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時事論據 >

2015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2015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歷代的端午習俗及變遷

2015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中國歷史的每一個精彩,都離不開民間的創造,每一個民間的創造,又都是歷史的觀照。

端午節歷經兩千多年,代代相續,何以會這樣經久不衰?得歸功於民間的推動。

“端午”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可見在當時,早有過端午的習俗,少不了要燒野鴨之類的獵物,還要包粽子來吃。

據徐傑舜主編的《漢族風俗史》,自魏晉南北朝以來,歷代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雖大同小異,但也在不斷演變、不斷創新。

魏晉南北朝時,大致有競渡、吃粽子、闢瘟祛毒、踏百草等活動。競渡就是划船比賽,主要流行於江南地區。江南多水鄉澤國,這一天,人們划着一種叫飛鳧的輕舟,分水軍、水馬兩種,展開競賽。當地的官員、百姓聚集水邊觀看。划船比賽(後來演變成賽龍舟),有一個寓意,伍子胥自刎後,被吳王沉屍江中,後來被百姓奉為神,每年五月五日,百姓划船於江中迎伍君之神。端午競渡是一項歷史非常悠久的傳統習俗。吃粽子的習俗,一般都與祭祀懷念屈原相聯繫。闢瘟祛毒,主要源於民間認為端午是毒日,所以要驅邪避惡。於是後來有掛菖蒲、艾葉,同時延伸出踏百草這樣一種既是辟邪又是娛樂的活動

唐代以後,端午一詞普遍流行。起初每月的初五都可以稱為“端午”,後來逐漸專指五月初五。唐時,端午節又稱中天節。唐代沿襲漢魏以來過端午的習俗,不過吃粽子與耍龍舟,已失去往日祭祀迷信的風味,而演變為民間的歡樂活動。如傳統習俗稱五月為惡月,五日為惡日,有許多禁忌,但唐代不甚講究,這與唐朝相對開放的社會風氣相關。到了端午日,社會上充滿着歡樂的氣氛。這種轉變,唐以後一直成為端午活動的主流。唐太宗還別出心裁,御筆書寫“鸞鳳蝶龍”扇面贈文武百官,寓意“扇動清風,以增美德”。民間活動更是豐富多彩,特別是南方水鄉,賽龍舟的規模和場面遠超漢魏。

到了宋代,開始固定以五月五日為端午節,也有端五、重五、重午之稱。元時也稱午節。宋元時,端午節慶活動基本相同,其活動內容與魏晉、唐五代時基本上差不多,但祭祀的對象、活動的規模、項目則更加豐富多彩。

宋代,祭祀的`對象有屈原,還有伍子胥、曹娥、張天師等。宋人特別注重祭祀張天師,意思是請張天師辟邪,驅逐病害。我國自古有端午避“五毒”之説,宋代這類活動極盛。南宋時的都城杭州,端午日,家家門上要插菖蒲、艾草,人身上佩戴香袋以辟邪。

宋代端午節也依然以包粽子為主要特色。《西湖老人繁勝錄》講到,京城有將粽子包成樓閣、亭子、車子式樣,開鋪子賣,來吸引顧客,“多作勸酒,以為巧粽”。這大概是宋代的一大特色了。

另外,當時南方很多地方以賽龍舟為樂事,不管是為了紀念屈原還是伍子胥,賽龍舟活動,其規模比之魏晉時更大、更奢華。西湖競渡自二月八日始,到端午尤盛。可以設想,初夏時的西湖之上,龍舟競發,人聲鼎沸,萬人空巷的熱鬧情景。

元時。在民間於端午前一天,人們用艾葉做虎形,或剪裁為小虎,戴頭上或懸門上,用以辟邪。這個與現在江南農村還盛行小孩子穿老虎布襯衫、戴老虎頭帽子等一脈相承。可見,這種風俗習慣由來已久。

明清時期,端午節為一年之中三大節之一,風俗習慣與宋代時也差不多,明清時在端午節也有吃粽子、賽龍舟等活動。端午節辟邪也很重視,農家以風化的石灰,灑於户外之門檻下避蛇。同時懸掛鍾馗像於堂中辟邪。此時增加了一些活動,比如端午節送禮、討賬。自五月初一起,各地親友互相饋贈物品,謂之送節禮。江南地區以幢籃兩架,各儲兩種食物,令男女僕人挑而送之。但收一兩種,隨即答禮。商家即於此日起收討平日之賒賬。另外,清代前期還流行染指甲之俗,端午日,年輕婦女摘鳳仙花搗成汁,塗染指甲,舊俗也以為可辟邪。但我覺得求好看的成分居多。這種愛美之俗,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依然流行,直到指甲油出現之前,它一直是流行着,也不單單只是端午。但起興還是端午,因為這個時期,鳳仙花是最好看的季節。

清末民初,端午習俗因舊制,各類活動長盛不衰。當時比較完整地歸納為吃“五黃”、驅“五毒”。杭州習慣上要吃“五黃”。“杭人謂五月為五黃月。雄黃之外有黃魚,有黃瓜,有鹹鴨蛋中之蛋黃,又用黃豆瓣裹粽子,是曰‘五黃’。”端午節驅“五毒”、辟邪之俗更是花樣百出,但萬變不離其宗,驅“五毒”最終目的是預防保健。端午節龍舟之戲也一樣熱鬧非凡,尤其是杭州西湖龍舟競渡加上彩船表演,更是聞名遐邇,划船像盛會,吸引無數人觀看。由於看的人太多,清道光時,湖中競渡,溺斃多人,官府不得不發出禁令,之後不再舉行龍舟賽。

清代端午節各種辟邪物,更是花樣增多,不勝枚舉。除了前代已有的朱索桃符、艾人、五彩樓之外,還新增了天師符、彩葫蘆等,貼於街麪店鋪、掛於姑娘、小兒頭上,不一而足。

縱觀漢族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及演變,我們可以看出,自古以來,中國民間百姓敬畏天地、祈求平安、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世代相傳的種種習慣成為自然的行為,有些風俗直到今天,依然鮮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shishilunju/r4o8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