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哲理故事 >

經典哲理故事錦集

經典哲理故事錦集

拒絕付出就是拒絕成長;奉獻得越多,存在就越強大,生命就越豐富。因此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經典哲理故事錦集,以供各位參考。

經典哲理故事錦集

經典哲理故事錦集1

深秋,李克儉和師傅來到一處果園。果園裏有許多蘋果樹,在風的吹拂下,發出“嘩嘩”的聲響。李克儉問師傅:“如何能很快地就判斷出哪棵蘋果樹最粗壯呢?”

師傅説:“這很簡單,你問下果園管理人哪棵結的果實最多即可,那棵結的果實最多的就是最粗壯的。”

李克儉跑去詢問了果園管理人,又拿着皮尺到果園裏逐一測量比較了一番,發現師傅説得對。

果園管理人告訴他:果樹結果的初期,有些果樹長得又粗又壯,但因結果少,幾年後就被結果多的果樹超過了。

李克儉問師傅:“為什麼會這樣呢?”

師傅説:“因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個相互連通的整體。從某種意義上講,每個個體包括每個人都是地球能量存的載體和流通的管道。只有自己的能量輸送出去了,才會有更多的能量補充進來。所以,拒絕付出就是拒絕成長;奉獻得越多,存在就越強大,生命就越豐富。”

經典哲理故事錦集2

從前,有位樂師能演奏許多首樂曲。

有一次,樂師被一位大富翁請到府中表演,一曲優美的樂曲令富翁聽得很高興,便對樂師説,如果你能照今天的曲目演奏下去,晝夜不息,我可以送你百畝良田。

樂師毫不在意,反問富翁:“若我一直演奏下去,你真的能一直聽下去嗎?”

富翁以為樂師不敢接受這個苛刻的條件,便答道:“當然,只要你能演奏,我就能一直聽下去。”

樂師很高興地接受了條件,開始演奏。如水的曲調在富翁的屋裏鋪開,而富翁則閉着眼睛盡情地欣賞。樂師果然功力非凡,他三天三夜未曾停息,一遍又一遍地演奏着優美的旋律。

第四天,富翁實在受不了了。現在他聽着這首曲子再也感受不到那動聽的旋律,那些音符全部變成了令他煩躁不安的噪音。

第五天,富翁認輸了,十分懊惱地給了樂師百畝良田。

這其實是對一種生活的詮釋。許多東西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我們只能擁有一次。人們常説,畫放遠看更美,山放遠看更壯,花放遠聞更香。人也一樣,站在遠處給生活留點距離,永遠給自己的生活留點遺憾,這樣的人生,才會令人充滿希望。

經典哲理故事錦集3

一位朋友從沙漠歸來,告訴我一件非常鬱悶的事情,他花重金購來的一塊瑞士名錶壞了,他聯繫了廠家,但廠家在聽説他的經歷後卻告訴他,這塊表已經沒有修理價值了,因為維修費用和買一塊新的費用是差不多的。

我好奇地問他,這塊名錶不是號稱水火不侵永不磨損嗎?怎麼會壞呢?

朋友苦笑了一聲説,廠家的人一聽説我去過沙漠,就知道了損壞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一粒沙子鑽進了表的內部。

我心頭一驚,瑞士表的結構可以説是嚴密無縫的,怎麼會有沙子進入表內呢?

朋友告訴我,沙漠中的沙子非常微小,而且無孔不入,當時導遊曾提醒遊客要把手機和名錶封存好,但他卻沒有在意,所以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一粒看似微不足道的沙子,就這樣損壞了一塊價值不菲的名錶,而事實上,一粒沙的力量遠不止此,要知道,曾經浩瀚遼遠生機無限的大草原就是被一粒粒微小的沙子逐漸侵蝕成了荒無人煙的無邊沙漠。

經典哲理故事錦集4

有個發行環節的商人來我們出版社要我編輯的書,發行部的頭兒要我過去介紹一下書的賣點。誰知我還沒有説上幾句話,那個年輕氣盛的商人沒搞清楚我是編輯,還以為我是發行科的人員呢,拿話堵我説:“像你這麼糟糕的發行人員,還敢向我推銷書啊!”

