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700字作文 >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700字集合9篇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700字集合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700字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700字集合9篇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1

在家鄉,端午節的前幾天,婦女們便成羣結隊的去採箬葉,採回來的箬葉洗淨後,平整地鋪在竹篾上,待曬乾後,整整齊齊的收起,用細白線將其捆成一疊疊,一部分自己家用來包粽子,另一部分則拿到集市上去賣,補貼家用;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開始準備包粽子,淘糯米,備餡料,各家都有自家獨特的餡,有火腿,有紅豆,有紅糖,有花生,琳琅滿目。包粽子一般都是婦女來包,因為婦女心靈手巧,包出來的粽子也就精巧,小孩子好奇,總喜歡來湊個熱鬧,插上一手,不過常常因為笨手笨腳,被婦女嬉笑着驅趕開,孩子們又嘻嘻哈哈地去打鬧。端午節這一天,一些家庭會在家門前,掛上艾草,祈求平安,但最重要的還是吃粽子,前一天包好的粽子被連成一串放入沸水滾滾的鍋中,小孩子嗅着香味而來,揭開鍋蓋,向裏邊望,大人此時就走過來,把小孩子拉到身邊坐下,讓他們慢慢等,小孩子總待不住,迫不及待地去看。

在城市,吃粽子依舊是最重要的事情,對於一些家庭包粽子卻不屬於其中。城裏人直接到超市買包好的粽子,只用煮就可以完事。吃粽子也只是解一下饞,應付一下高高興興過節的小孩子。但煮的過程依舊讓人期待,嗅着香味,坐在電腦前垂涎三尺,眼珠盯着屏幕,心卻早已飛到鍋中去了。

一片粽葉,寬大墨綠,味道清幽,在外婆手中被捲成圓錐形,圓錐形的尖底不能漏,再盛入已經與火腿拌勻的糯米,一片墨綠的粽葉包住紅白餡料,封好圓錐形的底,最後用棕櫚葉一圈又一圈紮緊。一個有四個小角的尖頭粽子就包好了。一片片粽葉在外婆手中翻飛,糯米餡爭先恐後地跳人葉中,棕櫚葉飛快奔跑着,外婆如變戲法般變出一個又一個的粽子。我把五個粽子劃為一家,連成一串,放入沸水翻騰的鍋中。然後坐在旁邊,聽着水的咕嘟聲,嗅着粽葉的撲鼻清香,閉上眼睛,唾津潛溢,飛流直下三千尺。

我最喜愛的粽子餡還是純糯米。用剪刀剪去棕櫚葉,剝開粽葉,香氣四溢,忍不住大大地咬一口,咬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糯米的爽滑和彈牙。要是再沾上蜂蜜就更完美了,滿口香甜。

端午節,粽子情結。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2

我國有許多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但最令我難忘的是今年的端午節。

那天,田老師帶來了一袋熱乎乎的粽子,它們繫着白色的腰帶,穿着綠色的襯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裏,好像對我説:“快來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的肚子已經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着那香噴噴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幾口。

田老師似乎猜出了我們的心思,笑呵呵地説:“小饞貓們,想吃了吧,快點排隊上來嚐嚐吧。”“萬歲!”同學們高興地手舞足蹈。田老師慢慢地脱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糰,糯米上還鑲嵌着幾顆紅寶石呢。不一會兒,終於輪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講台,拿起一根牙籤,輕輕地刺下一團糯米,蘸了一點白糖,高興地歡蹦亂跳。回到座位上,我有點嘴饞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裏,太甜了。最後,舔一舔嘴邊的白糖,實在是人間美味!以前我不喜歡吃粽子,今天為何改變了這種想法。彭議瑩也上去刺了一小團,大搖大擺地走下講台,來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給我聞聞那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憐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給我嚐點)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還沒嚐嚐鮮呢)於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着田老師手裏剩下的最後幾個粽子,田老師笑眯眯地説:“誰還沒吃粽子呀。”大家都舉起手説:“我,我,我。”還沒等老師下令,大家就一窩蜂似的湧上講台,擠得田老師不知如何是好,就連真正沒吃到粽子的那名男同學也被我們遠遠地擠在後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時機終於到了,剛剛把手往裏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別人的牙籤刺到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剩下最後一個粽子了,大家擠得更兇了,一個個粽子被我們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師手忙腳亂,應接不暇。就在我失望的時候,田老師突然轉過身往我嘴裏塞了一團粽子,我又歡又喜,捂着嘴高興地回到座位上,心裏有説不出的甜。粽子發完了,有些同學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學則很高興,大概搶了不少粽子吧。

