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熱門】小學生觀察日記範文集錦6篇

【熱門】小學生觀察日記範文集錦6篇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這一天裏,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觀察日記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小學生觀察日記範文集錦6篇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1

7月15日星期一雨

最近的科學課上,我們認識了蠶,激發了我對它的興趣。於是,媽媽給我買回一包蠶卵,供我觀察。

過了幾天,蠶寶寶們“破卵而出”。我目測了一下,一隻蟻蠶差不多有3毫米長,半毫米粗。看着它們可愛的樣子,我暗暗下定決心:我一定要精心呵護它們,讓它們快樂成長!

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精心挑選鮮嫩的桑葉,洗得乾乾淨淨的放到蠶房裏。現在,我的蠶已經和小姆指一樣長、一樣粗了,頭部也變成了深褐色。它全身潔白晶瑩,可愛極了。

蠶寶寶吃桑葉的時候非常有趣。每次,它們一聞到桑葉的香味,就爭先恐後,一拱一拱地爬到桑葉邊,用胸前的三對腳緊緊地扒住桑葉的邊緣,高高地昂起頭,像割草機一樣,一縷一縷,迅速地把美味大口大口地吞進肚子裏。不一會兒,它們就把桑葉啃得精光,只剩下光禿禿的葉柄。

慢慢的,我的蠶都結了繭,變成蛹,化成蛾,產下卵後就死去了。

“春蠶到死絲方盡。”蠶的一生是那麼的短暫,它們卻把寶貴的年華都凝結在潔白的絲線上,奉獻給人類。蠶是多麼可愛、可敬的小動物啊!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2

假期,媽媽帶我回老家。一天,我在花壇的泥土裏看到了一隻蝸牛。

我把那隻蝸牛放在桌子上看,看見了蝸牛那小小的頭上面的觸角。觸角上面的眼睛小得幾乎讓人看不見。我一直在想:蝸牛用什麼來走路呢?我仔細觀察,發現蝸牛是靠身體腹部移動向前走的。我從地上拿出一根木棍,輕輕地碰了一下它的觸角,蝸牛趕緊把身體縮進它的殼裏。原來蝸牛這麼膽小啊!

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情。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3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媽媽買回來一盒龍眼。吃完甜滋滋的龍眼,我正準備把龍眼核丟掉,沒想到媽媽卻攔住了我:“別丟,留着有用呢!”原來啊,媽媽想種植龍眼盆栽給我寫觀察日記呢!媽媽細心地剔去果核上面殘留的龍眼肉,她告訴我:“如果不剔去這些龍眼肉,很容易會招來蟲子呢!”原來如此啊!媽媽把這些清洗乾淨的龍眼核放進清水裏面浸泡。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五 天氣:晴

泡了兩天,一些龍眼核已經迫不及待地咧開了小嘴,好像正在朝着我們擠眉弄眼地笑呢!今天,媽媽就要種植龍眼盆栽了呢!她先在精緻的陶瓷小碗裏面盛滿黑褐色的營養土,接着將龍眼核芽點朝上均勻地埋進營養土裏,只露出白嫩的芽點。媽媽為了美化盆栽,還拿出了法寶——一袋彩色的小石頭呢!媽媽把這些小石頭均勻地鋪在了龍眼核之間的空隙裏,整個盆栽就立刻變得“高大上”起來啦!媽媽拿出小水壺給它們噴水。為了保暖,媽媽還給龍眼寶寶蓋上了一層塑料薄膜呢!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一 天氣:晴

可我和媽媽怎麼也沒想到,芽點朝上的龍眼不但沒發芽,還枯死了呢!這是怎麼回事?媽媽也百思不得其解,她可是完全按照網上的種子盆栽高手教的套路來做的呀!怎麼就失敗了呢?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六 天氣:晴

