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有趣的詞語典故大全

有趣的詞語典故大全

笑面虎

有趣的詞語典故大全

意思: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兇狠的人。

出處: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三三:“李子俊那老婆可是個兩面三刀,是個笑面虎,比她男人厲害。”

莫須有

意思: 原意是也許有吧。後指憑空捏造。

出處: 《宋史·岳飛傳》:“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掉書袋

意思: 指説話或寫文章引經據典、賣弄學問的行為。

出處: 宋代馬令《南唐書·彭利用傳》:“利用對家人稚子,下逮奴隸,言必據書史,斷章破句,以代常談,俗謂之‘掉書袋’。”

一字師

意思: 指訂正一字之誤,或尊稱僅更換詩文中一二字而使詩更加經典的`人。

出處: 五代王定寶的《唐摭(zhí)言·切磋》:李相讀《春秋》,叔孫婼之“婼”應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幫他糾正過來,李公大為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捉刀人

意思: 上古以刀為筆,竹木簡出現後,又用刀修改竹木簡上的舛誤,後將代人做文字稱為“捉刀人”。

出處: 南朝劉義慶《世説新語·容止》:三國時期,生性多疑的曹操在會見匈奴使者時,為了顯示他的威武形象,就讓一表人才的崔季珪裝成他接見,自己則握刀站在旁邊做侍從。接見完畢,叫人問匈奴使者:“魏王何如?”使者回答説:“魏王雅望非常,然牀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應聲蟲

意思: 比喻胸無主張、隨聲附和他人。

出處: 唐代劉束《隋唐嘉話》:有人得了應聲蟲病,他説什麼,肚子裏的蟲子也説什麼。有人建議他讀《本草》,當他讀到中藥“雷丸”時,蟲子就不做聲了。於是他服用“雷丸”,病果然好了。

執牛耳

意思: 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

出處: 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國的人親手割牛耳取血,所以用“執牛耳”指做盟主。《左傳·哀公十七年》雲:“諸侯盟,誰執牛耳?”

逐客令

意思: 戰國時期秦王嬴政曾下令驅逐從各國來的客卿,後將主人趕走不受歡迎的客人稱為“下逐客令”。

出處: 出自《史記·李斯列傳》。戰國末期韓國水利專家鄭國入秦修建水渠,這其實是韓王借修渠企圖在經濟上拖垮秦國的“疲秦計”,後被秦王察覺,秦王於是下了逐客之令,限期將秦國內所有外來賓客驅逐出境。當時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上《諫逐客書》,力阻逐客,指出逐客的危險結果,最後秦王接受而撤銷逐客令。

中山狼

意思: 一般形容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人。

出處: 明代馬中錫小説《中山狼傳》: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趙簡子在中山狩獵,一隻狼被追逐時遇到了東郭先生,狼對東郭先生説:“先生,如果能借你的布袋讓我躲過這場災難,我一定會報答你的大恩。”東郭先生幫助了狼,後來狼跳出布袋,反而想吃掉動東郭先生。

長樂老

意思: 借指憑藉阿諛取榮而長保祿位的人。

出處: 《新五代史·雜傳十六·馮道》:五代時期,馮道一生仕後唐、後晉、契丹、後漢、後周五朝,相六帝,且自號“長樂老”。後人對其多有貶斥,認為他毫無原則、不守臣節。

標籤: 有趣 詞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9gd28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