這個獨特的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3

端午節由來已久 農曆五月對應地支中的“午”。“巳”、“午”、“未”三個月是夏季,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巳”是火的出生狀態,“午”是火的極盛狀態,“未”是火的衰墓狀態。火氣到了極盛的狀態,也就是陽氣達到了極盛狀態,就會物極必反,陰氣開始產生。五月初五是五月的開端,從此之後,陰氣開始產生,並逐漸增強,是陽氣強盛的頂峯,又是陰陽變化的開始。大家都知道“否極泰來”這個詞,否卦(三陰在下,三陽在上)是七月,它的極限就是代表十月的坤卦(六爻全陰);但是,與此相對應的還應該有個“泰極否來”,只是因為人們喜歡事情從不好到好,所以,不大提這個詞。泰卦(三陽在下,三陰在上)是正月,它的極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陽)。因為到了五月初五時,已經開始“泰極否來”,所以,中國人很重視這個轉變,而且要通過一些方法來消除陰氣開始強盛可能即將帶來的不祥之氣。

為什麼又把時間定為“初五”呢?一方面因為“五”與“午”諧音,“五”字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天地之氣相交合,與“五”相對應的五行中的“土”又代表着轉化與過渡;另一方面,中國的“陰陽合曆(即農曆)”每月的開端並不是“初一”,而是根據那個月的“節”(二十四節氣中的節)來確定,比如一年的開始不是從正月初一開始,而是從立春那天開始,夏季不是從四月初一開始,而是從立夏那天開始,因此,夏季的開始結束是到夏至,初五前後正是夏至的時候。

從五月是陽氣極盛、陽氣是正氣來説,“端”是“正”的意思;從五月是陰氣開始的時候,所以也可以説是“初”的意思,因此,“端五”也可以稱為“初五”。因為“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五月正是“午”月,因午是陽氣極盛而同時轉衰的時候,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稱重五或重午。因為端午是天地之氣陰陽轉化的過渡點,此前是一年中陽氣由初生到極盛,此後是陰氣從初生到極盛,所以又叫天中節。如此等等,還有很多,不再多加解釋。

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等等。其中,紀念屈原説為這個節日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內涵,應該是後起的;三代夏至節説是與我國的歷法緊密相關的,應該是較早的,雲塵子主張採用此説;惡月惡日驅避説與我國的歷法和術數觀念有關,與第二説並不矛盾;吳越民族圖騰祭説帶有明顯的地方色彩,而且以圖騰作為切入點來加以説明,是近代以來的説法。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4

端午踏來,閒翻《風》《騷》,感受傳統佳節如釅釅暖光,催開了中華民族的心靈之花。民風民俗遍地多彩,屈子魂兮魄兮可在一片吆喝聲中歸來?我懷念起屈原。想汩羅江畔,他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仰天長嘯又在拍打江岸。他用自己生命的毀滅,鋪開了一條能讓人們自由行走的哲理之路。他似乎告訴我們,澆灌生命,要會尋找水源;澆灌生命,要有利用水資源的智慧;澆灌生命,更重要的是思想指向,要懂得生命如花卉一樣需要辛勤撫育。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奠基了一個端午,千年萬年,我們快樂地過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是為了避邪。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紀念女詩人秋瑾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端午節日,我們在家門口掛上艾蒿,家家户户瀰漫屈原人格的芳香。我們吃下粽子,就是咬去人間邪惡,真解恨;我們喝雄黃酒,酒力讓我們長了見識;我們去看賽龍舟,彷彿聽見屈原長髮飄飄站在碧波之上,高聲向天宇發出聲音:苟餘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

