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200字作文 >

【精選】春節的作文1200字彙編7篇

【精選】春節的作文1200字彙編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的作文1200字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春節的作文1200字彙編7篇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寧波的春節大概從臘月開始了。

臘月到年關到,這時要開始備年貨。而年貨的種類很多,殺豬、風雞、醬肉、灌臘腸、磨冬粉、曬冬粉……還不乏家家做年糕、鹽嗆蟹、疊豬油餡……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臘月二十四,是要“撣塵”的。據傳這是從堯舜時代就有的習俗,一直保留至今。寧波人喜歡用諧音來討好彩頭,“塵”諧音“陳”,把舊的一年裏黴運、晦氣等等不好的東西都掃出門外,也寓意辭舊迎新。

每逢這幾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掃:清洗門窗、窗簾;擦拭地板、櫥櫃;整理衣物棉被,絕對是大工程。那幾日,到處都洋溢着人們對新年對新生活的美好祈求。

到了臘月二十八,就要開始“謝年”。“謝年”又名“送年”或“送歲”,是一種祭祀活動,更是一年裏最重大的祭祀活動。 祭品比較多,有水果、酒、糕點、茶葉等。

寧波有句老話:“廿五廿六搡年糕,廿七三十撿黃道”。這所謂的“撿黃道”就是要挑選一個黃道吉日,然後準備好桌凳以及祭祀所需要的一切物品。

“謝年”是用來祈求來年歲歲平安,闔家團圓,年年有餘。在過去,“謝年”是富裕人家和大户人家才會舉辦的,老百姓一般只是做年夜庚飯來祭祖,意是不忘本。爾後,到了民國時期,生活逐漸富裕,“謝年”這一習俗才真正流傳開來。

“謝年”有極為嚴格的規矩,每一個環節都頗為講究。放置貢品的祭盤一般是紅色的,人稱“紅盤”。祭祀由家裏的男主人主持,桌面上陳列的貢品,多多少少都跟六有聯繫。因為六代表吉祥,如六杯酒、六碗茶、六盤菜、六盤糕點、六碗飯等,寓意“六六大順”。

第一排擺酒水,左右各六杯,象徵十二個月,如果本年是閏年,左邊就要加一杯酒。

第二排放六盤糕點,有金團、千層糕、發糕、糖果等,表示團團圓圓,甜甜美美。

第三排放的是水果,也是六盤。主要有:蘋果,寓意“平平安安”,甘蔗寓意“節節高升”,金桔寓意“黃金滿屋”,壽桃寓意“壽比南山”。

第四排放七牲大盆:豬頭、切成條狀的肉、豬肚、鵝……擺放順序也有一定的講究,表示對祖宗的敬重。

第五排擺年糕、烤麩、黃糖、豆腐、長壽麪等。寧波話“豆腐”與“頭富”諧音,意為“首富”;長壽麪則毫無疑問是長壽之意。

現在的“謝年”早已沒有了以前那麼多的講究和規矩,只是單純的擺幾樣祭品而已。但是,它仍舊作為一種傳統一種文化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祭祀結束後,便是年夜飯的環節。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稱“大年夜”,又名除夕。寧波有句老話:“會會七月七,吃吃年夜飯。”由此可見,寧波人有着很深的年夜飯情結。

寧波人的年夜飯,不管是冷菜還是熱菜,葷菜還是素菜,品種繁多,花樣百出。但總是缺不了傳統寧波菜。紅膏嗆蟹、薺菜春捲、風鰻幹、薰魚、拖黃魚、烤麩等,在每年的年夜飯裏似乎從不缺席。

