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500字作文 >

【必備】端午節的作文500字(精選10篇)

【必備】端午節的作文500字(精選1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必備】端午節的作文500字(精選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必備】端午節的作文500字(精選10篇)

寫端午節的作文1

賽龍舟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每年的端午節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我端午節有一次去民族文化村看到了賽龍舟。每條龍舟上都有許多名選手,也有許多龍舟。龍舟停在起跑線上,選手們正坐在龍舟上休息。

過了不久,只看見一個人一吹口哨,所有的龍舟快速向前面行駛,每條龍舟上面都有一個選手在前面敲鼓,為後邊的選手加油鼓勁,別的選手們在後面舉起槳拼命地向前划着龍舟。我看見每條龍舟顏色都各有區別,龍舟的相同之處是都似一條龍一樣,有龍頭,有龍尾,真是漂亮極了!有一條龍舟是深紅色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圖案。

有一條龍舟是天藍色的,上面也有許多美麗的圖案,一隻只美麗的白天鵝雕刻在龍舟上,閃閃發光。有一條龍舟是棕色的,這條龍舟真是與眾不同,別的龍舟都有一條條花紋來裝扮自己,而這條龍舟一點花紋都沒有,只是一條普普通通的龍舟。這條龍舟用木頭做成。還有一條龍舟是橙黃色的,這條龍舟是用一個個小小的點做成的花紋,這小點非常精緻,也非常美麗!一開始,那條深紅色的龍舟遙遙領先。排在第二的是那條橙黃色的龍舟。但是後來那條棕色的龍舟,不知怎麼了,好似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帶着棕色龍舟,棕色龍舟上的選手們奮力地划着龍舟,劃到了第一名,不過雖然他們的龍舟已經到了第一名,但他們依然不驕傲,快速地划着龍舟。

別的龍舟怎麼樣也追不上棕色龍舟。最後,棕色的龍舟衝到了終點。第二個衝到終點的是那條天藍色的龍舟,第三是深紅色龍舟,第四是橙黃色龍舟。這就是精彩的賽龍舟!我非常喜歡我國的傳統文化賽龍舟!

寫端午節的作文2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一年一度傳統的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户户門前都掛上了獨特飄香艾葉,吃着棕香米糯的棕子,當然還有此地方會舉辦隆重的龍舟比賽。而我呢,在這一天過着特殊的端午節。

下午,我在書房看了一個半小時的書後,感覺眼睛有些疲勞,便站在陽台上觀看遠處的一抹綠色景物。這時突然想起了放在櫥櫃裏有一盒帶有一千多種拼法的電子益智拼裝玩具。我以豹的速度奔去房間,拿出玩具,拆開了包裝盒。內置的原件讓沒見世面的我驚呆了,六十多種形態、顏色、大小不一的零件整齊地展現在眼前,真所謂琳琅滿目!讓眼花繚亂的我不知如何下手。於是我只好拿出一拼裝指南,聚精會神地看了看一遍又一遍。

正式拼裝開始了。先從最簡單的“二極管”試拼,我目不轉睛地觀察着上面的圖案,拿原配有的底板,按圖示把特製的“導電鈕釦”進行緊湊密切的拼裝,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簡單的圖形拼好了。不過,經過了前面的拼裝經驗,遇到不懂的情況再問問那位不會説話的“老師”,它會給出我最好最滿意的答案。

經過了三個時間緊鑼密鼓的拼裝,我熟練地拼好了十九種可觀模式,其中有比較難的,也有容易的,當然也有好有壞。其中最令我滿意的是那台可調製二十六種音調的“小小廣播台”拼裝模型。

今年的端午節不同往日,別具一格。不但吃到了芳香四溢、爽滑酥嫩、回味悠長的肉棕子,還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拼圖,可樂,可哉!

寫端午節的作文3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相傳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老家過端午節的時候,家家都在門的兩旁掛上艾草和菖蒲,用來避邪,小孩子胸前還要掛上染紅的鹹鴨蛋,戴上用彩色絲線縫製成各種形狀的香囊,以求吉祥。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南方各地共有習俗,只不過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葉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葉包粽子,江浙這邊有些地方用蘆葦葉包粽子,而大多數地方都是用一種專門能用來包粽子的竹葉,這種竹葉除用來包粽子,以前還用來做斗笠和漁舟上的雨篷。粽子的形狀也有差異,有些地方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大多數地方都是做成四稜形。我太婆説過,做成四稜形是喻指古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粽子除了用上等圓糯米,裏面的餡也是不一樣的,有棗泥的、豆沙的、鹹蛋黃的、肉餡的……我們家包粽子是用肉餡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節,家家還要把屋子打掃乾淨,灑上雄黃水,防止Du蟲茲生。我聽爺爺説,過端午節還要喝雄黃酒。由於爺爺曾經看到過一條資料,説喝雄黃酒對人體有害,因此,我們家不再喝雄黃酒了。

過端午節那天,我國南方各地還要舉行賽龍舟活動。我們老家江西撫州的風俗是每年農曆五月初八,都要在撫河舉行一次臨近鄉村的龍舟大賽,冠、亞軍還要頒發獎狀和證書,同時還有一些物質獎勵呢。

賽龍舟可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槳手和一個舵手外,我們老家龍舟的船頭上還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鼓聲,鑼聲“嘭”落槳。因此,划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眾的吶喊聲,真可稱得上熱鬧非凡。我們撫州市臨川區的河西鄉女子龍舟隊,還在國際比賽中得過冠軍呢!

