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300字作文 >

陶藝作文300字4篇

陶藝作文300字4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陶藝作文300字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藝作文300字4篇

陶藝作文300字 篇1

這是我從小到大中的第一次接觸陶藝,我是那樣的興奮又是那樣的好奇。

我從桶中取出一坨棕色的(如果屎色的)陶泥,先用手指碰一碰那坨泥,呵,挺軟的,膽兒大了,就整個兒拿起來,放在手上,咦?怎麼還有一點點的涼呢?用鼻子聞一聞,嗯,有那麼一種説不出來的味道。

開始捏泥了,我小心翼翼的拿着這坨泥,生怕把泥給掉了,搞了好一陣子,終於,我可以熟練的掌握捏泥的技巧了。記得有一次王老師教我們做小公雞,老師絲毫不費力氣的做了一隻小巧的玲瓏的,又萌又可愛的小公雞,我看的眼睛都紅了,輪到我動手做了,我手忙腳亂的東做做,西修修,不一會兒,一隻極醜無比可以稱之為天下第一菜鳥的小公雞出現在我面前,我看看老師的小公雞,又看看自己的醜八怪,臉不徑發燒起來。

最後,通過王老師的細心指引,我終於做出了一隻心滿意足的小公雞,我可開心了呢,王老師也很欣慰感。

通過對陶泥的知識與動手,我已經成功的被選入我們學校非遺陶藝社的一員了呢!怎麼樣,我厲害吧。

陶藝,它永遠在我的腦海中翻飛盤旋,怎麼也忘不掉,就像一隻被困在金絲鳥籠裏的小鳥,怎麼也跑不出去,怎麼也迴歸不大自然。

陶藝作文300字 篇2

你們做過陶藝嗎?如果你想知道陶藝怎麼做,就接着往下看吧!

去年的一個小假期,我和媽一起坐着火車直奔屯溪。我們一起去了黎陽老街,只見黎陽老街里人山人海。我們走到一個可以自己動手做陶藝的地方,我的眼球一瞬間就被吸住了。

只見桌子上擺着做好的'陶器,個個都漂亮極了。媽媽知道我想做陶器,於是便讓我去做了一個。我先套上一件小圍裙,捋起袖子,擺了一副大師的架勢。

開始做陶器了,陶藝師傅先在一個會旋轉的機器上放了一坨泥。我準備做一個小花瓶,陶藝師傅聽了我的想法後打開了開關,機器旋轉了起來。陶藝師傅教我先把手放在泥的邊緣,泥漸漸成了一個圓柱形。於是,陶藝師傅又教我把大拇指往中間插。不一會兒,一個小洞洞又出來了。一切做完之後,只聽陶藝師傅説:“花瓶上的瓶口,隨便捏。”於是我想了想,準備做個花朵一樣的瓶口。我用雙手小心翼翼地把瓶口往外面扒,然後把四個手指插入瓶中,大拇指掐住外面,瓶口慢慢地就展開了。之後,我用大拇指和食指往外捏一個花瓣就完成了,之後其它花瓣也是這樣的。就這樣,我把瓶邊捏成了五個花瓣。過了十五分鐘,一個可愛的小花瓶誕生了。

傍晚,我拿着心愛的小花瓶,愉快地回家了!

陶藝作文300字 篇3

今天,我們去了楊楊工作美術室。進了大門,就看見有許多新奇的東西。牆壁上有很多木頭做的格子,上面亂七八糟地擺放這一些做好了的陶泥,看的我眼花繚亂。

楊老師示範了做陶泥的全過程,先輕輕拍打着陶泥,把氣泡和裂縫拍沒,拍的結實。然後把陶泥固定了托盤上,一開始,用雙手抱着陶泥,陶泥一動不動的像個聽話的孩子。做陶泥就像變魔術一樣,一會兒變成一口碗,一會兒變成了盤子,一會兒又變成了筆筒,水壺,不停地變化,真是其樂無窮。

老師一邊説一邊示範,他手指手掌很靈活,我們就在一邊讚美他,一邊看着老師的示範驚呆了,迫不及待地想做。

我心想:做陶泥一定很難。一開始我笨手笨腳的,陶泥一點也不聽話,原來做陶泥看似容易,做時難啊!

可是漸漸地,漸漸地陶泥變得聽話穩當了,不一會兒一口碗大功告成了,我非常高興。

今天做陶泥讓我明白了:只有認真腳踏實地才能做出好陶泥。

陶藝作文300字 篇4

我家的客廳正中掛着一隻與眾不同的鐘———它是我第一次創作燒製而成的。

記得我上四年級的時候,我們來到江東區綜合實踐基地上陶藝課。老師先告訴我們製作的方法,接着親自示範,一壓一搓一粘,不一會兒就用泥條和泥片做出了一個小巧玲瓏的陶鍾。我的興趣被徹底激發了,心情也隨之激動起來。我先把一團看似爛泥的陶泥壓扁,留一個大拇指的厚度;然後用刻刀刻出愛心一樣的形狀,用手指抹平;接着,在平整的鐘面上小心翼翼刻着圖案,有電視機、茶杯、星星月亮,以便友好地提醒主人“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完成功課”……我靜靜地做着,不覺已到黃昏。剛做完的陶鍾需要數天晾乾期,然後才能上色,上完色後放入窯中高温燒製。陶鍾出爐了,啊,鮮亮奪目,我終於領略了“土和火的藝術”竟是如此鬼斧神工!

我迫不及待讓老爸把陶鍾掛在家裏。每每空閒時分,我會佇立陶鍾前,聽着“嘀嗒嘀嗒”的鐘聲遐想。“是不是還想去綜合實踐基地做陶藝?”爸爸的話拉回了我的思緒,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繼續注視着陶鍾盡情暢想:今年暑假,我一定親手製作幾件陶藝作品送給新西蘭小朋友,讓它成為友誼的使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sanbaizi/jgj38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