在老寧波的規矩裏,年夜飯桌上的菜起碼要上十二道以上,因為人們把“十二”視為吉利的數字,象徵十二個月。無論加多少道菜,桌上的菜必須是雙數。

每到年夜飯的時間點,空氣中的酒肉香味就會飄滿大街小巷,似乎是在吆喝過往行人回家。

吃完年夜飯,就是要守歲了。這時大家都會把家裏的燈開亮,一直亮到新的一年,家家燈火通明給靜寂的夜空平添了幾分熱鬧的年味。

不僅亮燈,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人們不過十二點是不能睡的。等到十二點,吃一碗香甜軟糯的豬油芝麻餡的寧波湯圓,放鞭炮開始了。絢爛的煙花在天際中綻放,煙花在空中交相輝映。劈啪聲中,送走的是繁華與喧囂,留下的是一抹返璞歸真。

過了除夕,就是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

初一大家都會早起,寧波人常用豬油湯圓,桂圓蛋花湯之類的,作為早點。先到自己家的宗祠去祭拜祖先,再向父母叩頭,拜年。再穿上新衣服,打扮齊整,去親戚長輩家拜年。小朋友一般都會在這一天收到壓歲錢,不過要給長輩叩頭才能拿的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把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一覺醒來,邪祟統統被壓住了!

平時不易會面的親戚朋友,很多都能在正月初一這一天見到。

春節的火熱氣氛一般等到元宵節過了,才會漸漸淡下去。儘管許多風俗到現在都已經變了樣,但在寧波人的心中,永遠都會有一個情結——那就是寧波人的春節。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家鄉的春節是十分忙碌的,但在我看來快樂也是不少的。

除夕是我最喜歡的日子。看着家家貼春聯、穿新衣,聽見鞭炮聲此起彼伏砰砰響起,除非萬不得已,不管十里百里外的親人,這天晚上都一定要回來與家人團聚一起吃年夜飯的。吃過年夜飯,我們小孩都跑到屋外燃放煙花,各式各樣的焰火綻放天空,猶如一朵朵巨大的鮮花,漂亮極了。八點開始,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精彩的春節聯合晚會節目,大街上似乎安靜了許多。可是,午夜零點開始,鞭炮聲又歡鬧起來,這是人們在喜迎新的一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才是真正的春節。早上起來,我們一家就去給附近年長的親戚拜年祝福,這時大人總會給我們小孩壓歲錢,拿到壓歲錢別提有多高興了。可以買學習文具,還可以和小夥伴去玩耍,或者逛街在小攤上買點小玩意。最有意思的要數套金魚了,橋頭、街邊都有攤點。看着小朋友把一個個圈圈扔出去套中小魚缸時,那快樂勁就別提了。瞧,春節多熱鬧啊!

打從懂事起的整個孩提時代,每一年最盼望的事莫過於是過春節了。結束了整整五個月雖不緊張但卻天天周而復始讀書生活的我們。開始了雖不漫長但卻令身心愉悦的寒假生活。因為只有過年,我們或許才會得到一套新衣,嚐到平時不敢奢望但現在看起來極其平常平常的美食,可以毫無顧忌地盡情地享受冬日早晨温暖的被窩,可以玩耍一些平時無暇顧及且大人嚴厲禁止的玩意,可以欣賞到農村孩子極少擁有的天天電影。因此,童年時代的我們對春節充滿了遐想。

掀開塵封的記憶,我與我的夥伴們的春節時光,快樂而充實,歡欣而天真。

春節期間,各家的食物是一年中最豐盛的。按當地的風俗,自臘月二十,每家每户都忙着舂米、磨面,洗刷擱置一年的蒸籠。大人們挑擔提水,忙着蒸糕蒸饅頭,我們則全然不顧衣衫的單薄在大人們忙碌的身影中穿梭。那時日子緊巴,能吃到饅頭的時間也只有一年中的臘月二十到正月十五。接着個家又開始自制炒貨,如炒蠶豆、炒花生和妙番薯幹,奢侈的人家也會有炒瓜子的,但不多。家家户户掏出生產隊剛剛支付的結算款奔向市場,平時一向冷淡的菜場,到了臘月末變得人頭攢動,人們花去平時捨不得開銷的鈔票,提回了平時只有來客時才捨得破費的大魚大肉(當然,不多的收入得留點,另有他用)升火、起油鍋,準備好除夕夜起至大年初五的所有吃食。我家則由平時忙碌的父親掌勺,母親則要靠着自己揣摸會的縫紉技術替人家做衣,賺取不多的收入以貼補家用。小孩每天主餐吃着豐盛的食品,飯後拍着鼓脹的肚皮急忙揣上幾抓炒貨,馬不停蹄地趕赴夥伴的約會。

