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600字作文 >

我愛端午節600字作文(精選8篇)

我愛端午節600字作文(精選8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愛端午節600字作文(精選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愛端午節600字作文(精選8篇)

我愛端午節600字作文1

桌子上放着一串粽子,粽葉的清香混合着粽肉糯糯的香,粽香隨着風兒飄進了我們的鼻腔裏,無不引誘着我們的味蕾。端午節來了,我愛端午節,愛吃端午節的粽子。

每年的端午節一來,媽媽就會在家裏準備上粽葉,還有其他的食材。等到端午節這天來到後,一家人做坐在一起高興的包粽子。我很喜歡每年端午節時,家裏人一起包粽子時的情景。那是很温馨的一個場景,大家一起説説笑笑的,手中美味誘人的粽子一個又一個成型。當我們將粽葉都用完了之後,桌子上的粽子也已經堆出老高了。

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多數是來爺爺家過節的,爺爺家在鄉村。鄉村裏的端午節也很熱鬧,雖然這裏沒有河流,大家不能划龍舟,但是每家每户都會親手包粽子。等到粽子熟了之後,大家開始相互串門送粽子了。於是,在這一天裏,在爺爺家過端午節的我們會嚐到不同種類的粽子。鄉里人的手藝很傳統,在一年又一年的積累之下,做出來的粽子都帶上了獨特的味道。

我愛端午節,在這一天裏我能感受到人們之間的互關互愛,能夠感受到鄉里人之間的友好善良。

端午節這天,我手上拿着一個粽子,一邊吃着一邊走在鄉里的大地上。這個時候,鄉里的農作物已經長高了不少,園子裏的菜也不少。但就在這一個節日裏,鄉里還有人在田地裏繼續耕耘呢。勞動的人們,他們頂着頭頂的太陽,在田野裏為自己種下的農作物而感到開心。

我手上的粽子吃完了,我心裏也為這美好的一天而感到開心起來。

今年的端午節來臨了,大家是如何度過這個端午節的?在此希望大家都能度過一個開心快樂的端午節。

我愛端午節600字作文2

輕輕地咬這粽子,彷彿又看見了——

炎炎烈日下,家家户户傾巢而出,忙着採摘蘆葉。差不多村上的婦女孩子都出動了,成羣結隊的。不久,河岸邊處處洋溢着此起彼伏的笑聲。

採摘完蘆葉,便可以回家包粽子了。在我眼中,包粽子彷彿是一門藝術:先把採來的蘆葉用沸水煮半個小時,取出來後用涼水浸泡一個小時左右,再用刀把葉柄切平了,就可以開始動手包了。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的香味很濃。我們還可以加入一些花生,蛋黃,蜜棗等等,味道都是與眾不同的。我的最愛莫過於是鹹肉粽子了,它的味道是很特殊的,鹹中帶點兒糯米的米香味兒。有一天,我跟着媽媽到外婆家包粽子,看着外婆嫻熟的技術讓我不禁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訕笑起來。可到頭來,我還是沒忍住,親自動手做了一個鹹肉粽子,雖然樣貌不咋地,但味道比起那些老手,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粽子的形狀更是層出不窮,我一天所見所嘗的就不下十個。最常見的就屬“寶塔粽”,差不多就是一個立體的方錐形,是所有粽子中個頭最大的。還有一些比較常見的,像菱粽、方粽,子母粽等。其中還有一種“鴛鴦粽”,就是二個相同大小的粽子用紅線連結在一起,就應了一句俗語“千里姻緣一線牽”。個個美觀大方,清香醉人。

家鄉有送粽子的習俗。每年到了端午,家家户户走親訪友,免不了提着粽子互相饋贈。或許剛開始只是一種禮尚往來,可不知不覺卻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內容。記得有次端午節,家裏的桌子上堆着各種各樣的粽子,其中最多就是我最愛吃的粽子。我狂吃猛吃,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拿着好幾個粽子,笑嘻嘻的。

我愛吃粽子,獨愛吃家鄉的粽子。

我愛端午節600字作文3

萬水千山粽是情,情如粽葉,越煮越香。粽葉漫天飛舞有意無意的飄落到各地,你瞧!粽葉已灑落到每個角落,你聞!粽香早已瀰漫各地,沁人肺腑了,端午也悄悄地來臨了!

