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精選泡豆子觀察日記模板6篇

精選泡豆子觀察日記模板6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泡豆子觀察日記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泡豆子觀察日記模板6篇

泡豆子觀察日記 篇1

從開始泡豆子到今天有將近半個月了,到現在為止已經長出根了。我想:如果把它埋在土裏,它會長的更快、更好。

在觀察過程中我的感受特別深:黃豆從只有小拇指指甲蓋那麼大到現在長出了根;它們共經歷了滲泡、脱皮、長芽、長根、朽蔫的轉變;黃豆的顏色從黃色變成淡淡的青綠色;豆芽的顏色也從白色變成青綠色;形狀從開始的完整到中間的開瓣,再到最後的朽蔫。有一種力量支撐着它們:一種是堅持,一種是呵護。這樣才能使它們茁壯成長。

豆子也像我們的心情狀態一樣:裂口子就像我們傷心時哭的樣子;開瓣了像我們開心地笑;變黑了像是我們生病了;朽蔫也像我們害怕時自己蜷成一團。總之,心情好的時候會發育的很快,心情不好的時候反而會很慢。

我們的成長過程跟豆子一樣:需要營養、需要愛、需要呵護、需要陽光才能健康的成長。如果沒有這些就不會長得高、長的壯。我喜歡自己栽培的豆子。因為它們讓我感受到了一顆小小的黃豆也有這麼頑強的生命力。我要向它們學習。無論幹什麼事都要有一顆堅持不懈、毅力的心。

泡豆子觀察日記 篇2

10月26日

今日,老師為了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佈置一項特殊的作業:讓我們回家泡黃豆。我回家後先抓了一把黃豆,把它放進杯子裏,加一些水,用手捏一捏,黃豆硬硬的。再過一會兒,一些黃豆變大了一點,還有一些黃豆的皮起了皺摺。

我今日就觀察到這裏,這黃豆真好玩!

10月27日

今日繼續觀察我的黃豆。發現有一些豆子炸開了,還有一些豆子變大了,大的是小的兩倍至三倍。在水下面的豆子比水面上的豆子大、濕,水面上的豆子比水下面的豆子小、幹。

這黃豆真有趣,還會變大變小。

10月28日

今日,我再次觀察我的黃豆。發現水下面的黃豆被水面上的黃豆壓着,沒有新鮮空氣,所以沒有發芽。水上面的黃豆太乾了,沒有水分,也沒有發芽,但是在中間的黃豆既有水分又有充足的氧氣,因此有一些發芽了,那芽可愛極了:淡黃色的芽從黃豆裏探出了頭,就像黃豆長牙齒了,芽有一點彎,真可愛!可惜有幾顆芽被壓斷了,媽媽説黃豆不能這樣壓,要攤開才能讓它們都長芽,於是,我們幫黃豆搬家,把它們從杯子裏挪到盆裏面,把它們均勻地攤平。

我想:這樣,明天應該會有更多的芽了吧!

10月29日

今日,果然有更多的豆子發芽了,我看到與黃豆相連的芽根部分是淡綠色的,芽尖部分有些淺淺的紅,芽中間的部分最粗,是白色的,我發現芽越長越粗,有些芽寶寶那上衣脱在旁邊,可能是太熱了吧!

10月30日

今日,我看見豆寶寶的芽更長了,那芽長得很長的豆子已經開始變成綠色的了,青青的,已經很像平時我們吃的豆芽菜了。而且,黃豆變得更大了。

10月31日

今日,我一掀開蓋在豆子上的布,一股刺鼻的.臭味迎面而來,黃豆芽為什麼會變臭呢?媽媽讓我仔細觀察:原來有一些豆子腐爛了,是它們發出的臭味。盆子裏還有許多脱落的豆皮,我仔細一看,哦,原來是被長出的芽頂破的。我還發現有更多的豆變綠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去查資料,才知道:黃豆發芽時是子葉提供養分,發芽後,子葉見到陽光後逐漸產生葉綠素,子葉是最早產生光合作用的,這樣,豆芽就可以通過光合作用自養了,所以發芽後會變綠

泡豆子觀察日記 篇3

9月29日 星期六 多雲

今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篇觀察日記的作業,讓大家回家做一個“泡豆子的實驗。”。我心裏想:“我可以泡豆子啦?用水泡後,豆子會有變化嗎?”