上世紀七、八十年級國家百廢具興,經濟狀況正待復甦,生活水平非今天可比。儘管父母勤勞節儉,家境在當地也屬中上水準。但姐妹兄弟眾多,孩子們的穿衣一般實行“大傳小”制度,我排行老小,所以每年能穿一套新衣服只能在春節才有機會去想,平時裏所穿的都是哥哥姐姐剩下的。父母也懂得孩子們的心理,所以往往是新衣服和新棉鞋隔年“配發”。極少有機會得到“上下一新”的照顧。即使語、數雙百的大紅獎狀捧回家中,父母欣喜之餘也不例外。我們也無怨言,因為我們深知父母是那種過日子精打細算、細水長流的本分之人,六個孩子的生活壓力壓得他們長年喘不過氣來。母親替人做縫紉活,為了使別人家的孩子在除夕前能拿到新衣服,常常趕着做活直到除夕年夜飯。一吃過飯,又匆匆坐到了縫紉機前……。第二天早上,當我們被陣陣鞭炮聲驚醒時,一眼發現枕邊常常不是一套嶄新的自制衣服,就是經過改縫整齊的半新衣服,裏面紅包自然是少不了的,儘管壓歲錢數字很少,這在當地已屬不易了。起身穿衣,卻發現母親又在灶台邊忙碌……。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除夕之夜,我們的院子非常熱鬧。每個單元門口早就掛上了大紅燈籠,貼上了紅底金字的大幅對聯;院子裏擺滿了各種鮮花;家家户户的門窗裏都飄出年夜飯的香味;每家每户的門上也都貼上了春聯,有的還掛上了大紅燈籠;小孩子們穿着新衣服,在院子裏盡情的追逐着、嬉鬧着,有的在放着各種各樣的禮花和鞭炮。

我們家的門上,也早早就掛上了爸爸買回來的大紅燈籠,貼上了我寫的春聯。我今年寫的春聯是:“春風春雨春色,新歲新年新景”。橫批是:“春意盎然”。

晚上,我們全家坐在一起,客廳的茶几上放着鮮花、水果、點心、瓜子和糖果。在北京上大學的姐姐也回來了,我們全家團團圓圓。我們一邊吃着豐盛的年夜飯,一邊等着看春節晚會。爸爸、媽媽今天顯得特別高興。爸爸端起酒杯,首先感謝媽媽一年的辛苦,讚揚姐姐去年考上了大學,祝賀我考試取得了好成績,又被評為三好學生。姐姐也説了許多祝福爸爸、媽媽的話,表示了今後要更加努力學習的決心。我也端起杯子説:“祝爸爸、媽媽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生活得快快樂樂、踏踏實實”。我們全家都碰了杯,我和姐姐喝的是飲料,爸爸、媽媽都喝了酒。

吃完年夜飯,我們全家圍在一起看春節晚會。爸爸早就把春節晚會的節目單從網上下載打印出來了。我們一邊拿着節目單,一邊看着電視。今年的春節晚會可精彩了。有歌曲、戲曲、雜技、舞蹈、小品、相聲、魔術等40多個節目。尤其是趙本山的《心卜、黃宏的《足療》、馮鞏的《馬路情歌》,逗得我們都笑痛了肚子。整個晚會的節目真是一年比一年精彩。

到了晚上十二點,晚會的氣氛達到了,門外也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我們全家都來到樓下的院子裏看熱鬧。院子裏的人可多了,大人小孩都在放着鞭炮。那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震得我和姐姐早就捂起了耳朵。一束束五顏六色的煙花直衝雲天,然後爆炸、散開,真是五彩繽紛,好看極了。院子裏到處都是歡聲笑語。我和一羣小朋友笑阿跳啊,手掌心都拍紅了也不知道。

那滿天的禮花和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一直延續了好久好久。那幸福之花,既是對馬年的告別,又是對羊年的歡慶,它開在天上,開在地上,也開在大人和孩子們的心中。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除夕之夜!

