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成長作文 >團結作文 >

民族團結一家親話題作文

民族團結一家親話題作文

【篇一:民族團結一家親】

民族團結一家親話題作文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我們是“民族之家”中的一份子,維護民主團結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與班裏的同學要和睦相處,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首先我們要從少年強做起,只要我們都有一顆民族團結之心,國家漸漸就會強大起來;只要我們有一顆民族之心,就算是一盤散沙,混合着一些泥土,也會慢慢的凝固起來;只要我們有一顆民族團結之心,就不會發生以往的悲劇。

歷史書上曾經描寫過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的小故事,在遙遠的古代,這些少女都懂得維護民主團結,正是她們的貢獻,才會使我們的民族團結意識越來越清晰。

阿尼帕。阿力馬洪這個偉大媽媽收養了漢。回。維。哈四個民族的十個孤兒,這位民族媽媽家境貧寒,但她並沒有放棄撫養這些孩子,並且努力的讓他們吃好,穿好。當記者採訪她時,指着牆上那幅全家福問她是否認識這些孩子,這位母親説:“我是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的!”

雖然我們不能像這位偉大的母親那樣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平等對待班上的民族同學,不能受一些謠言的影響。希特勒説過這樣一句話:“民族國家的創造,絕不是毅力單薄的民族主義聯合會所所能濟世的,只有具備鋼鐵般堅決意志的單獨運動,才能打倒其他一切運動而獲得最後的勝利。”

一座斷橋,只要有力量一定可以修復好;一盤散沙,只要有泥土和水,一定可以凝固起來;一個國家,只要有一顆民族之心一定可以強大起來。

【篇二:民族團結】

在我國遼闊富饒的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個民族。這五十六個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中華大地上盛開!

在這五十六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總人口的91.59%。其他五十五個民族人口雖少,但他們居住的地域十分廣闊從我國東北的烏蘇里江流域西北的帕米爾高原從海南島的椰樹林到內蒙古的大草原,都居住少數民族。我國少數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在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甘肅、青海、雲南、貴州、四川等。這些地方大都位於祖國的邊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少數民族人民世代為保衞祖國邊疆而奮鬥不息。

我們偉大的祖國五十六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和諧相處,開拓了祖國的大好江山,這和我們民族之間的團結互助是分不開的。近年來,我國政府也常常派人去幫助少數民族發展。

有位漢族幹部,在母親年邁,三個孩子未成年,妻子體弱多病的情況下,兩次響應國家號召,主動要求進藏工作。他把藏族人民當做自己親人,關心藏族人民疾苦。他為藏族牧民看病、治病;用自己的收入,給生活不好的藏民買衣、買糧;還撫養了兩個藏族孤兒。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人民的好乾部,不行因公殉職,倒在了他所熱愛的土地上。得知這個噩耗,成千上萬的藏民失聲痛哭,在他的墓周圍,老百姓敬獻的哈達堆成了雪白的小山。

他,就是維護民族團結的好乾部——孔繁森!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讓我們和少數民族的姐妹們團結起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富強!

【篇三:民族團結作文

偉大祖國的56個兄弟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和睦相處,團結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我國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不僅有美麗如畫的自然風光,而且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還擁有珍貴的動植物資源、水力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等。

我國南方氣候温和,少數民族的服飾多種多樣。男子一般穿對襟上衣和褲子。婦女穿的飄逸輕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綢料筒裙,景頗族的毛織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壯族婦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層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繡花衣裙等。

由於我國各少數民族居住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不同,經濟、生活方式也不同,他們的住房結構各具特點。在濕潤多雨的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一般居住在幹欄式樓房裏。這種樓房分上下兩層,所用材料以竹木為主。樓房上層用於圈養家禽、牲畜,放置農具或雜物。有些少數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別緻的小竹樓。一棟棟造型獨特的小竹樓,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樹織成綠色帷幕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美麗極了!

