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600字作文 >

被父母誤解作文600字

被父母誤解作文600字

父母也是人,總有很多事情會失誤。其中包括對子女的誤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被父母誤解作文600字,歡迎大家閲讀與借鑑,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被父母誤解作文600字

被父母誤解作文600字一:

“什麼,作業還沒寫完!你是不是有偷着看電視了!哼,還敢狡辯!”唉,我不是在偷懶,我被誤會啦!

事情還要從那天早上説起,當時,我還迷迷糊糊的,媽媽就要去上班了。她囑咐我幾句話後就走了。我本想在睡一會兒,但“天意”不可違,我只好執行媽媽交給我的任務―――完成家庭作業!我安靜地坐在椅子上,認真地寫了起來。好不容易寫完了數學作業,剛想休息一會兒,誰知,門外想起了“咚咚”的敲門聲。“誰呀?”我一邊問,一邊打開了門。門外站着兩位伯伯,開着一輛三輪車。車上裝着修平房漏水的工具。很顯然,他們是給村裏修平房的。我奇怪地問他:“伯伯,請問你找誰呀?”“你知道村裏某某人的家嗎?”他們問。

我回答:“知道。但是他們家裏我們家很遠。”“你可以帶我去嗎?”聽他們這麼説,我就有些猶豫不決了。心中似乎有兩個念頭在掙扎,“嘿,你別忘了,你的作業還沒寫完呢?難道你想挨媽媽罵嗎?”但另一個聲音在説:“喂,你瞧!他們大老遠來幫村裏幹活,人生地不熟的,你應該幫幫他們。正在我左右為難的時候,他們對我説:“小姑娘,還是不麻煩你了,我們自己去打聽吧!”“不,伯伯,我帶你們去!”説完,我就帶着他們找到了那户人家。大約又過了一刻鐘,我才氣喘吁吁地跑回了家。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竟正好和媽媽撞了個正着,“討”來了媽媽的一頓批評……

大人們啊,請你們先聽聽我們的解釋好不好。

被父母誤解作文600字二: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小孩長成了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在這十年裏,我雖然明白了許多的道理,但也傷害過許多關心我的人,其中就有為我操勞的媽媽。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在生病的時候,讓媽媽給我買一塊漢堡包來吃,媽媽非但不肯,還語重心長的説:“孩子,你現在還在生病,漢堡包只會加重你的病情,等你病好後,媽媽一定給你買好吃的。”我大聲地喊到:"不嘛,我就要現在吃。”媽媽堅定地説:“不行,就是不行。”我以為媽媽不再愛我了,要知道媽媽平時可是對我有求必應啊!而今天卻連一個小小的漢堡包都滿足不了我。

想到這裏,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一直往下掉,我原以為哭就可以讓媽媽心軟,沒想到媽媽反而更嚴厲的'説:“男兒有淚不輕彈,你居然為了一個小小的漢堡包就在這裏哭,太沒出息了。”從此以後,我與媽媽之間便有了一堵無形的牆,直到我長大以後,才知道漢堡包這些垃圾食品對身體的危害,並且知道生病時吃這些食品,只會加重病情,百害而無一益啊,我向媽媽承認了錯誤,這才把母子之間的那堵牆給推到了。

這些年來,媽媽一直在為我操勞,而我卻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她的心,在我今後的日子裏,我要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要把“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萬里兒不愁”這句話改寫,令媽媽在我今後的人生路上,不再為我擔驚受怕。

被父母誤解作文600字三:

父母是伴着我走過十四年的人。父母總是無私的關愛着我,也許因為是在父母的關愛下漸漸長大,覺得父母的愛不象以前那樣無微不至,小時候我總在煙雨中能找到來送傘一臉焦急的母親,可現在我有時只能望着從天飄下來的雨滴發呆。以前不管父母去哪,我都能如影隨形,但現在的我只能與家中的書本做伴。

每當這時總是自我安慰,自己已經張大,不再是需要照顧的小孩字,可心中卻同時湧出一陣陣失落。已經記不起來是哪一天,初春的天空吹起了寒冷的北風,下起了冰冷的血耔,原來已經感冒的我想着母親會不會出現。天色慢慢的暗了下來,我帶着失望的心走在初春的風雨中,安慰自己,父母也許不在家。

當我頂着一頭濕漉漉的頭髮打開家門時,卻發現父母坐在一起看電視,狼狽的我忍不住心中的怒起,朝着驚訝的父母叫着:“你們這麼狠心,外面下雨了!你們為什麼不給我送傘呢?”我非常想大聲的叫出來,可感冒的身體加上剛淋雨後的憤怒,我的聲音怎麼都大不起來,隨之而來的是一陣陣頭痛,我顧不上説話的父母,扔下書包便躺在牀上。不知過了多久,媽媽輕輕叫醒了我,端來一碗薑湯,我喝的時候,媽媽注視着我,眼裏全是痛苦和自責,我裝着沒看見,喝完後便沉沉的睡去,只是心和身體都象注入了温暖,不再冰冷。

第二天醒來,窗外已是陽光燦爛,我的頭也被那碗薑湯帶走了。我走到客廳發現那桌子放着感冒藥和熱氣騰騰的早餐,旁邊有一張字條媽媽的字跡跌入眼簾:“對不起,兒子!爸媽沒想到你會因此而病倒,本來是想讓你自己懂得照顧自己但我和你爸有點心急,才……不管怎樣,你要相信爸爸媽媽都是永遠愛你的……”眼淚湧出,心中的歉意像海水般澎湃起來:“爸,媽,我錯怪你們了……”

標籤: 父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liubaizi/3xqyd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