9月30日 星期日 多雲轉晴

回到家之後,我告訴奶奶:“老師讓我們寫觀察日記,需要泡一些豆子。請您給我取一些豆子好嗎?”奶奶立刻拿出一個大碗來,舀出一勺綠豆,倒進碗裏;豆子與碗壁發出清脆的響聲,那聲音真好聽,它們挨挨擠擠的,顏色非常好看,像一顆顆墨綠的寶石。用清水將它們浸泡着。我默默地注視着它們,很平靜。剛開始豆子好像沒什麼變化,靜靜地躺在碗的底部,好像是在盡情的享受水的滋潤。

10月1日 星期一 多雲

今天,綠豆終於開始膨脹了,比原來大了好多。我是又欣喜又焦慮,雖然是有了變化,但是豆子能發出芽來嗎?這時,奶奶走過來告訴我説:“你要用木桶,底部放一塊厚毛巾,讓豆子的皮漲得飽滿,有點開裂,再放到盛器裏,再蓋上一塊毛巾放在避光、避風的地方,讓水從毛巾上澆下去就可以發出芽來了。 ”她邊説邊幫我做着。

10月2日 星期二 晴

又過了一天,我認真的看護和焦灼的等待着它們快快地發芽。期待中,我有些着急。奶奶又對我説:“天熱的時候適合孵綠豆芽,一般需要三至四天的時間,你不要急嘛!”

10月3日 星期三 多雲

第三天了,豆子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它漸漸地泡脹了,並從中間長出了一點兒細絲,白白的芽,猶如蝸牛剛長出的觸角,真的好漂亮!我樂呵呵地笑着!

10月4日 星期四 多雲

不知不覺豆芽兒已長得像一片小小的樹林,挨挨擠擠的,好象都在炫耀自己:“看,我長得多高呀”。這幾天,它們很神奇的在我的眼前不停地變化着,我真的好開心。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説得一點都沒錯;我們得到了一批新鮮的綠豆芽。今晚,我們可以吃豆芽菜囉!這份收穫是屬於奶奶和我的。嘿嘿!

泡豆子觀察日記 篇4

一、今天放學回家,我拿了一點黃豆,放進小碗裏,倒了點涼水進去。你們知道我是幹什麼嗎?對,我是要泡黃豆呢!爸爸告訴我,要幾個小時後,黃豆才會有變化。我便密切監視着着黃豆的一舉一動,好像生怕它跑掉似的。剛過一個小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前去偵查,誰知,它竟然如此沉得住氣,來個按兵不動。我不由焦急起來,心裏暗暗説:“小黃豆,你快點變化呀,別讓我不耐煩了!”可小黃豆不為所動,好像跟我鬧脾氣,依然我行我素。過了三個多鐘頭,謝天謝地,小黃豆終於心軟了,有了一點兒細微的變化,一粒粒的顏色變淡了。“你總算中了我的招了”我有一絲的竊喜。

二、今天一放學,我就飛奔回家,趕緊給小黃豆換了水,免得它鬱悶。這時,我發現小黃豆發福了,肚子圓鼓鼓的。“瞧你多貪吃呀!”我風趣地對它説。小黃豆好像熱了,把它那層鵝的外衣敞開了,露出了自己白白胖胖的小肚子,真像一位將軍。它的身上有一絲裂縫,好像咧開嘴在對我笑呢!我也高興得笑了。

三、今天,我發現小黃豆的皮已經快全脱了,我剛想幫它把皮拉下來,可想到爸爸説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才忍住了。小黃豆的味道沒有變,仍是微甜的。一想到小黃豆快要脱皮了,我的心裏呀,就是美滋滋的,好像熊吃了蜂蜜似的。

四、今天,我聞了一下豆子,酸極了,小黃豆好像洗了一個“酸澡”,還帶着一點兒臭味。我摸了一下小黃豆脱下的皮,像豆腐一樣,嫩嫩的,一捏就碎。小黃豆有的裂開了,像兩個小半圓。真可惜,爸爸把它倒了,因為我的小黃豆把家裏都弄得充滿了酸味,我真傷心!