當迎新的鐘聲敲響時,我們中國人民滿懷激動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麼美好啊!我興奮地在家中來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當我跑到陽台邊時,突然,煙花飛上天空,在一瞬間,炸開了,有的像無數顆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有的像金色的大衣,還有的像金色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樣。多美呀!今天是正月初一,到處洋溢着一派喜慶的氣氛!

只見家家户户都張燈結綵,門前貼着春聯,陽台掛着紅燈,親戚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舉杯敬酒祝福以後工作順利、學習進步、閤家歡樂!路上人們穿着節日的盛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親朋好友拜年。我們也不例外!媽媽爸爸帶着我去奶奶家拜年,一進門,哇!都在呀!二叔、二嬸、三叔、三嬸、姑姑、姑丈,還有表姐、堂姐,連小妹這個“小不點兒”也來湊熱鬧呀!

大人們坐在沙發上聊天、看電視,我們小孩子一起手拉手來到房間,玩起“藏東西”的遊戲。堂姐鎮重其事地説:“我現在宣佈遊戲規則是:一個人將幾樣小東西藏起來,其他幾個人去找,全部找到的人就來藏東西。”我們經過抓鬮,最後決定由堂姐來藏3個可樂瓶蓋。堂姐將我們推出房間,於是自個兒藏東西……過了一會兒,堂姐笑盈盈地走出來説:“藏好了,保證你們找不着!”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春節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去親戚與本家拜年。年初一就在村裏給直系親屬拜年,一大早起來就去爺爺、奶奶家拜年,還要帶上禮品,精果、紅糖什麼的,都可以;接着是其他的長輩家拜年,也要帶上禮品。初二就要到母親的孃家拜年,包括外公的哥哥弟弟、侄子家等。

每去一家,首先得受鞭炮。大方的人家就放長一點的鞭炮,要不就放短一點的,意思一下。鞭炮放完了,拜年的人還得高喊:“拜年了,恭喜發財!”對老人要説:“恭喜您哪,越活越鮮健!”老人家會親暱地在頭上摸一下,迴應道:“也恭喜你越來越聰明,將來考上大學!”接着就到一杯糖水;走的時候當然還會給一點壓歲錢,或者五毛,或者一塊,兩塊。一般會在祖父祖母家吃一頓團圓飯,這頓飯叫做喝年酒。擺了一桌豐盛的菜,魚圓子、肉圓子、紅燒肉、海帶、合菜(是用蓮藕絲、豆腐絲、芹菜絲、肉絲、黃花),魚圓子一般是所有人都愛吃的菜。一般一大碗是不夠的,所以會盛上兩碗。看廚藝的水平,主要就是看魚圓子做得好不好吃。我們都喜歡吃嫩脆的,那證明魚的含量比較多;如果有些粉,就是兑的澱粉較多,我們都叫這種圓子為“做得太假了。”

舅公在家裏地位極高,父親、叔父、姑姑們還有我們晚輩都要先給他老人家拜年。從記事起,直到上初中,每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要起很早,和父親、叔叔、大姑和小姑到幾十裏外的舅公(也就是父親的舅父家)拜年。

記憶中的初一早晨總是籠罩着迷朦的輕霧,父親帶着我們一大幫人長途跋涉去舅公家拜年。據祖母説,她的父親,也就是父親的外祖父是很有錢的地主,後來打牌全輸了,幸虧如此後來才沒有被化成地主富農。但是,她的父親並不主張孩子們讀書,雖然舅公貴為獨子,但卻是文盲。

