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實用的成語故事作文集錦八篇

實用的成語故事作文集錦八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蚍蜉的另一個名字就叫螞蟻。這螞蟻能舉起比自己重五十多倍的東西,被人們評為“大力士”,從此,螞蟻就驕傲起來了,到處找對手比力氣。

螞蟻向老牛挑戰:“老牛,咱們比一比誰的力氣大!”

老牛生怕踩死螞蟻,連連後退,忙不迭地説:“我認輸,我認輸!”

螞蟻得意地大喊大叫:“我勝利了,我打敗了老牛!”

螞蟻又去找大象挑戰:“大象,咱倆較量一下,看看誰的力氣大!”

大象好容易才看清楚面前正在大喊大叫的螞蟻,小心翼翼地直往後退:“我比不過你,你贏了!”

螞蟻這下更得意了,吹着喇叭到處宣揚:“我的力量最大,我打敗了老牛,又戰勝了大象!”

這時,一陣風吹來,把路邊的一棵大樹吹得直搖晃。

“啊,風的力量太強大了!”經過螞蟻身邊的大小動物們都説。

螞蟻氣壞了:“什麼?難道風比我的力量大嗎?”

螞蟻憤怒地對風大喊:“喂,停下來,我要和你比力氣!”

風好奇地停下來,好容易才找到螞蟻。它笑着問螞蟻:“小傢伙,怎麼個比法?”

螞蟻想了想,説:“我要撼大樹。如果我能撼動大樹了,你就要承認我比你的力量大!”

“好吧!”風同意了。

螞蟻急匆匆爬到一棵樹枝上。它緊緊抓住樹皮,使出全部的力氣,想搖撼樹枝,可是樹枝紋絲不動,連樹葉也沒有顫動一絲一毫。

螞蟻垂頭喪氣地從樹上溜下來,風卻寬厚地對它説:“小螞蟻,失敗了也沒有什麼,你記得一件事就行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誰也不敢説自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角色。”

螞蟻慚愧極了。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從前。有一口很深的井。裏面住着兩隻青蛙。一隻叫小綠一隻叫小黃。他們從來沒有出過這口井。天天看着和井口一樣大的天。常常幻想着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終於有一天。來了場暴風雨。雨水把井填滿了。他們趁着這個機會跳岀了井去。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副美麗的畫面。在這裏有花,有樹,有河,有草。他們覺得非常驚奇,於是他們決定到其他地方去看看,闖一闖。小綠去了一片森林。這裏有小鳥,小蟲,小鹿還有許許多多它的同類,讓小綠交了許多朋友,非常開心。於是小綠在這裏住下了。而小黃去的地方。卻是另外一個世界。他來到一個有高樓,有大廈,有房子,有飛機的地方。他來到這城市。這裏有很多的人。非常喜歡吃野味兒。比如説"青蛙"。它害怕自己有一天也變成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還不如井裏安全。於是。她就想回到井裏。從此井裏只有一隻青蛙了。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們304班舉行了講成語故事比賽,班上共有20位同學參賽。為體現公平,賀老師特地請來了方何文浩、沈博、李博、陳奕萌的媽媽來當評委。

首先,小主持人章文昊走上講台,給我們介紹了比賽目的和評分細則。當章文昊説:“有請一號選手吳卓凡上台,二號選手阮銘軒準備。”同學們就依次上台將自己精心準備好的故事講了出來。有的講得很流利,還加了自編的動作;有的講得結結巴巴,緊張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放了。

終於到我了,我緊張地走上講台,敬了個隊禮,大聲説道:“敬愛的老師、家長們,親愛的同學們,我今天要講的故事是《磨杵成針》。李白,是我國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講的時候,由於緊張,我停頓了幾次。講完了,我又敬了個隊禮,長吁一口氣,輕鬆地走下台,坐到座位上,等主持人報我的成績。當聽到自己只得了8.925分時,我心裏很失望……

