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成長作文 >人生作文 >

人生若只是初見作文3篇

人生若只是初見作文3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生若只是初見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人生若只是初見作文3篇

人生若只是初見作文1

誰又知道,短暫的相知之後是漫長一生的告別。以為錯過的,只是一個人。誰知放棄,是一生。

“新制齊執素,皎潔如素雪。”她是漢成帝的班婕妤,她曾以愛會長久,如宮名長信。成帝嘗贊她賢,而宮人亦逢迎她,她彷彿是樊姬,是李世民的長孫賢后。但終有一天,她還是來了,帶着她妹妹合德來了。那身輕如燕的舞女入宮,一切寵愛,戛然而止。全被她們姐妹搶走,山盟雖在情已空。她是樊姬,但夫君不是楚莊王,她是長孫賢后,她賢,但夫君卻沒有一鳴驚人之勇。她並不弱,才貌雙全,只是放不下身段,她太規整,她沒有飛燕起舞的輕盈,沒有合德的入浴妖嬈嫵媚。飛燕合德,這一雙姐妹,是傾國尤物,生來是要被寵愛的,成帝説,吾當老死(合德)温柔鄉里,一語成讖。終有一天,他走了,死在了另一個女人身上。

只是他死去,她仍為他守陵,那愛仍未消失,只是他對她的愛少了,婕妤閉目時,會不會想到他那微笑如水的模樣……

若,人生只是初見,她還是他的寵妃,他不會有飛燕合德,他們的愛,不會結束!

“人生若只是初見,何事秋分悲畫扇?”她是三郎的玉環,太宗的貴妃,他們是一生一代一雙人,獨一無二,他對她的寵愛,她受之如飴。他們的感情不再是帝王與妃嬪之間的恩寵,而是尋常百姓人家夫妻之間的恩愛。玉環,一個不涉時政的嬌憨女人,最終變成了風雲,全是意料之外。玉環不知,禍以來臨。玉環終覺誤了三郎,所以“宛轉媚馬前死”她也無怨。只求三軍齊發,護君早日歸長安,然他不能保全他,而抱恨終天!大明宮韶華極盛時,誰又會料到,結局竟是馬嵬坡前“一抔黃土收豔骨,數丈白綾掩風流?”

若,人生只是初見,多好。他仍是她的曠世名主,她仍是他的絕代佳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他們的.愛不會完結。她與他白首不分離。

人生若只是初見作文2

煙雨紅塵,偏偏,我們在這相遇,恰好,我們也在這相愛。佛曰: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殊不知,我們已經回眸過幾許。我覺得,這就是緣。緣何而起,一往而深。我已不能自拔,只得任由你侵佔我的思想,我的心,我全部的全部。可是我們的感情終究抵不過時光的洗禮,過去的點點滴滴,都已化作過眼煙雲。只剩陰暗暗的天空,孤獨,寂寥。

不知何時,耳畔突然響起那句“人生若只是初見”是呀,我們如只是初見,便不會有分手帶來的痛苦,也不會有分手後瘋狂的想念,你還是你,那個心素如簡的女子,我還是我,一個喜歡寫字的少年。愛已成殤,何必再傷。我不想去回憶你我的點滴,但思念已蔓上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臉。無奈,對長空皓月,大喊:人生若只是初見。該有多麼的美好。

初見你,夢一般恬靜,水一般温柔。初見你,心中有隻小鹿在亂蹦,初見你,我已愛上你。你是那麼的美麗,而我,只是一個會讀書寫字的呆子。初見你,我不敢靠近你,因為你的光芒,太耀眼,太耀眼。可你卻收起了那耀眼的光芒,慢慢的,走近我,走進我的心裏。我發現,原來你也是個愛寫字的女孩。之後我們一起交流心得,一起看朦朧曉月,一起相偎相依。

歎盡紅塵傷幾許?試問君心歸何處。

我偶然間問起:君心歸何處?你只是淡淡一笑,然後提筆寫下:不語亦風情,不言最多情,誰解?呵呵,我笑了,我們倆都笑了,就這樣,在不語中,我們的心近了。

夜晚,獨自倚靠窗前,望着朦朧曉月,不禁,口占一絕雲: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樓。悶來斂額額,先上玉人樓。我就此時的心情就像賈雨村一樣,願為伊消得人憔悴。深夜,我卧在牀邊,輾轉發側,難以入眠,但無奈神經的壓迫,我還是淺淺入夢,夢裏,全是你的笑靨。

人生如若只是初見,便不會有許些傷感,雖然初見是美好的,但如沒有此時的唏噓幽歎,哪來以後成熟的自我。所以,不必感懷,不必失意。做好自己就行。

夢中一筆丹青,道盡蘇塵緣,花開第幾春?

落墨成文,提筆寫下:

入夢

伊人楚楚

兩頰

梨花帶雨

雙眸

魚沉雁落

楚雨落,人生如若只是初見,我願傾盡一生,為你獨唱離歌。

人生若只是初見作文3

從小時候起,我們就迎着朝陽,在“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的朗朗讀書聲中走進教室,在還未走出都美夢中開始了一天的學習。小時候的種種都已忘卻,唯有這兩句詩,還停留在我的腦海中。

小時候讀詩,只是單純的複述,享受着那片刻的音韻美,疊字,押韻,起承轉合,這在小時候的我看來,是多麼的神奇,似乎從那時候後起,詩成了我的一部分。

後來,老師不再是單純的再讓我們讀詩,背詩了,我們也開始慢慢領會到,原來詩除了音律美,還可以有着畫面美。“大漠狐煙直,長河落日圓”原來描繪的是廣闊無垠的大漠中,一縷孤煙直直的升起,一條寬廣的大河映照着夕陽,空曠的大漠,孤零零的炊煙與大河,使人倍感孤獨的畫面,我心中一驚,原來詩與畫是緊密相連的。

再到了大一點,我開始嘗試着去了解那詩中所藴含的故事,“何事秋風畫悲扇”説的是漢代漢代班婕妤的故事,“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説的是李基隆與楊玉環。原來詩中不僅可以有畫,還可以是帶着故事的。一句詩,即一個故事。

現在讀詩,我又開始靜靜的去品味那詩中的意境與那詩人的情懷。原來蘇軾是瀟灑的,李白是不羈的,杜甫是理性的。原來詩如其人,一首詩即為一個人。

我們漸漸的長大,讀得懂“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卻再已找不到小時讀到“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時的欣喜了。就像我們在畢業的時候,經常會唱的送別歌一樣“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往往才唱了前兩句,就以泣不成聲。

人生若只是初見,多好。

那我還可以和小夥伴們坐在椅子上一起討論着《靜夜詩》中靜的讀音,還可以一起在公園划船的時候坐着形似天鵝的船,還可以再同遊黃鶴樓的時候一同念着“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還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一些唯有小孩子才能肆無忌憚做的事情。

人生若只是初見,何事秋風畫悲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若,只是初見。

標籤: 人生 初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changzhangzuowen/renshengzuowen/opdkn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