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歷史典故 >

意境優美的歷史典故五則

意境優美的歷史典故五則

不管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還是中國傳統古典音樂,向來都是追求意境之美的。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意境優美的.歷史典故,希望讀者喜歡。

意境優美的歷史典故五則

意境優美的歷史典故

1、高山流水

春秋時俞伯牙工琴,琴曲託意遙深,常人難解,僅鍾子期能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贊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鍾子期歎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來鍾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廢琴終身不彈。

後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難遇,也指樂曲絕妙。

2、莊周夢蝶

戰國時哲學家莊周主張是非齊一,物我兩忘。《莊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莊周夢見自己化作一隻蝴蝶,翩翩飛舞,怡然自樂。夢醒以後,自身依然是莊周。因此説,不知是莊周化為蝴蝶呢,還是蝴蝶化為莊周。

後世遂以“莊周夢蝶”比喻人生如夢幻,難以究詰。

3、詠絮才高

東晉政治家謝安在雪天閤家聚談,與兒女討論文義。正值户外雪越下越大,謝安興致勃發,就指着外面的飛雪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謝朗隨口説:“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接着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後大加讚賞,誇獎侄女才思不凡。謝道韞是東晉有名的才女。

柳絮隨風飛揚,壯似飛雪,用以比喻紛飛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譽婦女有詩才為“詠絮才”。

 4、鏡花水月

鏡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虛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詩家常用以比喻朦朧空靈的意境。如宋嚴羽以佛論詩,主張妙悟,他説;“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又明謝臻論詩云:“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以“鏡花水月”比喻詩歌中不可言傳的妙境。

5、閒雲孤鶴

五代時詩僧貫休,七歲出家,苦節峻行,頗負詩名。吳越錢繆稱王后,貫休以詩投偈。詩云:“貴逼身來不自由,幾年辛苦踏林丘。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寒霜十四州。萊子衣裳功錦窄,謝公篇詠綺霞羞。他年名上凌煙閣,豈羨當年萬户侯!”額聯尤為佳絕。但錢繆見後,令其改“十四州”為“四十州”。貫休不從,道:“州亦難改,詩亦難改。

然閒雲孤鶴,何天而不可飛?”後因以“閒雲孤鶴”喻來去自由,不受羈絆。

標籤: 歷史 意境 五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lishidiangu/op8gj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