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借屍還魂的成語故事

借屍還魂的成語故事

導語:借屍還魂現比喻已被打倒、消滅或已經死亡的東西又以別的形式恢復、出現。下面是小編整理關於該詞的成語故事及解釋,歡迎查閲與借鑑,謝謝。

借屍還魂的成語故事

借屍還魂的成語故事1

【漢字書寫】:借屍還魂

【漢語注音】:jiè shī huán hún

【成語出處】:《元曲選.薩真人夜斷碧桃花》:“誰想有這一場奇怪的事,那徐碧桃已着她‘借屍還魂’去了,等待明早,再往徐知縣家,探望一遭,各神將都還本位去。”

【成語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強調以別的形式復出。

【借屍還魂的意思】:屍:表示已經死亡了的東西;魂:古代時理解的人的精神靈氣。舊時迷信的人認為,人死了以後有時可將靈魂依附他人的屍體而復活。現比喻已被打倒、消滅或已經死亡的東西又以別的形式恢復、出現。在軍事上通常用來指利用沒有作為的勢力來達到目的的策略。這一計是三十六計中的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的近義詞】:死灰復燃、東山再起;

【借屍還魂的'反義詞】:煙消雲散;

【借屍還魂的故事】

三國時期,諸葛亮伐魏時與司馬懿對壘,由於過度操勞,諸葛亮病入膏肓,在臨終前諸葛亮料到自已死後蜀軍必定要撤兵從而遭到司馬懿的追趕,於是他給姜維和楊儀當面講授了“借屍還魂”的計策。司馬懿聽説諸葛亮去逝以後興高采烈,他覺得這是天賜良機的報仇時機,於是乘着蜀軍撤兵之際帶着部隊追趕。就在魏軍快要追上的時侯蜀軍突然一聲炮響停止了行軍,只見蜀軍眾將推着諸葛亮的小車緩緩駛出。司馬懿見到死而復生的諸葛亮有如驚弓之鳥,他大聲喊到:“我們中了諸葛亮的誘敵之計了,馬上撤兵。”蜀軍部隊見司馬懿撤兵後便快馬加鞭火速班師回朝,直到安全區域才升起白幡為諸葛亮發喪。司馬懿聽説車上的諸葛亮不過是木頭人的時侯才相信諸葛亮已經死了,因為中了借屍還魂之計的他氣得怒髮衝冠,同時也唉聲歎氣地承認自已的智慧遠遠不如諸葛亮。後來便有了“死諸葛勝過活司馬”的説法。

【借屍還魂例句】

元.嶽伯川《鐵枴李》第二折楔子:“誰想你渾家將你屍骸燒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屍還魂,屍骸是小李屠,魂靈是嶽壽。”

清.韓邦慶《太仙漫稿.記河間先生語》:“河間先生聞之曰:‘此即所謂借屍還魂,古有之矣。’”

鄒韜奮《萍蹤寄語》一十:“在世界大戰後,合理化運動盛極一時,尤其是在美國,在資產階級的人們,原想利用這個方法來使沒落中的資本主義可以‘借屍還魂’一下。”

徐鑄成《舊聞雜憶.我的第一次投稿》:“蔣光堂則在三七年到上海復活了《神州日報》……蔣光堂‘借屍還魂’後,卻全無生氣。”

孫犁《白洋澱紀事.訴苦翻心》:“可是地主就在那邊,工作團剛剛走,鬥爭剛剛過後,人家就來報仇,也能夠借屍還魂哩!”

【借屍還魂造句

微視頻裏這個身着霓裳羽衣舉止婀娜多姿的美女,如同過去時尚界最具氣質的模特兒借屍還魂。

在現代婚姻和愛情故事中那些指鹿為馬的故事,仍然借屍還魂層出不窮地不斷上演着不同的版本。

借屍還魂的成語故事2

《子不語》、《閲微草堂筆記》等裏記載了好幾則借屍還魂的事例。

《子不語》第十八卷“蔣金娥”故事:

通州興仁鎮錢氏女,年及笄,適農民顧氏為婦。病卒,忽蘇,呼曰:“此何地?我緣何到此?我乃常熟蔣撫台小姐,小字金娥。”細述蔣府中事,啼哭不止,拒其夫曰:“爾何人,敢近我?須遣人送我回常熟。”取鏡自照,大慟曰:“此人非我,我非此人!”擲鏡不復再照。

錢遣人密訪蔣府,果有小姐名金娥,病卒年月相符,遂買舟送至常熟。蔣府不信,遣家人至舟中看視。婦乍見,能呼某某名姓。一時觀者如堵。蔣府恐事涉怪誕,贈路費促令回通。婦素不識字,病後忽識字,能吟詠,舉止嫻雅,非復向時村婦樣矣。

有何義門先生之侄號權之者,向曾聘蔣府女,未娶女卒。因事來通,婦往見何,稱為姑父。與談舊事,一切皆能記憶,遂呼何為義父。何勸婦仍與原夫為婚,婦不肯,欲為尼,不果。此事在乾隆三十二年。

成語用法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死灰復燃。

【示例】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一回:“ 魏徵 奏道:‘御妹偶爾壽促,少甦醒便説此話,此是 劉全 妻借屍還魂之事。’”

清`袁枚《新齊諧·借屍延嗣》:“ 閻君 指長鬼告予曰:‘此爾翁也。着他領爾借屍還魂,生子延祀。’”後比喻已經沒落或死亡的事物、勢力、思想等假託別的名義重新出現。

瞿秋白《論文學革命及語言文字問題·學閥萬歲》:“這勢力是在於道統,這勢力還在他能夠‘借屍還魂’--借‘白話’新文體的屍,來還道統的魂。”

孫犁《白洋澱紀事·訴苦翻身》:“可是地主就在那邊,工作團剛剛走,鬥爭剛剛過後,人家就來報仇,也能夠借屍還魂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0rnjv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