我站在街口,落風中那淡淡的粽香早已撲鼻而來。耳邊響起,眾人為爭上等的糯米在討價還價的聲音到,倒也給端午多添幾分色彩! 端午!對於我來説,最美好的事是把那朝着我微笑的粽子一口一口地咬下去,又香又甜,黏乎乎的糯米在口中打轉,卻怎麼也吃不膩。聞着這粽香,就是對我的一種考驗,嘴裏不時吞幾口口水。“咕咚,咕咚”媽媽見了,拿出一個剛出爐粽子給我。我連忙剝開粽葉,迫不及待的咬下去;別提有多好吃了!可剛吃完,我的肚子似乎在叫“還要,還要”。我看着大人們用嫻熟的手法,一個接一個的,一下就包好了。心裏就有無數隻手在撓,便動手試了試。可它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簡單,做了一次又一次也散了一次又一次。我既氣憤,又有點兒小失落;心裏像被什麼堵住了似的。最後,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包成了一個勉強能吃的粽子。雖然這次沒做好,但我卻覺得今天吃的粽子是最美味的,我下一次還要自己包自己的粽子,自己吃自己的粽子。

之所以端午節還可以划龍舟,是因為屈原投江後,人們都想去救屈原從而有了這個項目。它既鍛鍊身體,又紀念屈原,是一個值得令人們去做的項目

大家吃完美味的粽子後,想一想端午包粽子的傳説是怎麼來的呢?是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而死之後,大家怕屈原的屍體被蛟龍所食,便在五月初五這天投飯糰。時間長了,大家擔心飯糰被水獸吃了,便用粽葉把飯糰纏起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粽子,粽子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傳説來的。

在這個粽葉飄香的日子裏,我們紀念屈原,包粽子,划龍舟……我喜歡過端午節!

我愛端午節600字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

人們都忙活起來了。為了包粽子,有的摘蘆葦葉子,有的準備糯米,還有的去準備花生米、蜜餞和鹹肉等。

只有我一個人閒着沒啥事好幹,就跑去河邊玩,老家河邊長着一叢象茭白葉子似的植物,我就掐了幾株拿回去給爺爺瞧瞧。爺爺一看,説:“這是昌莆。你知道這種植物有什麼作用嗎?”我説:“這個我在網上查了,昌莆是一種可以驅蟲的植物,在端午節同艾葉放在一起可以驅邪。但我不懂這裏是不是有什麼傳説或故事?”

爺爺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無惡不作的老龍王,經常興風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寧。玉皇大帝聽説以後,龍顏大怒,就命魏徵在五月初五午時三分去斬了它。

龍王知道了,嚇壞了。立即趕到李世民宮裏去求情,並答應事成之後,給李世民無數珍寶。李世民滿口答應。

於是,到了五月五日這天午時前唐太宗就把魏徵早早請來,讓他陪自己一邊下棋,一邊喝酒。眼看就要到時間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機。由於有心事,下棋都輸了,酒就喝多了。結果醉倒在地。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拿着昌莆做的刀,艾葉做的馬鞭,終於按時殺了龍王,為天下民眾除了一大害。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端午這天把昌莆和艾葉掛在門前,用來驅邪保平安。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傳統節日的神話傳説。

下午,我們去曲江樓參觀。門前的宣傳欄對端午節作了詳細説明,不過沒有爺爺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而它讓我明白了在我的家鄉龍舟比賽已經移到四月去了,是為了紀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遠近聞名的溱潼會船節。

在曲江樓聽到服務人員的解説:“現在正是菜籽和麥子收穫的時間,鄉農開心地忙着收穫豐收的喜悦。節日的氣氛不是很濃,平淡祥和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

