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700字作文 >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錦集8篇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錦集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700字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錦集8篇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有一場別開生面的龍舟比賽,所以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就開始準備出門了。

到了目的地,天卻突然翻臉了,下起了濛濛細雨了。但已阻擋不了我們看龍舟比賽的熱情,雖然比賽還沒有開始,但早已是人山人海,場面勁爆。

比賽終於在大家的期盼中開始了,各個隊伍都做好了準備,都在試試待發了,隨着一聲槍響,各個參賽隊就飛速得劃了起來。暫時領先的是1號隊,只見他們奮力得划着,速度就像那離弦的箭一般,其他隊伍也不甘落後,想反敗為勝。這時,雨停了,水面吹來了涼爽的風,像個小精靈為3號隊加油鼓勁,這讓3號隊充滿了信心,不一會兒,3號隊追上了搖搖領先的1號隊。1號隊不甘示弱。比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我們觀眾都把目光集中在1號隊和3號隊的身上,似乎賽場上只有1號隊和3號隊這兩隻對伍。我目不轉睛得盯着1號隊和3號隊,終於,到衝刺了,觀眾的心不禁懸了起來,勝負揭曉了,是3號隊贏了。他們憑着團結就是力量,力量贏得勝利的的信念,贏得了比賽。

我想:這場比賽真是驚心動魄,我以後也要學習3號隊,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團結就是力量。

今天下午,媽媽帶我到某地xx叔叔家看龍舟比賽。

已經過了端午節,怎麼還會有賽龍舟呢?原來這裏有一個美麗的傳説,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條小龍為了解救老百姓,在5月13日被處死了。老百姓為了紀念它,每年的這一天就會舉行划龍舟的活動。

龍舟比賽12:00舉行,有100多艘龍舟彙集在xx叔叔家門前的河面,隨着“咚、咚、咚”的擊鼓聲和劃手整齊劃一的“嗨、嗨、嗨”的吶喊聲,龍舟在河裏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水中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岸上觀眾的喝彩聲也時時不斷,岸上的叫好聲越高,水中表演者就劃得越起勁。 我很奇怪,龍舟在河裏來回地劃,他們為什麼不比比看誰劃得快呢?後來聽了xx叔叔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這裏的龍舟比的不是速度,而是過和睦橋洞時龍頭入水的姿態和打起的水花。

今天是我第一次看划龍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齊心協力力量大。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2

所有節日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還有什麼節日會比它更令人嚮往呢?沒錯,只有端午節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才會讓我欣喜若狂。

説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説起。傳説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楚王很是器重他,可他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免去了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後,楚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湧到汩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隻,把事先準備的粽子、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往江裏丟,説是讓魚吃了就不咬屈原的屍體。由此,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就延續下來了。

每當端午節放假時,我總會回到家鄉,看到家家户户在門邊插菖蒲掛艾蒿,最讓我心動的是奶奶會教我包粽子。小時候,每次看見奶奶手中的粽子,我的嘴巴總會張得大大的,口水垂涎三尺,真想一把抓住一兩個粽子往嘴裏塞。因為我極其喜歡吃粽子,而且還鬧出了不少笑話呢!有次,家裏還剛在煮粽子,我實在耐不住了,就趁爺爺奶奶不注意,悄悄地拿開鍋蓋,自作主張地想先來個嚐鮮以滿足食慾,可我壓根兒沒想到粽子有多燙,剛把手伸進鍋拿粽子就給燙着了,我疼得哇哇真叫,爺爺奶奶趕緊跑過來,看到我的傻樣,他們既心疼又好笑,説我是隻“小饞貓”。直到現在,想起那件“糗事”,我還害怕呢!從那時起,我便發誓再也不吃粽子了。可一到端午節,我又高高興興地吃起了粽子,把以前説的拋到九霄雲外了。

後來,我長大了,也懂事了。每每到端午節,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學包粽子,我包的粽子總是全家最奇特的。我經常會別出心裁,直接把粽子做成圓形的,而且裏面的餡只有一丁點肉或者一點點的甜豆沙。所以,奶奶經常用家鄉話對我説:“盛兒你包的粽子真是特別,可惜太沒吃頭了!(意為不好吃)”

然而,儘管如此,我覺得吃着自己做的粽子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粽子,因為它們畢竟是我自己的勞動果實啊。最可惱的是,看到我做的粽子,我的堂哥堂姐們總會扮鬼臉、還做嘔吐狀,把我氣得臉發綠,可我依然樂此而不疲。有人説:唱歌是再創造。我自豪地説:包粽子是一項藝術工程,同樣也可以自由創造。不是嗎?

