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五年級下冊作文 >

五年級作文:家鄉的習俗

五年級作文:家鄉的習俗

我們家鄉,節日氣息十分濃烈。不管是春節還是清明節、端午節都很隆重。小編收集了家鄉的習俗作文,歡迎閲讀

五年級作文:家鄉的習俗

第一篇:家鄉的習俗

説起咱家鄉的習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説不完。就拿春節來説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鄉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天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們感覺到歡愉和吉利。

春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餃子。為驅邪惡、求吉利,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年年有餘。一旦煮爛餃子,不可説“破了”,要改説“掙(賺)了”。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裏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是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

春節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一般只是問好。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短信拜年、打電話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發財、健康之類的讓人們開心的話!。……

我覺得家鄉的這些習俗藴含了一個千古不變的含義: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們能開心的好好休息幾天,調整好心情,再準備開始下一年的奮鬥。人們都希望過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第二篇:家鄉的習俗

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有五十六個不同的民族,每個民族肯定都有它獨特的風俗習慣。在我美麗的家鄉上海,就有許多不同的習俗。其中,元宵節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鄉,總是特別重視元宵節。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因為元宵的形狀是圓形,圓就意味着團團圓圓,它能夠祈福家人團聚,每天都能幸福圓滿。

吃完元宵,接下來就是元宵節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蹺、舞獅子、劃旱船、耍龍燈等元宵節特有的節目。在表演時,每一個觀眾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説起元宵節,最負盛名的.便是觀花燈、猜燈謎了。在元宵節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張燈結綵,處處顯示出元宵節特有的氣氛。就像《東京夢華錄》中説的那樣: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遊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熱鬧的氣氛足以形成一條河流,讓所有看到的人們都跟他們一起歡呼起來。

正月十五之夜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觀月。正如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一邊欣賞着天空中美麗的月亮,一邊看着人們歡慶元宵佳節的樣子,此時還有誰能坐得住呢?趕緊出來和人們一起慶祝象徵美滿的元宵佳節。

啊!這是一派多麼祥和、熱鬧的景象啊!這就是我家鄉最獨一無二的習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愛我的家鄉,愛家鄉獨有的習俗!

第三篇:家鄉的習俗

我們家鄉,節日氣息十分濃烈。不管是春節還是清明節、端午節都很隆重。

每年的春節,在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都要做些室內外的祭祀活動。家裏,要給自家祖宗燒香燒紙,燃放鞭炮;室外要到外公家的祖墳上去祭祀;正月初一和十五天就去自家的祖墳上去祭祀,都表示對去世的長輩的哀思,還要祈禱祖宗對祭祀人及家人的保佑。

在我們鎮每年春節都要舞龍燈、跳花燈和舞獅子。特別是舞龍燈,近年來越來越時興,正月十三是我鎮的趕集日,鎮政府專門設置獎項,讓幾十條龍龍鳳呈祥,對舞得好的龍燈隊成員實施經濟獎勵。在晚上觀看龍燈更為壯觀,煙花鞭炮濃煙四起,響徹雲霄,觀眾人山人海、滿街遍佈。

關於龍燈,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説——新婚夫婦若是出錢買下“龍寶”放置家中,來年準能生下一個胖小子。你説神不神?

花燈,現在在我們鎮就更加時髦了,很多家庭辦喜事,都要請他們去“坐堂”,新式的老式的花燈舞應有盡有,檔次越來越高。

新年,新結婚的年輕夫婦,一定要到女方孃家去拜年。玩耍幾天後,回家時,每家親戚都要發給新人“紅包”和一些“回篼粑”,決不讓姑爺空手而歸。其他親戚之間為了表示素有往來,也要相互拜年。一般是小輩先給長輩拜年,然後長輩才去給小輩“還禮”。這樣親戚之間的感情聯絡得越來越濃厚。

親戚之間除了春節來往甚密外,要數每年的清明節了。每年的清明節,人們都要買上親紙和炮仗以及禮物到外公家去“掛親”——掛念親人。生的送禮,死的燒紙錢和掛親。這一天,可以説比春節燃放的鞭炮還要多,比春節外出的人也多得多,大人小孩熙熙攘攘、漫山遍野,鞭炮煙花從早晨連續不斷地響到下午七點左右。漫山遍野的墳頭都掛上了白色的親紙,整個人間悲切沉沉、白濛濛一片。

每年的端午節,也是家鄉的隆重節日。我們家鄉人過端午節、吃粽子很有講究。到端午節這天,男方要帶上禮物去女方家“打端午”,女方則要送給未婚夫新布鞋和一個棕絲斗笠。現在,人們經濟發達了,男方都要給未婚妻買貴重禮品,如高檔服裝,手錶,項鍊什麼的。

吃粽子也有傳説,包粽子的人會在某個或幾個粽子中隱匿小粽子或硬幣,煮熟後看誰能吃到它,吃到的人,端午後會有好運氣。

特別是大端午——五月十五,縣城每年都要到烏江大河舉辦“賽龍舟”,場面十分熱鬧。江面車水馬龍,河邊沙灘上觀眾比比皆是,臨時攤點應接不暇,參賽船隻鑼鼓喧天,吆喝聲連綿不斷、魂牽夢縈……此情此景使人覺得比過春節更勝一籌。

我們家鄉的風土人情你瞭解了?還有很多的鄉情待下次告之,好嗎?

標籤: 習俗 家鄉 五年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wuxiace/8ylrq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