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地域作文 >山西作文 >

山西的面作文集錦7篇

山西的面作文集錦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山西的面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山西的面作文集錦7篇

山西的面作文 篇1

俗話説:“足以天為食”幾乎內個地方的有自己的美味。北京的烤鴨,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西安的泡饃,個個都色香味俱全,但最令人垂涎三尺的要數山西刀削麪了。

刀削麪湯味好,看相也好,一條條白色的面片進放在米黃色的湯裏,翠綠翠綠的香菜鑲在其中,粉紅的雞肉泛出白色。白綠相間,油光滑亮,讓人的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只要提起刀削麪,當地人都會豎起大拇指。

其實刀削麪的做法很簡單,把面片放進去,舀上一勺肉和湯。再用勺子攪一覺,放些香油,頓時,碗裏會尼曼出一股香氣,誰都抵擋不住這種香味。一碗香噴噴的刀削麪就大功告成了。

吃刀削麪也有意思,有一次,我和弟弟吃刀削麪,我狼吞虎嚥的吃着,結果吃得狼狽不堪,弟弟在哪捧腹大笑,笑我吃的很有意思,吃完後,我倆異口同聲的説“真好吃”。

刀削麪色香味俱全沾染了中國大地之脈,博聚了中華大地的精華

山西的面作文 篇2

俗話説的好:“世間麪食在中國,中國麪食在山西”,山西的麪食可謂是鼎鼎有名,而在眾多面食之中,我最喜歡刀削麪。

刀削麪由於製作訊速,材料簡單,風味獨特,深受大家喜歡,刀削麪的做法與其他面不同,刀削麪不是用刀切,而是用刀削,削出來的面是否好吃?就要看你的刀功是否就好了。再削麪時,左手拖住揉好的麪糰,右手持刀,不僅手腕要靈,而且出力要平,只聽嚓,嚓,嚓,幾聲,削出的面像密集的短箭一樣射入鍋中,在鍋內,湯滾面翻,十分迅速,不到兩分鐘一碗。廚師把煮好的面撈入碗中,澆上香飄四益的濃湯,灑上香菜和牛肉,白的,紅的,綠的,五彩繽紛,光看一眼,就會讓你一飽眼福!再放入口中吃吃,只見刀削麪軟而不爛,口感極佳,再看看這刀削麪中厚邊薄,稜鋒分明,有的像柳葉,有的像木耳的花邊,樣子十分奇特,放入口中吃吃,彷彿還有一甜味,另每一個食麪人十分喜歡。轉眼間,一大碗麪讓人吃了個底朝天,四周香飄四溢。

刀削麪不愧為山西面食之首,怪不得享有聲譽。

山西的面作文 篇3

刀削麪是山西有名的風味小吃,因其風味獨特、製作方法別具一格,而躋身“五大西食名品”之列,它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刀削麪絕對是色香味俱全的風味小吃。做好了的刀削麪。麪條又薄又寬,浸在散發着滾滾濃香的鮮美湯汁裏,加上幾塊閃着小亮點的紅燒五花肉,再將綠油油的小青菜、淡黃的豆腐皮和一小片一小片的香菜散落其間,着實令人垂涎三尺。

刀削麪的做法十分有趣,這得名於它非比尋常的做法一刀削。先搓一個麪糰,揉勻,揉軟,揉到表面光滑、平整為止。然後左手託着麪糰,右手持着特製的弧形削刀,“嚓,嚓,嚓……”一刀接一刀地削出薄薄的面片。只見這些面片一葉連一葉,如流星趕月一般,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白色的弧線,“撲通撲通”落入湯鍋。湯滾面翻,這些被翻起的面片好似一個個機靈可愛的小魚寶寶,自由自在地在水裏游來游去,真有意思!等到熱氣騰騰的`刀削麪出鍋時,再根據個人的口味澆上不同的滷汁,一碗香飄十里的美味佳餚就做成了。

品嚐刀削麪也是一門學問。我總是先舔一舔香濃醇厚的滷汁,感受它鮮美的味道,然後夾起三兩根麪條和一塊五花肉,放進嘴裏慢慢咀嚼,體味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的刀削麪和鮮嫩可口的五花肉,任那濃郁的氣息在嘴裏迴盪,接着再將滷汁等一掃而光,吃到滿嘴是油才意猶未盡地離開。

