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三年級上冊作文 >

關於綠豆觀察日記模板彙總8篇

關於綠豆觀察日記模板彙總8篇

一天即將完結,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綠豆觀察日記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綠豆觀察日記模板彙總8篇

綠豆觀察日記 篇1

今天,老師佈置了一項有趣的任務,就是回家後自己泡綠豆,看看有什麼變化。

我剛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從廚房裏拿了一些綠豆放在塑料杯裏,再倒點水進去,然後把它放在陽台上。這就算大功告成了!

已經好幾天沒去看綠豆了,今天下午一回到家,我就去陽台看綠豆。啊!綠豆的變化可真大呀!它們早已胖得撐破了漂亮的綠衣裳,而且還長出了一根“白頭髮”。我目測了一下,最長的有1釐米。我希望它快快長大!

XX年5月24日星期五晴

今天早上一起牀我又跑到陽台是去看我的綠豆。

哇!它們的“頭髮”變長了,也變大了,有的已經6釐米長了。它們都靜靜地躺在杯底,好象是一個個熟睡的小孩。為了不打擾它們休息,我便悄悄地走出陽台。

下午,我剛回到家,爸爸就對我説:“你泡的綠豆芽可以吃了,你抓一把,讓你媽媽炒來吃吧。”於是,我去抓了一把讓媽媽炒。晚飯時,吃着自己泡的綠豆芽,心裏像喝了蜜一樣甜!

綠豆觀察日記 篇2

今天,我給綠豆澆水,希望它快點發芽。

第二天,我早早起來去探望它,啊!綠豆發芽了,我高興極了,我拿來了尺子量了量,發現綠豆的芽有3毫米,我連忙去給它們澆水,要他們再長高一點。

第三天,哎呀!綠豆脱皮了,我還以為是要死了,我非常着急,問過媽媽後,媽媽跟我説:“可能是像蝴蝶一樣會脱皮的吧,”我趕快去給它澆水。

第四天,我發現綠豆不但會長高,而且到了脱皮的時候,綠豆還會分成兩半呢!

第五天,我看到從分成兩半的綠豆中長出兩片嫩綠的葉子,我很好奇的問媽媽:“為什麼會長的呢?”媽媽笑了笑説:“可能是要開始長好多好多的嫩葉了。”

第六天,從剛長的嫩葉中間,冒出了一條綠油油的梗,我想,那以後就會冒出更多的梗,我趕快去給澆水,好讓它長出更多的梗。

第七天,綠豆長得像筆盒那麼高了,我知道了綠豆可以吃,還會發芽呢!

綠豆觀察日記 篇3

6月14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早上,我抓了一把綠豆,分別把它泡在兩個杯子裏,剛泡的時候,還沒有什麼變化,過了兩個小時後綠豆就開始膨脹起來,到了晚上,綠豆皮慢慢的破裂開來,露出了小小的黃色的嫩嫩的小芽兒,這些小芽看着非常嬌嫩,但是它那弱小的芽兒彷彿像大海里剛長出來的水草,它那弱小的生命好像在水裏不停的顫動,彷彿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生命的價值,它雖然弱小,但是充滿了勃勃生機。

綠豆觀察日記 篇4

9月23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在家裏泡了些綠豆去觀察,結果發現,觀察綠豆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每天要認真觀察豆子的生長特點。

第一天,豆子上面長出了一根很小的嫩芽,嫩芽是青綠色的,看着這些豆子,就想起了標點符號中的一個符號,那就是“逗號”,每當燦爛的陽光照耀在芽上,讓我的心情一下變得清新起來。

9月24日 星期四 大雨轉小雨

第二天下起了大雨,外面颳着大風,天非常的冷,我就像一隻縮頭烏龜一樣,躲在家裏,可綠豆不一樣,它不怕困難,還在努力的生長,它的豆子上還起了一層薄皮,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它的芽從原來的幾毫米竟然長到了一釐米,豆子它那頑強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9月25 星期五 晴

