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500字作文 >

我與教室1500字作文

我與教室1500字作文

一枚鑰匙,還安靜的躺在我的錢包夾袋裏,閃着銀白色的光。就像在嘲笑有教室鑰匙的我,卻回不去6樓最靠廁所的那間教室,回不去初中的從前。

我與教室1500字作文

不知道有沒有人在意過我們的教室,一間現在被清空的教室,一間裝載着回憶的教室。而我記憶最深的,不是在教室裏上課下課,不是在教室裏打打鬧鬧,也不是新搬進時的開心,卻是那幾個中午,那幾個只有我在教室的中午。

因為要完成黑板報,我沒有像往常一樣的去飯堂吃午飯,我留在了教室。

當學校的人流聲逐漸弱時,廣播放出了最後一首歌。然後就是午睡的號聲。我無聊地坐在講台上,晃動着腳,一下一下地輕敲着中空的講台,發出了咚咚的回聲。面對着課桌上零零散散堆着書籍、用具的教室,看着後面畫着圖案的黑板報半成品,思忖着怎麼再繼續畫下去。

似乎一日的時光在中午的教室,會變得很慢,很靜止。

連色彩也變得很細膩,線條很細緻,光點很柔軟,就像是一幅極美的老照片。

午時安靜的陽光,透過淺綠色的窗櫺,灑在排的並不算整齊的.課桌上,也映在了貼在牆上的標語上。有一種十分恬淡的甜美,就像在淺金色陽光中飛舞的粉筆灰,那麼自由,那麼沒有拘束。這些粉筆灰在飛揚,時光中在旅行,在教室的內心迴旋。

它飄落在了後牆只有分針和時針的鐘上,飄落在了淡藍色葉片的風扇上,飄落在了白色的投影儀上,飄落在了一沓一沓摞着的橙色、紅色的膠板凳上。它飄落在了課桌上,飄落在了課堂筆記裏,飄落在了課本下藏着的漫畫和雜誌上,飄落在了抽屜裏寫給誰的紙條上。它飄落在了講台上,飄落在了我的視野內,飄落在了我的睫毛,飄落在了我的肩膀,飄落在我的記憶裏,那段美好的時光。那裏只有我,和這間零亂卻又漂亮的教室。

然後,我就開始動手做黑板報,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下,然後再繼續。

一箇中午,就這樣和我們的教室相伴,時間過去。直到起牀號響我才離開,去小賣部買一些零食暫時填填肚子,然後回來給早到的同學開門。

時間在那時似乎很慢,就像一瓶慢性麻醉,麻痺了我的對時間的意識。等到藥性發作,才知道時間已經過去,等待我的,只是別離的漫長黑夜。

“怎麼快就畢業啦?”

是的,就是那麼快,快得讓我無暇挽留、無暇珍惜,也無從挽留、無從珍惜。和教室一起的日子就這麼消失了,化作一片多彩的飛沫,在初中學習生涯的海洋裏翻騰起最後一陣留戀。

記得那天照完畢業照,老師叫我和曾思琪兩個宣傳委員去把班上的標語和光榮榜撕下來。這就相當於我,和教室的最後一次的洗禮,然後就此道別。

“咔噠”,這枚銀色的鑰匙最後一次打開了這扇教室的後門。

教室裏面,似乎還有同學們的活動學習的氣息,只不過都是似乎罷了。課桌依舊的擺放得沒那麼整齊,留有一個恰到好處的空間。桌子上已經沒有書了,乾乾淨淨,某些桌子上還有一瓶喝了一半的水,像只是在體育課,同學們等一下還會滿頭大汗地回來,裝水聊天,然後老師等着上課。一切都安安靜靜的,沒有聲響,像那個只有我和教室的中午。

這裏又是一段時光,教室在安靜的陽光裏沉默,像是已經做好了抹去身上的粧容的準備。我們着手將牆上的東西撕下來,嘶嘶的聲音裏似乎還有一種痛楚,有一種無悔的乾脆。因為這些是我們貼上去的,我們就本該揭下來。“總會有這一天的。”時至今日我才想到。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初一的時候會有高年級的同學來走廊看我們的教室,因為這裏就是他們的就是的上一任主人,這裏還有他們沒有揭下來的回憶。就像一篇沒有完結的小説,總會讓讀者在夢中編織它的結局,在音樂盒響起的夜裏猛然驚醒,那沒有收尾的童話故事

教室還是像往常一樣安靜,接受着痛楚,直到我們完成任務。此時的教室是那麼素潔,素潔到是那麼蒼白,像一張紙一捅就破。不再甜美,而依然安靜,依然恬淡,依然從容。

最後是我,關上這個教室的大門,就像永遠封印上了一段漂亮時光。

我還是不大舍得離開,隔着淡綠色的玻璃窗,往裏面望。發現時間在裏面依然會變得很慢,很靜止。連色彩也漸漸變得很細膩,線條很細緻,光點很柔軟,就像是一幅極美的老照片。

我看見空空蕩蕩的教室落滿粉筆灰。可是我當見到風一吹,粉塵又開始飛揚,在淺金色陽光中飛舞,那麼自由,那麼沒有拘束。這些粉筆灰在飛揚,時光中在旅行,在教室的內心迴旋。就像是同學們又在教室裏嬉戲打鬧,又在教室裏學習休息,又在那個漂亮的中午。

它飄落在了後牆只有分針和時針的鐘上,飄落在了淡藍色葉片的風扇上,飄落在了好好壞壞的白色投影儀上。它飄落在了課桌上,飄落在同學們還沒帶走的漫畫和雜誌上,飄落在了抽屜裏寫給誰又遺憾地未拆封的離別紙條上。它飄落在了講台上,飄落在了我的視野內,又似乎飄出了窗外,飄落在了我的睫毛,飄落在了我的肩膀,飄落在我的記憶裏,那段美好的時光。曾經那裏只有我們,和這間零亂卻又漂亮的教室。

那一枚銀色的鑰匙,也落滿了粉筆灰,滿存着我對教室的回憶。即使那是我們都回不去的從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wubai/xr79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