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900字作文 >

【精華】春節的作文900字合集9篇

【精華】春節的作文900字合集9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作文900字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春節的作文900字合集9篇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1

春節是舉國同慶的一個大節日,是一年裏最隆重盛大的節日!每個地方會有很多不同的習俗,我們的家鄉過春節會有很多的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裏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佔的比例更多吧。

一年結束了,在除夕夜是團圓夜,家家户户都張燈結綵的,慶祝一年平安結束,新的一年好的開始。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説説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餚,享受着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走在小鎮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企業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煙花不斷湧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的春節聯歡晚會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是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或麪條,這是我們的傳統習慣。從初一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裏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為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裏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企業開工一般在初六之後,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還有的放煙花,都呈現給人一派喜慶的景象。正月裏我們家鄉還有各類豐富的娛樂活動,如書法家們為大家現場書寫並贈送春聯,京劇、越劇愛好者們會組織演唱會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户户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裏,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着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着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她)們也都心花怒放!

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鞭炮聲聲震耳欲聾,家家户户燈火通明,那五彩繽紛的煙花映紅了大地,映紅了天空,這絢麗的色彩,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家鄉春節總是這麼的熱鬧多彩!你的家鄉過春節一定也很熱鬧快樂吧!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2

所謂寒假,所謂過年,無非是貼對聯,放煙花,吃年飯,看春晚一向如此。

對於過年,早已經沒有了當初那樣的興奮,除去漠然,仍是漠然。倒不如趁着難得的假期去旅行,不禁這樣想着。 但卻沒能料到,我們真的能一家一起去青島。路上景色匆匆閃過,卻漸漸依稀聞見海水的氣味,吹得彷彿身上每一個細胞都興奮的發抖。

人生地不熟地,來到這樣一個陌生的城市,我們理所應當的找了一家旅行船,上了一家“賊船”的遊船,飄蕩在水上,遙望天際與海面銜接處,被陽光照耀波光粼粼的一抹金。實在是美極了。海風很柔,很暖。

回去的時候,做了事後令我相當後悔的一個決定——順便乘車遊玩。被帶到了一家據説是當地“有名”的廟宇,不過因為什麼出名,就不得而知了。無奈,在拉不動的兩個父母的帶領下,只好跟着一起進去看看,剛進大門,解説員對我們説拜廟誠懇之類、以及各種規矩的事情時,我不禁感到厭煩,要知道,從她那化了濃粧的眼睛裏可以看出,她是並不相信這些的。這種煩躁甚至夾雜着一絲的莫名不安。

進入正院,是滿樹的紅牌,也就是所謂的祈福牌,遠遠看去,掉了葉子的樹一片紅。香爐裏,香灰滿是的,檀香氣四處繚繞,還有絡繹不絕,來來往往的“信徒”們,講述着這裏的繁華,香火正旺,卻也加重着我的不安。

來到正殿,解説員不知帶進了多少批遊客,亦或是別的什麼,對這裏的一切相當熟悉,甚至連廟裏的“工作人員”也與其是熟人。他講述的規矩都是相當苛刻的,繁瑣而枯燥,甚至夾雜着一絲恐嚇,深深埋在他所謂的“規矩”裏,我忍不住,想要離開,父母卻沒有想要移動的意思。

走過正殿,拿着發派的小福袋,在解説員的指引下又向左偏殿走去,據説,只是祝一下好運,還特意加重了“免費的”讓大家不要擔心。我不明白當時是怎麼了,神使鬼差的相信了他的鬼話,有了“也好,反正沒什麼損失,跟去看看”的想法,隨着父母去了。

那人像是“專業”的,説了一通“解析”後,遞給我們像是一張餐館的結賬單的東西,也確實開了“菜”——兩根所謂的龍香。到外面上香驅除厄運去了。當負責人員用她那纖纖玉手,指着那刺眼的標價時,我一下子呆住。那個做工不細緻,甚至可以用粗糙來形容的大型檀香,標價為二百九十元。而在看手裏的,他居然開了兩支!工作人員像是看見財神一樣的臉上,露出令人生厭的表情,做着所謂的思想工作:“你們還真是有福氣啊,很少有人能夠同時點兩隻龍香的。”我可以理解為很少有人像你這樣這麼有錢還任人宰割的麼。忍無可忍,終於轉身離去,母親卻一把拉住了我,父母臉上的表情令我絕望。