端午節給我帶來了莫大的歡樂:包粽子給我帶來了愉悦,吃粽子讓我大快朵頤,回老家團聚可以享受親情。。。。。。我要大聲説一句: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3

時光,總是不留情面的帶走些什麼,與此同時,她又帶來些什麼。看!又是一年端午節即將來臨!儘管如此,但這個端午始終比不上那年我在家鄉過的端午節!

前些日,幾場雨滋潤着大地,紛飛起舞的雲彩還是那樣的捉不住影兒!心情更是煩躁不安,因為我不喜歡雨一直連綿不斷的下。清晨,被陽光驚醒後覺得輕鬆了了許多。往年五月的天是悶熱得讓人焦躁不安的。睜開朦朧的睡眼,並不十分願意馬上起牀。醒後懶懶地在牀上閉着眼睛躺個二十來分鐘,想些與現實不怎麼接近的事物幾乎成了我多年的習慣。彷彿這成了我生活地一種樂趣。不覺中神思已回到我久別了的家鄉地端午節!

又是一年的端午,好多年都沒有在老家裏過個自己懷念的端午節了!温州的端午節在我看來和平時的日子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並不是這裏的節日沒有家鄉的熱鬧,而是自己沒有了在家裏過端午節的那種特別的情愫罷了!這些年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在心裏泛起無數小時候端午節的畫面。我不知道自己以後還能否在家鄉過個像小時候一樣的端午節,所以只要到這個時候我便會不自覺地想到那些年珍貴的回憶!也許在我,睹物思情的日子會時常有之,但沒有哪個時候有今天這般來得真真切切!

前些日子,家鄉的外公打電話來,問我端午能不能回去。媽媽想了想老家離温州還是有些遠的就算了吧。外公聽到這個聲音好像有點哽咽,我連忙安慰他我暑假會回去的。外公告訴我,外婆很想我。聽到這話,該輪到我的聲音哽咽了。在我的童年記憶中,外婆是被我忽略次數最多的人,但到現在我才知道她是很喜歡我的,至少她很想我。

好了,那些心酸的回憶,不談也罷。到底是好多年沒有回老家了,記憶中的那些節日地氣息或許到現在已經是模糊不堪的了。然而,儘管如此我還是願意在腦海裏努力的去勾起一些端午節的場景來,或多或少能給我一些在温州過端午節的安慰!那些記憶每次浮起時內心總是悸動地,要知道,在哪我都不可能忘了家鄉的節日,它留給我的情我無法用簡單的文字表達出來的!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4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鬱鬱葱葱的枇杷樹邊,有着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就是我的家鄉,也就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齊上山去採艾草,並配上石榴葉、枙子花等合為“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户户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説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説就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着到山上來,採下大片的艾草,也採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説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説我們總就是拿着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就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粽子和賽龍舟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就是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能夠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就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粽子的餡一般就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明白,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説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眾為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就是,為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之後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5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故鄉的河還能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裏的阿姨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的阿姨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故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阿姨在旁一直緊緊地攥着我的手,和藹地笑着。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濕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濕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着阿姨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阿姨端出兩隻冒着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阿姨微笑着説,這些用荷葉包着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裏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阿姨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划龍舟時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這噴着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着阿姨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温馨。

阿姨在我上小學以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去探望她時帶回幾隻粽子,來重温舊日的快樂與節日的喜悦。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的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註冊了,故鄉的的河髒得不能再划龍舟了,阿姨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註冊了,我們還能吃粽子;這條髒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在水上划龍舟;但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再牽着阿姨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故鄉的端午節,但我更懷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阿姨。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户户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裏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裏藏着紅紅的粽肉,鹹粽子裏白白的粽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裏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衝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一天村裏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户户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划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儘管下着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可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裏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裏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因此,到底有什麼菜式我也不清楚,由於,我是女孩子。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7

