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泡豆子的觀察日記範文彙總五篇

泡豆子的觀察日記範文彙總五篇

一天即將完結,這一天裏,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日記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泡豆子的觀察日記5篇,歡迎大家分享。

泡豆子的觀察日記範文彙總五篇

泡豆子的觀察日記 篇1

這星期,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作業——泡豆子。我一回家就做了一個實驗,讓我來告訴你吧!

早上,我向大老媽要來了一些豆子,接着從衞生間里弄來了一點水,倒進一個杯子裏,再把那些豆子放時有水的杯子裏。我在旁邊站了好長一段時間,一直死死地盯着豆子,看它有沒有什麼動靜。我一直站了一個小時,還不見有什麼好靜。我等得不耐煩了就去看書了。晚上,我一吃完飯就跑去看我的豆子,呀!豆子發芽啦!看起來像蝌蚪的尾巴。

第二天,我起牀再去看,發現豆子變小了,可芽卻變長了,這是為什麼呢?我跑去問大老媽,這是為什麼?大老媽告訴我説:“豆子就像是老媽,芽像是她的寶寶,老媽要給寶寶營養,所以就變小了。”原來是這樣啊!

大自然多麼神奇啊!我愛科學,我愛大自然!

泡豆子的觀察日記 篇2

9月18日星期二晴

今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項有趣的作業——泡豆子,然後進行觀察。我有點興奮,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吃豆芽,今天我也要把豆子泡出豆芽來。

我將小花瓶裝滿水,撒入一把小綠豆,小綠豆在水裏撒着歡,跳着美妙的圓舞曲,它們你擁我擠,好象是頑皮的孩子在爭水喝。它們還不停地吐着小泡泡。過了一會兒,它們好象是玩累了,躺在杯底安靜的睡着了,像一個個可愛的小寶寶,説不定還正做着美夢呢!又過了一會兒,我又去看看豆子。有的豆子變大了,好象鼓着自己全身的力氣,要證明自己長大了似的,豆子的顏色也變淺了。有的豆子皮已經脱落了,有的卻還穿着厚厚的衣服。用手一捏,軟軟的就像棉花糖一樣。

真的希望豆子能早點發芽。

9月19日星期三晴

我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樣,盼着我的豆子發芽。

今天在學校我一直都惦記着我的豆子,猜想着它們會給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一放學,我便衝出校門飛奔回家。回到家我連忙捧起我的小花瓶,仔細觀察起來,眼前的一切讓我欣喜若狂。我驚喜地發現,綠豆發芽了!發了芽的綠豆猶如一個個小逗號,又像一個個豆子姑娘,那小芽就是它們的羊角辮,真的可愛啊!它們大口大口地吮吸着水,如同一個個貪吃的胖娃娃。昨天的衣服顯然已經不合身了,瞧!豆子的皮都沒有了,渾身光溜溜的,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調皮地裸露出它們白嫩的小肚皮呢!可愛極了。水面上漂浮着它們脱下來的綠衣裳,像一隻只完成任務的小竹排,安靜的呆在一旁休息。

真的是工夫不負有心人啊,終於看到芽了,我高興的手舞足蹈。可是水的顏色變成了淡綠色,湊近一聞還有一股豆香味,我想是該給豆子換水了。我把花瓶裏的水小心翼翼地倒到水池裏,再盛了一杯清水倒入杯子裏,只見豆子歡蹦亂跳,快樂的不得了,一定是因為又可以喝新鮮的水了。

明天,綠豆們又會給我什麼驚喜呢?

9月20日星期四晴

放學後,我的心就咚咚直跳,三步並做兩步地回到了家。又一次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我的花瓶前,想看看躺在裏面的綠豆姑娘們長成了什麼樣了。

我驚喜地發現,“小逗號”們又長大了,白白的、尖尖的“小尾巴”都有兩釐米了!它們安靜地躺在水底,身上到處散發着新生命鮮活的光芒。它們就像那一隻只暢遊在水中的美麗白天鵝。有的彎着白嫩的脖子在安逸地休息;有的豎着白滑的長頸在驕傲地展示着,似乎想盡情地展示它們那新生命的魅力。這些脱胎換骨的鮮嫩生命們,是那樣惹人憐,惹人疼,惹人愛。就連我這個平時粗枝大葉的馬虎大王,也情不自禁地動作輕柔起來。原本想伸手去摸摸那些白芽兒,但我生怕一不小心會傷害這些白嫩脆弱的新生命,最終還是沒捨得伸手!

