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300字作文 >

孝親作文300字4篇

孝親作文300字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孝親作文300字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孝親作文300字4篇

孝親作文300字 篇1

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我們中國人民都必須會做到的事,而有些人,不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反而不聽父母的話,還辱罵老人。老人説他幾句,他不把老人放在眼裏,甚至頂嘴反抗,這就意味着不孝親不敬老。

我們應該學習身邊的那些懂得孝親敬老的人,學習他們的行為。比如:扶老奶奶、老爺爺過馬路,幫助那些殘疾的老人,不要無視他們的存在······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的衣食住行,讓我們豐衣足食而早出晩歸。為了我們的學習,他們的額頭上出現了一排排粗粗的黑線。為了我們······他們的頭髮被一根根愁白。所以,我們要理解父母的疾苦,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外出要給我們的父母打招呼,放學不能及時回家要給他們打電話,別讓他們擔心。要聽從父母的教誨,不要任性,不要和父母對着幹。否則就不孝親不敬老了。因此,孝親敬老是我們學生必備的禮儀原則。

作為學生,我們不僅在家裏要做到孝親敬老,在外面也同樣要做到孝親敬老;作為學生,我們不僅在語言上要孝親敬老,而且要把孝親敬老的這個優良傳統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

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為孝親敬老這項活動一起努力!

孝親作文300字 篇2

百善孝為先,世界是有許多不同的人,唯一相同的是那濃厚的母愛。

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突如其來,隨之大地顫動,房屋倒塌。一片片廢墟隨處可見,救援人員馬上開始救援,他們從廢墟中發現了一位臉色蒼白的婦女,他已經死去了,但她的面龐是那麼的從容,嘴角還帶着一絲微笑,一陣嬰兒的哭泣聲傳了出來,他們把婦女翻了過來,小嬰兒被婦女摟得緊緊的。抱出小嬰兒時,一部手機掉了出來,裏面寫着這位媽媽留給孩子的一條短信:“寶貝兒,如果你還活着,請記住,媽媽永遠愛你。”當看了這條短信的'人,都淚流滿面,人們輕輕地吻了一下小嬰兒,孩子卻露出了讓人心碎的笑容。在危難時刻,一位母親可以為孩子撐起一片愛的天空,何嘗不是一件偉大的事呢?父母的愛比天高比海深。

雖然,我們的胸懷不曾寬廣,但我們可以關心父母,我們的胸懷不曾寬廣,但孝心卻無邊無際。

當我知道,我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時,我感到無比,我要多多關心父母,給他們深深的一個吻,一句最甜蜜的話:“我愛你!媽媽。”

孝親作文300字 篇3

從這個學期開學至今,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我們一直都在學習《弟子規》。

《弟子規》這本書教育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孝敬長輩。

自從我學習《弟子規》以來,我也覺得自己改變了許多,比如在家孝敬父母,經常在家做些家務活;在外面多做好事,在學校守紀律······以前我不僅在家不做家務活,而且有時候還在學校也不守紀律。現在我卻又做家務又守紀律。

《弟子規》中的很多內容都令我改變很大,其中有一句話是:“出必告,反必面。”這句話在書裏的解釋是:外出時,要告訴父母親要到哪裏去;回家以後一定要面見父母親,讓他們安心。

從前,我沒有學習《弟子規》時,這一點做得很不好,出門時,回家時都不向父母説一聲。但從我學了“出必告,反必面。”這句話後,我每次上學,都會對父母説一聲:“爸爸!媽媽!我上學去了!”回家找到父母親説一聲:“爸爸!媽媽!我回來了!

以後,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學習並踐行《弟子規》,真正做到孝、悌、謹、信、泛愛眾和親仁這些應該努力實行的本分。

孝親作文300字 篇4

我既是學校裏的班幹部也是家裏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東西,回家時我主動幫忙拎袋子。袋子裏有一個西瓜和一些零食兩者共10公斤左右。我才走了幾步便累得直喘氣,媽媽見了便叫我快些放下讓她來拎。我笑了笑風趣地説:“我已是家中的三號男子了就像小雛鷹翅膀硬了能夠獨立了,是時候讓我分擔一些事了。

況且您也累了一天了就讓我當一男子漢吧。”不容媽媽分説我已拎起袋子往家裏走去。在回家的途中我已精疲力竭幾乎是走一步喘兩下走一步喘兩下……就像紅軍在長征。在這過程中,媽媽也勸過我N次,可我每次都搖搖頭堅持自己走。該上樓梯了,這對體力耗盡的我來説是一個考驗。這時,媽媽又催我快點把東西給她了,而我像鐵了心似的不聽勸堅持自己拿。當樓板爬了一半時,媽媽拉住了我,想給我減輕“壓力”。我堅定地説:“我也算半個男子漢了,也該出力,今天你就不要插手幫忙了,讓你兒子一個人完成吧。”説着我便拿起袋子往家裏連爬帶走地往家裏去……

我不僅在學校裏盡心盡力,我在家裏也是這樣為長輩們分擔了許多家務,所以媽媽也一直稱讚我,以後,我還會繼續努力做個大男子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sanbaizi/m00n27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