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有關觀察日記範文錦集6篇

有關觀察日記範文錦集6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察日記6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觀察日記範文錦集6篇

觀察日記 篇1

九月二十一日,老師佈置了一個作業,就是讓我們種下幾顆種子,並且去觀察。

我回到了家,把幾顆大蒜放在土裏,是1號;而另外幾顆我把它們放在空杯子裏是2號,除了水,什麼都不放。

第二天,1號種子發芽了,小芽白白的,而且濕濕的。2號種子空蕩蕩的,種子並沒有發芽,我的目光失望地轉向1號種子了。

又過了一天,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種子了。“哇!”2號種子生根了,我很好奇,就挖開1號種子的其中一株大蒜進行對比。我發現,土培的種子的根已經有許多了,而水培的大蒜只長出了一些根。我一點也不明白,後來我請教了不會説話的老師——《十萬個為什麼》。原來土裏是有養分的,容易讓植物生長。就像發芽的土豆一樣。

第十三天了,1號種子已經被我們吃了,2號種子卻一直沒發芽。媽媽告訴我:種子是需要土的,沒有土,自然不會發芽。

我又長知識了,我真開心呀!

觀察日記 篇2

自從給孩子們認識了”蝸牛“以後,他們對蝸牛這種動物別提有多感興趣了,一個個都像是大科學家一樣,一看到蝸牛,就馬上把課上教的那些知識説出來,而且頭頭是道呢。

有一天,中午散步的時候,我帶着孩子們去操場玩。一些小朋友去玩滑滑梯了,有一些小朋友中午沒有吃掉飯的小朋友就坐在了樹蔭底下的椅子上面。只見唐晨濤大聲的叫道:“朱老師,你看。這裏有蝸牛!”我回頭一看,嘿,還真有一隻大大的蝸牛在樹底下拖着重重的殼爬呀爬呀。其他小朋友聞訊趕來,一個個驚訝的看着樹底下的蝸牛,這是他們第一次在學校裏發現蝸牛呢。

“朱老師,你看多可愛的蝸牛啊!”葛涵菲説。

“朱老師,這隻蝸牛是我發現的。”涵涵自豪地説。

“我也看到了。我看到的。”孩子們唧唧喳喳説着。這時候,我心裏想考考孩子們有沒有認真聽我上課説的,就問他們,”你們誰知道蝸牛是從哪裏爬到這裏來的呀?“一個聰明的孩子馬上反應了過來,”蝸牛是從葉子那邊爬到我們這邊來的,地上還留着它走過的痕跡呢!“其他小朋友馬上説:”對呀,我也看到了,一條白色的線!“大家都興奮極了。我還讓他們觀察蝸牛背上的殼和頭上的觸角,孩子們都感受到了探索的樂趣。

最後,大家決定把蝸牛帶到教室裏去飼養。於是,我找來了玻璃瓶,把蝸牛放了進去。正準備蓋上蓋子,彬彬一見,馬上説:“朱老師,別蓋蓋子,蝸牛會悶死的。”“那蝸牛就會爬走了。”濤濤看着他,眼睛一瞥。“對呀!那怎麼辦?”我“趁熱打鐵”地追問起來。

孩子們便討論開來,有的説用紙蓋住,有的説用有洞的蓋子蓋。子潤聽了,連忙搖手:“我覺得還是用塑料紙好,在上面再戳幾個洞就行了。”孩子們想出了很多辦法,最後大家一致認同了子潤的主意。孩子看着玻璃瓶裏的大蝸牛,有的説:“蝸牛喜歡潮濕的地方。”有的説:“蝸牛喜歡吃菜葉子,明天我就帶點過來。”到雨天,蝸牛還多呢!”名達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説。“對呀!對呀!一隻蝸牛太孤單了,我要給它找個夥伴。”欣欣説完,拉着一幫好朋友就出去找了。