端午節最有趣。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一項習俗。説到粽子,我特別興奮。在我的家鄉,粽子是用泡好的黏大米包在竹葉裏,然後放入鍋裏蒸。這樣,大米中有了竹葉的味道,吃起來就特別的美味了。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不僅會吃粽子,還會插艾蒿。天還沒亮,爸爸就把我從睡夢中喊起來,説是要帶我去割艾蒿。我隨着爸爸來到小河邊,看到已經有好幾位鄰居的叔叔在割艾蒿了。爸爸一邊跟他們打着招呼,一邊也割起艾蒿來。我學着爸爸的樣子,也割了幾棵。艾蒿上沾着露珠,聞起來有一點淡淡的清香。不一會兒,就割了一小捆。回到家,爸爸把艾蒿插到房檐上,密密麻麻的的一排,像一隊士兵在為我們家站崗。我問爸爸為什麼要插艾蒿,爸爸説這裏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呢。

傳説古時候,有一個村子的人都特別壞,上天派一個神仙來調查,決定要懲罰他們。神仙駕着祥雲來到村子的上空,突然看到一個婦女帶着倆個孩子往村裏走,她懷裏抱着一個大孩子,地上卻領着一個小的孩子。神仙感到很奇怪,就落下雲頭,來到婦女面前,問她為什麼。婦女回答説,因為小的孩子是自己的,大的孩子是鄰居託她照管的,所以她要把大孩子照管好。神仙聽完,覺得這個婦女是個特別善良的的人,決定要救她,就對她説:“大姐你好,您是個善良的人,請您把這些艾蒿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天亮前插到你家的房檐上,就會保佑你家平安無事了。”説完,神仙就化作一股青煙回上天去彙報去了。婦女回到家,按照神仙的指示插好艾蒿,想到插艾蒿能保平安,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全村人,全村人都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插好了艾蒿。端午節的早晨,神仙再次來到這個村子的上空,決定放火燒掉這個村子,可定睛一看,村子裏家家户户都插着艾蒿,不知哪一家是那位善良的婦女的家。神仙知道是善良的婦女想救全村人,於是成全了她的美意。從那以後,人們就在端午節這天起早插艾蒿,以此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端午節不但有粽子這種美食,還有“插艾蒿保平安”這麼美好的傳説,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要傳承與人為善的傳統美德。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8

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我們中國人的眼裏,節日的牽掛與思念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裏!花剛開過,一片片翠綠毫不吝嗇的隨處蔓延,越描越濃。不經意間,悠悠飄來一縷淡淡的馨香,聳眉貪婪地吸允,好熟悉的粽葉清香。淡淡的粽葉和艾蒿的清香,依然令人浮想聯翩。

今年的端午節我來到了鄉下的姥姥家在放假的那一天晚上我到了姥姥家她正在包粽子,媽媽和我也來幫忙姥姥説包粽子首先要有箬葉,箬葉到冊上採的才新鮮,可這裏沒有,只好去街上買。街邊有好多好多箬葉,在我的眼裏,它們長的都一樣,綠色的,長長的葉子,可是包粽子得新鮮的箬葉才好,我經過精挑細選,才選好了要包粽子的箬葉,箬葉買回家後,還得用剪子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裏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餡料媽媽買的是肉。

肉買好米買好後,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欠“姥姥”這陣東風了!姥姥包粽子前,當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一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接着才可以包,姥姥把箬葉折成三角形,留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後又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姥姥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米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後,我望着一個個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着姥姥快點蒸幾個,可姥姥説,一時半會兒也蒸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着都是流口水,又怎麼肯出去呢?但姥姥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捨的離開。過了一會兒,我懷着滿腔喜悦回家了,早説垂沫流了“三尺”的我飛一般的跑回家了一到門前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馬上跑到廚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勞拋到九霄雲外了,我一看盤中正冒着香氣和熱氣的粽子,也不管燙,隨手抓起一個,還真燙,我一下子把粽子揚到這隻手,一下子把粽子又拋到那隻手,一下子又那隻手撓撓,便把它放在碗裏,用小刀將粽子切開,一下子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饞的一下子禁咬了一口,回味無窮!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不會變,也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的流傳下去,越來越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qibaizi/nk9xd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