舅公一般並不理會我們,大約父親會和他進行一些交流與溝通。舅婆據説年輕時是個美人,即便老了,依然乾淨清爽。舅婆對我們卻很熱情,滿口的“兒呀,兒”的叫個不停。這是我們家那邊是少有的,父母自然不會這樣親暱地稱呼我們,祖父母也不會這樣稱呼我們,他們只是喊我們的名字,有時候甚至是我的綽號“太陽”,或者很正規地“新梅大姐”。僅僅如此,我們都覺得舅婆非常和藹。臨走時,她還塞給我們每個小孩兩毛錢的'壓歲錢,説是買鞭炮放着玩。

大姨婆,祖母的姐姐很能幹。大姨婆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後來嫁到了甘肅,做了工人,是我們這個家族唯一的吃商品糧的人,總給大姨婆寄藥什麼的,母親總是羨慕極了。小的是兒子,我們叫表叔,卻也是讀書人,在一所中學裏教書。娶的太太是極厲害的角色,大姨婆老和她吵架,偶爾也住到我們家。

細姨婆是祖母的妹妹。她總是最歡迎我們到她家拜年。小姨婆有四個孩子,大的是個女兒,跟大姑姑一樣大的年紀,長得也很漂亮,人更是機靈,大約是外祖父做的媒吧,後來嫁了外祖父家裏的一個親戚家的兒子,後來成為一個非常有錢的男人。大兒子二兒子卻跟小姑姑差不多大,小女兒秋芝則比我只大一歲。我還得稱呼她“秋芝姨”。翼閃

那聲勢浩大的遠來的親戚,其實宣示了某種地位。村裏人總是很羨慕小姨婆家有這麼多親戚。小姨婆總要招呼我們一頓年酒,想來對她那並不富裕的家來説,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可是,我們卻渾然不覺,直到我自己獨自一個人生活,發現招待一大批客人是多麼辛苦的事情時才理解她那熱情的可貴。

我最喜歡小姨婆的是她的大方。每年到她家拜年,她總是給我們嶄新的一塊錢的鈔票,比祖母給五毛錢自然要大方多了。只是到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其實小姨婆也是家境艱辛。後來她病入膏肓時,我也曾到她家給她拜年,她拉着我的手,熱情地説着話,那麼慈祥和藹。我那時沒有掙多少錢,給了她50塊錢,她執意不要,在我的堅持下,她接受了,口裏直唸叨我的好,依然滿口“兒呀,兒”的叫着。

後來,祖父母相繼去世了,舅公舅婆也相繼去世了,小姨婆也去世了。這世上便沒有了那麼慈祥地愛我的祖輩人了。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春節春節,顧名思義,一聽就感到春風徐徐吹過,清清涼涼,温温柔柔,原來,春天就這樣近啦!春節春節,紅包拿來,歡慶歌舞,好痛快!春節春節,煙花爆竹放起來,剎那芳華,耀眼眩目!我的春節,充滿着温暖、快樂、幸福

一輪圓月,一片漆黑,我和哥哥帶着一個“傻瓜相機”貓着腰走到我媽身邊,“速戰速決!”哥哥給我一個“ok”的手勢。我陰森森的笑着,一條玩具蛇伸長到媽媽耳邊,我用腳撥弄着地上的小草,發出“呲呲”聲,好像有條蛇在蠕動着身體,慢慢逼向她。“啊!”果然不出我所料,媽媽尖叫一聲,條件反射的撲到她面前的不明物體上,瞬間,燈火通明,周圍亮起了小馬駒形狀的彩燈,搖搖晃晃一張張洋溢着温暖的臉從燈後冒了出來,我大聲喊道:“馬上有人!”“哈哈!”我們都笑了起來,媽媽也隨着我們舒心的笑了,20xx年的不順,都在這歡聲笑語中化為動力,因為,明天,又是新的一年,我們又向青春邁進了一步,又向理想邁進了一大步!