第三天是個陽關明媚的一天,豆子在這温和的陽光下快樂的生長,它的嫩芽變得又長又粗,它的薄皮也慢慢掉了。我發現豆子中間裂了一個小縫,但沒有完全裂開,細縫中長出了一片小葉子,它是翠綠色的,這讓我感到很好奇,正當我心中充滿疑問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原來每個植物都要經過一個過程,就是先發芽再長葉,豆子也和這些植物是一樣的。

通過這幾天的觀察和發現,我知道植物和人一樣,都需要不斷的培育才能茁壯成長。

綠豆觀察日記 篇5

9月27日 星期二 晴

今天,豆豆們竟又發出了嫩綠色的新莖。綠豆的根長得真快呀,昨天它們才二、三釐米,今天都快長到七、八釐米了。而且有的根變得毛茸茸的了,媽媽告訴我這説明根長出了根毛。我還注意到,昨天鵝黃色的豆豆又變成淺綠色的了。

綠豆觀察日記 篇6

10月1日

今天,我做了一個小實驗——種綠豆。首先我找來一個塑料杯,並灌上大約三分之一的水,再把綠豆撒在杯子裏。這些綠豆寶寶可調皮了,一邊往下沉一邊還在你擠我我擠你地打鬧着,太不像話了。

種下後,每過幾小時,我都會好奇地去看看這些綠豆寶寶。可每次都似乎沒有變化,我有點失望,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呢?

10月2日

早上,我一起牀便迫不及待地往書桌前跑去,因為我的綠豆寶寶在等着我去看它們呢。

我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發現了綠豆寶寶們的衣服都褪色了,深綠的變成了淺綠。這麼容易褪色,這質量也太差了。不過綠豆寶寶們似乎比昨天胖了一點。

下午我再次觀察了綠豆寶寶們,這次又有了一個新發現:淺綠色的衣服都破了,裂開了一條小縫兒,露出了它們白嫩的皮膚。哎!這件衣服應該去退貨了。

10月3日

“哇!哇!老爸老媽快來看,綠豆長出小芽了!快看!”一大早,雞還沒有叫,我就先叫了起來。

只見那件衣服的裂縫越來越大了,還長出一條短短的“辮子”,只是這“辮子”是白色的,我十分驚奇。我還看到小芽身上十分光滑晶亮。它好像在告訴我:千萬別用力摸,要不然我會很疼的!這個警告弄得我都不敢去摸它了。

10月4日

這是我觀察綠豆發芽的第四天,水面上浮現了許多褪了色的豆殼。

哇!綠豆寶寶竟然把它百穿不厭的綠衣裳給脱掉了,我興奮得活蹦亂跳。心想:綠豆寶寶肯定覺得穿着綠衣服洗澡太麻煩了,乾脆脱了痛快洗一次。如果你再仔細觀察,肯定會發現此時的綠豆寶寶們就像一隻只小白鵝,在引吭高歌。

這四天的觀察讓我明白了:種子發芽原來並不需要土壤和陽光,只需要空氣和水分就可以了。

水泡綠豆觀察日記4

9月22日

我們最近學了一篇課文:《爬山虎的腳》。作者葉盛陶把自已觀察爬山虎的事情記錄下來。我也想寫觀察日記,於是,中午放學一回到家,我就拿了十多顆綠豆放進透明的玻璃碗裏。爸爸告訴我,水不要把綠豆全部淹沒過,留四分之一露在外面。這樣它有充分的氧氣,就能長得更好。我按照爸爸的説法去做,果然,晚飯後,綠豆就已經比原來漲大了幾倍呢!我突然發現,每顆豆子上都有一粒白色的小東西,我好奇地用手撥了撥,它都掉不下來,媽媽對我笑了笑説:“這是豆子的芽兒,你可別把它弄斷了。”

9月23日

今天早上起牀後,我顧不上洗臉、刷牙就跑到了綠豆前,哇!芽兒已經有0.5釐米長了,豆子們一個個都脱掉了綠色的外套,露出了乳白色的襯衣。它們都擺着小尾巴,呵呵,還真有點像小蝌蚪呢!