記得有一次,由於急着吃五花肉,我沒把筷子拿穩,“撲”,五花肉一下子被送到了我的臉上,紅色的滷汁也沾在了我的臉上,而我的臉,則像抹了大紅胭脂一般紅豔光澤。從此,我又為刀削麪取了個好聽的名字——“胭脂面”。

山西的面作文 篇4

每人都有自己喜歡吃的美食,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介紹我喜歡吃的美食吧:刀削麪。

刀削麪味道美極了,看相也好。粗粗的麪條浸在湯裏,一個個牛肉飄在湯的上面,一看,口水都要留下來似的。

下面介紹刀削麪的做法:山西高手們削出的麪條,每條長21釐米左右,厚0。2―0。4釐米。每分鐘削118刀,每小時可削2500克麪粉揉成的濕麪糰,有順口溜贊:“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刀削麪的調料(俗稱“澆頭”),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番茄醬、肉炸醬、金針木耳雞蛋打滷等,並配上應時鮮菜,如黃瓜絲、綠豆芽等,再滴上點老陳醋,十分可口

吃麪條的時候,我總是喜歡吃一根數一根。有一次,我們去浙江玩,那是九點多,我們一起吃刀削麪,我也是這樣吃的,結果,爸爸媽媽等了我半個小時的時間,還説吃就吃還邊吃邊玩。

刀削麪真的很好吃你們也嚐嚐吧。

山西的面作文 篇5

正宗的山西刀削麪我沒有吃過,但“臨摹版”的對我來説也別有一番滋味。

爺爺有一個山西老友,善做麪食,於是爺爺就從他那兒學會了刀削麪,每逢有閒餘時間,就做給一家人吃。

對刀削麪來説,澆頭很重要。若是澆頭少了點意思,那面也跟着掉一個檔次。我們家常用的澆頭是用新鮮小葱切細,澆上一點滾熱油,“滋啦”一聲,葱香味會在一瞬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入你的鼻腔,口水也要伴着聲兒流下來。然後加入醬油、煎好的蛋皮、鹽,根本無需味精這類的調味品,這澆頭就讓人神往了。澆頭可以做得鹹一些,兑了麪湯就鹹淡適中了。

麪糰的製作可有一番講究,水不能加多了,也不能加少了,不然做出來的面要麼太硬,要麼會糊掉,沒了咀嚼的樂趣。

半鍋水煮開,倒油,放一點鹽,可以讓麪湯麪皮帶一點底味。削麪皮是一項技術活,刀要快,要準,要穩。爺爺一邊不停地削着面,一邊調整着麪糰凸起的角度。被刀颳起的一層面皮在手與鍋之間躍出一道弧線,像跳水運動員一樣波瀾不驚地入水。鍋裏漸漸躺起了一片片面皮,手裏的麪糰也漸漸小下去。鍋一蓋,火一燜,不一會白色的麪皮成熟,便可入碗了。

當一碗熱氣氤氲的人間至味上了桌,再澆上金燦燦、綠油油的葱味澆汁,真是要饞哭了的節奏啊。麪皮入口,滑,初嚼也平平無奇,但當它鹹香的湯汁與麪皮的俏皮融合在舌尖時,用家鄉話説,就是打了嘴巴子也不鬆口。此時,奶奶會真的拍一下我鼓大的腮幫子,説一句:“好吃吧!”

現在人吃刀削麪喜歡不同的風味,瘦肉絲的、蛤蜊肉的,葷素搭配,卻也失掉了面的純真與自然。我是不喜歡的。

山西的面作文 篇6

們常説,世界的麪食在中國,中國的麪食在山西。這話一點也不過分。

麪食在山西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山西面食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品種繁多,廣泛流傳於民間。許多外國朋友來到山西,對山西飲食印象最深的就是名目繁多的麪食。再加上那些有趣的名字,就更具吸引力了。比如:刀削麪、拉麪、擀麪、剔尖、撥魚、河澇、貓耳朵、擦疙蚪、揪片、刀撥面、搓魚、推窩窩、溜魚兒、抿面、莜麪栲栲等等。