我愛端午節600字作文5

又一個端午節到了。

清晨,熱鬧的街市熙熙攘攘,人來人往。街邊熱氣騰騰的鍋裏飄出粽葉的清香,鄉下的老農們擔着一擔擔濕漉漉的艾葉走街串巷帶着古樸的音腔吆喝着端午的清晨。

艾葉上顆顆露珠滾動着艾香,長長的艾香在都市的清晨縮短了都市人的夢,拉長了屈原的詩句,拉長了端午節濃郁的民間氣氛,也拉長了我們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民俗走廊。

於是,滿街裏充溢了艾葉獨特的香味。這是屈原的香味,這是端午的香味,這是我記憶的故鄉山裏的香味。這香味曾經帶給了我一個又一個好奇的童年,也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充滿幻想的少年。如今,雖然我年過不惑,這香味又依然一路伴我走來,深深地深深地,迴盪在我的心間;長長地長長地,迴盪在我的記憶之中。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的起牀了。因為夥伴們跟我約好,要好好的玩個痛快。電話鈴響了,夥伴們叫我來了。

我拿起滑板飛快的下了樓,果然他們也都帶着滑板。我們一起來到了鳳凰廣場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車”的遊戲。我們分別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從山頂向下滑,富有挑戰性,特別刺激,特別是我們這些淘氣包給這種“卡丁車”也添加了“攻擊”和“防禦的技巧”,那種現代化的攻擊措施的確是很有創意的,所以我覺得特別有趣!

中午,我們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粽子,並且説要好好的過一個端午節。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餡兒的粽子,我一口氣吃了六個。香甜可口的粽子讓我回味無窮!

吃完粽子,媽媽告訴我,過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古代時人們把做好的粽子扔進了汨羅江中,是為了避免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所以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了今天。

我愛端午節。

我愛端午節600字作文6

前兩天大連一直陰雨連綿,太陽也沒露一下。昨天總算碰上了一個晴天。

今天,從補習班回家,一個人底着頭,漫不經心旳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斷旳彩繩。據分析判斷,這裏前一陣子應該是一個小水凼。(端午過後旳第一個雨天,要把手上旳彩繩摘下來,扔到水凼裏。算是一種習俗吧!)這才突然反應過來。端午節已經過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時孤零零旳彩繩,不可抑制旳想起奶奶。

我旳小學生活大多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旳。那時旳自己那麼無邪,那時旳日子那麼温暖。

那時,在端午節旳前一個晚上,奶奶都會把我摟在懷中,我可以清楚旳感到她旳體温,和她血液中流淌旳愛意。我靜靜旳聽着奶奶輕微旳喘息聲,看她變魔術般旳將普通旳彩繩,擰在一起,編成好看旳結。然後她會用她旳大手托起我旳小手,認真而小心旳將彩繩系在我旳手腕上,腳踝上。清楚旳記得她旳那雙大手那麼温暖,卻那麼粗糙。當時旳我還會天真旳問奶奶,為什麼不好好保護自己旳雙手。而奶奶只是莞爾一笑,不予回答。現在想起,才曉得,那是歲月在奶奶手上留下旳烙印,是她經歷無數風雨坎坷旳見證。繫好後,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似乎在欣賞她旳傑作。而那又是一種怎樣旳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風對嫩柳旳撫弄;秋日裏月光對修竹旳依戀。又似晨曦中露水對小草旳滋潤;暮靄時夕陽與水面旳輝映。奶奶澄澈旳眸子中,滿滿旳,都是對我旳寵愛。

至今,那種感覺依舊十分真切。彷彿還能感覺到奶奶旳體温和目光。

只是後來,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她旳工作總是那麼忙,忙到無暇顧及節日旳到來,更不要説為我係彩繩了。

被忽略旳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旳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着五顏六色旳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説那是小孩子旳東西罷了。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旳端午旳彩繩。

