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高中第三冊作文 >

我與詩詞作文3篇

我與詩詞作文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與詩詞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與詩詞作文3篇

我與詩詞作文1

撐一把青竹傘,赴一場舊時約,一場與詩詞的約會。

——題記

我只是歷史的長河中最渺小、最不起眼的一粟,而詩詞是中華文明中最絢麗的節拍。“玉壺買春,賞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雲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我秉承着對詩詞不變的初心,帶着那份對古典情韻的嚮往,踏上一條與中華詩詞相約,與中華古典文明相會的道路。

我陶醉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裏,漫步在繁花似錦的詩詞中,和古代先賢們盡情對話交流。我曾隨他們低吟淺唱,在明媚的春景中策馬而行,穿越辛夷,穿越紫荊,穿越時隱時現的悲喜和無常,看盡“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欣喜;看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歡愉。我曾隨他們倏然高歌,在悶熱的夏日裏“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感受內心的清涼,感受自然的寧靜;我曾隨他們漫步原野,收穫着秋天的累累碩果,感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心動;我曾隨他們在漫天飛雪的冬日裏,欣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景。

他們的唯美神韻,燃起了我對詩詞原野的熱愛。

熱播的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其初衷與我的初心不謀而合,我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忠實觀眾。《中國詩詞大會》讓我着迷,我為選手們精彩絕倫的表現鼓掌喝彩,被那些雖身纏疾病,卻懷着對詩詞的熱愛,勇敢面對生活的人感動。古人與今人造就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共同感懷,共同交流,就連大屏幕上的月亮,也有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韻味。

蘇軾“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高潔孤傲,柳永“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真情流露,晏殊“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的悲哀寂寞,李之儀“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的真愛痴情,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豁然達觀……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與我產生了情感共鳴,就好似我陪他們哭,陪他們笑,陪他們看盡這世間的華燈初上,萬千繁華。他們和我是朋友,更是彼此不説話就知我心的老朋友。知我為什麼哭,知我為什麼笑,知我為什麼憂,知我為什麼樂。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我守候的這片寧靜中永存典雅的詩意,懷揣着嚮往和真摯,擁有了對詩詞的情韻,讓我在春江花逝中看到了那“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的納蘭性德,看到了他一如往昔的俊雅飄逸。

漫步在詩詞的長河裏,任憑字句的水流浸沒過腳踝,我撐着一把青竹傘,心念着一個個熠熠生輝的歷史人物,回味着一段段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歷史故事,時刻準備着前去趕赴一場我與詩詞的約會。

我與詩詞作文2

浩浩蒼穹,邈邈雲漢,耿耿星河。偌大的華夏神州,有着無數錦繡山川,歷歷大好江河。無數文人騷客,或仗劍天涯,叩天問地;或倚坐筵席,對酒當歌;時而乘江搖櫓,浪遏飛舟;也曾憑欄遠眺,情思惆悵。妙文佳句,如雨後春筍,似錦繁華,一篇篇,一闕闕,鑄就詩詞文壇。如今,我只願沐浴焚香,一步一叩,虔誠邁步,走近文壇。只因,我與詩詞有約。

幼時,背書是我一項極大的樂趣。老師的讚賞,夥伴的注目,父母的愉悦,使我的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從《千字文》到《百家姓》,從《弟子規》到《詩經》。咦咦學語,呀呀學詩,詩詞便與我相識。偶爾背一兩首《憫農》,或是在月光下搖頭晃腦的朗誦一首《靜夜思》,又或是唱一首東坡的《水調歌頭》。那時的.我詩雖會背,但往往只是囫圇吞棗的記上一遍,不求甚解。

等漸漸長大了,我偶然從家中翻出一本《陽春白雪》來,着迷於它古樸的質感,一筆一劃含蓄雋永的楷書,一詞一句晦澀難明的文字,我開始翻字典、做批註,我才開始真正觸及詩詞的內涵。研讀詩詞,咀嚼一詞一句,我總喜歡先閲覽一遍文字,解析一遍意思,再去品讀那些流傳千古的名句。常説“腹有詩書氣自華”,幾載春秋,浸讀於詩詞的世界,我慢慢的沉澱着自己。如今閲覽古詩數百首,雖不能出口成章,幾步成詩,卻也能道出一兩語深意。

