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200字作文 >

【推薦】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四篇

【推薦】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四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4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四篇

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明代詩人唐寅的一首《元宵》,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正月十五元宵節美妙畫面。中國古代很多偉大的詩人也都留下過不朽篇章。

在中國眾多的民俗節日裏面,元宵節可謂是內容最豐富的一個了。它的主題是什麼?恐怕有很多説法。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鼠年的元宵節了。可是,從凌晨到夜晚,我們這裏天空中響徹的就是鞭炮聲,好象是元宵節已經改成了“鞭炮節”。大街上少了很多人和車子,絕大多數商店都關門了,這些商店在大年三十和初一都是不關門的,但是正月十五是非關門不可,據説是上山祭祖去了。

過去,夜又稱宵,元宵是指每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中國的很多地方把元宵節當成中國的狂歡節,情人節。過春節時,人們在家裏守歲,而元宵節就不同,不管男女老少都愛要出去看花燈,猜燈迷,所以有正月十五鬧花燈的説法;過去的女子很少出門的,很少能與心上人相見,元宵節為他們提供了相見的機會;如果沒有心上人呢,也可在元宵節出去,説不定能遇見中意的人呢,所以元宵節又稱是中國的情人節。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吃湯圓的風俗始於宋代,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當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在正月十五吃湯圓以示一家和睦團圓。

燈謎、玩燈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燈謎是元宵燈節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遊戲,也叫燈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着眼於文字意義,常用的捲簾、鞦韆、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

在元宵節中,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羣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還據説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

另外,在元宵節裏舞獅子也是我國的民間習俗。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子前來助興。這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以後就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民間,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而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因此,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裏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求生活吉祥,萬事如意。

另外,元宵節是要鬧。為什麼要鬧呢,怎麼鬧呢?原來,在一年的四季以後,大地是沉睡的,不鬧醒不了,春天也是要鬧才來的,為了求得一個豐收年,所以要鬧的。

可是,具有悠久傳統和豐富內涵的元宵節,在很多地方都變成一種地方性和個異化、隨意化色彩的節日,有些地方政府也沒有去起一個導向作用,城市和農村已經很少有人組織有特色的民俗活動,一些特色的項目已經面臨失轉的危險;現在的小孩子,有很多沒有看見舞獅子、踩高蹺、猜燈謎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他們只知道放鞭炮這樣比較危險的活動,很多年輕的家長也慢慢不知道元宵節是一個什麼節日,當然,吃湯圓和放鞭炮是知道的。

因此,我們期待,一些地方政府應當承擔起責任,保護和弘揚具有傳統意義的民俗文化活動;積極引導、激勵、組織一些健康的民俗活動,讓我國的有悠久歷史的民俗活動不斷髮揚光大。

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元宵節曾經深深吸引我的,倒不是熱乎香甜的湯圓,而是那些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近乎暈眩的舞龍舞獅和彩燈,我也僅僅有一次真正感受到元宵的“鬧”。

這份記憶當然要屬於鄉村和童年。那還是元宵節的前兩天,奶奶帶着我出去串門。老人們一聚起來總是有話説,我就被允許在那家人的院子裏到處看看。村子裏的人家喜歡在房子旁砌上或小或長的屋子,我透過窗户看見裏頭泛着橙色的燈光,還有彩色的什麼,只可惜玻璃太模糊。“進去看看吧,不過不能亂碰哦。”那家主人對我説。我一邊想着是什麼這麼神祕,一邊推開門進了屋。如今那景象在我腦海裏如同夢境一般,我記不太真切我説了什麼,那屋子是不是真的如我印象中的長,但我記得我眼前出現了一片用紙糊成的彩燈,有的掛着,有的放在桌椅上;有魚形的,球樣的,有元寶、燈籠、蝙蝠……我一路往屋裏走,在一盞魚形的燈前停住了:它是在一個用吸住條架成的魚的模型上用米糊糊上了不同顏色的紙做成的;魚嘴用紅紙裹住,眼睛是用類似鈕釦的東西縫上的,魚身金色比較多,還被勾上了彩色的鱗片,底下露出來的竹條上迷糊還沒幹。屋子裏頭燈下的老奶奶藉着燈光把竹條削得細長。原來這些彩燈都是她的傑作。屋子被橙色的光籠着,灑在彩燈暖暖的顏色上,我恨不得馬上將它們全點上,那樣它們就有了生命。於是心裏就只盼着元宵這天快點來。

