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小蝸牛觀察日記模板合集七篇

小蝸牛觀察日記模板合集七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蝸牛觀察日記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蝸牛觀察日記模板合集七篇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1

今天,剛下完雨,我到樓下院子裏透透氣,突然看見地上有幾隻蝸牛在那散步呢!我突然想起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過:“蝸牛一般都是在下完雨後才會出來呼吸新鮮空氣。”

我出自於好奇,就蹲下來觀察。蝸牛爬行的速度很慢很慢,背上揹着一個淺棕色圓殼,殼上有一圈圈螺旋形的花紋,它慢悠悠地爬行着,我發現蝸牛的身體上好像沒有骨頭,身體很柔軟,全身滑滑的、濕漉漉的,頭部有一對細細的“天線”,那就是它的觸角,觸角上的“黑珍珠”就是它的眼睛;黑黑的,圓圓的。用來尋找食物;蝸牛脖子旁邊還有兩個較短的觸角,觸角上還有兩個小氣空呢!那是它的鼻子,能聞到很遠的食物。這個小氣孔很難被人發現,蝸牛用氣孔呼吸,它的觸角可以伸縮,用手輕輕摸一下,小蝸牛會馬上把身體縮進它的殼裏,他那柔軟的身體,不一會兒,就全部縮進堅硬的殼裏了。這時我發現它很像一隻海螺。

我發現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層透明的粘液,回到家後我就急忙問爸爸粘液是從哪兒出來的?爸爸告訴我説蝸牛為了保持平衡,就會從尾部分泌出粘液來的,蝸牛順着粘液可以讓爬行速度更快。

蝸牛真是有趣,我喜歡觀察蝸牛!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2

今天早上,我畫完畫去廚房找早飯吃。 咦,水池上面的牆壁上有隻可愛的小蝸牛。小蝸牛長得太怪了,它好像沒有骨頭,全身都是肌肉,身上揹着一座淡黃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頭上還長着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只見它用扁平的像吸盤一樣的足,緩緩地向上蠕動,真是太奇妙了!

這時,我滿懷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牆壁上怎麼會有一隻小蝸牛?”“可能是你姥姥送來的青菜上面的。”“哦,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小蝸牛是從樓下爬上來的了。”説完,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個小盒子,輕輕地把小蝸牛捉下來放進盒子裏,小蝸牛頓時被嚇得縮進了小房子裏,一動不動。 於是,我就拿水來給它喝,又拿青菜葉給它吃……嘿,這個小東西卻不領情,任我用盡各種方法“誘導”,它還是不肯把頭伸出來,不吃不喝的,急死我了!一直到下午,小蝸牛還是緊縮着,哎,像這樣下去,它一定會沒命的。看着可憐的小蝸牛,我難過地對媽媽説:“媽媽,我想還是把小蝸牛放了吧。它可能是想媽媽了。”“好孩子,這就對了,小蝸牛本來就屬於大自然的。”媽媽撫摸着我的頭微笑着説。

後來,我把小蝸牛送回了廣場的草地上,奇妙的小蝸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許多,彷彿在對我揮手道別:“謝謝你,小主人!”不一會兒,小蝸牛便消失在草叢中。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3

小蝸牛隻在是潮潮的雨天才會出現,他總是默默地爬到路邊,靜靜地欣賞雨景!

小蝸牛揹着一個重重的殼,走起來慢悠悠的,它在自己走過的路上,留下了一條白色的線條。就像是告訴它的媽媽自己的去向,要知道一隻淘氣的小蝸牛被嚴厲的媽媽輕易的找到,那淘氣的小蝸牛,可就無路可逃嘍,只能被媽媽逮個正着!

小蝸牛之所以會在雨天出來,是因為它要生活在非常潮濕的地方,否則會被曬死的!但是,他怎麼會在夏天這麼熱的地方生活呢?我為了查找原因,來到烈日下,發現了一隻只小蝸牛藏在草叢深處,正在頑皮地嬉戲,見我這個大巨人一來,它們受了驚,放下玩具趕緊縮進殼裏。他們的殼很堅硬,因此,那是他們最舒適,最温暖的家!躲在那裏什麼也不怕!但是,房子也很重呀!它如果跑到大馬路中間,那可就完蛋了!有一輛汽車,甚至是兒童滑板車,都可以把它壓得粉碎!

觀察小蝸牛太開心了!他們可真神奇!把自己的房子背在背上,不知辛苦地向前爬去!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4

晚上媽媽做飯洗菜的時候,發現菜葉裏有一隻小蝸牛,媽媽拿着小蝸牛,小蝸牛在她手中不停地儒動,我找了一個塑料瓶,把小蝸牛放進去,然後放了一些水和菜葉子,我在瓶蓋上紮了幾個眼,這樣小蝸牛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小蝸牛的家也就弄好了。我寫作業邊觀察它的動向,小蝸牛也許想出來,一直往上爬,但看見菜葉它又忍不住停下來,兩個長長的觸角,一會兒伸出來,一會兒縮回去,還有兩個觸角短短的,不仔細觀察就看不出來。小蝸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想起一首歌《蝸牛與黃鸝鳥》,對着它我小聲地唱給它聽,希望它能明白這首歌。

小蝸牛真小,揹着那重重的殼,能爬的很遠也可真了不起,雖然它很慢,但是它不懈地努力,最終爬到它要去的地方。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5

媽媽舉着個鐵盒子給我看,我好奇地往裏一瞧:鐵盒子中央豎立着一個咖啡色的螺殼,點綴着黑色條紋,像是“固體咖啡”。難道是海螺殼?再湊近細看,怎麼殼底下還有條細細的白邊?聽了媽媽的介紹,我才知道這位無名氏是白玉蝸牛,是小史送給我的。

白玉蝸牛軟綿綿,就叫“綿綿”。

綿綿初來乍到,十分害羞,每每看到它它都只是蜷縮着身子,露出條白邊。這次,我終於忍不住了,綿綿,就犧牲你了,我必須立刻看見你的廬山真面目!

