右邊是鼓樓,存放了一面大鼓。寺院中心的台上便是大雄寶殿。寺廟內一排排花草樹木亭亭玉立、整整齊齊,從門口一直延伸到了慈恩寺的.每個地方,好像一隊隊列隊的士兵守護着慈恩寺。

在大雄寶殿的不遠處就是著名的大雁塔,它又名“慈恩寺塔”,是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式磚塔,是專門為唐玄奘保存經書所修建。

大雁塔共分為七層,每一層都有小巧又精緻的小窗户,每扇窗户上都有精美的線刻佛像,美麗大方,是研究我國建築史的重要資料,大雁塔被國家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大雁塔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汗水的結晶,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它,保護它!

走出慈恩寺,我們便來到了北廣場。這裏有着全國唯一的唐代文化廣場和全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樹下的石磚刻有唐代詩人的古詩,而且用了不同的字體,非常漂亮!當音樂響起時,噴泉就會凌空飛起,一根根水柱此起彼伏,好看極了!

大雁塔廣場美麗極了!它就像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鑲嵌在西安古城裏。

遊西安大雁作文6

西安不僅有秦兵馬俑,還有舉世聞名的大雁塔。西安的第二站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大雁塔。

大雁塔又稱大慈恩寺塔,它是磚仿木結構的四方形樓閣式磚塔:由塔身、塔基、塔剎組成,塔高64。5米,是印度建築和中國建築的綜合體。大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為其母親文德皇后追福而建造的,故取名‘慈恩’。後請出使天竺國回來的玄奘法師住持寺裏的事物。玄奘法師為了保存從天竺國帶回來的經書、舍利等一些珍貴的佛教經典從而修建了大雁塔。大雁塔原來5層,後唐朝武則天年間改為7層。

一來到大慈恩寺,僅一牆之隔,寺裏的清靜與廣場上的喧囂產生了鮮明的對比。大門的兩側是鐘樓、鼓樓,直着向前走就會看見高聳入雲的大雁塔。我從遠處看了看尖尖的塔頂,越往下越寬,每層都有塔剎,塔剎直至一層。我想:大雁塔從外面看都這麼古樸典雅,裏面究竟會是什麼樣的呢?

好奇心戰勝了我,我跟爸爸説:“爸爸,咱們趕緊去看看大雁塔吧!”爸爸説:“好呀!”我們買了登塔的遊票,便前去一探究竟。

進了大雁塔的石門,石門兩旁刻着眾多文人雅士的題刻。再往裏一點,一股冷氣迎面襲來,我想:怪不得玄奘法師會選擇這麼好的地方來保存經書呢!雁塔一層主要是介紹雁塔的結構和起源。雁塔的樓梯非常窄,只能上下兩側一人通過。二層供奉着銅質鎏金的釋迦摩尼佛,是鎮塔之寶,使人一見,就覺得使人遠離了人間的世俗。三層塔室的正中央放置頂骨舍利和大雁塔模型。舍利是圓寂的得道高僧智慧的結晶,高僧的身體的某個部位圓寂以後會有舍利。四層珍藏着《貝葉經》,當造紙術還沒有傳到印度時,印度的僧人便用貝多羅樹的葉子抄寫經書,貝多羅樹的葉子不僅耐磨、輕便,而且千百年來仍然字跡清楚 。五層是經書和唐磚。樓梯越往上越陡,越往上越窄,六七層僅容一人通過。我們氣喘吁吁地到了七層,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有一個大窗户。我向北遠眺,西安的美景一覽盡收眼底。

這就是大雁塔,是它見證了中華民族興衰的歷史,是它讓中國的佛教變得更加神聖,是它讓西安閃閃發光!

遊西安大雁作文7

今天我終於來到了我向往已久的西安,——這座聞名世界的歷史古城。導遊首先帶我們參觀了大雁塔。相傳《西遊記》裏的大唐高僧唐玄奘就是從這兒拜別唐朝順宗皇帝去西天取經的。

讓我先為你介紹一下大雁塔吧。大雁塔也叫慈恩寺,位於慈恩寺內,不遠處的薦福寺也叫小雁塔,兩塔都因仿照印度雁塔式建築而得名。大雁塔初建時五層,表面磚砌,土心,後來不幸塌毀,復興重建時為十層,公元704年唐武則天改建成為樓閣式的青磚塔,打破了唐朝佛塔均為單數層的慣例增高至10層。你看,這塔高十層,多麼雄偉呀,真是巍巍大雁塔呀。公元931年,五代時後唐王朝對大雁塔進行改建,大雁塔被降至七層,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兩個部分組成。公元1604年,明萬曆23年在維持了唐代塔體的基本造型上,在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釐米厚的包層。塔基邊長48米,高4.2米,其上是塔身,邊長25米,高59.9米,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塔身各層壁面都用磚砌扁柱和闌額,柱的上部施有大斗,並在每層四面的正中開闢磚券的大門。塔內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層均有樓板,設置扶梯,可盤旋而上至塔頂,可將整個長安城的美景盡收眼底。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因此大雁塔也是一個文學聖地呀!這兒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玄奘廟裏陳列着唐玄奘當時使用過的物品,至今保存完好。真是太神奇了!

唐代詩人岑參曾在詩中讚道:"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這首詩恰到好處的把大雁塔的氣勢描寫得淋漓盡致。

塔外的大雁塔北廣場有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我們幸運地觀看到了噴泉表演。哇,果然名不虛傳,這些噴泉隨着音樂的節奏跌宕起伏,時而上,時而下,時而高,時而低,最高的一處至少有四層樓那麼高。真是太美了!

今天我又增長了許多有關中國古代的歷史知識,真是太高興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iyuzuowen/xian/z28w2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