終於,這天晚飯後爺爺帶我來到了舞獅的地點,那是一家人的坪上。從爺爺那裏知道每年舞獅都會在一户人家門前進行,只要有寬敞的坪地就行。舞龍舞獅的人還沒來,那兒就已經滿是人在走動。大嬸大伯們手裏都捧着花生瓜子,見着我就會塞一點過來,不久我的小口袋就撐起來了。天泛着冷冷的藍色,但隨着“咚咚的”鑼鼓聲和坪地裏紅色獅龍的顫抖,天地間剎那間就暖了。孩子們開始叫着、喊着,還有的扔手上的刮炮。一個小男孩扔了一個在我腳下,嚇得我往後直跳。爺爺乾脆讓我騎在肩上,這樣我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那兩頭獅子像喝醉了一般,沿着場地周圍搖搖擺擺地走過來。起初走得有些像貓步,並不顯得多威武;等人都圍好了,一頭獅子開始猛地眨眼,由於睫毛被做得老長,都齊刷刷地抖動。它神氣地晃了晃頭,鬃毛也跟着一揚,泛着金色的亮光。另一頭也不示弱,撲騰着向前一躍,張了張嘴露出裏面的鮮紅色。一個繡球拋過來,它們彷彿是酒醒了,爭着去搶但也不那麼急促,總要放慢動作來把技藝展示盡。一頭獅子向前一撲,另一頭便敏捷地向後一退。接着頭頂着頭搖晃,眨着眼,嘴一張一合,像是互相在嘲笑。經過人羣時偶爾會把頭探過來嚇嚇孩子,不過大多數孩子都笑個不停。我看得入迷,本不知道什麼時候該鼓掌,但觀眾中會總會有人叫好,我就跟着大家一起鼓掌。這邊的舞獅已經讓人看得不想走開了,那邊舞龍的也變換着各種姿勢,追着球一圈一圈,加上拿綵球的人都翻幾個跟斗,地上鞭炮的煙霧還沒消散,我們一個個,連同獅子、龍都成了騰雲駕霧的仙物,一起沉浸在這傳統節日的歡樂中了。

天晚了,我實在禁不住瞌睡,爺爺揹着我往回走。我眯着眼睛往回看,發現一隊如長龍般的燈火正沿着小路蜿蜒移動。難道是誰把銀河請到了人間?噢!那一定是那位老奶奶做的彩燈被點起了,鄉親們舉着在村裏走。爺爺説:“那些彩燈會經過很多人家,驅走邪氣,是對新年的祝福……”

以後的歲月裏,我再沒過過那樣的元宵節。起初還看到過舞龍舞獅的表演,只是已沒有了那花生瓜子,沒有了那手工的彩燈,沒有了那傳統的熱鬧。之後也就是速凍湯圓一下鍋,一個個冒着熱氣躺在碗裏作為元宵節的標籤,除此之外,再沒有與平常日子不同的。

元宵節什麼時候還能如那般“鬧騰”呢?

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又是一年元宵節,一陣緊似一陣的鞭炮聲響徹雲霄,一簇一簇的煙花似流星般流竄,油城的夜晚已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此時的我卻在回味着兒時那難忘的元宵節。

生在豫東和山東交界的農村,童年的元宵節給我留下的印象大都是放鞭炮、看煙花、瞧新娘……最最有趣的當屬小閨女們喜愛的遊戲——七人扎。七人扎,顧名思義由七個20歲左右的小閨女組成,我在12歲本命年時破例參加過一次。記得剛過破五就由年齡稍大點的“招兵買馬”,一旦確定人選,就馬不停蹄地借道具——老太太的扎腿帶。