經過兩節課的激烈比賽和那些媽媽評委們的公正評分,比賽結果很快出來了。賀老師即時公佈了獲獎的等次。當我聽到張婷婷二等獎時,心裏特別開心,覺得這幾天的努力沒有白費。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從前有個富人,他是一個精明的商人,每次做生意只賺不賠,所以他家有很多錢。有一個的小偷兒,看中了他家的金元寶,所以打算去這個富人家偷金元寶。因為這個富人家沒有看守錢的人,所以第一天小偷成功偷到很多金元寶。

第二天,這個富人準備去買一個大房子住。在他拿錢的時候,感覺錢少了很多,仔細一查,發現少了20個金元寶,聊天的時候,他給另一個富人説了這件事,那個富人勸他説:“你僱一個守護錢的人,這樣就不會被小偷偷金元寶了”。可富人不聽,他説:“僱一個人還花錢。而且還浪費時間,有這時間,還不如不如去賺錢呢〞。那個富人説:“怪不得你那麼懶,現在還是個光棍”。

今天晚上那個小偷又來了,又偷走了很多金元寶。這下富人可急壞了,馬上把那個富人找回來,問那個富人怎麼辦。那個富人説:“我聽説過,看見兔子了才去找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你僱一個守錢的人,但是他的功夫必須得很厲害”。

那個富人照做了,結果金元寶再也沒丟過。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今天,我們學了生字“心”,媽媽説“心”字可以組成很多成語,可我一着急一個也拼不出來。媽媽有點生氣了。唉……

媽媽看着心急如焚的我説:“算了吧,我心潮澎湃也沒用,你自己要心中有數,學習可不能心不在焉,心神不定的,而要心口如一。你認真時,媽媽看了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你的表現也令我們心花怒放。我呢也應該心平氣和的和你説話,我生氣並不是對你拼不出成語心灰意冷了,更不會心膽俱裂,媽媽只是有點心直口快,我想我們是心心相印、心照不宣的,所以媽媽的意思寶寶一定能心領神會。雖然有時候你不是那麼心甘情願、心悦誠服的',但是媽媽不希望你有心高氣傲的表現,而要成為一個心明眼亮、心靈手巧的寶寶。如果你能理解上面一半的意思,我就心滿意足了”。

唉,爸爸也説為了不讓媽媽心煩意亂,我又能心安理得地得到表揚,那就只有自己努力吧!看來爸爸和媽媽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哦,我心悦誠服!

成語故事作文 篇6

按兵不動

春秋末期,諸侯爭霸,弱肉強食,位於晉國東部的一個弱小國家——衞國,長期以來受着強大晉國的壓迫,苦不堪言。這個時候衞國的國君——衞靈公,毅然投靠了與晉國同樣強大的齊國,締約結盟。這種做法令當時晉國的執政卿趙鞅十分惱怒,集結大軍準備討伐衞國,大軍出發前,趙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衞國,暗中調查衞國內部的情況,並約好在一個月後回來報告,可是,一個月,兩個月很快過去了,史默仍舊沒有消息,趙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麼意外情況,晉國內部也開始議論紛紛,史默已經被衞國殺害,不可能再回來了。況且衞國只不過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不如干脆出兵,一舉擊破,趙鞅否定了這種説法,他認為衞國之所以敢背叛晉國投靠齊國,一定已經做好了十分充分的準備,貿然進攻,會使晉國損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聽消息回來之前,決不能草率採取行動。就這樣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終於回來了。趙鞅問他:“為什麼耽擱這麼長的時間呢。史默答道,經過六個月的觀察,衞靈公很有才幹,國內賢臣很多,人民擁戴,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如果我們要依靠武力使衞國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經過這半年來,還是尋找不到衞國的弱點,所以我只好回來了。趙鞅聽後,同意史默的看法,暫時打消了攻打衞國的念頭,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成語故事作文 篇7

傳説以前在一個山,洞裏有一個大洞,洞裏住着一隻兇猛的老虎。還説,那老虎吃了人就喜歡抓住人的鬼魂不放,但是沒有一個人正脱的了,所以只能幫助老虎尋找獵物,一天,老虎餓了,便走出山洞,到附近的山野裏去尋找各種各樣的動物。可是,老虎已經兩三年沒有洗澡了,小動物們嗅到老虎身上那股難聞的氣味,全都逃跑了。小鳥趕快飛到了樹上,地鼠也鑽到了地下躲了起來,連蝸牛都爬出了飛人的速度……