9月24日

今天,綠豆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是小根兒已經長長了,兩片豆瓣之間的縫更大了,人們常説綠豆很有營養,它的營養可不是為別人準備的,而是為自已的後代提供的。

9月26日

今天,綠豆的豆瓣之間冒出了尖尖的'、白白的,帶一點兒透明的小東西逐漸成了嫩黃色,還掛着一些若隱若現的,若有若無的嫩綠。這時,我才發現這就是綠豆的葉子。

10月1日

“好久不見啦!小綠豆,你長得怎樣啦?”我興奮地朝着綠豆奔去,只見綠豆的莖已經長得有10釐米了!它們一個個葉子都舒展開了,瞧它們在向我揮手呢!咦?原來那白白胖胖的豆瓣呢?怎麼不見了?原來豆瓣的營養與水分被莖吸收了,從而導致豆瓣變得又黑又小,看,那美麗的莖都拋棄它了,把它拋到水面上,再也不理睬它了。我把透明的玻璃碗移到爸爸的書房裏,心想:看看綠豆在新環境下會有什麼變化。

10月2日

早晨,我蹦蹦跳跳地來到書房,看看綠豆有沒有發生變化,當我看到它們的時候大吃一驚——在短短的一天裏莖和葉了都朝着窗户傾斜了。我仔細想了想,因為之前,我把綠豆放在客廳,客廳兩邊都是落地大窗,牆壁也是白色的,對於綠豆來説,光是來自四面八方。所以,綠豆都是向上長的。而書房只有一面窗,其它三面牆都擺着高高的深色書櫃,所以,綠豆倒向窗户,就象是張開雙臂擁抱光明一樣。

綠豆觀察日記 篇7

第一天:

我向婆婆要了幾顆又硬又小的綠豆,並找來一個透明塑料杯,在塑料杯裏鋪上幾層層薄薄的面巾紙,再加點水,把面巾紙浸泡在水中,最後把綠豆均勻的撒在浸濕的面巾紙上。

第二天:

綠豆有一點兒發脹了,與昨天又硬又小的綠豆相比,今天的綠豆明顯的變大了些,變軟了些。而且綠豆的皮也綻開來,吐出一丁點帶着綠色的小芽。我把手伸進杯裏想去捏它。媽媽見了,急忙對我説:“這嫩芽是不能捏的,捏了它就會死去的。”我趕緊把手抽了回來。心想:幸好媽媽提醒了我,要不一個小生命要夭折在我手中。

第三天:

綠豆芽兒又長高了許多,但是今天不同的是,它們高低各不相同,好像與我們小朋友一樣,正在比賽長高似的。帶着這個疑問,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它們同時放下去的,卻長的高低各不相同呢?”媽媽笑着説:”你仔細瞧瞧它們生長的們位置,就會明白的。“我定睛一看。哦,原來長在正中央的吸收水份最多的小豆就長得高些,而生長在杯子邊緣的小豆,就長得矮點。我把我看到的結果告訴媽媽,媽媽撫摸着我説:”明白了吧,小豆芽就與小朋友一樣,誰吸收的營養多,誰就長得又聰明又高,你可不能再挑食了,要多吃飯哦。“

第四天:

綠豆芽兒長得更高了,兩片葉子完全舒展開來,就像兩位扎綠色蝴蝶結的小姑娘,正迎風翩翩起舞,那優美的舞姿真是楚楚動人,令人陶醉。

通過這一次種豆子,還真讓我長了不少見識。

綠豆觀察日記 篇8

今日放學回家,我像往常一樣去看我卧室裏的洋葱。突然,我發現洋葱底部開始長白白的根了,趕緊叫媽媽過來看。更使我驚訝的是紫紅色的洋葱頭上居然鑽出了幾個白嫩白嫩的小芽芽,媽媽説不要着急,慢慢的洋葱會越長芽更大,根也會越來越長,到時候當裝飾綠植也特別的美!

原來洋葱還有這一面呢,突然覺得大自然好神奇。

標籤: 模板 綠豆 彙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anshangce/q9073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