而卻在右偏殿貼所謂的小福子的時候,差點失控。交上祈福卡的手忽然頓住,耳邊,擦肩而過的阿姨的聲音依舊迴盪縈繞在耳邊,聽得刺耳。“沒想到,這裏還要交一百的善款啊。”

何為善款?何為香火錢?何為神佛?何為寺廟,何為旅行團?一切,在這時變悄然失去了它原本應在的地位。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3

春節到,真熱鬧,家家户户齊歡笑。我哼着自己的編的詩 ,走到客廳,你會問我為什麼這麼開心,是因為,媽媽請了很多親戚來我家玩,又可以收到紅包了,我情不自經的傻笑起來,爸爸見了,問我幹啥,哎,早不出現,晚不出現,偏偏要這個時候出現,這就尷尬了,我頓頓續續的説沒啥。爸爸叫我出去和他去買菜,哎,叫誰不可以,偏要叫我去,

我和爸爸剛出了門,媽媽跑過來,叫我和她去打掃房間,為什麼都要叫我呢,我又那麼受歡迎嗎,真是無語了。媽媽聽了,只好一人打掃房間 。

我和爸爸到了菜市場,爸爸拿着沒有頭緒,問我吃什麼,額,我哪知道吃什麼,有了,那就吃小雞燉蘑菇,清蒸大夾蟹,糖醋排骨,紅燒牛肉。我説了很多很多,爸爸説我要把他變成一個身無分明的窮光蛋,真是的,老爸真小氣,我只是胃口好,我和爸爸開始了瘋狂的買菜行動,就這樣,一小時過去了,我們的菜籃裏玲琅滿目,大獲豐收 。

我們提着我們的戰利品回到了家,正在忙活的小姨管他三七二十一的,提這菜籃就往廚房跑,還沒反應過來的爸爸以為是打劫的,追着小姨叫她把菜還回來,直到清醒過來才明白咋回事,惹得全家哈哈大笑,叮咚,看來是他們已經到了,爸爸剛要給我説啥,就被慌忙的媽媽牽進了廚房,叫他去廚房幫忙,説啥也沒聽清,真是的,小姨叫我在門口招呼客人,我又不是狗,守門幹啥,哎,誰讓我得聽話呢,三十分鐘過去了,親戚們也陸陸續續的'到達了目的地,這下子,我家人鬧了,成年的叔叔們要不在飯廳裏打麻將,要不在客廳裏喝茶看聯歡晚會,成年了的阿姨們都在廚房裏幫忙,要不是我家的廚房挺大的,不然他們會擠成爆米花的,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呢,當然在玩具屋子裏玩過家家,小汽車,洋娃娃,那些大孩子們當然在我屋裏玩電腦,還有的在我屋裏玩遊戲,我的房間都要糟蹋了,我們在玩具屋子裏玩石頭剪刀布,規定誰輸誰就表演,雖然我文藝不好,但是我那天生的藝術是誰也比不了的 ,不信的話你可以問問我們班誰敢和我比藝術,我們玩了14局,我一局都沒輸,哈哈,都在我的計算之中,石頭剪刀布,又贏了,忽然樓底下傳來媽媽的聲音,我把門打開,原來媽媽叫我去吃飯了,我們瘋一樣的衝下來,因為坐不下媽媽讓我們小孩子做一桌,大人坐一桌,我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忽然,一坨米飯向我飛來,還好我反應快,我真在用我的千里眼查找兇手,真看見弟弟都在那裏偷笑,哼哼,這下有你好看的,我不知在哪裏弄來的花生一把向,弟弟靈機一閃,躲了過去,坐在旁邊的表哥看不下去了,大吼一聲,哼要不是我大人有大量,宰相肚裏能撐船,今天有你好看的。