我愛端午節600字作文7

我的家鄉是在湖南省南部的一個小山城——桂東。這裏氣候怡人,冬暖夏涼,素有“天然空調城”的美稱;這裏風景秀麗,四季桂花飄香,享有“南國相思桂花城”的美譽。

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有吉祥喜慶的春節,有富含獨特韻味的麻雀節,有歷史源遠流長的端午節,伴有成功喜悦的中秋節……等等。下面就讓我帶你走進家鄉的端午節吧。

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端午節這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悦。挖草藥、包粽子……更是忙得不亦樂乎。農民伯伯大清早就會到山頭上,田地裏去採集各種各樣的中草藥,這種藥被稱為“端午藥”。據説這天採的藥藥效最好了,連小草葉能入藥。於是市場上賣的端午藥堆積成山,賣的,買的,人山人海,可熱鬧了。人們把葱綠的艾葉掛在大門邊上,據説可以防蟲驅邪呢!人們還會把艾葉伴着雞蛋煮,那伴着艾葉的清香的雞蛋殼好吃了。

以前的端午節,人們還會喝一種叫“雄黃酒”的酒,也是解毒的用途,不過現在人們都喝上了香醇的桂花酒了。拿起粽子,解着細小的繩子,一股淡淡的清香就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剝開翠綠的粽葉,一團黏黏的糯米制成的粽子便映入眼簾。粽子有很多種:花豆的、花生的、板栗的,甚至還有肉餡的;形狀也有大的、小的、長的、方的,但無論是哪一種,都能饞得你直流口水……

你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嗎?據説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楚國才子屈原受到權貴的排擠,覺得報國無門,於是就投入汨羅江自盡。人們怕魚兒吃掉他的屍體,就把粽子投入江中。為了祭祀懷念愛國詩人屈原,從此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就流傳開來了。

每年的端午節,家鄉的鄉親們都會聞着艾葉香,品着桂花酒,吃着香甜的粽子,沉浸在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及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無限緬懷中。

我愛端午節600字作文8

於是,我童年的端午節也是在盼望與守候中來臨的。只不過大人們對端午節的態度是在虔誠中迎來端午的;而象我一樣的孩子們呢,卻是盼望端午早早的到來,我們也好好的吃上幾個香噴噴的粽子了。

説實話,那時每一年除了盼望春節早早的到來外,我始終是盼望着過端午節和中秋節了。

因為在我們家裏,平時初茶淡飯都有些不濟,更談不上吃山珍海味了。於是,父親母親平時積攢一些東西,在時逢佳節時他們才紛紛把這些平時捨不得吃的東西(但今天看上去卻是再普通不過的食品了!)拿出來招待客人或者讓我們幾個小孩子解饞。這,可能是一件讓今天能吃好穿好的小孩子們感到非常費解的事情了。

然而,這確實是我童年的一部分真實寫照。過節,是孩子們快樂的日子。過節,卻是大人們最操勞和忙碌的日子。

在端午節還沒有到來之前,父親和母親便忙開了。母親把珍藏的糯米從大瓷缸裏倒騰出來,用米盅一盅一盅的計量,然後把盛出來的糯米倒入水中浸泡。父親呢,父親卻到煤礦附近的農家毛竹林裏去採摘新鮮的竹葉拿回家來洗淨以備包粽子用。

端午節那天一早,父親便把我從睡夢中拉起來。於是,我背上揹簍跟在父親背後朝我家屋後的那一片山坡走去。

那時候,在我家鄉過端午節,家家户户都有在端午節的清晨去山坡摘割艾蒿的習慣。聽大人們講,端午節這天,大地上生長的百草都是藥,以艾蒿最佳。特別是天剛亮的時候,有夜露滋養過的艾蒿是最好不過的了。

然而,我當時不懂得這些,就是現在也是似懂非懂。至今還疑惑,為什麼每一年只有農曆五月初五的這幾天的艾蒿是藥呢?雖然費解,但我不得不承認端午節的艾蒿還真是好藥啊!

標籤: 精選 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liubaizi/owpwn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