每一個品種又各有特點。比如刀削麪,它在山西面食中名聲最大,影響最廣。它的特點是以刀功和削技的絕妙而被人稱為飛刀削麪。削麪所用的刀是特製的瓦形刀,面要揉成一尺多長的筒狀,削麪時人站在鍋前,一手託面,一手持刀從上向下往鍋裏削。工藝精巧的廚師削出來的麪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削麪如魚兒躍”。

山西刀削麪特別講究速度和造形。削麪高手把面頂在頭上,手中兩把刀左右開弓,削出來的面似柳葉飛揚,落進三尺開外的鍋裏,這與其説是做飯,不如説是精彩的民間藝術表演。

還比如貓耳朵,外形酷似貓的耳朵,小巧玲瓏,吃起來有韌性,利口。做法是用白麪、莜麪或高梁面等和好,把面擀成面片。切成小方塊,用姆指按推成薄片,自然捲成貓耳朵狀,如果配以羊肉佐料,味道就更美了。

莜麪栲栲,是將莜麪搓成薄片捲成的小圓筒立放在籠屜裏排列好,蒸熟後澆上各種佐料食用,吃起來筋力可口,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耐飢,是山西西北部農村廣泛食用的麪食之一,在山西風味小吃中別具特色。

正因為山西面食品種如此繁多,所以,山西的麪食被外國朋友譽為“世界面食之最”。

山西的面作文 篇7

俗話説,“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麪食在山西。”

山西面食種類繁多,一般家庭主婦能用小麥粉、高粱面、豆麪、蕎麪、莜麪做幾十種,如刀削麪、拉麪、推窩窩、灌腸等。到了廚師手裏,更被做的花樣翻新,達到了一面百樣,一面百味的境界。

據查,麪食在山西按照製作工藝來講,可分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烹製麪食三大類,有據可查的麪食在山西就有280種之多,其中尤以刀削麪名揚海內外,被譽為中國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其他如大拉麪、刀撥面、撥魚、剔尖、河撈、貓耳朵、蒸、煎、烤、炒、燴、煨、炸、爛、貼、攤、拌、蘸、燒等多種,名目繁多,讓人目不暇接。

今天我將給大家介紹拉麪和揪片的做法。

拉麪的製做過程:

首先,將麪粉放入盆內,一點點的加入水,將麪粉打成絮狀,然後和成光滑的麪糰。然後,將和好的面上蓋濕布放在一邊餳制(餳面最少要半個小時,餳的時間越長,面越容易拉伸)。接着,可以用手揪起一點餳好的麪糰試試,看看能否拉開,如果可以説明面餳好了。之後,將案板上撲點麪粉,把餳好的麪糰,用手捏成長條狀,放在案板上用乾麪粉滾勻,壓扁,放在案板上。再用擀麪杖前後來回推拉,將麪糰擀開。擀成寬12cm(比刀的寬度小一些,方便一下可以切過來),厚1cm—1.5cm的麪餅。右手握刀,把攤開的面切成一條條細條,左手順勢將麪條在案板上滾一下,然後雙手各執細條一端,上下抖動,輕輕抻拉,拉成粗細適中的長條即可。最後,將拉好的麪條下入鍋中,稍煮1~2分鐘就可以出鍋了。(拉麪是一條條下鍋的,一般最後一條入鍋時,先前下的面早已煮熟,所以不用煮太久)

揪片的製做過程:

揪片的和麪方法與拉麪相似,但略硬一些。同樣將和好的麪糰餳制,但是時間不易過長。餳好的麪糰別再揉,直接用擀麪杖擀成0.5釐米厚的大片,然後切條。將切好的面上撒少許玉米澱粉防粘,一手拿面,另一隻手先掐下去再順勢一揪,一個揪片就好了。如果是第一次做,可以先將揪好的揪片間隔擺在砧板上,待揪完後再煮。不過,一般都是煮鍋水開後直接揪在鍋裏的,但是那樣要求動作要快,防止先前下鍋的揪片煮老了。當揪片煮至全部浮起就熟了。

當然,拉麪和揪片撈出後還要澆上喜歡的澆頭,比如西紅柿雞蛋、炸醬、小炒肉等等,再就兩瓣兒新蒜,那個香啊,甭提了!

小夥伴們,你們學會了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iyuzuowen/shanxin/w000gj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