晚飯吃完了,我依依不捨的告別了他們,坐在椅子上,寫下了今天的日記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4

年年大魚大肉過新年,歲歲花紅柳綠迎新春。迎佳節,鬧元宵,為異鄉之客,不禁緬懷起家鄉四川久遠的元宵習俗偷青。

春節是堂而皇之FB的好時節,好酒好菜對胃構成威脅,久而久之,肥膩感驟生,搞點清淡適口,綠色環保的青菜尤如一股清泉,開胃清腸。並且在四川民風民俗中元宵晚上,看鬥哪家小菜長得爽口青翠順手牽羊代為摘之不算偷,反而是被光顧者的榮幸,來年預兆莊稼必定長勢迅猛,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裏,青菜蘿蔔等小菜也值不了幾個錢,倘若是看到你人心好,砍幾顆青菜蓮花白(苞菜)相贈,也夠一家人吃上幾頓的。

偷青一詞定格在童年的記憶中是那麼的清晰,時光的隧道帶你回到從前,光榮屬於八十年代的新一代“穿起喇叭褲,跳起國際舞”那是屬於哥哥姐姐們的神氣,流着鼻涕繫着紅領巾的我輩,成了前衞青年的跟屁蟲,指往哪跟往哪,説幹啥就幹啥。

春節是小孩子的天堂:吃喝玩樂盡情開懷。荷包裏永遠裝滿紅苕杆兒沙胡豆;手裏冒煙一扔便響的是“甩炮兒”叩首做揖討要紅包;走街串户吃的是“轉轉飯”;人山人海圖個看耍龍舞獅,穿街走巷數“柳蓮柳”(打連槍兒);追過幾村幾隊看露天電影;一家老小正月上玟祭老輩子;十五元宵吃完就算過完正月間,明朝“大的做生意小的撿狗屢”該幹啥子就得幹啥子去。錯,還有最後一項既刺激又安逸的活動偷青。

初春乍寒,夜裏漂起淡淡霧氣。三五成羣的偷青隊伍有備而發了。我匆匆的拎個菜籃子跟在大哥的後頭,二娃三娃已在鄰居的菜園子開工了。蓮花白,蘿蔔,萵筍,豌豆顛兒(豆苗),也管不了是不是青的,見一樣採一樣。有用背兜的,有用麻布口袋的,有用塑料口袋的(那時還沒有手袋)應用有盡有,五花八門。忙得不可開焦之時,一聲清脆的狗叫,立馬嚇跑幾個膽小的。畢竟是在做偷雞摸狗之事,確實心虛。好在是鬧元宵玩風俗之際,只當適可而止。夜半三更時清點勝利果實,小菜大葱一大堆,無需明日花錢買菜。不想幺妹半路跑脱鞋,李二麻子撕破褲兒之事不可闢免。

物質還不是很豐富的年代裏,人們盡情享受不很豐年但很滿足的天倫之樂,在坐着神六飛船,科技奔小康的今日,物質商品相當豐富滿足的網球時代,人們消費享受歡慶之佘,徒生節日變味的悲哀:平淡化,缺少過節的氣氛,年年過新年,新年只此過。

一方土養育一方人,一定的經濟基礎造就一特定的地方文化。歷史在向前,時代在發展,能夠留下的就是精華。樹時代新風,改革促發展,今天的繁榮富強的大好光景背後,一些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風民俗正在衰敗,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被遺忘。

科技知識產生的原動力,猛烈地改變了當代人的生活,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要的同時,卻在極大程度上破壞着我們的環境,資源,是史無前例的。只能無奈的歎息,因為科技的發展如離弦之箭,是人力無法竭止的。回想到八十年代説到情人節來臨與玫瑰花巧克力,可能不知為何物?還不如來幾斤豬頭肉與餈粑實在。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5