寫端午節的作文4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十分深厚,每一個節令都對應一個節日,在這諸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每年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早早,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瀰漫着清新粽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粽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粽子。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變魔術般被包好,煮熟。這時心急小孩子望着冒着熱氣粽子會吵着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終於可以吃,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那好看,黏黏粽露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後,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着説:“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啊!”因為這一年裏只這一個端午,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粽子,吃到人們嘴裏,才會有不同於往日味道。

説到端午吃粽子,這裏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後投江。後人為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裏。後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端午這天不只吃粽子,還有別活動。南方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這一天大人,小孩兒紛紛湧向比賽地方,這個比賽可是人們盼望已久。而在我們這裏這一天不僅家家包粽子吃,還會買些艾葉放在家裏。更好趣是街上會有賣小飾品,這些飾品就是小孩子戴香袋。小巧玲瓏,袋子上還繡着精緻五毒圖案,小孩子戴上可以保平安。這些小飾品都很可愛,惹得過往人駐足觀看,非要買上一個才心滿意足離開。

端午快臨近,我深深地期盼着。那清甜粽香,它在我心中已深深地紮下根,我熱切地盼望着它到來。

寫端午節的作文5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除了春節以外就數端午節最為熱鬧了,由於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時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鄉下。那時的端午節使我難以忘懷。

與平時的過年過節一樣,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外婆總會讓我乖乖坐在牀邊,給我講一些過節的規矩,例如“不許亂説話““不許偷吃冷粽子”“不許與小夥伴打鬧”“不許玩水”……我總是批頻頻地點頭。外婆就讓我早早睡下,好讓明天能有個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牀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廚房,此時外婆已把廚房裏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台上綁着幾捆桂葉和桂繩,白白嫩嫩的糯米靜靜地躺在盛滿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灶台上放着的幾個小碟,裏面盛着各種各樣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紅塘。

於是,我就坐在桌上一邊吃着早飯一邊看着外婆忙碌着。

鄉下的灶台是兩邊的,一邊用來燒水,一邊用來煮菜煮飯,外婆就把早已洗乾淨的鴨蛋放入大鍋裏,用木瓢從另一個熱水鍋裏舀幾瓢水放入大鍋中,然後還細心地放入一小勺的鹽,接着就往灶裏添了幾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邊,開始給我編絡子了。

外婆的手由於長期勞動已經粗糙的像樹皮一般了,但卻不失靈巧,三下五除二一個用紅繩編成的絡子就編成了。

此時,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撈起一個最大的用紅紙沾水染成了紅色,再用乾布擦拭乾淨,裝進絡子裏,掛在我脖子上。接着,外婆就往我兜裏裝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興,因為這樣,我就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去看龍舟賽了。

寫端午節的作文6

今天風和日麗,萬里無雲,我站在窗邊,左思右想,突然我想起今天是端午節,要吃粽子和賽龍舟,我立刻跑到餐桌邊,用口袋裝了幾個粽子和饅頭,一邊裝一邊問媽媽:“媽媽,我們能去看賽龍舟嗎?”媽媽説:“當然可以。"於是我把果果妹妹和香香妹妹也叫了起來。果果懶洋洋地説:“我還要睡一會兒。”我説:“我們去看賽龍舟。”果果馬上起牀。拿幾個蘋果和桃子,還拿了一把小刀。我拿了幾瓶水。把小揹包塞得鼓鼓的。我們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我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火速趕到現場。找了地方坐下來。幾分鐘過去了,我等得不耐煩了,開始抓耳撓腮。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轟轟的聲音,我心想:“比賽開始了吧!”人們開始議論紛紛。我看見了一條條巨龍浮在水面上,比賽的人上了船,準備好。廣播裏傳來倒計時:五,四,三,二,一開始!在龍頭的人敲鑼打鼓,好像在給船員們加油打氣。先是紅色的龍領先,緊接着是黃龍,之後是藍龍,最後是綠龍,人們跑到岸邊,有的交頭接耳,有的拍照,有的歡呼雀躍,有的目瞪口呆……我也衝進摩肩接踵的人羣中,總算看見了,我也大呼小叫地喊加油。船上的人好似聽見了,幾乎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向終點衝去。人們屏着呼吸,我看得目不轉睛。連手裏的饅頭都掉了。最後紅色的龍勝利了,人們高聲歡呼。

啊!過端午節真的快樂的一天,也讓我更加尊重中華民族的傳統和習俗了,你們過端午的經歷是怎樣的呢!快來與我分享一下吧!