春節最令人高興的拿紅包了!整個家簡直變了個樣,白色調的家中變成了紅色調,聖誕樹上掛滿了不同神態的小馬,一開開關,哇,小馬都成了飛馬了,真的美麗極了!“來啊,要紅包就別磨蹭,快到房間集合!”奶奶爽朗的呼聲傳來,我們的心早就飛到了紅包之上,歡呼雀躍着奔跑到奶奶面前。“來來來,這紅包可不是白拿的,有任務的哦!”奶奶笑着,和藹的面孔上由於笑容堆積出來的皺紋裏,盪漾的滿是柔和,“大家來抽,抽到哪個就照卡上的做!”我們爭先恐後的把手伸到紅色的大盒子裏,蹦跳着抽出大紅喜慶的卡片,“啊——”由於每個人抽到的不一樣,那任務的難易程度也就隨之不同了,“幾家歡喜幾家愁”,我的任務對於我來説是小菜一碟:和二姐比吃餃子!哈!我是這個家裏最愛吃餃子的,誰能比得過我啊!我張開大嘴,做好了迎接餃子的準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拿好筷子,與二姐展開了一場爭奪餃子大賽,我使用出我的絕活,用厚重的棉鞋底踢向二姐的“三角椅”,掉、掉、掉!二姐來不及慘叫,就跌坐在軟綿綿的地毯上。我心滿意足的捂了捂肚子,打了一個飽嗝,嘿嘿,完勝!“來啊來啊,紅包來嘍!”終於開始發紅包了!我期盼已久的心又雀躍起來,當然,紅包可裝着我未來知識的希望呢——買好多好多的書,得到好多好多的知識。“給給給!”奶奶咧着嘴,顫巍巍的拍了拍我的肩膀:“乖孫女兒,好好學,考個好成績!”“誒!”我響亮的應着,奶奶滿意的點點頭,遞上了我日日期待的紅包。那一刻有多麼漫長,紅包在手,我摸着外面的突起,心裏也暖暖的,是幸福的。作為家中最小的一個,我的手中捧滿了紅包,,心被塞得滿滿的,我給不了長輩們什麼,只有道來一聲:“新年快樂!”

年夜飯已經接近尾聲,買來堆在牆角的煙花已經等候多時,我興高采烈的跑過去拿起一把“小金魚”,朝地上一摔,“啪啪”的聲音響了起來,哥哥翻了個白眼,嗤笑道:“這算得了什麼啊,看你哥哥的表現。”他説着,耍酷似的甩甩額頭上梳的整整齊齊短劉海,故作清高的抬了抬下巴,拿起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了被他拿在手中的煙花頭。沒有臆想中的響聲,哥哥傻傻的望着沒有絲毫反應的煙花,不信邪的點了又點,我們早就不吃他這套,放下堵在耳朵眼裏的手指,誰料到,那煙火就這麼糊里糊塗的被點燃啦!“啪啪啪!”連射三炮,黑暗的夜幕中綻放出絕美的花火,綻放出青春的活力,象徵着未來的美好。哥哥大笑着舉起煙花棒,花火照亮了他剛毅的臉龐,上面卻是孩子般的天真。

美好春節,紅包財源滾滾來,煙花爆竹嘭嘭響,温暖的春天將要來到,給我挾來一個願望,一段快樂的時光。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春節傳説之一:貼春聯和門神

據説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着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説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户,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説,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春節傳説之二:萬年創建曆法説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着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悦,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説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説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7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記憶中的春節是從最冷的臘八開始的。

