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推薦】螞蟻觀察日記範文彙編10篇

【推薦】螞蟻觀察日記範文彙編10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裏。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螞蟻觀察日記範文彙編10篇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雖然這只是一隻小螞蟻,但擁有的卻是在困難面前迎頭而上、決不退縮,他們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在學習上,我不是也應該有這樣的精神嗎?接下來是小編為您整理的螞蟻運食觀察日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螞蟻運食觀察日記1

今天,我在院子裏玩,突然間發現了支黑黑的長龍般的“隊伍”,我伏下身子一看,原來是螞蟻們在搬運食物,它們來來往往,相遇時互相用觸角碰一碰,像在打招呼呢!

忽然,我的目光轉移到一支瘦小的螞蟻身上。這支螞蟻正揹着一個比它大很多的米粒往家走,時而又休息一會。等它再次休息時,我忍不住“幫”了它,把米粒放它的面前,可這一舉動,卻把它“嚇跑”了。

過了一會,我發現那支小螞蟻身後跟着幾支身強力壯的螞蟻,可那隻小螞蟻卻找不着米粒了,它着急地團團轉,我非常想幫助他們,可一想起剛才的事例,就只好把米粒放在離它們較近的樹旁。而其它幾隻螞蟻也不停地搖自己的觸角,好像在説:“千萬別灰心,我們大家分頭去找!”

果然不出我所料,幾隻螞蟻朝不同的方向走去。找呀找,最後還是那隻小螞蟻找到了,它高興地搖搖觸角,似乎在説:“同伴們,我找到了,大家快來呀,咱們快把這食物搬進洞裏啊!”可它的夥伴都走遠了,聽不到它的呼喊了。

就在這時,雷聲大作,一場大雨即將來臨。小螞蟻似乎也感覺到了,他趕忙把米粒背到背上,往家裏走,我也在一旁為它加油:“加油呀!努力呀!馬上就可以到家了!”小螞蟻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還有五步,四步,三步,二步,一步,到家了!”我高興地吶喊。啊,下雨了!我也不得不急忙回家了。

雖然這只是一隻小螞蟻,但擁有的卻是在困難面前迎頭而上、決不退縮,他們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在學習上,我不是也應該有這樣的精神嗎?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螞蟻是怕樟腦丸的。

爺爺給我講了一個故事:相傳秦末兩支起義軍劉邦與項羽爭霸,結果項羽兵敗烏江;一天黃昏,項羽在軍帳外看到了無數螞蟻寫成了大大的“死”字,他想這是老天要我死我不得不死,於是就拔劍自殺了。“螞蟻會寫字?”我不信,爺爺硬説他信。怎樣才能證明我的觀點是正確的呢?我絞盡腦汁思考起來。

我先拿出一瓶空瓶子、一些蜂蜜、一隻毛筆和一些水,再把爺爺叫了出去,來到一片空地上的牆邊,我把蜂蜜和水到進瓶子裏,把毛筆放在水裏轉,均勻後我在牆角寫了一個“超”字,我對爺爺説:“爺爺,我已經準備就緒了,一會兒就有一堆螞蟻會在這裏組合成一個‘超’字。”“我不信。”爺爺肯定地答道。過了一會兒,有一隻螞蟻爬了過來,又爬了回去;又過了一會兒,有一大堆螞蟻爬了過來在我畫的地方,“寫”出了一個“超”字。

爺爺説:“哈,還是我説的對,螞蟻會寫字吧,哈哈!”“不,”我回答道,“那是軍師張良用的計,他也是象我這樣做的。”

我又補充道:“因為螞蟻喜歡甜的東西,所以它們才會密集在一起,才能把甜的東西運回去。螞蟻接受信息的功能;主要依靠頭上一對觸角用來嗅覺周圍環境的變化和反映。”

螞蟻是一種十分很常見的動物,我在樓下的花壇中經常看到它們。他們常常為了生存,成羣結隊的出去尋找食物。可是他們是如何找到家的呢?於是,我打算捉幾隻螞蟻來研究研究。

我捉住一隻掉了隊的螞蟻,把它放在一個不透光的紙杯裏面,只讓它看見天空。“拘留”了一個小時後,把它放在了泥地上。它居然還認得路!這對它來説可是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呀!我想。於是,我立刻又把它捉了回來,又把它拘留了一個小時。不過這一次,我在杯口上蒙了一層黑布。等把它放出來的`時候,它居然有一些不知所措了。從這個事實説明,螞蟻是靠陽光來認路的。

螞蟻還有什麼方法認路呢?我又做了一個試驗。我跟着一隻去找食物的螞蟻走,在它走過的路後面,我撒上了許多黃沙。然後,用一根小樹枝不停地騷擾螞蟻。螞蟻被突如其來的樹枝嚇壞了,轉過身來就向家裏逃。一轉過身,它就愣住了,然後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爬,回家的路找不到了!最後,本人不得不親自把它送回了家。看來,螞蟻除了靠陽光來認路,還靠一個好記性呀!