大年初一進行的第一個重要儀式是祭天。在家的西南或東南方,用沙土堆起的離地高出半米左右的祭壇在前一天就已搭好。初一凌晨,天剛矇矇亮的時候,一家男女老少在主祭人(一般為户主)的帶領下參加祭天儀式。祭壇前擺設一桌,其上放置羊背、各種白食、糖果、茶酒等。首先在祭壇上點燃火和卓拉(佛燈)。主祭人用特製的獻祭勺(一般為九眼勺)向天獻祭,大家在祭壇周圍鋪好的毛氈上向天叩頭。主祭人誦讀“伊金桑”、“蘇利特因桑”等祭文後,人們手捧招財箭、招財袋、招財桶以及盛肉的盤、盛酒的瓶子、盛茶的壺等呼喚:“呼瑞!呼瑞!呼瑞!”他們招喚的財運內容涉及到牧人生活的諸方面,無所不包。最後主祭人問:“福祿財運到否?”大家齊聲回答:“到了!”這樣祭天儀式便告結束。

初一早晨全家人拜年。輩分小的向輩分大的,歲數小的向歲數大的手捧哈達行拜年禮,互致新年的問候。拜年時長輩人對後輩人致春節祝福詞。

初二在蒙古人看來是一年當中最為吉祥的“巴拉吉*瑪”日子,意即“萬事成功的日子”。因此,學生、文人在這一天開始閲讀和寫作,家庭主婦則給她們的針線活開個頭,大家都為新一年的工作剪綵,以期成功。初二晚上,人們觀賞月亮和星星,認為這樣能使人在新一年裏朝氣蓬勃,心想事成。

初三是老年人聚會的日子。平時很少參加文化娛樂活動的老年人這一天聚在一起,接受後輩人的招待和祝福,享受節日飲食,盡情敍舊,相互致以長壽享樂的祝賀。

平時,蒙古人尊稱北斗七星為“道蘭布爾罕奧都”(七顆神星),經常對其獻祭。初七夜晚,當北斗七星剛剛閃爍在天空之時,人們在家門口擺設祭台,焚香、點燃佛燈,把食物的德吉獻向七星,祈禱保佑性命財產,剩下的食品作為七神星的恩賜分給每個人品嚐。

在春節期間,人們穿着漂亮的衣服,騎着健壯的馬,成羣結隊地串門拜年,尤其是年輕人特別活躍。首先要到輩分高的、年紀大的人家去拜年。不管平時來往多不多,關係好不好,春節期間一律相等,凡是周圍的人家都要互相拜年。

為老年人做“那森巴雅爾”(祝壽)及“吉樂奧入勒乎”(紀念本命年)也是春節期間的重要項目。家有70、80、90、100……歲老年人的家族準備喜宴,請親戚好友、鄰里同鄉來一起祝壽。祝壽喜宴和婚禮大宴相似,接受客人們敬贈的禮物,也向客人敬規定數目(喝目)的酒。往往伴有歌手獻藝。本命年每隔12年一次,即13、25、37、49、61、73、85、97……歲為人的本命年。人們認為,本命年是一個人從其生命的一個週期向另一個週期過渡的年份,因此身體在其本命年裏相對比較脆弱。一般來講,13歲和61歲以上的本命年比較受重視而舉行與祝壽相似的活動。祝壽是對高齡人長壽享福的恭賀,而本命年紀念則是對正在跨入其新的生命週期的人的關懷、激勵和祝福。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6

過年,對我們孩子來説是很高興的事,可以拿得到一份豐厚的壓歲錢,可以玩,還能吃豐盛的年夜飯,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們家的人都要圍在一張桌子上吃飯,所以準備的東西就很多。

“噼裏啪啦”,我家的陳大廚上陣了,只見她一手拿這佐料,一手拿着勺子,還不時地嚐嚐菜的味道,一副大師的樣子。而我和妹妹就在一旁打雜,爺爺奶奶則在燒火,讓那濃濃的菜香瀰漫了整屋。

經過我們齊心協力,年夜飯終於算是準備完成了!最後,在菜上加一些裝飾,使那些菜色澤光耀,讓人看了都垂涎三尺。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就開吃了!