媽媽可不是輕易認輸的人,她決定“捲土重來”。今天,媽媽又從超市買來一大盒龍眼。吃完龍眼肉後,媽媽小心翼翼地將這些圓滾滾的龍眼核給收集起來,然後用水果刀仔仔細細地剔去龍眼核上面殘留的果肉,接着,把這些龍眼核放進水裏浸泡。龍眼核寶寶安安靜靜地躺在水底一動不動,彷彿在説:“放心吧,我們一定會乖乖地長出小芽兒的!”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三 天氣:晴

經過長時間的浸泡,龍眼寶寶已經裂開了一條縫,就好像是調皮的小孩子咧開嘴巴哈哈大笑呢!媽媽找來兩個沒孔的小花盆,花盆裏面放滿了黑褐色的營養花泥,接着把種子寶寶按照芽點朝下的順序,挨個兒的種進花泥裏面。烏黑髮亮的龍眼寶寶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可漂亮啦!最後,媽媽用小噴壺噴濕營養花泥,這樣就大功告成啦!

20xx年3月23日 星期二 天氣:晴

看!龍眼寶寶已經開始陸續發芽了。它們的身子下面已經悄悄地長出了鷹鈎嘴一樣的小芽,緊緊地扎進營養花泥裏。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三 天氣:大雨

看!龍眼寶寶的“鷹鈎嘴”已經裂開了,從口裏面吐出了一株株嬌嫩無比的小苗兒。嫩綠的苗兒撐開幾片鹿角一樣的小葉子,又好像是小朋友張開雙臂在迎接春天的到來呢!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日 天氣:晴

龍眼寶寶的苗兒越長越長,它們舒展開長圓狀披針形的葉子,葉脈分明,顯得生機勃勃,惹人喜愛!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日 天氣:雨

經過媽媽的精心照料,長出苗兒的龍眼寶寶越來越多,莖也越來越長。有的葉子是嫩綠的,有的葉子是嫩紅的,高低錯落,亭亭玉立,令人賞心悦目。歷經波折,媽媽終於成功栽培出萌萌噠的龍眼種子盆栽來!第一次栽培失敗,是因為龍眼芽點朝上,龍眼發芽後根部無法扎入泥土裏,所以枯萎。第二次龍眼芽點朝下,龍眼發芽後根部能深深進扎進泥土裏,所以它能獲得新的生命。可見,網絡上盛傳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對的.,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呀!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4

1、 它的羽毛是黃色的,臂部是綠色的,尾部帶一小點白色,背上還點綴着一點黑。此刻,它用一雙紅紅的尖鋭的小爪子,緊緊地扣住欄杆。黑溜溜的小眼睛警惕地看着四周,把身體鼓的大大的。頭上的羽毛也豎了起來,粉紅色的小嘴緊閉着。

2、 它每次睡覺的時候,都要爬到鞦韆上活動一會。有時用力地搖着鞦韆,有時在上面踢踢腿,有時伸伸脖子,還有時乾脆打個懶腰。活動完後,它就抖抖翅膀,把身體縮在一起,眯起眼開始睡覺了。此刻的它,多麼像睡在搖籃裏的小寶寶啊!

3、今天,它緊閉着雙眼,一動也不動。我不知道它在想什麼?難道它是在想春天那無邊的繁花嗎?還是在想夏天與它一起在大樹下玩耍的朋友?它是在想秋天果實累累的美景嗎?還是在想冬天那些快樂的雪花小精靈?也許,也許它只是想家了。

4、它把身體鼓得圓圓的,頭縮到了身體裏。眼睛半閉着,它慢慢地張開了嘴,但又立刻合上了。它身體各部位的羽毛都豎了起來,但卻感覺有氣無力。它是生病了嗎?我給它餵了點小米,它立刻跑了過去,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哦,原來它是餓了。

5、哈哈!太棒了!快看啊,它真牛,它會耍雜技!它一會兒用兩隻小細腳抓住鞦韆,來了一個倒掛金鈎;一會兒又用嘴咬住欄杆,把自己的身體吊在空中。而這會兒,它竟然能一邊橫着走一邊上下左右地搖着頭。它怎麼了?難道得了多動症嗎?

