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中華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每一個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這是小編準備的中華成語故事,快來看看吧。

中華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殺雞取卵

阿三家養了一隻很健壯的母雞。它到處捉蟲子吃,把自己喂得飽飽的。每天中午,這隻母雞都會準時下一個大個兒的蛋。

阿三家母雞下的蛋又大又好,遠近聞名許多人都爭着來買他家的雞蛋。他就用這些雞蛋來換大米,夠他全家吃,日子過得美滋滋的。

一天,阿三的妻子跟他嘀咕:“你説這雞要是一天能下兩個蛋多好啊,我們家的大米就會多出一倍呢。”“可不是嘛,每天能下三個蛋,不,四個,五個……能下十個蛋才好呢。”阿三説。

他的.妻子説:“這母雞每天都能下一個蛋,肚子裏一定存了不少蛋吧。”阿三點點頭:“那當然!”

妻子又説:“它一天只下一個蛋,也太慢了吧。不如我們一下子把雞蛋全拿出來,就發,大財了。”

阿三想了想説:“對啊,我怎麼沒想到這個呢?還是你聰明,我現在就把雞蛋全取出來。哈哈,咱們就能過上更好的日子了。”

他説着就捉來母雞,很快把母雞的肚子打開了。咦?母雞肚子裏都是一些沒長成的小雞蛋黃,有的還沒芝麻大呢。

阿三和妻子都傻了眼,後悔也來不及了。再也,沒有母雞下蛋換米了,他們倆對着母雞大哭起來。

沒過幾天,阿三家的米缸就見了底,他們只能回憶以前的美好日子了。

中華成語故事:騎驢找驢

有個叫王三的人,他想做生意掙大錢,就拿了一筆錢,高高興興地來到了集市上。

見到一羣小毛驢,看上去不錯,就想買幾頭回去賣,據説能賺錢。

王三痛痛快快地買下了五頭小毛驢,就騎上小毛驢樂顛顛地往家走。他一邊走一邊想:“我回家把驢賣了,賺到了錢,家裏人都得佩服我。”他一邊走一邊尋思着:“這五頭驢能賺……啊?一、二、 三、 四。怎麼只剩下四頭驢了?”

他連忙又數了一遍:“一、二、三、四、五。哎?奇怪了!沒少啊!是五頭驢。剛才我眼花了。”再騎上去一數:“一、二、三、四,啊?怎麼又少了一頭驢?”他急忙下來又數了一遍:“一、二、三、四、五。奇怪,是五頭啊!哦!只要我騎上驢就會少一頭!”最後,他想了一下:“嗯,算了,我不騎驢了,這樣不划算!”

於是,他下驢來跟驢一起走了回去。

中華成語故事:邯鄲學步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某地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裏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認為是家裏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説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醜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説説笑笑,只聽得有人説邯鄲人走路姿勢很美。他一聽,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着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中華成語故事:一鳴驚人

戰國時代的齊威王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當上了皇帝。

年輕的他因此驕傲自滿,每天飲酒作樂,不但不處理國家大事。

不準大臣勸阻,如果有人不聽他的話、或是違反他的規定,就會受到死刑的處罰。

就這樣過了三年,國家政治混亂,鄰近的魏國也常派兵攻打。

大臣們對國家的安危很擔心,卻又不敢提出勸告。

大夫淳于髡故意對他説:“宮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來都不飛不叫,大王知道這是甚麼鳥嗎?”

聰明的齊王一聽就明白淳于髡的用意。

他説:“這隻鳥不是普通的鳥,平時不飛不叫,但只要一飛直往上衝,一鳴叫聲驚人。”

齊王還出兵反擊魏國的侵略,使魏國割地求和。

後來其它國家都很害怕,不敢再來侵犯,從此齊國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和平生活。

標籤: 成語故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33yy0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