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成長作文 >分享作文 >

分享與分擔作文2篇

分享與分擔作文2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分享與分擔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享與分擔作文2篇

分享與分擔作文1

培根説:“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歡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的憂愁”。事實的確如此。

人生難免有些酸甜苦辣,如果沒有人和你分享或替你分擔,那便會再增添一絲枯燥的心酸。

對待歡樂,我毫無保留地與我的好友分享,也一齊分享好友的歡樂;對待憂愁,我也毫無顧慮地與別人分擔,當然,我也接受別人把自己的憂愁向我傾訴。分享是一種享受,分擔是一種解脱。就拿我對待歡樂來説吧。上一次,我在網上投稿,一一被錄用,並刊登在網上。因為是第一次,所以,那時的心情真是難以形容,恨不得把這件事告訴我的家人,告訴我的朋友,告訴所有的人。

為了較好地抑制我當時的心情,我找了一位知心好友分享。談到剛投稿時的心情時,她和我一樣,抱着希望和追求等待着結果的到來。談到等待結果那矛盾的心情時,她為我緊張,為我坐立不安。談到稿子被錄用後的心情時,她為我驕傲,給予我肯定……分享過程中,我與朋友互換經驗,交流觀點,各抒己見。懷着同樣的心情走完全程,那種起伏的心情,飛快的心跳,把我和朋友的友誼基層堅固了,也把我和朋友的心拴在了一起。同樣的感受給了我們同樣的渴望,是怎樣的感受,是怎樣的渴望?是焦急,是急迫,是激動,是自豪,是……千萬種感受都出自於各自的歡樂和友誼。

與別人共享的歡樂還有許多,當然,憂慮也有不少,但也少不了和別人分擔和傾訴。

已是深季節了,季節的感傷,學習的困憂,這個時候我特別憂愁,秋天思緒萬千,苦悶萬千…明天就要期中考試了,這幾天全班被一種緊張的氣氛包圍着,老師樂此不疲地不停讓我們考試,而我,不知怎麼了,最近考的很低分數,低的有點傷我的自尊,也沒勇氣告訴父母,我變得疲備不堪,憂愁無比,不知道怎麼面對父母,只能深深地看着窗外,想起詩人一句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突然媽媽推門進來,手裏端着一杯熱好的牛奶。我看了她一眼,又轉頭看着窗外,她把牛奶放在我的書桌上,便輕聲對我説,“明天就要考試了,今天就好好休息吧”。

見我沒説話,她繼續説,“不要想太多,放鬆點,自信一點,老媽相信你”。一句“相信你”好像觸到了我的心中最柔軟的角落,我知道她知道這幾天我考得分數不好,但卻沒有責怪我,也沒有向我不停嘮叼,還相信我,我好感動,不再面無表情看着窗外,突然想哭,想説什麼,卻説不出口。見我這樣,媽媽便輕輕摟着我,對我説,“孩子,媽媽知道你很累,心裏很怕考不好,你很憂愁,但不要放在心中,你説出來,媽媽替你分擔。”

我不説話,只是在她懷裏哭發泄自己,一下子有種説不出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我哭哭説説,嗚咽着向她傾訴我的不安和恐懼,她沒説什麼,認真的聽着,等我説完,她擦着的淚,給我那杯香氣四溢的牛奶,笑着説“加油”,我喝了一口,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暖暖的,這幾天的憂愁彷彿被扔到九霄雲外了。

考試成績出來那天,媽媽來接我,我考很好,媽媽高興忍不住抱緊我,我很想對她説,“還好有你替我分擔,給我自信”,但我不用説什麼,安安靜靜,知道媽媽能懂。

正是有了這共享的歡樂和共同分擔的憂愁,才有了堅固的友情和温馨的親情;才有了憂慮的減少和歡樂的.增加……

分享與分擔作文2

CCTV-2《第一時間?天氣預報》欄目有一句耐人尋味的廣告語:“分享陽光,分擔風雨。”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感悟?

請以“分享與分擔”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題目解讀】

“分享和分擔”是一道關係型作文。寫作時要注重分享和分擔關係。而要寫好二者關係,作文者就首先要注意把握“陽光”與“風雨”的含義。題目中的“陽光”應該指積極的方面,比如榮譽、便利、幸福等與親人朋友一起分享的東西。而“風雨”則指挫折、困難等需要克服的內容。

考生既不能光寫“分享陽光”,也不能光寫“分擔風雨”,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寫。倘若光寫“分享陽光”,忽視了“分擔風雨”就偏頗了;反之,亦然。

本文的最大難點。關鍵在於兩概念的把握,應該平均用力,各佔50%,而不能有所傾斜。其次在於兩概念的辯證關係的把握上,注意概念間的相輔相承、正反、互補、等關係。考生下筆前必須先把兩者關係搞清楚。

【經典素材】

1、有人説:“一份快樂由兩個人分享會變成兩份快樂;一份痛苦由兩個人分擔就只有半份痛苦”。

2、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裏: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致橡樹》)

3、兩個朋友

兩個朋友正在森林中行走。兩人一個是高個子,一個是矮個子。高個子對矮個子説:“我們是朋友。如果來了野獸,我會幫你的。”矮個子説,“當然了,我們是朋友嘛!”

正在這時,一隻熊朝他們走來。高個子一下子跳上了樹,而矮個子上不去。他説:“幫幫我,我爬不上去。”可是高個子卻説,“不行,這棵樹不太結實。”

矮個子只能撲到地上,屏住呼吸。熊聞了聞,走開了。高個子下來問,“熊對你説什麼啦?”

“在你最需要幫助時他離開了你,他不是你的朋友,”矮個子説。

記住:患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伊索寓言》)

4、行人與斧子

正有兩個人在同一條路上走,其中一個撿到了一把斧子,於是叫了起來:“瞧我發現的東西!”“不要説‘我’”,另一個人説,“該説‘我們’發現的。”過了一會兒,那個丟失斧子的人來了,指責拿着斧子的人偷了他的斧子。“哎呀,”他對他的夥伴説,“這回我們完了!”

“不要説‘我們’,”另一個人回答他説,“該説‘我’完了。”一個人不能與朋友分享所得,就不該指望別人分擔風險。

5、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一次,親戚送給他家兩筐桃子,一筐是剛剛成熟的,一筐是已經完全熟透了的。小潘基文建議父親説:“我們最好把這些桃子混在一起,然後分給鄰居們一些,讓他們幫着我們吃,這樣就不會浪費一個桃子了。”父親滿意地同意了小潘基文的建議。這是一個與人分享的最好事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changzhangzuowen/fenxiangzuowen/exl8n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