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八年級下冊作文 >

【推薦】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00字五篇

【推薦】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00字五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00字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00字五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00字 篇1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逢到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聽説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為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為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把米團扔進江裏,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每到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粽子葉洗得乾乾淨淨,左手託着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裏放,還可以加些蜜棗葡萄乾等。放在鍋裏,煮出來粽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再煮些茶葉蛋,味道就更濃香四溢了。一切準備好後,我和家人出去踏青,聽説端午節那天早上出去踏青,還可以治病呢!回到家裏我急忙拿出一個大粽子,輕輕的扒開粽葉,裏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裏鑽,好吃極了!時間過得真快呀!

終於到了開飯的時候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嚐着美味大餐,説説笑笑!開心極了!尤其是小孩子胸前掛着香荷包,手裏拎着大葫蘆,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啊!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00字 篇2

我的故鄉是江蘇沭陽,每當端午事節,人們都會包出各種各樣的米棕,琳琅滿目。當然十分好吃,香甜可口

每到端午節的前一天,爸爸媽媽就會到河邊採一些葦葉用來包粽子,爺爺奶奶則去選購一些包粽子的必須品——糯米和各樣的花生,紅豆等

材料準備足了,我們整個下午都在包棕子

端午節一早,爺爺就去買雄黃。雄黃可以預防各種瘟疫疾病所以我們在端午節戴雄黃,喝雄黃酒。媽媽和奶奶在幫妹妹洗澡。端午節洗澡可不同於平常。

先端來一個大澡盆,然後放上昨天摘來的草藥,放在盆中浸泡半小時然後拿出來洗澡。在我們這裏十歲之前都要這樣。

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也釀好了,大家終於要吃飯了,我拿起一個粽子那翠綠的粽子一看就很有食慾,一剝開,一股清香撲鼻。那白白的棕身上鑲着兩顆紅棗。咬一口,那味道更是妙不可言,色香味聚全,這就是我家鄉的粽子。

每當端午時節,我都分外高興,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00字 篇3

端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聽長輩們説:過端午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全國各地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

在咱們這裏端午各家各户門上都要貼紙雞、紙符、掛艾草。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而最令我高興的是,奶奶給我做了個特別的頭飾。

它先是用紅、綠、黃、紫、橙五種顏色的紙剪成橢圓狀。再疊在一起,並且是一層比一層短。然後用線纏成山丹丹花樣。更好看的是奶奶又用彩紙給我粘了個粽子。外面是用一條一條的,五顏六色的紙像編筐子一樣編成的袋子。裏面裝上江米,最後弄一個花邊封上口。巧妙地用一根線把花和粽子系在一個髮夾上,還要掛上艾草。這樣一個玲瓏可愛的頭飾做好了。奶奶説:“戴上它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上我看起點綴裝飾作用。

我戴着它在鏡子前照來照去,一會兒蹲下,一會兒站起。左瞧瞧右看看,別提心裏多美了!比吃了粽子還要甜。

即使過完節,我也會把它小心翼翼地珍藏起來。這不僅僅是一個頭飾,裏面更包含着奶奶對我的心意,厚愛,也傾注着奶奶的心血。我想:這將是我過的最難忘的一個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00字 篇4

今天是端午節,我聽姥姥説,吃粽子,賽龍舟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當年把粽子扔下水,是為了讓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那賽龍舟呢?”我迫不及待的問。“那當然也是為了驅趕江中的龍、蝦、魚,以免傷害屈原的屍體。”姥姥回答説。

不一會兒,姨媽來了,手裏還拎着一袋粽子。我接過粽子,剝開皮,只見裏面的餡兒黑黑的顏色,姨媽告訴我,這是黑米做的',裏面還有蜜棗呢!我趕緊把粽子遞到姥姥手中,並笑着説:“祝願姥姥端午節快樂!”

姨媽説:“端午節可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世宇,你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嗎?”我慚愧的説:“還真不知道呢。”姨媽接着説“‘端五節’又叫‘重五’、‘夏節’、‘女兒節’、‘玉蘭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等等”。

姨媽還説“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我搶着説:“這個我知道,有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戴五絲線、香包等。”我一邊説一邊又拿起一個粽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哇!”真好吃。我津津有味地一連吃了好幾個,沒想到我自己竟變成了一隻大臉貓。

這個端午過得真快樂!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00字 篇5

媽媽説,我們家鄉的端午節飄滿了粽香加奶香調和出的濃濃的端午味道,獨具草原特色。

每到端午節,除了包紅棗等粽子外,媽媽還包一種奶豆腐粽子,就是把乳黃色的奶豆腐切成丁,拌入糯米中包成粽子,煮熟以後別提多好吃了。

去年聽幼兒園老師講了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後,我就想,投進江裏的粽子都給魚吃了,那屈原老爺爺吃什麼呢?爺爺會餓壞的。想來想去,我終於想出一個辦法,端午節那天我早早就爬起來,寫了幾張小紙條,上面分別寫着《大魚收》、《屈原爺爺收》,然後把大魚收的紙條貼到紅棗粽子上,把爺爺收的紙條貼到奶豆腐粽子上,拿着粽子拉着媽媽跑到伊敏河邊,用力把粽子投進河裏,我還大聲喊:“屈原老爺爺,收到我的粽子了嗎?”結果左等右等也沒回音,我急得哭起來。媽媽説:“兒子,放心吧 ,屈原爺爺肯定會收到的。晚上做夢他就會告訴你了。”

那天晚上,我果然夢見屈原老爺爺了,他高興的對我説:“孩子,我嚐遍祖國各地的粽子,你們草原的奶豆腐粽子最好吃了,我都沒吃夠!”

今年的端午節就要到了,我要讓媽媽多包幾個奶豆腐粽子送給屈原爺爺,讓他走多遠都忘不了草原的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baxiace/947rz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