6、清晨的陽光多麼明媚啊。只見它把兩隻翅膀同時向上一伸,把頭伸得直直的,打了一個懶腰,起牀了。它從鞦韆上跳下來,淺淺地喝了一口水,輕輕地啄了幾下小米,便向着外面的陽光唱起了一首歡快的歌。它清脆的歌聲為這陽光明媚的早上,增添了許多生機。

7、 我在故事裏聽到了有一些鸚鵡會説話,但是我的不會呀!這是為什麼呢?我蹲下身子瞅着它問:“為什麼你不會説話?”它黑溜溜的小眼睛也盯着我,歪着脖子嘰嘰喳喳地叫了幾聲,彷彿在説:“我雖然不會説話,但是我很漂亮,我的叫聲也很美,我給你帶來了很多樂趣呀!”

8、 深夜,外面一點動靜都沒有,人人都進入了夢鄉。

我迷迷糊糊地聽見它在活動。聲音不大,但卻吵醒我了。我起身一看,可不是麼,它正睜着眼睛看窗外呢。它為什麼不睡覺?難道它不困?還是白天睡多了?管它呢,反正此刻我很困。

9、瞅着籠子裏面的它,我想:它在裏面不悶嗎?於是,我把它放了出來。

它出來之後,並沒有立刻就飛。而是機警地先看了看四周的動靜,然後一蹦一跳地到處找有沒有可以吃的東西。最後它才撲稜撲稜翅膀飛了起來,它真可愛。

10、家裏沒有小米了,我便餵了它一些大黃米,沒想到它不愛吃。連續兩天沒吃一口,餓的它都飛不起來了,可就是不肯吃一口大黃米,真挑食。今天我買回小米來餵它,啊!它真是一個大肚漢,那麼多的小米一口氣吃沒了。吃完後還意猶未盡地衝我“吱吱”直叫。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5

一個雨後的下午,天氣放晴,風和日麗。在一個潮濕草坪旁的小樹上,我捉到一隻蝸牛,樣子很可愛。

它的身體分為三個部分:頭部、腹部和殼。先説説頭部吧,頭上長着兩根長長的觸角,還有兩個黑珍珠般的眼睛。腹部比較軟軟的。殼是硬硬的,並且上面還有一個像龍捲風的圈圈。

我把它放到地上,它開始慢慢爬行,過了一會小蝸牛爬到了椅子腿上。真的好有趣,我喜歡這隻小蝸牛。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6

4月23日,星期五

今天,我的蠶寶寶越來越大,已經開始吐絲了,它吐的絲是黃色的。嘻嘻!它吐絲時是在盒蓋的一端吐的,弄得我掀盒蓋放桑葉時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把那隻蠶繭給弄壞了。

希望那一隻蠶寶寶能快點從裏面出來,這樣我每次放桑葉時就不用那麼提心吊膽了!

4月24日,星期六

今天起得很早,因為心裏老是惦記着我的蠶有沒有從蛹裏面出來,我走到桌前頓時瞠目結舌,我的蠶寶寶不僅沒從蠶蛹裏出來,絲反而更多了。這時媽媽走過來告訴我:“蠶結了蠶蛹後,就是在裏面生長,蠶的一生就是要經過這一階段的。”我聽了連忙點頭。

中午吃過午飯,我看我的蠶寶寶的桑葉吃完了,我連忙從冰箱裏拿出桑葉來,高高興興的往桌子旁走去,因為我忘記了有一隻蠶寶寶正在盒蓋的一端結蠶蛹,所以我剛剛把盒蓋時候,因為打不開,只好用力了,一用力,蠶蛹就和盒蓋粘在一起了,幸好蠶蛹沒有飛出去,不然就……我唯一的一隻蠶蛹就不見了,蠶蛹肯定就成兩半了。我突然想:如果我把蠶蛹剪開來會怎麼樣呢?我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蠶蛹剪開後,蠶寶寶就活不了了。我聽了長舒了一口氣,幸好我沒有把蠶蛹剪開,不然的話,蠶寶寶就死了。我希望我的蠶寶寶能快點變成蠶蛾,我期待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od4y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