我看了這一桌的菜,有豬蹄,有豚肉,有雞肉,還有鴨肉和魚肉,是我有些目不暇接,不知吃哪個才好。

正在大家都吃得高興的時候,妹妹提出了一個問題。她問道:“我們為什麼要吃年夜飯呢?”我聽了後,也想弄個明白,於是我也説:“對啊,為什麼我們要吃年夜飯呢?”爸爸見我們這麼想知道,就説了一個傳説:“傳説高陽氏有三個兒子,死後都變成了疫鬼。兩個居住在江邊,一個卻住在人家屋內的角落裏,專門在除夕夜裏出來嚇唬小孩子。由於火可以驅邪,人們便在除夕夜裏燃燒爐火,再加上家人團聚,疫鬼就不敢出來驚擾小孩子了。還有,一家人一面吃年夜飯,一面閒話家常,每人去談談自己在外面所遇到得意的事情,讓家人共同分享喜悦。”

我和妹妹聽後,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接着我們家就沉浸在歡笑之中。吃飯的時候我們還互相交換新年禮物呢!我得到了一本書,那本書非常不錯噢。大人們就在互相敬酒,歡笑與愉悦在每個人的耳邊縈繞着。

團圓節是大家團圓的日子,大家吃着團圓飯,品着茶,賞着月這應該是人間的一大美事了吧?這節對於在外漂泊的人來説,這節,無疑是他們心底的一個痛處。看着別人一家團圓,而自己只是一個人過着孤獨漂泊的日子。不過,有月陪伴,還有什麼可孤獨的呢?

小的時候,我們一羣小孩子總是喜歡在團圓節的時候在大人身邊竄來竄去,一會又看看飄香四溢的廚房的菜怎麼樣了。然後坐在大人的身邊乖乖的吃着團圓餅,然後再裝模作樣的看看月亮,好像月亮上真有什麼嫦娥仙子,真有什麼吳剛伐桂。不過團圓節對於大人小孩都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可以看見多年不見的親人、朋友。那種感覺真的很好!畢竟自己最親的人回來了。團圓節大人們總是會喝很多的酒,嘴裏總是説着一些好多年不見之類的話,我們哪裏懂得大人們的那種兄弟情義,只是在旁邊叫好罷了。 團圓節我們還會燒一些紙錢,超度那些死去的親人們。爺爺的那種真誠彷彿感動了上蒼,火苗異常的的亮堂彷彿可以看見那些親人們的臉頰;火苗跳動着,又彷彿是在舞一首曲子。

爺爺嘴裏説了很多我聽不懂的話,只看見他最後歎息了一聲,不知是想念那些親人們,還是歎息歲月的無情,月亮一月一月的圓着,可歲月無情,時間蒼老了人的容顏。去的,就再也不會歸來,只剩下那些回憶罷了。 團圓節,團圓的日子,們應該覺得可以和親人們一起過節是一種幸福,團圓的日子,需珍惜。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7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賀大家新年好!我們唱歌,我們跳舞,祝賀大家新年好……――題記。

一年一渡的新春佳節到來了,但令我最難忘的還是那洋溢着濃濃的年味的除夕之夜。

除夕,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每到這一天,遠方的親人都要回到家裏與親人團聚,吃上一餐團年飯,表示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相親相愛,幸福美滿。

吃完團圓飯後,我們就開始守年歲了。大約7點鐘,《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耳邊還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晚會節目很精彩: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小品,還有滑稽逗人的相聲……節目是豐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繚亂。

忽然,“噼裏啪啦”的一聲鞭炮聲印入耳簾,我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煙花的聲音彼伏着,像是在與過去的一年告別。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還是那“非花卻比花甚之”的煙花了。十幾支煙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奼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

“通!”地面上又升起個通體發紅的大火球。它飛到半空,“啪”的一聲,化作千萬顆小火星飛濺開來,拖着長長的、閃光的尾巴緩緩落下,好似翩飛的蝴蝶,從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風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個調皮鬼,給它們塗上七彩的顏色……

“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顆顆發亮,五顏六色的火焰拖着長長的尾巴,爭先恐後,前仆後繼地躥上夜空;瞧!那邊升出了“天女散花”,這裏出現了“孔雀開屏”!哇!再瞧瞧那裏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頓時成了“花”園,“花”的海洋,璀燦奪目,火樹銀花,多美呀!多麼熱鬧的除夕之夜!