寫端午節的作文7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終於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我的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每年的端午節我和爸爸老媽都要到鄉下去和爺爺奶奶過端午節,到了鄉下那裏的天藍藍的,小花小草都是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絕活,首先她把粽葉放到熱水裏浸泡,再準備好糯米、紅豆、棗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塊用醬油等材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幾張粽葉捲成的“小鬥”裏,再用一張粽葉包一下,用線紮好,就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眨眼功夫,一籃子粽子包好了。然後,再把它們放到鍋裏煮熟。

這個時候,我就專門盯着鍋,沒多長時間,從鍋裏飄出一陣陣清香,這股裊裊升起的熱氣濃香撲鼻,啊!我已經忍不住流口水了,打開鍋,拿了一個來吃,哎!我吃的太急了,不小心燙到嘴了,爺爺看着我這樣着急的吃着粽子,笑着説不要着急慢點吃,可是,我怎麼不着急呢?那麼好吃的粽子。看來我的饞嘴還沒變呢?

記得有一次,也是端午節。奶奶照樣也做了很多的粽子,我和弟弟比賽吃粽子,那粽子滾燙滾燙的根本沒法吃,但是為了好吃的粽子,為了贏,我豁出去了,馬上大口的吃,啊!我的嘴快成兩根烤焦的火腿長了,再看看我的弟弟竟然很悠閒的唱起歌來了,這下可把我氣壞了,我看了看籃子裏的粽子只有一個了,我拿着最後一個粽子慢慢的吃,這一個時候弟弟看看裝粽子的籃子,啊!粽子已經吃完了,哈哈!勝負已定。

這真是一次快樂的端午節啊!

寫端午節的作文8

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重午節、端陽節。這個節日大約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它與春節、中秋節一起,並稱中華三大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各地説法不一。影響最大的一説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戰國時代楚國人,出生在湖北秭歸縣三閭樂平裏。由於他學識淵博,明於治亂,嫻於辭令,便做了楚懷王的左徒;他主張對內“舉賢授能、對外“聯齊抗秦,最後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然而,他的這一政治主張卻遭到楚國一班奸臣的反對,受到排擠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帶,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聽到楚國都城被秦國軍*攻破的消息,他難忍亡國之痛,於是在農曆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救他,競相划船尋覓並向水中拋粽子。

還有的認為過端午是為了驅邪避毒。《楚荊歲時記》説:“五月五日,士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採艾以為人,懸門户上,以禳毒氣。《風俗通》中説:“五月五日以彩係臂者。闢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至今東北農村還保留着端午節清晨到野外採摘艾蒿掛在門旁和在兒童的臂上系五彩線的習俗。

現代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即古代吳越人(一個龍圖騰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

還有的.認為端午節源於夏至,即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范曄的《後漢書》就持此説。

寫端午節的作文9

傳説在戰國時期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因楚國被秦國吞併,所以心懷不甘,抱石投入汨羅江自盡。人們感念屈原的忠誠,就向江裏扔粽子來紀念屈原。從此以後我們中華民族就有了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一又叫小端午,人們從這一天開始準備端午節的用品。家家户户都上街買紅棗糯米和綠油油的粽葉。小商小販們在街邊擺攤兒賣五色絲線和各色香囊,還有活靈活現的孫悟空人偶。叫賣聲吸引了大人孩子們的目光。大家都盼着端午節快點兒到來。

終於到了初五了,早晨媽媽把五色絲線輕輕纏在我的手腕上,我興奮地跟着媽媽一起把綠綠的艾草,結了桃子的桃枝和孫悟空放在一起用一根五色絲線紮好掛在大門口和窗口,紅紅綠綠的預示着一年都可以驅蟲避邪,平平安安。中午開始包粽子了,把幾根綠油油的粽葉捲成三角形,裏面放上白白的糯米,粽子的每個角都放上紅紅的大棗,再用長長的馬蓮草把它紮緊放入鍋中,不一會兒一鍋綠盈盈的粽子就包完了。鍋裏添滿清水,擺上紅皮兒的雞蛋,白皮的鵝蛋,綠皮的鴨蛋,一起用小火慢慢地煮。“咕嘟咕嘟……”鍋裏的湯水冒着氣泡慢慢變成黃綠色。屋裏飄散着粽葉與糯米的清香,晚上就可以吃到晶瑩軟糯的粽子了。端午節在這一刻變得又香又甜。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這就是端午節在我心底的樣子。它是五彩的,它是香甜的,端午節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寫端午節的作文10

家鄉的端午節有着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曆初五,這一天有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與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着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更加隆重,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户户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後幾天準備划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糯米與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户早餐桌上都擺放着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與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餚。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説到沒有什麼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説,他們小時候多麼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wubaizi/z9pqz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