一般人遇到這事可能會生氣,可能會辯解,也可能更加賣力地宣傳自己的書。我只是心裏咯噔了一下,就馬上想到策略,於是微笑着對那個小老闆説:“是啊,人家説只有糟糕的發行員,沒有糟糕的書。像你這麼優秀的商人,一定知道如何宣傳推銷好這本書吧!”我一副虛心請教的樣子,老闆一高興就拿起書,一頁一頁研究起來,不停地找這本書的優點,告訴我,第一應該怎樣,第二應該怎樣……説着説着,老闆發現自己上當了:“哎!這是你的問題,怎麼變成我的問題了呢?你很狡猾,很有前途,乾脆,到我公司去做吧?”本來我是向他推銷我的書的,結果,變成發行商自己發掘書的賣點了。這就是反向思維中轉移問題法的魅力了。

去年6月,有個喜歡賴賬的人通過朋友向我借了5萬元錢,説好了一年內還的,但是一年到期後,他連提都沒提。我怕他萬一不還了,怎麼辦呢?之前讓他打過一張借條,但是卻找不到了。向他要吧,空口無憑,所以很發愁。我想了一下,還是運用了我擅長的逆向思維辦法,給那個朋友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尊敬的某某先生,一年前你向我借了10萬元,現在我手頭有點緊,急需錢用,您能儘快把錢還給我嗎?

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回信:很感謝您借錢給我,我一定會及時還給你的。但是,我想你是不是記錯了,當時你借給我的是5萬元。而且隨信還附了一份借據的拍攝圖片。這下子我的心就放到肚子裏了,我不是想立刻要回錢,我要的就是這個證明啊!有了借據,就不怕他不歸還了。

我信奉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話:“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主要是脖子以上的區別——思維方式決定一切!”應用逆向思維,經常將問題“倒過來想”,也許你會發現,其實生活中沒有那麼多解決不了的問題和煩惱。

我們在與對手周旋或面對難題時,常會自然想出一連串的解決之道,而最有實際效果的,總是與通常方法不相同甚至相反的辦法。其實,這個道理也很簡單。我們使用的方法越普通,對方拿出應對策略就越容易;我們用逆向思維採用與別人完全不同的辦法,對方找到有效應對方式的難度則會增加得更大。所以,逆向思維常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益處。

感悟:平常的思維,只能讓我們成為平常的人;不平常的思維,才能讓我們做成不平常的事,進而造就不平常的人。

經典哲理故事錦集5

英國偵探小説家柯南·道爾,因用腦過度患上嚴重的失眠症,醫生告訴他睡前喝一杯杜松子酒就可安睡,他試過果然奏效。而後的十幾年,無論失眠與否,睡前喝一杯杜松子酒成了他必不可少的習慣。

有一年冬天,柯南·道爾去倫敦市郊一個清靜的小鎮寫作,那天下着大雪,馬車顛簸幾個小時才到了旅館,他在房間揮筆疾書白天構思好的章節,直到午夜1點多才寫完。當他準備上牀睡覺時,很自然地想喝酒,帶來的一瓶酒還在行李中,他把酒瓶拿出來不禁一愣,原來瓶塞沒蓋嚴,酒已漏得精光。此時街上的酒吧、餐廳早已關門,唯一的辦法就是去火車站的商店買酒,但那至少要走3英里。

窗外仍風雪交加,街上空蕩蕩的,此時根本僱不到馬車了。天長日久養成的習慣總是這樣,在越是得不到的情況下,想得到的慾望就越強烈。此刻,喝杜松子酒的.感覺不斷地侵蝕着他,於是他穿上大衣,繫好圍脖,當伸手去拿帽子時停住了,盯着窗外的雪霧他驀然醒悟到,自己的行為多麼不合邏輯,甚至荒謬:一個受人讚譽的所謂智者,一個自認為有足夠冷靜和理智分析、教育別人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離開舒適的旅館,頂風冒雪走幾英里,僅僅是為得到一杯酒?

柯南·道爾開始深思,自己已養成了一個難以自拔的習慣,並願意犧牲舒適去滿足,但這習慣並沒有好處,甚至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他的感悟使頭腦清醒起來,片刻就下定了決心。他把空酒瓶丟進垃圾簍,然後脱衣上牀,帶着一種解脱,甚至是勝利的感覺關上燈,閉上眼,聽着抽打門窗的風雪聲,幾分鐘就進入深沉、滿足的睡眠中。從那天晚上起他再也沒喝過一杯酒,也沒有再喝酒的慾望。

柯南·道爾在旅店裏住了一個多月,完成了福爾摩斯系列探案小説《最後一案》的創作,他在這篇作品中加入了福爾摩斯因酒誤事,並因此警省戒掉了多年飲酒的習慣。他還寫道:

感悟:“一個人長久有能力滿足慾望就會慢慢變成習慣,除吸煙、飲酒還包括得到金錢、物質等等,要制服這些習慣不僅要靠毅力和意志,更要靠自我警醒,悟知習慣帶來的傷害,否則就會被習慣所制服而成了它的俘虜。”

經典哲理故事錦集6

不同,是為了相愛

黑人計程車司機載了一對白人母子,小孩問:“為什麼司機伯伯的膚色和我們不同?”

