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五年級上冊作文 >

關於窮人讀後感作文3篇

關於窮人讀後感作文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窮人讀後感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窮人讀後感作文3篇

窮人讀後感作文 篇1

《窮人》寫的是兩個貧困家庭間發生的一件感人的事。主人公桑娜家境貧寒,她和丈夫靠捕魚維持包括5個孩子在內的家庭的艱難生活。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當她發現女鄰居因貧困過度而死,只留下兩個孤兒時,經過一番慎重的思考,她將那兩個孩子抱回了家,而她的丈夫——一位憨厚、淳樸的漁夫也與她不謀而合,決定共同撫養這兩個孩子。

整個故事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語,也沒有半句歌頌似的豪邁語句。然而,有故事中的人物折射出的人性的真、善、美,顯示出人世間最淳樸、美好的感情,忘我的境界,無處不撞擊着我的心靈,扣動着我的心絃,使我深受感染。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同學們讓我們每個人都去挖掘內心深處存在的.愛的情感吧!你會發現,其實你的心靈也會和桑娜一樣美好。

同學們,請用我們的雙手去創造一個真情滿人間的社會吧!

窮人讀後感作文 篇2

我們學了一篇文章,叫《窮人》。這篇文章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文章主要講了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和漁夫收養死去的鄰居的兩個孩子的故事。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受頗深,初讀文章我很是疑惑,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一家本來就窮,自己家也有了五個孩子,再添兩個,不是要他們的命麼?但我再讀一次後,我才恍然大悟,這舉動,恐怕放在任何人身上也足以突出他的善良,抱回那兩個孩子也是桑拿善良的最佳寫照。桑拿不想看着自己的鄰居西蒙的孩子和西蒙一起去死,而是想看到自己鄰居的孩子像自己的孩子那樣幸福快樂的生活着,也突出了作者感情之細膩。而那位漁呢?雖然在書中他像一個配角,但他那句“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也説明了他與妻子桑娜一樣,有着一顆甘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心。

如果你讀了那篇文章,聯繫生活實際,便會發現列夫托爾斯泰與中國魯迅先生一樣,有着同樣敢於批評社會,批評上級人物的作品風格。沙俄時代是一個黑暗時代、貧窮時代,海邊的漁民生活豈不是更加貧困潦倒?但他們一個個都有着一顆善良之心和憐憫之心。但如今社會上的人呢?對整個人,整個社會,甚至整個世界都漠不關心,傷者要送往醫院,沒有任何人幫忙;路邊跌倒的老年人,沒有人把他扶起來;要過馬路的小妹妹,沒人牽他們的走過去。這就是現代人,對世界都不關心的現代人!我很的不解,為什麼只有窮人才有善良的心?既然沙俄時代的人都能有善良的心,現代人何嘗不能有?

我想,我們都應該像桑娜和漁夫那樣擁有一顆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心,也要讓身邊人也有善良的心。“人”字的結構是互相支撐的不是嗎?

窮人讀後感作文 篇3

經同學的介紹,我有幸將《窮人的誠信》一書看完。在這本書裏,孟加拉作者阿西夫·道拉等詳細講述了格萊珉從萌芽到成長,以及在危機中力挽狂瀾、浴火重生的精彩歷程,正如書中所説,銀行已經完成了轉型,但無論是第一代還是第二代格萊珉銀行,其精髓和信念卻是一致的,即——“窮人”總是會知恩圖報的,因此要相信“窮人”的誠信,也正是這一理念讓我讀後感想頗多。

孟子説過:“無恆產者無恆心”,可是尤努斯卻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窮人”是可信的。自1976年將27美元借貸給42個赤貧農婦起,尤努斯一手創辦的孟加拉鄉村銀行已經發展為擁有近四百萬貸款者,1277個分行、12546個員工、貨款總額達四十多億元的龐大銀行網絡,幫助了數百萬人成功脱貧,貨款的償還率高達99.02%,如此之高的還貸率對於今天急於“避農”的商業銀行來説,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嘲諷。

為什麼“窮人”是講信用的,甚至比富人更講信用?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舒爾茨教授的一句話,他説世界上大多數是貧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那麼你就會懂得經濟學當中許多重要的原理。

大多數的“窮人”是純樸善良的,他們明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也明白如果自己連信用都沒有了,那就真的一無所有了,因此他們對別人給予自己的信任格外重視。或許有人會説,“窮人”自己對貧困的形成和積累難辭其咎,因為市場經濟就是以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為自然法則,“窮人”之所以貧困,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他們的素質相對低下,不具備適應這個社會的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因此自然而然就淪落到了社會的最底層。

然而,我想説的是,有沒有注意到“窮人”在競爭的起點上就是不公平的?例如,一個生活在江西偏遠山區的貧苦學生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考上大學,而生活在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的學生,考大學相對是一件比較輕鬆的事情。於是,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我們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的發展道路才是正確的?

馬克思説,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其中包含了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就有必要給每一個上進的“窮人”擺脱貧困的機會,因為一個和諧的社會不會人為設置弱勢羣體分享社會文明成果的壁壘。

在今日中國,“三農”問題越來越成為困擾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和健康發展的主要瓶頸,而這又與我國在農村地區的金融市場發展缺陷不無關係。

温總理説:沒有農村的小康,就不會有全國的小康;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不會有全國的現代化。這是對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經驗總結。我們不能否認中國在經濟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佔絕對貧困人口大多數的農村人口的發展仍然是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嚴峻問題。因此,只有誠心誠意去解決“窮人”的發展問題,社會發展才會更加健康、和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wushangce/l708v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