端午是一種提示。依水悟清廉,依山悟崇高,借生之樂悟慈,借死之祭悟悲,從而感念造化宏德,善待萬物有情。端午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人格,炎黃子孫的'人格。端午文化遺產儘管小國富邦可以搶先從聯合國註冊,但她永遠屬於華夏兒女。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5

端午節快到了,大街小巷都散發着濃濃的香氣,只要聞着香氣,你就會知道賣香包的來了。每年都是買香包,可是今年我覺得做一個香包更有意義。

為了做一個心儀的香包,我先小心翼翼地在花壇裏摘下許多五顏六色的花瓣,有白生生的月季,有金燦燦的金銀花,有紅豔豔的玫瑰……可漂亮了!它們摸着像絨布一樣柔軟,聞着香氣撲鼻,沁人心脾。我把這些新鮮的花瓣放在紙巾上,夾進一本厚厚的大字典裏。第二天清晨,我輕輕翻開大字典,呀,花瓣變得皺巴巴的了,失去了原來的鮮潤,猶如一張張老人的臉,但卻更加幽香了。我貪婪地嗅了嗅 ,彷彿進入了仙境。我又拿來了針、絲線、碎花布和一些裝飾品。萬事俱備,就等我開工了。

我先把碎花布攤在桌子上,用彩筆畫了兩個相同的心形。接着,左手捏着花布,右手拿着剪刀,開始剪花布。花布軟綿綿的,十分難剪,剪刀也好像故意和我作對,不聽使喚。好不容易剪完了,呵呵,狗啃的似的。要穿針引線了,我一手拿針,對準針眼,可那針眼一丁點兒大,難穿極了。我真是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穿了進去。然後,我拿起針,把兩片心形布重疊在一起,學着媽媽的樣子縫了起來。由於第一次做針線活兒,我生怕戳到自己的手,所以特別用心。哎呦,還是戳到手了,我有些心灰意冷,不想縫了,但是想到“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時,我又鼓起勁兒,繼續縫了起來。我沿着布邊兒縫了大半圈,留下一個口子。瞧,我的樣子還真像一位專業小裁縫呢!我把香花瓣一片一片地塞進香包裏,封好口。仔細一看,針腳很不平整,一段線長,一段線短,有的地方還打了結呢。雖然縫得很粗糙,但心裏還是樂滋滋的。最後,做穗子。我和同桌團結合作,同桌伸出兩個食指,我用黃絲線按順時針方向在他手指上繞了二十多圈,再用剪刀把線圈的一端“咔嚓”剪斷,把金黃的穗子固定在香包下方,上面再吊一個大紅喜慶的中國結。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別致的香包誕生了。據説,戴上香包能驅蟲辟邪、四季平安呢!

我把做好的香包掛在脖子上。每當聞到香味時,我就一直告訴自己:做任何事都要自己動手,你在付出的同時,也會得到收穫,真可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6

“啊,好香是什麼味道。”我跟隨着香味尋找,我來到了廚房,原來是媽媽在切臘肉和蛋黃我一拍腦袋,“對了,過兩天不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了嗎?”

我跟隨着奶奶的腳步來到了市場,市場上到處是賣粽葉和賣艾草和野菊的之類的草藥的人,我和奶奶隨着人流來到了一個小攤邊,好香的草藥和粽葉的香氣,左手一袋,右手一包,收穫滿滿的,回到了家中,把粽葉洗淨,草藥入鍋,開始包粽子了。

奶奶熟練地包起了粽子,左手把粽葉捲成漏斗狀,右手拿起一把米,再舀一點臘肉丁放進去,用筷子攪拌一下,再把兩邊多餘的往裏一按,又拿出一根線把粽子五花大綁,成了一個尖尖的三角狀。我看着挺簡單的,可包起來不是這樣的,我把粽葉捲成漏斗狀,沒想到這粽葉真成漏斗了,從下面的角下就漏了出來,沙沙沙就漏了一地,我立馬把他抵住,重新緊了緊,放上了幾個蛋黃和臘肉,把粽子綁住,左綁一圈,右綁一圈,就好了,可以了,可已經開了一個大口子,我又包了幾個,媽媽把它們放進了鍋裏開煮了,我在這個時候就跑出去看賽龍舟了。