母親答:“上帝怕世上只有一種顏色太單調,所以創造很多顏色的人,讓世界繽紛,讓大家能相愛。”

到了目的地,計程車司機堅持不收車費。他説:“我小時候曾問過母親同樣的問題,母親説我們是黑人,天生註定比別人低一等。若當時母親可以像你一樣説出愛的話語,我一定會有不同的成就。我不收你的錢,希望你能時時告訴別人,不同,是為了相愛。”

我們面對和我們不同的人和事物,最初的態度通常都是排斥,但這隻會造成任何人之間更大的分化。

其實,接受一個人,便能學會一種新的人生態度;接受一件事,便能豐富自我的人生。試着去接受不同,所有的不同都是在教我們如何相愛。

經典哲理故事錦集7

偉大的饒恕

在17世紀,丹麥和瑞典發生戰爭,一場激烈的戰役下來,丹麥打了勝仗。一個丹麥士兵坐下來,正準備取出壺中的水解渴,突然聽到哀求的聲音,原來在不遠處躺着一個受了重傷的瑞典人,正雙眼看着他的水壺。

“你的需要比我大。”丹麥士兵走過去,將水壺送到傷者的口中,但是瑞典人竟然伸出長矛刺向他,幸好偏了一點,只傷到他的手臂。

“嗨!你竟然如此回報我。”丹麥士兵説:“我原來要整壺水給你喝,現在只能給你一半了。”

這件事後來被國王知道了,特別召見這個丹麥士兵,問他為什麼不把那個忘恩負義的傢伙殺掉?

他輕鬆地回答:“我不想殺受傷的人。”

感悟:這個故事看到人性的一面,在別人忘恩負義之後,仍有饒恕的心,這是第二次的饒恕,也是一種更偉大的情操。

經典哲理故事錦集8

所有的雨都會停的

馬克·吐温與作家朋友郝威爾參加教會聚會,出門時碰到天降大雨。郝威爾見這扯天扯地的大雨,不禁悲從中來,他喃喃地問馬克·吐温:“你看這雨會停麼?”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會停的。”

我們見過沒完沒了無休無止的雨麼?所有的雨不管它是怎樣地來勢洶洶排山倒海,也無論它是如何地令人心煩意亂愁緒如織,最終都是會停下來的。而且,雨越大,意味着它越快停下來—老子所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夕”是也。只要我們有耐心,它就一定會停下來—而且,雨後的天空會更加美麗,雨後的空氣會更加清新。或者,你還能看到在晴天里根本就看不到的彩虹呢!所以,當生活中出現狂風暴雨時,我們不要沮喪,也不要失望—也許,這是幸福的前奏、命運的轉機,我們笑對可矣!再説,別人的天空就不會下雨麼?想想朗費羅的詩吧:“你的命運一如他人,每個生命都會下雨。”

經典哲理故事錦集9

少年時,我很喜歡登山。

記得初次參加登山隊,一位老山友説:“我發現在登一座高山之前,那些顯得特別興奮的年輕人,多半到後來會爬不上去。因為他們才開始,心臟就已經跳得很快,又不知道保存體力。倒是那些看起來沒什麼表情,一路上很少講話,到山頂也沒特別興奮的人,能登上一座又一座的山峯。”

也記得初登山時,常對着羣山呼喊,等着迴音。有時候站在幾座山間,能聽到好幾聲迴音。

有一次正在喊,一位老山友卻説:“別喊了,浪費力氣。真正登到最高峯,是沒有迴音的。”