這時對面有一個人走過來,原來這個人是一個普通村民的兒子,但是全村都知道,這個人是個寧死不屈的人。她的媽媽去世的很早,因為有一天強盜來到了他們家,爸爸和他在山上砍柴,強盜的老大説∶“你們家都有什麼好東西啊?”媽媽説∶“我們傢什麼都沒有。”“快説,你們家的糧食到底在哪?”“打死我,我都不會告訴你們的。”強盜們一火,把媽媽給殺了,殺完人人強盜們趕快逃跑了。她的兒子知道這件事後,大發雷霆,心想一定要像媽媽一樣做一個寧死不屈的人。

老虎看見了這個人,不顧一切的猛撲過去,把那個人咬死,並吃光了他所有的肉。但是老虎並不滿足,抓住那個人的鬼魂不放,要他幫助自己尋找下一個獵物,他哪可能同意,於是對老虎冷笑了一下。老虎生氣了,把那個人的鬼魂正準備撕碎他,卻感動了上天,把老虎給殺了,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那個人,最後,一家人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成語故事作文 篇8

不知為什麼,中國人説到討論到“七十年代”,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笑,是笑那時的崇高或是無知就由那些“説家”了。不知這些後輩為什麼總是抓住上一輩的不光彩處加以嘲笑,不管隱晦還是直接。

“七十年代”的真相究竟如何,我無法知曉。有次看一個電視節目,幾個(三個)比較會説話的人談起了知青。他們拿一本有關的書,有許多當時知青的故事:背語錄,開大會,在鄉下做手術等。三個人像看一本笑話集一樣談天説地,笑那個時代人的愚昧。開始也覺得有趣,後來心中也不知怎麼笑不出來了,覺得那三個人也太過分吧!狂傲的讓人感覺不舒服。歷史畢竟是沉重的,更何況是上一輩的歷史。他們被無情的剝奪了一樣東西才讓他們有那樣的人性,我們應該深入去理解而不是再去無情批判。現在的人所謂的吸取教訓就是毫無立場般的把史料當笑料?我想如果這一代人這麼沒出息的話,那麼不久將來,這一代人又會成為下一代人的笑料了吧!這樣不斷循環,中華民族奮鬥史就變成了一股股改朝換代般的言論了:歌頌當代,捨棄上代。

就如現在有文化人笑農民不會先進觀念,先進文化,是民族發展的絆腳石。如果他們翻翻共和國史籍,他們會發現工業化初期農民為了國家建設城市,搭個大鋼爐付出了多少代價。犧牲了多少。那5000億6000億不算,更重要是農民甘心貢獻為國家發展,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要求。記得看過一篇新聞是某省的百個博士生組織到貧困農村調查,農民吃着他們帶去的普通年食竟然哭了,説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的東西。但農民的純真讓人利用了,被冠上了落後的帽子,得到了歧視的下場。這似乎成了時代的悲劇,所謂的先進集團總會大方的毫不客氣地拋棄一代又一代人,向着未來高尚事業。

我們還説是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新型國家,怎容有這種忽視羣體,最終忽視歷史的觀念存在?

其實所謂的崇高未必只屬於未來那些經濟發展指標或國家綜合能力,崇高應該放下他們的:“神仙”位置,迴歸到自然,迴歸到自身。對歷史不離不棄,對周圍的人抱有善念,自己本身生活美好不干涉別人的權利,就是崇高。記得報紙上曾經有人批評中國人五一假期不去為勞工權益遊行做點表示,説60%的俄羅斯人在衞國戰爭勝利60週年的假日不打算參加什麼紀念活動而只會去外地度度假。他們就是不崇高嗎?勞動節屬於工人,勝利日屬於老兵,其他人跟着虛偽地打打口號説説空話,顯示自己有內涵,比那些關心自己實際生活關心身邊小事的人,更值得批評吧!人是自由的,一些大集體觀念限制並不是什麼高尚崇高。要知道,自由是崇高的土壤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nvvr4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