“嗖,嗖,嗖”,伴隨着一聲聲清脆的響聲,那漂亮的煙花託着一條美麗的長尾巴,在天空中劃下一道道拱們之後,“閃亮登場”了。煙花五彩繽紛,爭奇鬥豔,把節日的夜空裝點成美麗的大花園!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羣羣衝上天空,又慢慢落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竄上天空,剎那間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頓時像炸開了鍋似的,沸騰不已。

那各種各樣的喜慶聲連成一片,好似響徹雲霄的交響樂。真是動聽極了!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響聲在天空中迴盪。炮仗、鞭炮雙管齊下,一個個直衝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這邊的聲音弱了,那邊的又起來了,聲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鞭炮聲、炮仗聲匯成一股歡快和諧的交響樂,為這無邊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鞭炮聲聲震耳欲聾,家家户户燈火通明,那五彩繽紛的煙花映紅了大地,映紅了天空,這絢麗的色彩,不正象徵着我們祖國的錦繡前程嗎。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8

放寒假了。在家裏有些無聊,凌亂地翻看了很多很多的書,最後決定要寫下些什麼。門外的雪已經融化掉一大半了,偶爾路邊會有雪融化成的很光滑的冰塊,陽光很飽和地從天空的縫隙傾泄而下,地上的雪發着淡淡的金色。這樣的陽光的顏色很適合做告別,一如一種類似於舉行儀式時虔誠與温暖的光芒。

這便是個告別的儀式了吧。

我曾經很矯情並且很俗氣地把雪比作花朵。雪花是來自天空的花朵,而我們一直在天空之下。下雪的時候,是最靠近一年結點的地方,我想那些那些逝去的一切,天空一定會有所記憶,過去一年的一切,天空便以這樣的方式來向我們訴説。

我想如果詮釋此刻的話。

揮手告別去年的一切,一切都將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開始。從來沒有思考過20xx對我來説意味着什麼。

年三十的早晨,街道上不斷交叉着汽車的喇叭聲和各家菜刀與案板發出的篤篤聲。爸爸在大鍋裏煮着大塊的牛肉,不時用筷子插一兩下,煮了整整一個上午,空氣中滿是醬汁與牛肉混合的味道。我想此刻農村的每家每户都會如此吧,在院子裏支上大鍋煮上滿滿一鍋的肉,不斷地加柴進去把火燒旺,水沸溢出來,再添水進去……煮上整整一個上午,提出來放在案板上切成小塊,拿出一大堆筷子招呼四鄰來吃,大家站着談笑……年味雖然不是最濃的時候,但風裏還是有天增歲月人增壽的意味。

家門外乾燥温暖的空氣中充斥着一種雜亂而又熱鬧的年味,爸爸在門前的路邊站着和經過的朋友打招呼時會説一句,來回家過年啊。如果談話稍長,一定會有人説,你看今年的氣温不合節氣啊,連場雪都沒下呢。

這些客套的禮節和司空見慣的話題,在這樣的時間下,就被附着了濃濃的年味。

除夕夜依舊開開心心,滿滿一桌的菜,温好的飲料,等到春晚開始。一家人倚靠着看熱鬧,吃堅果,收發短信。春晚快結束的時候,就這樣沉沉睡去。媽媽臨出門之前把我叫醒,説過了十二點他們要去山上的廟裏祈福,我半睡半醒聽到後又睡下。他們回家的時候,已是凌晨三點,媽媽固執地把我從牀上拽起去洗漱,眼睛乾澀到睜不開,一邊聽着他們説着山上的人怎麼怎麼多他們放的鞭炮有多響有多少人被嚇到之類云云,一邊半睜着眼睛看他們喜氣洋洋的面龐,突然有種説不出的感動。