這小小的螞蟻,居然還有這麼多的學問。我以後,可不敢再小看螞蟻了。

我在教室掃地時發現了一隻大螞蟻,它真是太大了,我打算好好觀察它。

我準備拿鑷子把它夾到文具盒裏,可它似乎知道我的心事,像犯了罪的人一樣東逃西竄,我總是捉不中它。瞧它好像在嘲笑我:“笨蛋,笨蛋,你捉不住我!”我很生氣,再一夾,哈哈,總算捉中了。

我得意地走向座位邊,把這名“罪犯”放進“囚牢”——我的文具盒裏。

我仔細地觀察它的外形:這隻螞蟻的個頭比我們平常見到的螞蟻大多了,足有一釐米長。它的身體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頭部、胸部和腹部。腹部比胸部大,胸部比頭部大。胸部和腹部下面都有腳,胸部下面有兩隻腳,腹部下面有四隻腳。腹部又圓又鼓,像有一個螞蟻卵。

突然,它翻過文具盒,出來了。我急忙拿起鑷子,夾它。我向左夾,它向右跑;我向右夾,它向左竄……最後,我費了好大的功夫,終於夾到了,再次將它放入文具盒裏。

它在文具盒裏捲起來,並慢慢地爬動。我想它肯定快死了。突然,它翻了一個身,拉直身子,向出口奔去!要不是我反應快,説不定它就又出去了。

我恍然大悟,剛開始它捲起身子是在裝死,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這調皮的大螞蟻!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今天,我和弟弟去觀察螞蟻。

因為現在是秋天,在這地方螞蟻很少。弟弟説:“哥哥這裏有幾隻螞蟻!”我急忙跑過來,抓來抓去。結果我們一共抓住了三隻螞蟻:我抓住了二隻螞蟻,弟弟抓住了一隻螞蟻。有兩隻被掐死,製成了標本。

我看見螞蟻的身子是黑色的(不過它的腹部是褐色的)。螞蟻身長二釐米—四釐米。我給螞蟻準備了麪包屑,有很多的螞蟻來搬運,最後把麪包屑搬到了洞口。螞蟻依靠團結來幹事,不管是什麼事,螞蟻都依靠團結,因為團結力量大。

看了以後,我知道了無論以後我們遇到什麼事都要團結。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前些天,我們參觀了上海科技館。在科技館購物點,我購買了心儀已久的寶貝—一螞蟻工坊。螞蟻工坊是一座小型蟻巢,在裏面放上螞蟻,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螞蟻的生活習性。我挑選了一個透明外殼的蘋果形塑料盒子,裏面充滿了藍色的像果凍一樣的凝膠。有4只大小不一的山螞蟻在裏面爬來爬去。我根據它們的體形起了名字:“大大”“小小”“尖尖”“圓圓”。我把盒子捧在手心裏,細細觀察:只見它們焦急地爬來爬去,似乎在尋找出口。

回到家裏,我把它們放在自己牀邊。第二天清晨,我一睜眼就去看螞蟻,驚喜地發現藍色凝膠的表面已經被挖出了一條長約1釐米的“地道”。我想象着它們昨天晚上的“所作所為”:在“大大:=的率領下,螞蟻們開始分泌蟻酸,用來溶化膠晶。螞蟻真是一種團結的小生靈,它們知道單個的力量有限,團結起來力量大。此刻,瞧它們那副優哉遊哉的樣子,我相信,它們明天肯定會挖得更深更寬,把家裝飾得更美更完善!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今天,我要回家的時候,看到路上有一條黑線在地上慢慢移動,出於好奇,我急忙停下來觀察。原來是一羣螞蟻剛剛出洞,難道它們是要覓食嗎?我可以仔細觀察一下了。我蹲下身子,拿出隨身攜帶的麪包撕成大小不等的塊頭,打算看看小螞蟻是怎麼搬事物的。