等待批准加入後,我忙不迭地跑回家,拽着奶奶的腿就解奶奶那雙新買的'扎腿帶,由拿出自己為數不多的壓歲錢,交給組織的頭兒,買些紙箔、香火,還從家偷偷拿來了包子、棗糕、花生、糖等做一部分做供品,一部分當夜宵。

晚飯後,七個人相約一起上街看煙花,那個年代的煙花不像現在這麼時尚,都是些二踢腳、啞巴便、竄天猴什麼的,記得那時五六歲的孩童都要等穿上哥哥、姐姐的褲子才敢上街瞧煙花,唯恐哪個啞巴便“滋溜”一下竄到褲襠裏。瞧新娘,也是我們這幫小妮子的最愛,我們喜歡站在村口的路邊上,等本村的新娘剛跳下自行車,我們就會蜂擁而上,揪着新娘的包袱看人家從孃家帶來的棗糕盤,比劃着、訴説着、分享着,那滋味完全不亞於自己吃棗糕的那份驚喜和甜蜜。

等夜深人靜,眾人散去後,我們七個小閨女會躲在一個安靜的屋子裏,由“頭兒”請出找老人紮好的“灶王奶奶”,各自擺出自認為最好的東東做供品,一切準備就緒,七個人依次掏出自己借來的扎腿帶,“頭兒”第一個上陣,微閉眼睛,一邊嘴裏振振有詞地念叨着“正月十五有靈聖,有福的繫個大囤套小囤,沒福的繫個打水罐子單線繩”,一邊將七副扎腿帶依次打結。做完這一切,“頭兒”由眾姐妹陪同、雙手虔誠地拖着繫好的帶子走進庭院用力甩出,根據地上的圖案推斷此人是否有福氣,將來嫁個什麼樣的婆家,還可根據圖案密集的方向推斷出婆家的大致方向。

輪到我係帶子時,我緊閉雙眼,嘴裏唸唸有詞,使勁地繫着每一個結,然後虔誠地、一步一挪地來到庭院,只聽“頭兒”一聲“甩”,我使出了吃奶得勁使勁往高、往外甩,“快來看,快來看,新英系的圖案最方正,看來她還真的是‘粗夫人’(因皮膚粗糙而得此雅號),瞧!她一準得嫁個遠地方……”這個遊戲只給我留下了這些個印象。

80年中期,我技校畢業分配到油田工作,當時的同伴大都嫁到了附近的村莊相繼生子育女,偶爾相聚也都羨慕我有個穩定的工作。

90年代,聽説她們大都是兩個、三個孩子的母親,不過她們憑着自己有文化在家承包了稻田地、養起了雞和豬,丈夫外出打工做積蓄,自己在家賺點零花銷,小日子過的甜甜美美。春節遇到時,她們都催我趕快把自己嫁了吧,千萬別嫁太遠,還説小時的遊戲不靈驗。

二十世紀,她們有的當了婆婆、丈母孃,孩子大了,她們也不再滿足於家裏的二畝三分地了,她們有的承包了村裏的飯店,有的做起了生意,還有的夫妻二人合開了化工廠,做的最大的當屬當年的“頭兒”,她跟着丈夫跑到了攀枝花做起了“選鐵”的生意,前不久還送給弟弟一輛奧迪車,成了我們村裏的首富。年前回來電話邀我們相聚,她們笑我面嫩,説我閒着沒事弄出個13歲的孩子玩,當我説這是我的唯一的兒子時,她們都笑我“太笨了”,當初只會學習,笨到了嫁不出去,還調侃當年的“粗夫人”也沒見享多少榮華富貴,反倒是她們經過這二三十年的摔打到了“啥也不想、享清福”的年齡了。

因都是姐妹,她們的取笑我也沒往心裏去,可細細琢磨還真是那個理:遊戲總歸是遊戲,命運掌最終還是要握在自己手中。無論個人“基礎”如何,只要你肯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即便是我們“頭兒”的奧迪車也不是靠當年的“大囤套小囤”換來的。