龍舟賽還沒有開始,周圍的小販就開始擺攤了,一個人正在那兒講關於龍舟的故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國家被楚國佔領了屈原投江自刎。客人們卻打撈不到他的屍體為了不讓魚蝦吃他的屍體就把飯糰包成菱形,畫着龍形的船來投放,棕香四處飄香着,看開始了開始了,好大的江面上有二十條龍舟準備出發,長長的龍舟上雕刻着各種各樣的花紋。龍舟上做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前面鼓手,指揮着整條龍舟的前行,發出咚咚的上響聲水面上蕩起波紋,如同一條條龍圍繞着龍舟,“看,一號超過了三號是第二了,五號是第一,一號發出了吶喊與五號並駕齊驅……”主持人精彩的解説着。觀眾席上的我們吶喊助威,聲勢震天。“五號與一號並列冠軍。”我開心地跳起來……回到家,淡淡地竹葉和糯米的香氣,清淡,瀰漫在整個房間裏,我迫不及待地包開了一個粽子,吃了一口,又黏又甜,一股清香在口腔中迴盪着,淡淡的竹葉味異常清香。

端午節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我的舌尖卻時時縈繞着粽子的清香,耳邊迴盪着賽龍舟鑼鼓的聲響和人們的喧囂。真是讓人留戀忘返。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7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作為中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節毫無疑問是其中最有“熱”感的節日。

作為進入盛夏前的一個節氣,端午節顯然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節的三天假日,可能會讓很多人思考出去找個陰涼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農村,端午節確是一個忙碌的節日,因為在中國藴含豐富的農耕文化之中,端午節代表着夏收秋種。

在過去的北方,每年過端午正是新麥下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很期盼這個日子的到來,因為能夠吃到新麥做的各種食品。而在過去的南方,端午節卻是另外一種糧食水稻收穫的季節,新打下來的水稻碾成了大米,過節的前一天正好能夠包成粽子,然後美美吃上一頓。

中國人端午節吃粽子的歷史由來已久,傳説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一天人們互相送粽子作為對屈原的紀念。

粽子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據説,早在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可是在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晉朝人周處《岳陽風土記》之中就記載道:“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説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在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之後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向到這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中國的南北差異也還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此時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今年,你準備吃啥粽子呢?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8

終於放假三天,帶着孩子隨着老公回到家裏,看着在廚房裏忙碌的婆婆,臉色失去了往日的快樂,平時過節的她算着我們上午還是下午到家,準備什麼飯菜,只要一進門,她就會把最近你知道不知道的事都講給你老半天……

我趕快走進廚房,(因為廚房是婆婆媳婦邊幹活,邊心裏説話的地方)我也時不時到這告老公的狀,像平時一樣,邊幹邊聊,我就問:“媽,你怎麼看着不太高興,好像生者悶氣,起色不太好。”一句話觸到了婆婆的傷痛,原來(我們是農村,房子都是自己蓋得)幾個孩子用石頭打碎了後窗的玻璃,婆婆嚷着過去了,公公也隨後到要動手打那兩小男孩,婆婆上去阻止,被公爹當場給扇了耳光。。。。。