不同少數民族,對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數民族,喜歡把米裝入竹筒放在火上燒烤,使米飯帶着竹子的清香味。壯族、布依族羣眾喜歡吃五色糯米飯和糯米餈粑。朝鮮族羣眾習慣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維吾爾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蘿蔔、洋葱,有的還加入葡萄乾、木瓜等,炒燜成噴香可口的什錦飯,由於燜好的飯用洗淨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飯”。

在春暖花開或秋收季節,壯族羣眾喜歡開展拋繡球的活動。拋繡球是壯族男女相互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青年們在草坪或空地上豎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頂端釘一塊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圓孔。男女各為一隊,以拋出的繡球穿過木板上的圓孔為勝。也有在場中間搭歌棚,繡球拋不過棚或拋出界,或接不住對方拋過來的繡球,就要被罰唱歌,非常有趣

少數民族也有許多風格各異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潑水節、那達慕大會、開齋節、洛薩節等。其中潑水節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四月中旬舉行,時間為三到五天。節日期間,人們身着盛裝,互相潑水祝福,還舉行划龍舟等活動。晚上燈火通明,人們點花燈,放煙花,縱情歡呼歌舞,洋溢着喜慶的氣氛。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人啊。

【篇四:歌頌民族團結】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歌裏唱的真好。中國人民經歷了多少苦難,還是那麼團結。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中華大地,中國人民團結奮戰最終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老話説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難折斷。”這句話説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團結就是力量。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級大地震。在陣陣的轟鳴聲中一棟棟房屋高樓在轉眼之間都崩塌。許多的人都在頃刻之間失去了家園和親人。是團結讓汶川站了起來,各大廠家紛紛捐出水和食物,許多明星和慈善家都捐出資金。為汶川人民建設醫院、學校和家園就這樣又讓汶川人民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雲南發生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地裏的莊稼完全絕收,甚至於很多地方就連人們正常飲水都出現了問題。當地的人們不論老少為了解決飲水問題,不惜艱難跋山涉水到有水源的地方背水、挑水、馱水回家。這一情況後來被記者叔叔阿姨報道出來後,全國人民紛紛向災區羣眾捐款捐水,以解決災區人民生存問題。這真是印證了一句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就這樣靠大家和災區人民的自救方式,旱災最終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得到了解決,災區人民又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這麼多的見證都説明了中華民族是個團結的大家庭,誰有了困難大家都會向他伸出援手。

【篇五:民族團結】

民族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讓友誼像花兒一樣展放。因為新疆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所以我們要更加團結。每個人都會有一個最好的民族小夥伴,同樣會發生一些矛盾,但是不久之後重歸與好,也有一些美好的回憶。我也有一個民族小夥伴,她是哈薩克族的。

她叫娜迪熱,性格很開朗,有時會很可愛,有時覺得很認真,有時很樂於助人,為班級做好事,常常是老師的好助手。我們每次都會講出自己的小祕密告訴彼此,成了無話不談的小夥伴。我常常會問她維吾爾族的語言,她總是耐心的回答我。她會三種語言:維語、哈語、漢語。我很羨慕她,會那麼多種的語言。

一次,那是冬天。我們去花園裏玩,草坪、樹木、房屋像是披上了暖暖的雪白棉襖。我們拿着透明的塑料袋在一個草坡滑來滑去,我們玩了好幾次,回來時想走捷徑,誰知皚皚的白雪下是泥巴,我們被這個白雪迷惑了,像是一個調皮的娃娃戲弄了我們。娜迪熱的新穿來的白靴弄髒了,還好我的鞋沒什麼大礙。只須拿乾淨的雪擦一擦。可是她的鞋可是不好擦乾淨,沒有任何工具,只好靠着雪來擦乾淨,娜迪熱快要急哭了,她奮力的擦着,我也去幫忙,一邊用雪擦,一邊用僅有的乾淨紙擦。過了很常時間鞋子總算擦乾淨,她連忙向我説謝謝。民族之間要互相關心。

還有一次,我們班扣了一分,我和娜迪熱幾個同學一起去低年級去打掃值日,為班級加分。為此我們班成了做好事的班級,我和娜迪熱都非常開心。我們的友誼希望能永遠相接着,不管我們生氣了都能不要牢記。所有的傷心難過都畫在塵土上,所有的幸福快樂都刻在石頭上,因為畫在塵土上的,風一吹什麼都沒了,刻在石頭上的,什麼時候都不會忘記。56個民族要團結起來,我們不但要相處好身邊的民族朋友,還要更廣泛的認識更多的民族小夥伴,成為一個和樂融融的大家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changzhangzuowen/tuanjiezuowen/kzddv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