不知為什麼,最近這兩段老山友的話,常襲上我的腦海。我漸漸瞭解什麼是“多情卻似總無情”、“情到濃時情轉薄”,也漸漸感悟到什麼是“太上忘情”、“情到深處無怨尤”。

只有不喜不悲的人,能當得起大喜大悲。也只有無所謂得失,不等待迴音的人,才能攀上人生的巔峯。

經典哲理故事錦集10

某次,跟一位女友一起出門旅行,那次經歷給我印象太深了。我是一看到漂亮的餐廳、美景、有趣的事,都會開心歡叫和表達的人,可是她顯然相當理性:“聲音別太大了,大家都看着你呢。”我一下噤聲,畢竟是成年人,這樣多少顯得太不成熟。可是,心情也隨着下墜了幾級台階,的確,很掃興。

後來,搭出租,我同出租車司機因為語言不通,交流起來相當有趣,很逗樂,你一句我一句關於明天出行租車的事討價還價,本是一件開心的事,她後來又發言了:你先聽別人把話説完,你有個毛病,總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啊?!被她這一説,我又意識到了原來自己有這個缺點,一件開心有趣的事被説成了人生的一個缺點,雖説我不是計較的人,但到底不是一件開心的事。

某天的酒店自助早餐,我把這看成是一個非常開心的早茶休閒活動,拿了自己喜歡的麪包和米線,還有咖啡。她只拿了一小盤,問她為何吃這麼少,她説:“一下拿幾盤放在面前,別人看着好醜。”我吃了一半的麪包停在半空中了,是嗎?我的動作一下又收斂了許多。我的早餐持續了兩個小時,花樹下喝咖啡發呆也很愜意,而她姍姍來遲,又早早退去,“吃太久,別人會説我們貪吃”,有這麼嚴重嗎?一杯咖啡而已。

後來閒暇時聊天,我説你的條件那麼好,工作好,人也漂亮,還很有經濟頭腦,我如果有你一半會賺錢就相當滿意了。她的確很懂投資,善於理財,條理清晰,但她歎着氣搖頭:“離我的目標還差很遠,如果我賺夠多少……”我又噤聲,想想我自己,收入不及她,又不懂任何投資,可我還敢斗膽出門旅行,還那麼興奮,不被她笑死才怪。

第二天,我們在逛小鋪子時,我看到各種漂亮的當地小玩意兒,又開始興奮,在腦子裏飛快計劃着送朋友什麼禮物,還可以想象她們跟我一樣驚喜的表情。而她走了幾步,説:這裏的東西太“水”了,不想看了,不值得買,送別人會被笑話。我們走吧。我的興奮又降到了零點,顯然這裏沒有她要求的檔次,但淘些舊物,回去當桌布都很不錯的,我早盤算好了,一條漂亮的麻布絲巾當圍巾略顯粗糙,但當桌布卻極別緻。我家一張舊桌子,曾被我用這種“水”布一鋪,變了天地和格調,被很多人誇獎,我美死了,好開心。她,沒有這些小小的興奮點,她的眼光在檔次上,那天,我只買了兩條就匆匆收場。

一路行程下來,我最深的感覺是跟不容易高興的人在一起特別壓抑,老覺得自己是否哪裏做得不對,時時刻刻有標準來檢驗你,你也變得懷疑自己的快樂太膚淺……這的確是讓人煩惱的事。

我有些明白她婚姻不幸福的原因了。

生活中,當然有像我一樣特別容易驚喜特別膚淺弱智的人,這樣的女人也許顯得不那麼成熟,但是她們真的很有趣,讓人在沉悶的人生中看到了某種希望。

去年春天一個下雨的週末,突然很想看看蘇州老街,在細雨中走蘇州小城是我多年的夢想,那麼徹底興奮一回,去蘇州吧。我買了動車票,一個雙休就OK。你可以想象我的興奮,微雨的河邊小甜品鋪吃一碗軟糯的甜品,心情那個歡暢啊,連店家的一隻碗也可以讚歎半天,讓店家覺得如果不送我簡直於心不忍。遇到我這樣的客人他們一樣心情很好,試想一個沒有任何表情的人來吃他們的甜品,他們一樣有失落感。

我見過比我更容易興奮的女人。我的某位好友,曾經去江南的某個沉香店,與那裏的老闆一見如故,坐在那家店裏聊了四個小時,最後被老闆留下喝私房茶,還送了一幅字畫。她是什麼樣的人?連去菜場看到漂亮的菜也要誇上一句,買的菜都比別人漂亮。跟她在一起,相當快樂。你會發現很多平日你看不到的東西,怎麼有的人連買菜都比別人買得好?原因很簡單。你要明白一點,你不容易高興,你會發現生活比你更不高興。

標籤: 錦集 哲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zheligushi/p08e7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