真是,別人家的事咱都能説明白,咱自己家的事卻説不明白,何況他們還是公公婆婆,長輩也。晚上就和老公商量該怎麼處理這樣的事,公公的脾氣很暴躁,弟兄兩個都不想為這事打動干戈,沒辦法我只好在第二天(端午節)中午找個機會,我一手端一碗餃子放在桌子上,邊吃餃子邊思想鬥爭着,當時我把別人都趕出去幹活了,只有我和公公面對面的吃着餃子説着話,正當我們比較興奮談起股票時候,(我知道他喜歡炒股)我話峯一轉,説道“爸爸,你太不像話,六十多歲的人,竟然動起手來,平時你發火摔東西,我們是晚輩都忍了,裝着害怕你,但是你對我媽這樣,太過分了”當時我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看着他吃驚的表情接着説道:“現在我們已經快四十的人了,你們的孫子已經十幾歲了,已經和奶奶一樣高了,你想過讓你的孩子們怎麼做人,讓老媽如何面對這些呢?好在我媽和我能説這話,沒把話憋在心裏,如果一直憋着能不出毛病嗎?”本來還堅持説自己有理的公爹,只好説“那是,那是”

最後我也下了“通牒”,我説結婚到咱家已經十多年了,過去的是對是錯,一概不糾,

以後不許在發生類似的時,如果此事再次發生,我將不管三七二十一,和你大打出手,然後再到村委會,把事情鬧得很大,我不怕落個惡媳婦的稱號……沒想到平時“認死理”的倔強公爹會説:“保證不會有下一次。”聽得我又好氣又好笑。

我端起公公剛剛吃完餃子的碗説再給他盛些,一溜跑到廚房,和婆婆細細回報一番,給她説:“媽別生氣,以後媳婦幫你出氣……”終於沉悶許久的廚房裏傳出了,我們娘倆快樂的談話聲。。。。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9

小時候常常聽太姥姥講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戰國時楚國人,他非常忠誠於楚王,但屢遭排擠,被流放,最後投汩江而死。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賽龍舟。百姓們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這樣一來,大家用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來紀念屈原。聽了太姥姥的故事,我常常猜想:是什麼樣的人物才能贏得這麼多人的敬佩和愛戴?從那時起,屈原這個英雄般的人物就走進了我的心底,我開始對端午節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

聽太姥姥説,在傳統的端午節裏,人們有舉行划龍舟比賽、吃粽子、系五彩線、掛蒿草,配戴香包習俗。端午節有這麼多的習俗,真是太有趣了!真想親眼一見。

“媽媽,快來!你看,那就是賽龍舟!”“在哪?”同樣對端午痴迷的媽媽趕緊放下了手裏的報紙,同我一起聚精會神地看電視上那精彩動人的畫面:船是狹長、細窄的,船頭裝飾着龍頭,船尾裝扮着龍尾,再着上紅、黑、灰等鮮豔的顏色,龍舟栩栩如生,彷彿真的游龍一般在水上穿梭嬉戲。船上三五十個撓手齊心協力、動作一致,一時間,鼓聲陣陣,號角響亮,一時間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龍舟比賽真是熱鬧而激烈啊!

粽子是我最愛吃的了。粽子個頭較小,為斜四角形。多以紅棗、豆沙為餡。因為在北方,每年吃的都是蜜棗粽,但今年不同了,媽媽和姥姥親手給我包了蛋黃肉粽、鮮肉粽和梅菜肉粽,實在是太好吃了,讓我吃個肚子溜圓。

端午節系五彩線、戴香包更是我的最愛。太姥姥在世時,每逢過端午節,她都會提前給我做好五彩線和香包。香包呈小葫蘆型,裏面裝的香草,香包的面是用紅色提花的緞綢做成,非常漂亮。端午節早上一起牀,太姥姥就給我的胳膊和腳踝處系綵線,把香包帶在脖子上。太姥姥説,這樣可以防止蚊蟲咬,又可以避邪。這個香包至今我還保留着。雖然,太姥姥已離開我很久了,但每當我看到那個精緻的小香包時,她那慈祥和善的笑容就浮現在我的眼前。現在太姥姥不在了,做香包這個任務每年端午節就由姥姥來完成了。雖然,姥姥做的香包沒有太姥姥做的那麼精巧別緻,但我一樣喜歡。這是老人對孩子的真摯牽掛。

在國家已經把端午節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了,同時這天也列入國家法定節日。我非常喜歡這個節日,因為它帶給了我對美食的鑑賞和對古人的追億之情…

標籤: 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qibaizi/397xm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