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熱門】觀察日記模板集錦5篇

【熱門】觀察日記模板集錦5篇

一天即將過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快來參考日記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日記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熱門】觀察日記模板集錦5篇

觀察日記 篇1

xxxx年8月2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早晨,我去少年宮上畫畫課。下課後,我看見少年宮的外面有一位老伯伯在賣小兔、小鴨。我立刻被眼前可愛的小絨兔給吸引住了,一直以來,我做夢都想要養一隻小兔,於是我就急切地懇求媽媽給我買一隻,一開始媽媽不同意,可是媽媽最後還是禁不住我的“口絕活兒”被我説得服服帖帖,只好給我買了一隻。

回家的路上,我開始觀察這隻小絨兔。只見它全身雪白,唯獨有一雙紅寶石般的眼睛忽閃忽閃的。

到家後,我喂小絨兔青菜,它剛開始很驚恐地看着我,不一會兒就認識我了,乖乖地吃着青菜。看它津津有味的樣子,我的心裏真是高興極了。

xxxx年8月27日 星期四 晴

晚上,我很晚睡覺,半夜起來上廁所,發現小絨兔還睜着眼,我心裏很奇怪,第二天早上,我不解地問了爸爸,爸爸説 :“兔子的耳朵比人還靈敏得多,一丁點的動靜都能聽得到,,何況你從它身邊經過,它都聽見你的腳步聲了,這麼不會睜着眼睛呢?”“哦”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

xxxx年8月2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早上,我看見小絨兔的爪子抓着鐵籠子的門使勁地往外推,它的眼睛裏好像寫滿了對自由的渴求。我見了,馬上抱着它來到院子裏,小絨兔從我的懷裏掙脱開了,看到小絨兔那副開心奔跑的樣子,我的心裏真是樂開了懷!

小絨兔啊,你是我的好夥伴!

觀察日記 篇2

6月1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路過一個小菜園,看見了一大池荷花。

風吹拂着,荷葉隨風飄動,好象在熱情地向我招手,嘴裏不停地説:“快過來呀,快過來呀!”看到這兒,我就迫不及待的跑了過去。這池裏的荷花只開了一朵,但非常美麗:全部展開了的粉紅色花瓣中間有一個嬌嫩的嫩黃色小蓮蓬。小蓮蓬旁邊還均勻的襯着金黃色的花蕊,十分美麗。池裏的荷葉千姿百態,有的好像在熱情地招手;有的好像在微笑着點頭;有的好像在整理自己的衣衫;還有的......

雖然荷花很美,但是“鮮花還須綠葉配”,我非常喜歡這一池荷花。

觀察日記 篇3

爸爸養了一盆熱帶的寶石花。

寶石花是熱帶植物,一到春天它便綻開五角星似的花來,那花有着白色的花瓣、紅色的花蕊,花瓣的末端非常尖。它的葉子很厚實,每一片都非常的飽滿,就是再大的葉子摸起來也像小孩的手一樣嫩,淡綠色的葉子上像似撒了一層白色的熒光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晶瑩剔透。

寶石花很漂亮有些人想觀察它從小到大的生長過程,就到花鳥市場去買種子,那可就錯了!因為它的葉子就是它的.種子。你只要剪下一片葉子插在泥土裏,過了十幾天它就能生根發芽,再適當地澆水施肥,它就能長成一株茁壯的花。寶石花的生命力很旺盛,也非常耐旱,假如你兩個月不給它澆水,它還是安然無恙,因為它的葉子就像一個小水庫,需要水的時候就從葉子裏抽取水分,主人給它澆水時,它又把水分藏進葉子裏,寶石花多麼神奇呀!

這就是爸爸的寶石花。

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我在家要幹一件大事——種大蒜。首先找了一個花盆,裏面的土正好可以派上用場。之後,我往花盆裏澆了些水,再用棍子攪攪鬆鬆土,這樣,泥土就不會那麼硬了。最後,我把大蒜掰開,一個一個插進去。大蒜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希望蒜寶寶能快點發芽。

過了幾天,我準備給它澆水的時候,驚奇地發現,蒜寶寶露出了一點點小腦袋。長得很可愛,淺綠色的,頭頂的尖兒是白色的,看起來像把寶劍。我忍不住輕輕摸了摸它,真舒服!它的皮很光滑。靠近了仔細看,這淺綠色的皮裏面還有一層小嫩芽。我估計,外面的皮是為了保護它吧。

大蒜種上的第五天,蒜苗外面的皮不再往上長了,但裏面的小嫩芽一直往上長。嫩芽由淺綠色變成深綠色,而且比外面的皮要軟得多。我摸着那光溜溜的芽,就好像摸到了羊毛一樣,軟乎乎的。我拿來水杯,接點兒水,給它澆水。看着蒜苗綠盈盈的樣子,我彷彿聽見它“咕咚咕咚”喝水的聲音。喝吧,喝吧,喝飽,喝足,快快長大。

又過了幾天,我放學回到家,突然聽到爸爸叫到:“兒子,快來看,你的蒜苗開始分叉了。”“哇!”我忍不住叫到,“我的蒜苗真的開始分叉了。”原來,蒜苗的嫩芽往上長的時候,會有一道縫。那縫裏會長出新的深綠色的嫩芽,剛分叉的時候只有兩個嫩芽。

我的蒜苗越長越高,量一量,最高的約有10釐米高了,最低的也有八釐米多高。當然,蒜苗長得越高,它上面的尖兒就越軟;長得越高,分的叉也就越多。最高的蒜已經有四個叉了。它們好像要比誰更高似的,爭先恐後地往上竄。

真想讓它們快點兒結出大蒜,這樣就不用再去超市買蒜了!

觀察日記 篇5

連續幾日的陰霾,讓初春的氣息少了些許,但是第二批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卻如春風一樣吹進了每個黨員幹部的心中。鎮上的“羣眾大走訪,問題大排查”活動,更為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找問題,聽意見”,帶着這六個字,我走進了村民馮師盈的家中。馮叔今年60歲,除了和老伴一起經營着家中的四畝核桃樹外,還要照顧快九十歲的老母親。兩個兒子都在外地,大兒子在榆林上班,小兒子在外地打工。

提起我此行的用意 ,馮叔忍不住感歎:“黨的政策是越來越好了,不收農業税了,還給農民良種補貼,還有保險,年前鎮上的幹部都來了好幾次,發放給我們便民服務卡,有什麼問題或手續需要辦理都可以聯繫鎮上的幹部,先諮詢下需要帶什麼證件,讓人就少跑冤枉路,這就是真正的為羣眾着想,就是好。”問到老奶奶的身體,馮叔説都很好,還有老年人享受的補貼,有什麼頭疼腦熱的,老人住個院,合療還能報銷,經濟上也能接受。唯一想讓政府幫忙解決的就是把村上的道路修一下。一到下雨天,出門路難行,娃娃們上學也不方便。這些我都一一記錄好,並説明一定會同村兩委一起為村道路的硬化問題積極與鎮領導溝通,爭取資金解決。

其實像馮師盈這樣樸實的羣眾很多很多,他們常年辛勤勞作在這片黃土地,用汗水滋潤着生活的點點滴滴,而黨的羣眾路線,堅持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深入基層中問羣眾所需,解羣眾所困,急羣眾所急,用這些利民益民為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822myq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