臘八那天,媽媽便開始製作香甜可口的米通,我們俗稱“炒米糖”。製作過程比較繁瑣:先是把糯米用一個大飯甑蒸熟,花三五天時間曬乾,然後放在燒熱的大鍋上來回翻炒。一會兒功夫,蒸熟曬乾的糯米粒便神奇般地迅速膨脹。再把膨化了的糯米盛放在大竹筐裏,澆上事先熬好的糖漿,用粗竹筒把糯米糖漿壓平,冷卻後平均切成小塊,就成了過年時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小吃。炒米糖製作完畢,就開始炒花生、炒瓜子、炸薯片、炸油皮、炸玉蘭片……媽媽説,這些小吃一定要提前炒好,然後密封一段時間拿出來吃才不會上火。可我總是不聽她的話,經常偷着吃,結果每每口舌生瘡、痛苦萬分的時候才後悔不已。這個時候,媽媽便會煲一鍋一種長在田間喚作“狗貼耳”的下火涼茶給我喝。

當然,這段時間人們還會開始釀米酒。這種酒現在已經非常有名,很多商店超市和菜場都有出售。王安石詩中提到的“屠蘇酒”我沒見過,但對於“米酒”我是再熟悉不過了,可以説我是喝着它長大的。小時候,家裏只有在過年才會奢侈地釀米酒,平時大人捨不得用糯米釀酒喝——對於窮人家來説,釀酒是非常浪費糧食的。當然,釀酒也是挺有講究的,每個程序的要求都非常嚴格,否則,一大缸甜米酒就可能成了“酸酒”而難以下喉。

等到各種年貨都準備完畢,臘月二十五到了。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年關”了。從這天起,年的氣氛便越來越濃:先是噼噼啪啪此起彼伏的爆竹聲響,給人新年已至之感;再是家家户户忙碌着清潔整理房屋,俗稱“掃屋”,又稱“掃塵”。“塵”與“陳”諧音,寓意掃除過去一年的晦氣和黴運,迎接新一年的好運。

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寫春聯了。記得村裏有個退休教師,寫得一手好字。每逢除夕將至,村裏人便會買上紅紙、提上年貨到退休教師家裏登門求字。老教師頭髮鬍子都已發白,喜歡在棉襖外面套一件黑長袍,清瘦的臉上戴着一副黑框老花鏡,看起來就像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學究。只見他把紅紙鋪開,手握掃帚大的毛筆,顫巍巍地蘸上墨水,然後大筆一揮,那些字便行雲流水般呈現出來。他寫完後還會搖頭晃腦地讀一遍,如“花開富貴,竹報平安。人壽年豐家家樂,國泰民安處處春……”我喜歡一邊看他寫字一邊模仿他的姿勢,然後偷偷記住那些字的讀音,久而久之,我比同齡人認得的字都多,而且全是繁體字,這一優點我到現在都非常得意。

“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詩中提到的桃符在我們家鄉是沒有的,但總歸與春聯的寓意相差無幾罷。我一直都覺得貼春聯是很神聖的事,因為春聯內容是我們在新的一年裏所希冀的,如“和順滿門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我們不就希望和和順順、平平安安嗎?辭舊迎新,舊的對聯是一定要先撕下來燒掉的,講究的人家還會在大門口燃一柱香、放一串爆竹,如此才能把新的春聯貼上去。

貼完春聯,家家户户就開始張羅年夜飯了。“年三十不洗澡來年會變牛”,小孩子聽了爺爺奶奶的提醒後,都早早地洗完澡穿上新衣服等待“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寓意團圓和睦。全家人圍着豐盛的晚餐談笑風生,一邊就餐一邊道着祝福、説些吉利的話,最後的剩菜剩飯也被叫做“年年有餘”。晚飯過後,全家人聚集在客廳看“春節聯歡晚會”,桌上放着小零食,大夥邊吃邊聊邊看,在歡聲笑語中直到子時,俗謂“守歲”,也是迎接新一年的到來。這個時候,鞭炮和煙花不斷地響破寧靜的夜空,家家户户燈火明亮,孩子們玩着各式各樣的煙花,大人們則開始分發壓歲錢,節日熱鬧的氣氛在後半夜才平靜一點。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兒時的春節總是那麼快樂、那麼滿足,彷彿一條條歡流的清溪,又像一幅幅靈動的畫面,在我腦海中此起彼伏地出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erbai/3jozr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