看到孩子們對蝸牛如此感興趣,我靈機一動,很快生成了“可愛的蝸牛”、“到處旅行的蝸牛”等系列活動,孩子們主動探索,樂此不疲。

這次“蝸牛”事件留給我很多思索:一隻蝸牛,引發了孩子們許多疑問和討論,而這正是他們求得知識的原初動力。這種動力讓我深深感受到生活中處處藴藏着教育契機。如何引導孩子發現並抓住這些契機,就需要我們時時做個有心人,樂意深入孩子們的生活,注意傾聽他們的談話,及時地發現,恰當地啟發和引導,讓孩子對生活永遠充滿樂趣,從而激發他們探索大自然奧祕的慾望。

觀察日記 篇3

20xx年3月23日 星期六 多雲

種下種子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種下了牽牛花的種子,澆完水後,我摸了摸土,感覺土濕濕的。我希望種子早點發芽。

20xx年3月24日 星期日 多雲

看看種子

今天早上,我迫不及待地衝向客廳,很想看到種子。找來找去,竟然在客廳的電視機旁邊找到了它們,盆裏只有泥土。真令人沮喪:兩天了,竟然還沒發芽!媽媽告訴我,彆着急,多澆水,好好護理,種子會發芽的。我給種子澆了點兒水,然後就興奮地去店子裏了。

20xx年3月25日 星期一 晴

種子快要發芽了

晚上,我看見花盆裏的土上鼓起了座“小山”,媽媽説那是種子快要發芽了。哦,原來是這樣,我又學到了一個新知識。

20xx年3月26日 星期二 雨

種子開始發芽

今天我一回家,媽媽就對我説:“種子發芽了!”我一看,還真的發芽了,這件事讓我又驚又喜,驚的是三天種子就發芽了,喜的是自己辛辛苦苦養的牽牛花,終於發芽了。今天我非常開心!

20xx年3月27日 星期三 晴轉多雲

種子已發芽

今天,我發現種子長葉子了,我興高采烈地叫着:“我的種子長葉子啦!”媽媽跟我一樣興奮,頓時,家裏一片歡天喜地。我心裏樂呵呵地期待它們早日開花。我想:開花時定要在盆裏插一根小木棒吧!後面的活就越來越難了,可是我不害怕困難,我要勇敢!

20xx年3月28日 星期四 雨

芽兒長高了

今天晚上,一回家我就急衝衝地奔向我的牽牛花。啊,太令我高興了,我忍不住手舞足蹈起來,小苗長高了,竟然有七釐米高了!而且還是直直的呢。葉子嫩嫩的、綠綠的,上面還有種子殘留的硬殼,真好看。我猜一定能長出很漂亮的牽牛花的,這是要靠勤奮和汗水來換的。我相信我可以的,我要努力!

20xx年3月29日 星期五 雨

芽兒芽兒慢慢長

今天,我悄悄地去看我的牽牛花,呵,芽兒又長高了,居然有兩片小葉子張開了,好可愛。我在心裏唸到:芽兒芽兒你慢慢長吧,我會好好照看你,讓你長高,讓你開花的!

20xx年3月30日 星期六 多雲有雨

小殼不見了

今天早上我起得很早,直奔陽台去看我的牽牛花,咦,好神奇,牽牛花的葉子顏色變了,昨天還是嫩綠的,今天已是青色的了。我還發現葉子上的小殼不見了。哦!小殼掉落了,真是太高興了!

20xx 年3 月31日 星期日 陰雨

葉子展開了

晚上睡覺前,我又去看牽牛花,呵,我驚奇地發現牽牛花的葉子又變了,小葉子展開了,變成了愛心形,而且整個葉片都舒展開了。太可愛了!沒想到牽牛花這麼神奇呀,我愛我的牽牛花。

20xx年4月4日 星期四 陰雨

小苗還在長

好幾天了,我的牽牛花依舊沒什麼變化。今天,我忍不住了,一回家就急着去看牽牛花,哈,牽牛花長高了,我用尺子量了量,盡然有10釐米。我開心極了,牽牛花在長高,不會要多久,應該會開花的吧。

觀察日記 篇4

春天真是五彩繽紛啊!太陽是鮮紅得,天空是湛藍得,樹梢是嫩綠得,迎春花是嬌黃得……難怪詩人愛吟詠春天,畫家愛描繪春天,因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得融合,一切色彩得總會。我很奇怪,這五彩繽紛得色彩為什麼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春天來到大地?