就這樣,我與詩詞相識結緣,相知生情,也堅信能相攜而過,相伴一生。

在詩詞中,我常常為一詞一句而觸動,與那些滿腹經綸,心載百川的文人共鳴我的喜怒哀樂。在詩詞中,我與志摩先生泛遊康橋,微搖櫓槳,舟載星輝;我也曾笑看易安居士點絳朱脣,赤足鞦韆,拈花含笑;還曾與六一居士遊玩滁州,酒酣宴暢,寄情山水;更難忘行走孤墳,看東坡先生白鬢塵顏,無話淒涼……高呼“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與太白對酒當歌,靜念“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我讚歎卓文君的颯爽英氣;輕訴“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五柳先生的追尋。在每一個卧闌聽雨的夜裏,詩詞如鐵馬冰河,無聲如夢。

如一位年輕的旅者,翻山越嶺,披星戴月,踱過亂石雜草,踏平倒刺荊棘,跨越懸崖絕壁,在一片繁華嫩草的密林中尋得一方心靈的淨土,被詩詞的美妙所震撼。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我與詩詞有約,定當共伴一生。

我與詩詞作文3

房間裏,書櫃邊,一摞大大小小、或厚或薄的書卷,輕將粉塵拂去,靜靜地翻開,縱享,詩詞之樂……

幼時,班上有幾位“詩詞達人”,常是開口能吟,提筆能作,腹中積累的好詩詞數也數不盡。每每見此,在讚歎之餘,總有一個念頭——我也要讀詩!

就這樣,我與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

打那時起,唐詩、宋詞、韻腳、詩評……各樣的書都成了我的囊中之寶。每天都在詩詞中開啟。如痴如醉的我貪婪地享用着這場精神盛宴,一頭扎進詩詞中流連忘返,再一翻詩評、韻腳註解,便恍然知其中奧妙。詩,是一艘載我過河的船,河的對岸,是一片繽紛多彩的世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蘇東坡以他那樂天派的心形化我心中坎坷為能量;吟誦着“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太白帶我領略了一番豪邁與霸氣;“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使我心胸平添一份平靜與淡然……原來,讀詩詞,還挺有意思的!

後來啊,我開始吟詩誦詞。高低不同的音調與大小不一的音量,同一闕闕朗朗上口的小句激烈地碰撞着,擦出別樣的火花。那一個個文字,在吟誦中,獲得了生命。甚至,我為此學了古音,用古音將詩詞吟誦出來。在吟誦中,我似是穿越詩人們所處的時代,用着和他們相同的音律,吟誦他們的詩;恍然間,詩詞似是活了過來;那詩中的情感,是從未有過的真切與清晰,是跨越時空的漫漫相會;我一下懂得他們為何哭,為何笑;為何悲,悲得心如刀絞;為何樂,樂得縱情盡興,那詩中的豪邁氣魄,堅定不移,心花怒放,感時傷事,都淋漓盡致地以它們最初的模樣展現在我面前。吟誦詩詞,是多麼地有意思!

漸漸地,我不再滿足於吟誦詩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已迫不及待地,拿起筆,書寫我的心靈之詩。寫詩固然不易,可在鑽研的過程中,卻妙趣橫生。平仄之聲的把握要得當,起承轉合的意境不能少;各種詞牌,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要求,若是一不小心沒拿捏準,那寫出來的作品定少不了陰陽怪氣。但是,這阻攔不了我在詩詞之路上的探索,它似乎早已與我的靈魂融為一體,無法割捨。常常,目有所見,心有所感,便化為才思,不自覺地湧於筆下,是心靈的聲音;常常,心有愁緒不可解,便以流動的字句,以慰我心;常常,寫着寫着,微微一笑,情不自禁地感歎:“寫詩,真是太有意思了!”

對啊,在詩詞的海洋中徜徉,創新,傳承,在一縷縷古典的墨香中,嗅見自己的味道,有意思!

最初,只因心中一個小小的念頭,萌生了讀詩的念頭,恍如進入了天外之境,多彩,又神祕;逐漸地,古音吟誦,提筆作詩,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的一部分;青春的浮躁逐漸褪去,在詩詞的海洋中,那個稚嫩的女孩,在詩詞的世界中,成長了。原來,與詩為友,真的很有意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gaosance/d2xve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