麪包屑剛扔下不久,就有一隻小螞蟻好像感覺出來了。只見它左右觀望了一下,就興奮地衝向食物所在地,搬起麪包屑樂滋滋地像洞口爬去面對那麼多的麪包屑,它搬了一塊又一塊,樂此不疲。我看得有點兒煩了,這時它發現了一塊個頭比較大的,於是它狂奔過去,似乎想用盡全力把它辦起來,但幾次嘗試都失敗了。我真為它捏把汗。這可怎麼辦呢?只見它圍着麪包塊兒轉了幾圈,然後就進洞了。可能是難度太大,他放棄了吧?沒想到一會兒竟從洞內爬出來了一羣螞蟻,原來它是去搬救兵了。於是這一羣螞蟻就開始行動起來了,它們好像計劃好了似的,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既不爭,也不搶,抬起大面包塊兒就要進洞了。

我看得意猶未盡,打算給它們製造一點兒小麻煩。我在洞口灑了一些水,把麪包塊兒扔到稍遠一點的地方。沒想到它們馬上又行動起來,繞開泥濘——我灑的水,像開始時一樣,慢慢地向前挪動,剛才的麻煩一點兒也沒有影響它們前行的勁頭。

哦,小螞蟻,你們可真是堅強勇敢的小生靈啊!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前幾天,我去龍泉湖,我們在走,走啊走啊。你猜怎麼了?我看見了一片紅彤彤的螞蟻,媽媽還覺得他們是紅土呢!我看見的第一眼就知道它們是螞蟻。我想,這些螞蟻至少有幾千只吧!它們都有半釐米厚了呢。我猜,它們一定是因為搶食而在打仗吧。他們就像一個個士兵,踩着死去的隊友,拼命打仗。

如果你看了,會有什麼感覺呢?就像是開會,或者覺得像一堆可可豆一樣很有趣,或者像幹掉的碎葉一樣。你們看到過這種情景嗎?

螞蟻觀察日記 篇7

螞蟻是團結的動物,路隊也很整齊,這讓我很好奇: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兩天,我在家裏的附近發現了一些螞蟻。它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在往一個地方走。我一不小心就把剛剛洗好的手甩了一下,水濺到了螞蟻的身上,整齊的隊伍一下子變得混亂了起來,全部往不同的地方走。

看到這現象,我好奇極了,便跑去問爸爸媽媽。可爸爸説不知道,媽媽也説不知道,我沒辦法,他們都不知道,就只好去查電腦了。我查了查電腦,才知道原來螞蟻的尾部可以分泌出一種叫做“追蹤素”的物質,螞蟻在行走時,邊走邊把它灑在路上,這樣的話,即使後面的螞蟻跟丟了只要它們用觸角嗅一嗅氣味,就可以知道往哪裏走。但是撒了水,氣味就沒有了,螞蟻也就沒了方向,不知道往哪裏走。而且,這種物質還能不讓螞蟻迷路找不到家,這種物質對螞蟻來説非常重要,沒了它,螞蟻就不能辨別方向了。

螞蟻可真是神奇呀!

螞蟻觀察日記 篇8

系列之一:初入新家

星期天,我和媽媽在瓦嶼山上抓了6只山螞蟻,放在我的螞蟻工坊裏養着,當我的觀察實驗品。

這是一羣山螞蟻,其中5只為同一種類的大個子螞蟻,渾身上下長着極有偽裝性的“枯葉黃”,脊背上有兩排齒狀的身甲。我叫它們為“大個子”;另一隻屬於不同種類,個子相對小些,全身烏黑鋥亮,頭呈倒三角形,一對粗大的觸角象電視天線一樣,整天不停搖擺着。我叫它“小個子”。它們體形比一般的螞蟻大十幾倍,六條腿特別長而且有力,跑起步來健步如飛。別看它們長得大,膽子可小了。

一進工坊,螞蟻們立即四散開,驚慌失措地到處亂跑,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過了一會兒,螞蟻們才稍微平靜下來。“大個子”們都聚集在工坊的角落裏,相互急促地磨蹭着觸角,好像密謀着一起“越獄”,而“小個子”卻遠遠地獨自一人,急切着尋找着出逃的機會。商定片刻後,“大個子”們便四散開來四處尋找可以出逃的洞。結果找了半天,洞倒是有,只是太小了,不可能鑽出去。眼見出去的希望太渺茫了,它們只好定下心裏不再四處亂竄,無奈地在工坊裏住下了。都説不同種類的螞蟻會因為身上的氣味不同而爭鬥,可“大個子”和“小個子”卻在我的工坊裏相安無事。

