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文學常識 >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翻譯及寫作背景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翻譯及寫作背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翻譯及寫作背景,歡迎閲讀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翻譯及寫作背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

劍外忽傳收薊北⑵,初聞涕淚滿衣裳⑶。

卻看妻子愁何在⑷,漫卷詩書喜欲狂⑸。

白日放歌須縱酒⑹,青春作伴好還鄉⑺。

即從巴峽穿巫峽⑻,便下襄陽向洛陽⑼。

註釋

⑴聞:聽説。官軍:指唐朝軍隊。

⑵劍外:劍門關以南,這裏指四川。薊北:泛指唐代幽州、薊州一帶,今河北北部地區,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

⑶涕:眼淚。

⑷卻看:回頭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還有一點的憂傷?愁已無影無蹤。

⑸漫卷(juǎn)詩書喜欲狂:胡亂地捲起。是説杜甫已經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裝準備回家鄉去了。喜欲狂: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⑹放歌:放聲高歌。須:應當。縱酒:開懷痛飲。

⑺青春:指明麗的春天的景色。作伴:與妻兒一同。

⑻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因穿過巫山得名。

⑼便:就的意思。襄陽:今屬湖北。洛陽:今屬河南,古代城池。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翻譯

劍門外忽傳收復薊北的消息,初聞此事分外歡喜淚灑衣衫。

回頭看妻兒的愁雲頓時消散,隨便地收拾起詩書欣喜若狂。

日頭照耀放聲高歌痛飲美酒,明媚的春光伴着我返回故鄉。

快快動身起程巴峽穿過巫峽,我穿過了襄陽後又直奔洛陽。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創作背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於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時杜甫52歲。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相繼投降,至此,持續七年多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杜甫是一個熱愛祖國而又飽經喪亂的詩人,當時正流落在四川。他聽聞消息後,欣喜若狂,恨不得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鄉。

拓展知識: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當年正月史朝義自縊,安史之亂結束。杜甫聽到這消息,不禁驚喜欲狂,手舞足蹈,衝口唱出這首七律。詩的前半部分寫初聞喜訊的驚喜;後半部分寫詩人手舞足蹈做返鄉的準備,凸顯了急於返回故鄉的歡快之情。全詩情感奔放,處處滲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發了作者無限喜悦興奮的心情。因此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除第一句敍事點題外,其餘各句,都是抒發詩人忽聞勝利消息之後的驚喜之情。詩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湧直瀉。後六句都是對偶,但卻明白自然像説話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wenxuechangshi/j3xlx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