我小心翼翼地放下小花瓶,在心裏默默唸叨:“可愛的白色精靈們,明天你們又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驚喜?我期待着……

9月23日晴星期天

清晨,我醒來,急忙跑去看我的小綠豆。我發現,綠豆的莖已經長的非常長了。我尖叫了起來,簡直太驚人了!最長的莖兒竟有10餘釐米長了,頂端也變成了眩目的紫紅色,我突然覺得,平常經常看見的綠豆與經常吃到的豆芽菜,瞬間也變得陌生了;普通的綠豆竟然能有這般的變化,着實讓我驚呆了。

莖兒上長的葉子綠得可愛,就像攤開的手掌,短的就像燕子的尾巴;有的小豆子的豆莖捲了幾圈,再抬起兩片葉子,就像一個小孩害羞地望着我們。從遠處看這小豆子像一叢小草,近看像一簇花朵,下面是紫色的,上面是綠色的。忽然,一陣風拂過,豆莖們搖搖晃晃,像一隻只小企鵝,又像小朋友向我們招手長的……

通過這次觀察豆子變豆芽的過程,使我不僅看到了豆子在水裏的變化,更使我學到了新的.知識,我的收穫我久久地凝視着杯中的綠豆還是非常大的哦!

泡豆子的觀察日記 篇3

10月26日

今天,老師為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佈置一項特殊的作業:讓我們回家泡黃豆。我回家後先抓一把黃豆,把它放進杯子裏,加一些水,用手捏一捏,黃豆硬硬的。再過一會兒,一些黃豆變大一點,還有一些黃豆的皮起皺摺。

我今天就觀察到這裏,這黃豆真好玩!

10月27日

今天繼續觀察我的黃豆。發現有一些豆子炸開,還有一些豆子變大,大的是小的兩倍至三倍。在水下面的豆子比水面上的豆子大、濕,水面上的豆子比水下面的豆子小、幹。

這黃豆真有趣,還會變大變小。

10月28日

今天,我再次觀察我的黃豆。發現水下面的黃豆被水面上的黃豆壓着,沒有新鮮空氣,所以沒有發芽。水上面的黃豆太乾,沒有水分,也沒有發芽,但是在中間的黃豆既有水分又有充足的氧氣,因此有一些發芽,那芽可愛極:淡黃色的芽從黃豆裏探出頭,就像黃豆長牙齒,芽有一點彎,真可愛!可惜有幾顆芽被壓斷,媽媽説黃豆不能這樣壓,要攤開才能讓它們都長芽,於是,我們幫黃豆搬家,把它們從杯子裏挪到盆裏面,把它們均勻地攤平。

我想:這樣,明天應該會有更多的芽吧!

10月29日

今天,果然有更多的豆子發芽,我看到與黃豆相連的芽根部分是淡綠色的,芽尖部分有些淺淺的紅,芽中間的部分最粗,是白色的,我發現芽越長越粗,有些芽寶寶那上衣脱在旁邊,可能是太熱吧!

