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關於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集錦十篇

關於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集錦十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集錦十篇

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 篇1

20××年4月29日 星期天 晴

今天,我又抽空來看我那可愛的蠶寶寶們了。

它們變成了什麼樣子呢?變白了?變胖了?變大了?我一邊胡思亂想,一邊走進陽台。哇塞!它們生長的速度好快啊!我差點叫了起來。的確,它們已經長大了一些,而盒子裏的桑葉也早已被它們“搶吃一空”了。我急忙拿來桑葉,可是,我卻發現盒子裏有許多蠶的大便!呃······原來養蠶是這麼一件不容易的事啊!我猶豫了半天還是無法下手,於是我請爸爸來幫忙,幫我清理了盒子,並放了一些乾淨的桑葉。在爸爸放桑葉的時候,我忽然發現有幾隻蠶寶寶一直在警惕地盯着我看,它們肯定還以為我是搶奪它們家園的壞人呢!我笑了,輕輕地拿起一個小不點,放在手心,柔聲説道:“我不是壞人,我是你們的小主人。我再給你們的房間搞衞生啦.。”然後,我依次吧它們放回整潔的房間。

桑葉嫩綠嫩綠的,像一大塊温潤的美玉,在桑葉的襯托下,蠶寶寶們地身體發着柔和皎潔的光芒。優

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 篇2

20xx年7月1日星期五晴

居室新來客

今日,我買了兩條名為“斑馬”的小金魚,我給它們用玻璃瓶安了個“家”,並把這一個玻璃瓶放在了我房間裏。這兩條小魚都是瘦瘦小小的,遊得速度卻是很快,赤紅的身上長着幾條極細的白線。想來,它們“斑馬”的名字就是因這幾條白線得來的吧。

20xx年7月2日星期六晴

“紅箭”和”紅鈍”

今日,我發現我的“居室新來客”——兩條小魚,一條好動,一條好靜。其中一條就像是有無窮無盡的生命力一樣,總是歡快地游來竄去,遊個不停;另一條則是安靜地沉在水底趴着不動。活像老僧入定,任同伴在它身邊上、下、左、右、前、後晃來晃去,它也不為所動,就這樣,一動不動在沉在瓶底。看它們這麼有個性,我忍不住給它們起了名字。我給好動的個大一點的起名“紅箭”,喻意它遊得像離弦的箭一樣快;給好靜的小一點的那條起名“紅鈍”,嘻嘻,誰讓它一動不動的反應遲鈍呢。

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 篇3

20××年4月30日 星期一 陰轉小雨

今天,我又見到我可愛的蠶寶寶們了。它們越來越白,越來越胖了,肉乎乎的,超可愛。

可愛是很可愛,可是它們一點兒都不淑女!看看老大美美,搶着把一大片桑葉放到自己身子底下,似乎在説:“這是我的美餐!”老二麗麗也不甘示弱,用它胖胖的身體,似乎想把老大美美從桑葉上擠下去,好像在説:“這是我的地盤,我做主。”看到這一幕,我都快氣昏過去了,衝它們喊道:”誰也不許搶,不然一會吃大餐沒你的份!”它們好像聽懂了我的話,楞了一下,而後慢悠悠地四下散開。

跟上次一樣,我又進行了大掃除,為它們鋪上可口的桑葉。我意外地發現,這些美女蠶寶寶們竟然長出了一些很小很小的腳丫。我拿起老大美美,輕輕地撫摸着它,它的身體柔柔的,小腳軟軟的,比摸在棉花上都舒服。再聽聽,咦?那是什麼聲音?沙沙沙!那是小美女們吃大餐的聲音,它們用自己的小嘴演奏了一曲桑葉之歌。

老師評語:寫法太美了!

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 篇4

9月19日星期六大雨

今天陽光明媚,我跟媽媽興高采烈的準備去公園玩。

來到公園的大草坪,突然烏雲密佈。呀!要下雨了!我看到好多隻螞蟻,它們在幹什麼?原來它們在搬家啊!我仔細地觀察着一隻小螞蟻,頭上長着一對又細又長的觸角,我急忙追了上去,只見它的身子是淡灰色的,還有三對腳,它的後腳很長,非常強壯有力。可是我怎麼看,都看不見螞蟻的嘴巴,我的腦子冒出一個個的疑問,難道螞蟻沒有嘴巴?那它是怎麼吃東西的呢?

於是,我決定把它抓到家裏去仔細觀察,我把它放進玻璃杯裏。到家以後,我拿着放大鏡,發現螞蟻的眼睛和前腿中間有一個灰色的東西。我問媽媽,“媽媽,螞蟻的眼睛和前腿中間的灰色東西是什麼?”媽媽説:“是它的灰色大牙。”

哦,我想做個實驗就把它放進玻璃杯裏,然後再放一些大米,拿起放大鏡,螞蟻狼吞虎嚥地吃,哈哈,真有趣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小動物,它們都很有趣,仔細看,就能發現!

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 篇5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看到五顏六色的花朵,就趕緊往花叢中跑去。

花兒已經開了不少了,不過我最愛山茶花了!嫩綠的葉子裏掩映着一朵朵嬌嫩的山茶花,它們有的含苞待放,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綠葉裏不見人:有的彷彿小姑娘張開了紅紅的小嘴巴;有的全開了,像一個亭亭玉玉的少女穿着紅裙子在枝頭舞蹈。

這麼多的山茶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瞧瞧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罈山茶花看作一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不小。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山茶花,穿着紅紅的衣裳,站在陽光裏,一陣微風吹過,我就翩翩起舞,紅紅的衣服隨風飄動,小鳥飛過來,告訴我清早嬉戲的快樂;小魚從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的好夢......