我一看,心裏樂開了花:“螞蟻最喜歡吃甜食。我得安撫安撫這些小傢伙。”我從廚房拈來些白糖,小心翼翼地打開蓋子,放入工坊中,生怕一不留神把一隻螞蟻給弄跑了。糖放入工坊後,我仔細觀察着螞蟻的一舉一動:糖晶粒在工坊的水汽下慢慢融化成一汪水漬。有一隻螞蟻不經意地經過這兒,敏鋭的觸角一下子探測到空氣中的甜味,它興奮地俯下身去舔了一口。它一邊歡快地吃着美味,一邊大幅度地搖動着觸角給同夥發送信息。哈哈,有難同當,有福同享!螞蟻可真夠講義氣。不一會兒,糖水處聚集了全部螞蟻,它們都一個個依葫蘆畫瓢,咂巴咂巴喝起了甜甜的糖水。美味讓它們完全忘記了失去自由的痛苦。吃飽喝足後,它們每位的肚子都撐得好像一個個迷你乒乓球,一動不動地趴在果凍似的營養膠上享受着“陽光浴”。

看來,螞蟻很善於適應環境。

螞蟻觀察日記 篇9

20xx年 xx月 xx日 周x

螞蟻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動物,它們有很強的團結力。

螞蟻全身呈黑色或棕色,頭上長着兩根觸角,別看它的觸蟲小,但它能給許多螞蟻傳播信息;螞蟻有六隻腳,爬起來敏捷自如。

螞蟻力大無窮,它可以搬動一粒比它身體大幾倍的大米,它們如果團結起來能搬動一隻死老鼠,或是更大的動物。我家樓下的草坪裏有許多個螞蟻窩。一次,我看見螞蟻不遠處有一隻死了的小蒼蠅。一隻螞蟻發現後,喜出望外地回去搬援兵了。過了一會兒,螞蟻大隊衝到蒼蠅跟前,把蒼蠅包圍起來,把蒼蠅緩緩地拖回洞裏。

我看過一本書,書裏寫着一個關於螞蟻的(童話故事:説的的是一人炎熱的夏日,一羣螞蟻在被太陽曬得滾燙滾燙的大地上,勤奮地運着大大小小的貨物。有的背,有的拉。夏天過去,寒冷的冬天來臨了。“噢,好冷啊!”蟋蟀在雪地裏找不到食物,慢慢地往前走,來到了螞蟻家。“嘭,嘭”的敲門聲。吵醒了正在熟睡螞蟻,螞蟻聽到有人敲門,打開門。走出來蟋蟀哀求道:“我要餓死了,給點兒吃的吧!”螞蟻諷刺地回答:“蟋蟀先生,請你還是唱歌跳舞去吧!”這個故事説明了螞蟻勤勞儲備的價值和“沒有遠慮,必有近憂”的道理。

螞蟻很團結,很勤勞,我們要學習螞蟻團結向上的精神和勤勞忠實的品質。

螞蟻觀察日記 篇10

今天下午,寫完作業後沒什麼事,我決定去樓下觀察螞蟻。我帶着一小勺白砂糖和一塊蛋糕下樓觀察螞蟻。

我先把蛋糕放在地上,等了一會兒,一隻螞蟻爬過來看見蛋糕用鼻子嗅了嗅,好像在説這個東西好香呀!只見它的觸角左右搖擺了一會兒,不一會兒的功夫在它的號召下,一隻、兩隻、三隻……蛋糕上已經爬滿了密密麻麻的小螞蟻。

這時我又捏了一些白砂糖放在蛋糕的旁邊。果然,很受歡迎。一隻螞蟻用紅紅的嘴叼着一大粒白砂糖自豪地往家走。它徑直地走着,直到遇見一株小型植物,在葉子下面它好像感覺過不去。因為這粒糖實在是太大了它退了出來,它在這徘徊了四五次,左走走,右走走好像轉向了,不知往哪裏走好。它看見它的同伴時才確定方向到了螞蟻洞。哈哈,好可愛的小螞蟻啊!

通過觀察小螞蟻發現它們並不是一羣黑乎乎、難看的小動物,原來它們真的很團結、很勤勞啊!在它們生活中還有着非常可愛的一面,以後我們真的不要傷害它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0zzqex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