10月30日

今天,我看見豆寶寶的芽更長,那芽長得很長的豆子已經開始變成綠色的,青青的,已經很像平時我們吃的豆芽菜。而且,黃豆變得更大。

10月31日

今天,我一掀開蓋在豆子上的布,一股刺鼻的臭味迎面而來,黃豆芽為什麼會變臭呢?媽媽讓我仔細觀察:原來有一些豆子腐爛,是它們發出的臭味。盆子裏還有許多脱落的豆皮,我仔細一看,哦,原來是被長出的芽頂破的。我還發現有更多的豆變綠,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去查資料,才知道:黃豆發芽時是子葉提供養分,發芽後,子葉見到陽光後逐漸產生葉綠素,子葉是最早產生光合作用的,這樣,豆芽就可以通過光合作用自養,所以發芽後會變綠

泡豆子的觀察日記 篇4

10月10日晚上

今天晚上,爸爸媽媽去超市買了一斤綠豆,準備煮“綠豆大米粥”。我趕緊問爸爸要了一把來泡豆芽。只見這可愛的小綠豆身穿草綠色的外衣;有一個白色的小肚皮;身子圓滾滾的。我找來一個碗口大小的透明煙灰缸,把那些大小不一的小豆子放了進去,又接了3釐米深的水。不知道小豆子什麼時候能發芽呢?

10月11日早晨

因為心裏惦記着我那可愛的小豆子,所以我一大早起牀跑去客廳看看小豆子發芽沒有。哎,還是沒有發芽!這個結果讓我很失望。可走近一看:小豆子的外衣上鼓起了六個圓圓的包,把它的衣服漲的大大的。這個發現讓我欣喜不已。小豆子,你一定要快快長大呀!

10月12日下午

今天我的小豆子那綠色的外衣被那白白的園肚皮給脹破了!而它的自己本身也又變大了一倍。現在它的外形像一個園又長的小鼓,怎麼看都讓人想起扭秧歌的小腰鼓。我悄悄的把耳朵貼在水面上,就聽見了一組對話:“哎哎哎,那個,你,往那邊一點兒,我快被你擠死了!”“我這邊都擠的夠嗆,還給你讓位!沒門!”呵呵,豆子們的確長大了。

10月13日下午

對於豆子們來説,今天可能是炎熱的夏天。為什麼呢?因為今天啊……今天,豆子們紛紛脱下了綠色的外套。它們的身體都成了“o”型。“o”的中間還長出了一個小小小小的芽芽。新芽芽是乳白色的,差不多有五毫米那麼長。明天的豆子會是什麼樣的呢?

10月14日下午

今天豆子伸長了它那嫩白色的“小尾巴”,變成了一個“9”字形。我輕輕的捏起一顆豆子,只見豆子的身體的顏色變成了嫩黃色,嫩黃色的身體加上嫩白色的小尾巴,看起來還真有那麼一點像綠豆芽了呢!小尾巴稍微長長了一兩毫米,差不多有一毫米寬。要是它們的小尾巴都朝上的話,那看起來就像一塊小草坪了,只不過草都説白色的罷了。

10月16日下午

今天,我的豆子長出來了兩片綠綠的小丫丫。就像是多啦A夢的頭上插上了竹蜻蜓一樣,怪有趣的;陽光照耀在露珠上,美極了。爸爸説豆子一長葉就不能吃了。哎,可惜,我的努力全白費了!

泡豆子的觀察日記 篇5

聽別人説豆子放到水裏也會生根發芽。為了證明這個實驗我也泡了一些豆子。

我拿來一個碗盛了一點水,然後把豆子放了進去。過了一會兒。我來到廚房一看,我大吃一驚,它的皮怎麼皺了起來,我把它拿起來一看,哦!原來它要脱皮了。

今天,我給它換水的時候發現它的根已經長了出來,再看看別的豆子還是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裏面不敢出來。於是我就將那個長了根的豆子埋進土裏去了。

今天我來看了看我埋進土裏的那顆豆子,咦!我驚奇的發現一顆白白嫩嫩的豆芽已經拔地而起,在豆芽的頂端還長有一對均勻對稱的豆芽。於是我就端來一點水順勢倒下去,這時,我發現對稱的葉子已經不再對稱了,它已經開發了。

今天,我來到它們旁邊,發現它長的胖乎乎的,高高的,都變成了一個豆芽了,兩旁的豆子都掉了,只剩下豆葉和根了。

泡豆子這個實驗真有趣。讓我瞭解了豆子到豆芽的生長過程。使我受益匪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37vy8q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