過了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山茶花,我是在看山茶花呢!

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 篇6

20××年4月28日 星期六 晴

可愛的蠶寶寶

今天,爸爸給我買了一些蠶寶寶。那些蠶寶寶可可愛了!灰裏透白的它們,卧在袋子裏香甜地吃着桑葉。有幾隻蠶寶寶好像很累似的,躺在桑葉上睡大覺;有幾隻蠶寶寶一邊吃桑葉,一邊仰起頭來仔仔細細地打量着我。看着它們那生機勃勃的樣子,我開心地笑了。

我用一個四四方方的盒子給它們做了一個家,起名為“蠶的樂園”。我把桑葉鋪在盒子的最底層,然後把這些蠶寶寶放在軟軟的桑葉上面。它們在裏面自由自在地吃桑葉,睡大覺,玩遊戲;它們有的兒蜷成一團,有的倒掛金鐘;它們東瞧瞧西看看,一個個好像在滿意地説:“嗯,不錯,這個家挺好。”

看着它們自娛自樂的樣子,我開心極了。我希望蠶寶寶們可以在這個充滿愛的家裏茁壯成長!

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 篇7

20××年5月2日 星期三 陰轉雨

今天一放學,我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跑。一進家門,我就衝進陽台,去看我的蠶寶寶們。

“哇!老大美美吐絲了!”我興奮地叫了起來。是的,那隻蠶寶寶吐了絲,正千方百計地想弄一個繭呢!那吐出來的絲細細的,長長的,散發着月亮般得光芒。我好奇地看着美美,從嘴裏吐出這潔白無瑕的絲線,興奮極了。過了許久許久,功夫不負有心“蠶”,美美真的結了一個橢圓形的“月光寶石”。透過薄薄的“寶石”,仍看得見美美忙碌的身影。它可真勤奮哪!

那隻蠶繭像月亮般柔和,神密,猶如樂曲中的神祕園。我輕輕地碰了碰,它也輕輕地搖了搖,想個小搖籃,美美在裏面睡地好香甜······

過了幾日,“九大美女”們陸續結繭了。蠶寶寶們真勤奮啊!通過它們,我真正理解了什麼叫“春蠶到死絲方盡”!

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 篇8

9月27日 星期六 天氣陰

今天我非常開心,因為我過生日時,爸爸送了我一盆含羞草。今天我的含羞草正式入住我家了,而我也學到了知識。

含羞草的莖又細又長,上面有幾片嫩嫩的葉子,這就是它的形狀。而且我為了慶祝含羞草正式“入住”我叫爸爸媽媽來看。就在我想拿起來給爸爸媽媽看時,不小心碰了它的葉子一下,含羞草的葉子合攏了。

我聯想到了它的名字,問爸爸:“爸爸,是不是因為它見到陌生人就羞了,所以把葉子合攏起來。”爸爸剛想説就被媽媽狠狠地瞪了一眼,媽媽説:“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去查吧!”聽了媽媽的話,我趕緊打開電腦,上網查閲了資料。原來是因為含羞草的葉柄下有一個鼓鼓的包叫“葉枕”裏面含有很多水分,它有敏鋭的感覺。當觸摸它的葉子時,葉枕中的水馬上流向兩邊,葉枕癟了,葉子就垂了下來。經過一兩分鐘細胞液又逐漸流回葉枕,於是葉子又恢復原來的樣子了。

這就是我學到的知識,以前因為對含羞草過於小心,所以才沒發現它的獨特之處,真是慚愧啊!

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 篇9

第一天,我和媽媽一起選好豆子,浸泡到水裏,用來發豆芽。晚上我去看,沒動靜。媽媽説:“豆子不可能這麼快就發芽,等明天再觀察吧。”

第二天,我看到有些豆子裂開一條小縫,非常高興:明天也許就發芽了吧?

第三天,我跑去看。哇,豆子皮已經掉了,露出白嫩的豆瓣。這變化真神奇!

第四天,芽尖露出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很好奇:豆子裏是什麼樣呢?拿起一顆豆子,輕輕打開豆瓣:豆芽是從中間冒出來的。

第五天,豆芽差不多一釐米高了,每顆豆芽都細細嫩嫩的,芽尖頂着兩片小小葉子,可愛極了。

告訴大家一個祕密:我另外還發了三盆豆芽——不澆水、放冰箱、澆水密封。結果都沒有發芽。

原來,豆子發芽需要水、空氣和合適的温度。

寫觀察日記作文300字 篇10

xx月8日 星期一 晴 我家裏有一大盆可愛的多肉植物,我愛叫它——小多肉。它的顏色是淺綠色的,它的頭髮是酒紅色的。土地裏有許多細細的小綠芽,肉肉的好可愛,懷着期待,希望明天能長出更多的嫩芽。

xx月9日 星期二 晴 有許多小芽倒了,怎麼回事?哦,原來,我麼把它種得太靠邊了,小芽被擠倒了。賣花姐姐説這是正常現象。我放心了。

xx月10日 星期三 晴 小芽長高了!快長出小葉子了!可是,我卻只注意在一片掉下的小葉子上。它好可憐!

xx月11日 星期四 晴 啊!有一棵小苗死了!它的根離開了土!從淺綠色變成了土黃,我爸看見了一定很傷心!對不起,小芽……對不起。

xx月xx日星期五 晴 哇!小苗長得真快!最矮的也有2。5釐米,最高的都已經長到8。5釐米了。我知道它春夏長得慢,秋冬長得快,理由很簡單,它怕熱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g27gjk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