春天像童話中得仙女,所到之處,樹木抽出了新得綠笣,小草換上新得容貌,大地披上綠色得新裝。天上得大雁,也不約而同得來到我們北方。天空,不在是那麼清淨了,時時刻刻傳來鳥兒嘰嘰喳喳得叫聲。

咦!天空中為何眼花繚亂呢?哦,原來是孩子們在放風箏吶!看,各種各樣得圖形從空中閃過。嗨,還是那個“飛機”遙遙領先。

俗話説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天,是美好得。呼吸着春得氣息,感受着春得魅力。我不禁被春得生命所震撼了。春,已經到了,讓我們一起感受春天得氣氛吧!

觀察日記 篇5

昨天,我和媽媽去花鳥市場買了一隻小蝸牛,我們用塑料袋把它帶回了家。回到家,我找出一隻盒子當作蝸牛的`“家”。我看它的身體一直縮在殼裏,感覺好像很害羞,不敢露出頭給我們看,媽媽説這可能是它對這裏的環境還不太熟悉。

果真,今天上午,我終於看到小蝸牛把頭伸出來了!咦?它怎麼有四個觸角啊?那它的眼睛、嘴巴、鼻子去哪兒了呀?還有它又是怎麼解小便的呢?我把這些問題告訴了媽媽,媽媽説,那我們就到網上去找找答案吧。哦,原來蝸牛那兩個長一點的“觸角”是它的眼睛,短一點的才是它的觸角。在眼睛旁邊有一個呼吸孔,這就是它的“鼻子”。它的嘴貼着地面,怪不得我看不到呢。離殼很近的地方有兩個孔,其中的一個就是它大小便的地方。

這隻小蝸牛可真調皮,只要過一會兒時間再看它,它就爬到了蓋子上,像是要出來。我用手碰它的眼睛和觸角,它就迅速地把頭縮進去了,都説蝸牛爬得慢,可我看啊,它的反應倒是挺靈敏的。

觀察日記 篇6

我最喜歡信天翁,尤其是漂泊信天翁,雖然這種鳥很不常見,但在電視上看到它那美麗矯健的身影在天空中掠過時,心裏總會感到一陣快慰。

漂泊信天翁,因為這個品種幾乎在整個南洋都有它們的蹤跡,像一羣漂泊在南冰洋的流浪者一樣,哪兒都去,故此得名。漂泊信天翁是信天翁家族裏最大的種類,也是世界上現存鳥類中翼展最大的鳥類,平均翼展可達3、1米,最長可達3、7米呢!漂泊信天翁有着淡粉色的長喙,幫助它捕捉海平面以下略深一點的魚類。它的腳掌很大,樣子和鴨子的腳掌很像,也是淡粉色的,上面也有爪子,可以幫忙控制嘴裏的魚。它有着信天翁白家族裏最白的羽毛,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翅膀大部分是黑色的,上面有着星星點點的的白斑,接着慢慢漸變成雪白的身子。它的眼睛很小,但是炯炯有神,像兩顆小黑豆鑲在腦袋上。漂泊信天翁是國家三級保護動物,但是還有許多信天翁被可惡的獵人獵殺。

漂泊信天翁巢的形狀十分有趣,呈火山狀,到了繁殖期,有漂泊信天翁的島上,遍地都是一座座盛滿蛋的“小火山”,可愛極了!

漂泊信天翁經人工繁殖,現已有800多隻,它們還是瀕危的一種鳥類,我們應該愛護它們,讓他們重獲幸福快樂的生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jgle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