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高中第三冊作文 >

弟弟散文

弟弟散文

聽到弟弟下崗消息後,我心裏頓時沉重起來,彷彿在心上吊了塊石頭,沉甸甸地。

弟弟散文

年近四十之時失業,是弟弟萬萬沒想到的。他總認為,他所工作的單位是事業編制,在這個小縣城,沒有事業單位的職工下崗的先例,因而整天除了上班,業餘時間無所事事。我曾勸過他,有空去技能學校看看是否有自己適合的崗位,等冬天單位工作少了,去技能學一門技術。萬一將來單位不景氣了,停薪留職,利用所學的一技之長,好養家餬口。況且這幾年效益不好的企業工人辭職單幹不在少數,對於我的建議,他不予理睬。

這不,怎麼説,怎麼來,現在下崗了,他才知道事業單位也沒有什麼鐵飯碗。

前段時間回老家探親,看到他無所是從,萎靡不振樣子,想説他幾句,但顧慮話説出來,惹他生氣,又和我抬槓,話到嘴邊又打住了。

比起起我的內向,沉穩,弟弟更顯得外向,樂觀,直爽。從小在兄弟姐妹的關心下成長,更在父母的庇護中長大。上學不刻苦,學習成績馬馬虎虎,考大學是註定沒希望的,父親建議去考技校,他嫌棄出來是個工人,不肯去考,結果高考落榜後在家待業,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

後來寧北一家鐵合金廠在縣城招工,父母看他整天遊手好閒,就讓他報名了招工了。自小依賴父母,沒經受過艱辛與挫折,到了寧北,水土不服不説,疾病還接踵而來。他那之桀驁不馴性格,註定會得罪人,招惹是非。進廠不久,就因各種緣由經常與工友抬槓,甚至打架。有一年回來,父親問他手上四寸長的傷疤是怎麼回事,他瞞父親説是因公負傷的。實際上據我所知,是和工友打架被人用刀砍傷的。

鑑於這種狀況,年邁父親擔心再下去會有更多的工傷發生在他的小兒子身上,就託人找關係,將他從寧北的鐵合金廠調到縣公路局。

在公路局,總算有了固定的工作,成家立業也成了當下之急。母親在世時也曾説,趁她在的時候,早點成個家,還能幫他看看孩子。但弟弟的婚姻卻破費了一番周折,不是他看不上人家,而是人家嫌棄他年齡偏大,工作不體面。那些有工作長相好的人家看不上他,長相一般有工作的他卻看不上,折騰來折騰去,三十歲好幾了才結婚。媳婦是一位縣辦企業的工人,婚後沒兩年企業倒閉了,媳婦成了下崗工人。

結婚後,兩人經常吵架,三天兩頭鬧離婚,有次弟媳竟跑到浙江的姐姐打工單位呆了三個月,弟弟也不去找。父母見這樣,徵求弟弟意見,看他倆過不到一起,且三天兩頭鬧,鬧騰的家裏不得安生,不如把人叫回來兩家好好商量商量,看能過不能過,不能過,分開算了。

但弟弟既不答應分開,又不答應一起過。就這樣分分合合的局面持續到母親過世前結束,母親最終也沒有看到弟弟的孩子就遺憾地走了。

事實上弟弟弟媳兩個人這樣吵架,動輒鬧離婚就是因為沒有孩子。母親過世後的第二年,兩個有孩子了,不吵架了,也不鬧騰了,看來孩子是維持婚姻維持家庭的紐帶千真萬確。可惜母親看不到她期盼了多年的四孫子,五孫子。假如她在世的話,看到兩個活潑可愛的小孫子,她該是多麼的高興啊,或許她今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有時想,弟弟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假若當年年紀再大點,讓他嚐嚐幹農活的辛苦,讓他和別的孩子一樣,呆在農村,多吃幾年苦,多受幾年的罪,讓他長長記性。這樣,讓他在往後的日子裏,面對任何工作,就不會覺得這兒辛苦,哪兒也不好乾,也讓他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弱點,也就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兄弟姐妹都想着,弟弟這回能幹到退休,沒想到前幾年公路局內部改革,將一部分工人分流到縣公路局的一個下屬公司。雖然這個下屬公司待遇工資與原來沒啥區別,但體制卻有區別,粗心的弟弟卻不懂這些,沒有意識問題潛在的利害。結果縣公路局以挖潛增效,精簡機構為由,將弟弟所屬公司解體,公司年齡大退休,年齡小的有門路的回了公路局,淘汰的是像弟弟這樣年齡不大不小的,沒有門路的。單位在象徵性地補償了失業金後,弟弟就這樣失業了。

