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400字作文 >

石頭作文400字四篇

石頭作文400字四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石頭作文400字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石頭作文400字四篇

石頭作文400字 篇1

今天,語文老師孫老師教了我們《中國石》這篇課文,孫老師生動、風趣的講解深深地吸引了我,從而使我對石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上網查資料,瞭解到珍貴的石頭種類繁多,有金剛石(鑽石)、温潤澄淨的玉石、翡翠等石頭。為了能夠零距離地接觸它,我臨時去樓下撿了四塊光滑的鵝卵石。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是橢圓形的,有的是扁圓形的,還有的是不規則多面體形狀的。它們的顏色都是灰色的,但我覺得如果是純潔的白色效果會更好一些,因為白色是神聖的象徵。

仔細觀察了一番後,我把這“石頭四人組”都放在了正在滴水的水龍頭下,想讓它們達到水滴石穿的高等境界,但又想,好像水滴石穿是滴了很久很久才滴出了一個小小的洞而已,所以就打消了這個“邪惡”的念頭,雖説這不是出於一片好心的,只是為了滿足我那微不足道的慾望而已,但以後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再這樣做了。(因為這樣很浪費水資源的)

我覺得石頭就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創造出來的作品之一,我們應該用它來做石雕這種有藝術感的物品。它還可以讓我們瞭解到歷史知識和地理知識,真的很“實用”啊!而且有一句名言説得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我喜歡石頭,石頭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為有了它,房子才能做得更牢固。

石頭作文400字 篇2

一滴露珠可以反射太陽的光輝,一片綠葉可以顯示大地的生機……平凡的事也可以讓我們有所感悟,受到啟發。

那是我九歲那年的`時候,再一次意外中我看到了一顆白裏透紅的美麗石頭,從此我就喜歡上了平凡又奇妙的小石頭,只要看到一堆石頭我就會去找一些美麗新奇的石頭,在我找石頭的時候,我發現每一種石頭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石頭是什麼地方都有的一樣東西是非常普遍的,當時真正注意它們的人,真的很少,但它好像人一樣,知道要等待人們去發掘它們,有的也會遍佈大地為人們默默貢獻。有的石頭一塊一塊積累變成了大山;有的被磨成石粉,鋪在泥濘的地方……每一塊石頭再有用之前都是渺小的,就連瑪瑙、翡翠等,它們都有個平凡的外表,但是當我看到它們做的工藝品時我不禁想了,那麼平凡渺小的石頭,居然可以那麼美麗。

石頭雖然很平凡,但我要學習石頭,人和石頭是一樣的,只要活着,就會有自己的價值,就算是個農民也要做個好農民,為祖國做貢獻!

石頭作文400字 篇3

今天,我讀了一本圖畫書叫《石頭湯》。一看到書名我就想:石頭能煮湯嗎?石頭是沒有味道的,用水煮它,不還是一鍋清水嗎?我帶着這些問題,讀了這本書……

故事講有三個和尚來到一個飽經困苦的村莊,這裏的村民對周圍的一切都變得麻木,心腸十分堅硬,不願意接納任何人。可三個和尚用煮石頭湯的方法,讓村民在不知不覺中從自己的家裏拿來各種可口的食物和調料,煮成一大鍋又香又甜,美味可口的湯。三個和尚用聰明的才智引導村民,只有付出,與別人分享,才能擁有真正的快樂

的確,分享是快樂之源。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記得有一次,我們班的圖書角要換一批新書,老師要求我們每人至少交一本書。回到家,我想:交給班裏的書就不再屬於自己,好看的書我才不交呢,隨便拿一本就行啦。第二天,我帶了一本舊的《百科全書》回學校。把書給圖書管理員登記時,我發現有很多同學帶了兩本以上的書,有的竟拿來七本,我不禁心裏一驚,再看看圖書角的書,很多還是嶄新的。看來,我想錯了。

以後,圖書角換書,我總會帶好多本好看的、好玩的書。班裏每個同學都喜歡圖書角,課前課後我們一起看書,分享書中的快樂。《石頭湯》告訴我們幸福快樂的祕訣。我希望,石頭湯的香味和甜味,能在人間傳得很遠很遠。

石頭作文400字 篇4

河陽之南有黃河伴城而過,河畔有一湖,曰鶴鳴湖,世人皆稱:一年四季,景色各異,美不勝收。吾心嚮往之。

一日母攜吾前往,吾大喜。繞湖而行,遠觀湖面如鏡,唯聽鳥鳴啾啾。至湖畔,有水鳥數十,或水面遊弋、或河心嬉戲、或振翅而飛,深感心曠神怡,不覺已行數裏。

途中小憩,見道旁有卵石隱於黃沙,遂俯身察之。其形,或圓扁或長方;其色,或紅黃或綠紫;其質,或平滑或粗礪。有精巧細膩,有平淡無奇,雖以數百計,卻無一相同,吾甚奇之。遂問母:一河之石,各有不同,何哉?

母對曰:其色其質,皆因石質不同,此乃其資質,天成也。其形其狀皆因大浪淘洗萬般磨礪,才得脱胎換骨華彩初顯,此乃後天造就也。吾默然思之。

母又曰:石豈非人乎?有兒天資聰穎,有兒資質平平,乃天分各異。然,大千世界,凡大有所為者,莫不後天刻苦練習,且持之以天分,遂得脱穎而出。吾頓然悟之。

鶴鳴湖之美,去之而煙消雲散。小河之石,得之而回味無窮。遂記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sibaizi/m3lvm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