望着街邊的排排花燈,我彷彿又回到了兒時的那個元宵節,美麗的場景,年少的情懷,甜蜜的回憶……這些元素都與“難忘”緊緊相連,讓我每每想起,便幸福如昨,陶醉其間。

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他別是舞龍、舞獅最熱鬧,龍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個人舞,龍頭前面有一顆珠子。這個珠子叫“龍珠”,龍舞起來時很好看,像真的的龍一樣,觀眾不斷叫好,有些觀眾去摸龍,他們説摸了龍能治百病,一年都不會生病,舞的人舞的滿頭大汗,觀眾拍手叫好。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各民族的節日風俗不一樣,我們家鄉過元宵節熱鬧非凡,喜氣洋洋。這天的活動內容真是豐富多彩啊,似乎要把所有喜慶都融入這一天。

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他別是舞龍、舞獅最熱鬧,龍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個人舞,龍頭前面有一顆珠子。這個珠子叫“龍珠”,龍舞起來時很好看,像真的的龍一樣,觀眾不斷叫好,有些觀眾去摸龍,他們説摸了龍能治百病,一年都不會生病,舞的人舞的滿頭大汗,觀眾拍手叫好。

説舞龍精彩,還有根有意思的,這天人們都要走出户外,到處遊玩,親戚們一起去遊玩,聽他們説,又完了以後一年都不會生病,不過我想人們出去走一走,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春節間吃的好,喝的好,人們出去活動活動,鍛鍊身體當然不會生病。過元宵節這天還有個最吸引人的節目——看煙花,6點鐘時廣場已經來了很多人了,都在那裏尋找好的位置,7:00了,到處人山人海,只聽見“呯”的一聲,禮花爆開,照亮了天空,接着又放了一個禮花,禮花爆開的時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接着把禮花爆到水面上,禮花在水面上跳舞,大家都高興的歡呼起來,我們聞到了許多火藥味,突然,一個禮花爆開了,綠色馬上變成紅色,又變成了黃色,隔了幾秒,又發出了幾發,精彩的時候到了,一個禮花爆開了,像一簾瀑布飛流直下,真是有一落千丈的感覺。焰火晚會結束了,但是人們還留戀在晚會之中。

家鄉的元宵節真是個快樂的節日。

今天晚上(元宵節),爸爸帶我去萬綠園看花燈。萬綠園裏的人人山人海,有買玩具的、有賣風箏的、有買零食的花燈數不勝數,大大小小各有幾百多個,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十二生肖和有許多匹馬組成的花燈。...

xx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題記元宵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也是孩童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我雖是女孩,卻如男孩般愛玩鞭炮,愛放煙花,為此父親總是説我投錯了胎、生錯了性別,並時時教導我,説是女孩不可如男...

今天,是元宵節,家家户户都準備了熱騰騰的湯圓,有:五彩湯圓、糖芯湯圓、花生湯圓、金沙湯圓、紅糖湯圓、紅棗湯圓這些湯圓美味極佳,散發出十分誘人的香氣,讓人止不住流口水。

夜幕慢慢降臨,鞭炮聲越來越響。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團圓飯前放鞭炮便是我們家鄉的風俗之一,不過最熱鬧的還是放煙花。當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逐漸消失的時候,我知道一會兒要放煙花了,而我一般不會放煙花,而只會賞煙花。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南靖人民一年一度的元宵焰火晚會。我們來到中山橋,只見那裏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三個一羣,兩個一夥地等待着焰火晚會的開始,有的小朋友手裏還提着花燈。

我第一眼看見的是一棵大樹,上邊開滿了花,樹幹裝扮的金光閃閃,我第一個想法就是:這是一棵許願樹,我要許願.因為它太像qq寵物裏邊的許願樹了!正月十五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看燈展.天一黑,我們便迫不及待的來到了那裏.人可真多呀...

元宵節人們張燈結綵,這有一個傳説,話還得從漢朝説起漢武帝有一個寵臣,名叫東方朔。有一天,東方朔閒來無事,去了後花園賞景。走着走着,看到一個宮女準備投井自盡。東方朔慌忙攔住了這個宮女,並且問她為什麼投井自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erbai/9xl84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