我總覺得四弟是父母的最小的兒子,嬌生慣養了,缺少出去闖世界的精神。儘管他多次説,要不是年邁的父親在跟前需要人照顧,否則,他早出去打工去了。我知道他説這話多半是嘴上的功夫,真正讓他出去的時候,他恐怕是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年邁的父親需要照顧姑且不提,他那兩個剛剛學步不久的小兒子,早晨起來滿屋子找爸爸場面,也會讓他舉步維艱,寸步難行的。

前幾年,弟弟的單位效益就不太好。我探親的'時候就告訴過他,企業效益隨市場發展趨勢決定,沒有一家企業敢保證自己的企業年年盈利,我所在企業就是例子。前些年效益好的時候,正是企業極為有利發展機會,但是企業領導缺乏高瞻遠矚的見識與膽略,體制落後,設備老化,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領導卻視而不見,只是沉迷於眼前所取得成績和暫時輝煌中。結果企業伴隨着亞洲的金融危機來臨,形勢急轉直下,想挽救卻已來不及了,沒辦法,企業只好整合重組,尋求新的機遇。

我給弟弟講這話,意思讓他在工作之餘,擠出點時間看些涉及技能方面的知識,多參加縣就業局舉辦的各類技能培訓班,以防他將來在企業倒閉時沒事可做。我這做哥哥的,不在跟前,也不能為他幫多少忙,我説這些,就權當為他做一次形勢教育分析,希望他考慮考慮,但他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置若罔聞。

我對弟弟的企業擔憂沒過幾年,擔憂變成了現實,他下崗了。

起初,他還向父親,向兄弟姐妹隱瞞事實。每天早出晚歸,若無其事的樣子。但紙裏包不住火,他下崗的事還是被公安局上班二哥知道了。二哥也是通過他大舅哥説起弟弟單位解體下崗時才知道的。二哥的大舅哥與弟弟原來在一個系統,人家是小領導,後來企業風聲緊的時候人家進了公路局,而弟弟留在企業,卻成了企業改革的犧牲品。

今年回家探親,父親給我説,弟弟下崗了,目前無事可做,正在工地打工,早出晚歸的,一臉的疲態,話也較以往少了許多,每天吃完飯不久就匆匆回房間睡覺,想找他好好説説,見他打工一天下來疲憊不堪,嘴裏的話又咽了回去,説什麼呢?父親説這話的時候,一臉無奈的表情。我知道父親老了,不在領導崗位好多年了,他也無法為自己的小兒子謀得一份體面的工作。

我的印象中,弟弟一直在父母的寵愛中一天天長大,沒受過一點點苦,從來不知苦是啥滋味。當我家缺少勞力,我們年紀較大的兄弟姐妹都被看做半個勞力為家裏年底分到更多的糧食在生產隊竭盡所能之時,弟弟你還是呀呀學語的孩子。當包產到户,我們都以長大,大哥成家,大姐出嫁,二哥,我,大妹都能利用放學回家以及寒暑假幫大哥大嫂幹些力所能及的活計,這時,弟弟你卻到了上學讀書的年齡。

面對弟弟的境遇,做為兄長,你的三哥,我為你的境遇感到難過,內心也很糾結。我也無法預知你今後境遇又將如何,無法預知你早已下崗的媳婦以及兩個即將上學的兩個兒子的學習與生活,怎樣依靠你那瘦弱的肩膀去承擔?

弟弟,既已如此,就振作起來吧,打工就打工吧,那也是失業者目前所能選擇唯一途徑。試想,你曾打算想買輛車跑出租,但親戚姐妹為你細算了一筆帳,在那個小縣城,車比人多,除了上下班高峯期,大多數時間公交車都空蕩蕩的,那些進城農民一元錢的公交都捨不得坐,誰還坐四五元錢的出租車呢?你在縣城,這個現象你應該清楚。

你最終聽了兄弟姐妹的建議,這次沒有我行我素,冒然行動,説明你現在遇到問題學會聽取別人意見,有了為家庭着想的責任感,這點我感到欣慰,我還以為你還是以前那個只知道動嘴皮子,動輒和別人抬槓動武的愣小子呢!

弟弟,路在你腳下,你沒有選擇餘地,就從打工開始,去為你的妻兒做一個男人應承擔的家庭責任和義務吧。

標籤: 散文 弟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gaosance/0nrmw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