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三個關於羊的成語故事

三個關於羊的成語故事

1.亡羊補牢

三個關於羊的成語故事

從前有一個牧民,養了幾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等物圍起來的.羊圈內。

一天早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現羊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從窟窿裏鑽了進來,把一隻羊叼走了。

鄰居勸告他説:“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説:“羊已經丟了,還去修羊圈幹什麼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好心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隻羊。原來狼又從窟窿裏鑽進羊圈,又叼走了一隻羊。

這位牧民很後悔沒有認直接受鄰居的勸告,去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於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

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

2.虎入羊羣

老虎跑進羊羣。比喻強者衝入弱者中間,任意施威。《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羣,縱橫莫當。”另有,羊入虎羣。比喻弱者落入強者或好人落入壞人手中。《聊齋志異·邵九娘》:“竊意羊入虎羣,狼藉已不堪矣。”

 3.羊質虎皮

本來是羊,卻披上虎皮。原指羊披上虎皮,但怯弱的本性並無改變。

漢代的揚雄在《法言·吾子》中曰:“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説,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後用以比喻外強中乾或徒有虛名。《後漢書·劉焉傳論》:“所謂羊質虎皮,見豺則恐。”清代樑章鉅《歸田瑣記·高雨農序》:“羊質而虎皮,但見其可狎,不見其可畏。”清代鄭珍《巢經巢詩鈔·卷七·論詩示諸生時代者將至》:“李、杜與王、孟,才分各有似,羊質而虎皮,雖巧肖仍偽。從來立言人,絕非隨俗士。”也作羊質虎形。《慈禧太后演義》第十三回:“看似新機勃發,政局昌明,其實是徒襲皮毛,未得精髓,羊質虎形,濟什麼事?”

標籤: 成語故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j8x8e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