初一醒來之後就頭疼,也並未覺得這樣在新一年的第一天有什麼倒黴。來拜年的人依舊很多,大家在桌邊七嘴八舌地聊天吃水果,時間差不多之後就去下一家。斷斷續續一羣一羣地來了很多人,聊天的內容也無非是對新的一年的看法憧憬。節氣也是聊天內容的重要話題。不知不覺就會提起去年沒有下雪。畢竟下一場雪對於這些吃飯靠天的人們來説,是多麼重要。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9

除夕總是在爆竹聲中開始,在圓桌旁發展,在春晚與土湯圓的熱氣中達到高潮,最後在爆竹聲中結束。

土湯圓是必出現在每年除夕夜的身影。祖母是個勤快能幹的農村女人,一雙手上廚藝出神入化,非常人所能及。在除夕的第一聲爆竹聲裏,我們這些孩子聚集到那張圓桌旁,桌上早已準備好了醒好的麪糰和各式餡料,在頭頂那盞老白熾燈昏黃的光影下散發着温暖的顏色。

祖母照例先包上一兩個作為示範:先揪下嬰兒拳頭大小的一塊,用擀麪杖擀得薄而均勻,挖一勺餡料置於中央,再整個包起來點上芝麻。這過程寫在紙上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是異乎尋常的繁瑣:不是這個皮擀得太厚就是那個餡料填得過多,導致湯圓被開膛破肚,一副悽慘的重傷員形象。説來也怪,祖母年年教,我們的手藝卻絲毫不見長進,幾番密集培訓下來仍是老樣子。祖母只得繞着圓桌轉圈,看到哪個有問題就停下來救急。最後時間不夠了,祖母就親自上陣。

此時我們就會彼此心照不宣地擠眉弄眼做些小動作,於是你就能看到正方形的湯圓、長條狀的湯圓以及環形的湯圓等等。想不被祖母看到是不可能的,但祖母總是睜隻眼閉隻眼,默許我們的行徑。大家用完所有的麪糰之後,祖母把它們丟進開水裏。爐灶快樂地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柴火噼裏啪啦地燃燒着,白色的蒸汽不急不緩地氤氲着,一切都那麼井井有條。火光給祖母古銅色的皮膚染上紅紅的光暈,像是有青春的熱血在蒼老的血管裏流淌。

當春節晚會開始的時候,湯圓也差不多煮好了。我們三三兩兩地拿着碗向廚房走去,盛上六七隻湯圓再擠到祖父祖母的老屋裏,整齊地坐在老舊的牀沿上,腳下是温暖的火熜,舒適得像天堂。湯圓的味道極好,手擀的麪皮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粗糙,與味蕾接觸時,像大風吹過草原,像情人親密無間的華爾茲,芝麻的香揉碎了散在血液裏,味道久久地在舌尖上徘徊。

雖然在包的時候我們起勁地創造奇形怪狀,但湯圓成品出來以後卻幾乎沒有什麼人動筷子。那些稀奇古怪的湯圓最後都被祖母一個人承包了,她笑眯眯地夾起它們放入嘴裏,眼裏臉上都是心滿意足。

這就是我記憶中的美食,一個虛擬的座標,指向故園的方向;一條無形的紐帶,連接我與祖母;一種冥冥中的緣分,把我和那段時光牢牢地綁在一起,永不分離。

爆竹聲中的除夕、美味的土湯圓、慈愛勤勞的祖母,這些元素和氛圍構成了作者記憶中最温馨最美好的畫面,也藴含了作者對祖母、對故鄉永遠牽繫心中的脈脈深情。作者是一個情感深厚卻用詞至簡的人,但是我們仍能從他細緻的描述中感受到祖孫間的其樂融融——祖母教孫子們擀皮、包餡,默許着孩子們搗蛋做出的奇形怪狀的湯圓,笑眯眯地承包下備受冷落的的惡作劇湯圓。作者是一個很善於用筆表達的人,無論是動作的描繪還是場景的烘托都簡而不繁、恰到好處,幾個比喻用得別緻而妥帖。文章的構思非常值得稱道,把美食——土湯圓,作為連接作者與故園、連接祖孫深情的媒介,表達了作者對祖母以及故園、童年時光的無限眷戀之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jiubaizi/lzn2z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