“嘿喲!嘿喲”這綿綿的吸盤還真粘,要把它拔離盒子簡直比拔蘿蔔還要難。好不容易把綿綿提到了手中,綿綿害羞地把吸盤粘到一起去,就像個白白胖胖的球兒。左等右盼,淑女般害羞的綿綿終於把觸角緩緩地伸了出來,就好像是層層疊疊的皺褶慢慢舒展開來,稚嫩的小鬍鬚也從凹陷處舒展。這模樣,還彷彿是一位長鬚白眉的長者,這傢伙,是不是“還童返老”啦?

我把綿綿小心翼翼地放在鐵盒子上,儘管我的動作是如此的輕柔,但觸覺敏感的綿綿還是不見了腦袋,殼前只剩下了一小塊胖嘟嘟的肥肉。

“豆丁,快來看!綿綿把觸角伸出來了!”我立馬像被閃電擊中一樣,“騰”的一下從座位上一躍而起,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轉移到了鐵盒旁邊。只見,綿綿羞羞答答地露出了一隻觸角,那觸角上上下下地挪動着,彷彿在探測附近有沒有敵情。緊接着,綿綿試探性地伸出了另一隻觸角。一旁的媽媽偏偏就是那麼“調皮”,用食指輕輕地碰了一下綿綿的'觸角。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咱們家膽小的綿綿就又變成一團肉球球了。

再次看到綿綿時它正準備從盒子裏面鑽出來。綿綿的整個身子全部舒展,趴在牆壁上,向外眺望。兩隻觸角猶如天線一樣伸向半空,圓滾滾的小腦袋環顧着外邊的風景,搖來晃去,十分愜意。還以為你只會像小姑娘一樣文靜,專會打盹兒,沒想到還有膽子想翻牆而過。我狠狠地把綿綿拎到半空,重新放在盒子的正中央。可是綿綿屢教不改,再次萌生了“想到外面看看”的想法。唯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它終於恢復成“正常的蝸牛”,而不是縮在殼中的的肉球了。

咱家生物角加入了綿綿這個新成員,它一會兒膽小如鼠,文靜如處子;一會兒膽大包天,調皮如脱兔。真叫人又愛又憐!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6

在一個烈日炎炎的下午,我到院子裏踢足球,累了便坐在台階上休息。這時我看見一個小東西在慢慢地向前爬,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小蝸牛在揹着它的房子一步一步向前爬,我頓時來了興趣。

我蹲下身子開始觀察,小蝸牛長着一對十分可愛的觸角,一搖一晃,仔細一看觸角上還長着兩個黑點呢,想必這就是蝸牛的眼睛吧!我輕輕地用手摸它的“小黑點”,可那小眼睛像橡皮筋一樣立刻縮了回去,變成了一個“黑疙瘩”多有趣!

我輕輕地吹了它一下,它以最快的速度將全身都縮了回去,這時我才注意到了蝸牛的殼,這裏殼就是蝸牛的家,蝸牛一天到晚都揹着它的“房子”四處行走。你可別小看這個“小房子”,它可是蝸牛的保護殼,它一但受到侵害或受到驚嚇就會縮回殼中,並用粘液把口封住,如果外殼損壞或致殘時,它還能分泌出某種液體來修復,這是多麼的神奇!

蝸牛的腳十分小,幾乎看不見,它的腳上有十分細小的軟鈎和一種粘液把它固定在地上,所以它會走的十分吃力和緩慢。

蝸牛你別看它小,不起眼,它可是一種值得敬佩的昆蟲,它不怕乾旱、不怕飢餓,遇到困難從不言敗,它的那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7

7月10日星期三晴

小蝸牛吃東西時,喜歡從葉子中間開始吃。它最喜歡吃嫩葉,邊吃邊走,在身後留下一個個小洞,小洞上還有亮晶晶的粘液。小蝸牛吃什麼顏色的菜,就拉什麼顏色的便便,大部分是暗綠色的。有一次,我們餵了它紫甘藍,結果它拉出了紫便便。它吃大白菜時,拉的是淺黃色的便便。它的脖子可以伸很長,它的殼好像都要掉下來了,真替他擔心。

7月20日星期六陰

小蝸牛經常越獄,總喜歡跑出它的家,探索外面的世界。有一次它溜了出去,三天後,我們才在冰箱上發現了它。他縮在殼裏,乾巴巴的,一動不動。媽媽把它泡在水裏,它這才慢慢的活了過來。這次雖然經歷了生死危機,但它依舊賊心不死,還想跑出去探索世界。不過,它每次爬到盒子的外壁,就被我們給拎回去了。

10月26日星期六多雲

小蝸牛鑽進土裏,我們就看不到它在哪兒了。它的殼好像一枚小石塊埋在土裏,這就是它的保護色,很難被天敵發現。現在小蝸牛長大了,他需要一個更深的土罐,才能讓它全部埋在土裏。

11月3日星期日晴

現在天氣涼下來了,就要到冬天了,不知道小蝸牛會不會冬眠呢?好期待啊,我還要繼續觀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37v47e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