這小小的黃豆真是有趣呀!

泡豆子觀察日記 篇5

4月17日

星期四

陣雨轉多雲

今天,我想觀察一下黃豆的生長過程。於是,我拿來一個盤子,放入一張厚紙,抓了一把黃豆放在上邊,澆上了水。再蓋上一張佈滿圓孔的紙和一塊紗布,這樣豆寶寶們就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了。

4月18日

星期五

小雨

今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黃豆。我發現水溢到最上邊一張紙上來了。掀開紙和紗布一看,哇,黃豆寶寶們可真厲害,把水都吸乾了耶!

我還發現,黃豆寶寶吸了水後都長大了,非常飽滿,像吃飽了飯似的,肚皮圓鼓鼓的。它們還脱掉了“外衣”,露出了光溜溜的“身子”。

4月19日

星期六

多雲轉陰

今天,我又去看黃豆。黃豆終於“竄”出了嫩白色的小牙。我興奮極了,決定要仔細觀察它們。

4月20日

星期日多雲轉小雨

今天早上,我發現黃豆芽正拼命地往上長。有一顆黃豆的芽長得可長了,像個舉重運動員似的,把紗布都給“舉”了起來,它把“嘴”往上翹着,好像非常神氣的樣子;還有一顆黃豆的芽長得最短了,它低垂着“小腦袋”,好像是怕“夥伴們”笑話似的,可有趣了!

通過觀察黃豆的生長過程,我明白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要細心,要認真觀察,不能急於求成。

泡豆子觀察日記 篇6

我一直想看看豆子是怎麼發芽的。星期一,我就開始泡豆子了,找了一個杯子,加上水,我拿起一顆黑豆,小心翼翼地放進杯子。“撲通!”拿起一粒花生,“撲通!”又是一顆黑豆和一粒花生,都接二連三地被我放進杯子,雖然這四個生命還沒甦醒,但已經在我心中萌芽了。

星期二,我一起牀就跑到杯子前,迫不及待地去看,唉。我有些失望,那些豆子沒有發芽,我真恨不得大聲對那些豆子喊:“喂!你快醒醒!”但忍住了,我不能這麼心急,或許過幾天就好了,我安慰自己。過了一會兒,我就把這件事忘了。

星期三,我懷着怦怦直跳地心去看花生和黑豆,並且做好了心理準備。唉!還是不發芽,倒是膨脹了許多,胖乎乎的,真惹人喜愛。雖然沒有看到它們發芽,能有個“小胖豆”也不錯啊!

星期四,望着那四顆日漸膨脹的豆子,我覺得信心倍增,也許快發芽了。

在學校,老師讓我們交流了觀察情況,我這才知道,豆子是不能完全浸泡在水裏的。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一個星期過去了,豆子還沒有發芽。雖然我把水位掌握到和豆子一樣高。我豁出去了,準備用“十一”的時間繼續觀察。

又是一個星期二,我的第一個花生髮芽了,從花生的上面裂開一點兒縫隙,露出一點點小白芽,非常可愛。我覺得很有成就感,也非常高興。第一個生命就這樣誕生了。

星期五,第二個花生也冒出了小白芽,使我對它們的生長充滿了信心。再看看第一個花生,他的芽已經非常大了。我觀察了十二天——一個星期零五天,工夫沒有白費,正好像爸爸媽媽常常教育我的:“有付出就有回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34nwy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