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900字作文 >

有關春節的作文900字彙總十篇

有關春節的作文900字彙總十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的作文900字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春節的作文900字彙總十篇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1

有首歌謠寫得好:“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家家户户都貼滿了窗花和對聯,大街上都掛上了紅燈籠,歡歡喜喜迎接春節的到來!

歡樂無限一:吃團圓飯看春晚

此時,爸爸媽媽正在廚房裏“埋頭苦幹”為全家經營着除夕“團圓飯”呢,而我們哥倆正進行着一場象棋比賽。“開飯啦!”爸爸的一句話,打破了弟弟的思考,立馬跑到餐桌前,眼冒金星,口水直流。“這麼多我們愛吃的菜呀,我們開動了喲!”我和弟弟喊着。説罷我心想:這麼多的菜,一定有它們的寓意,例如:這條魚肯定就寓意着“年年有餘(魚)了”,魚肉圓子寓意着“團團圓圓”吧……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不看春晚怎麼行呢?我們四人組合就坐在牀上看起了春晚,時間過得很快,爸媽正享受着這其樂融融的歡樂時刻,然而我們哥倆實在熬不住了,伴隨着新年的鞭炮聲,提前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歡樂無限二:年在旅途中

初一的早晨,被一陣陣的爆竹聲吵醒了,我們換上了新衣服,開始了今天的旅行——上海一日遊。弟弟見我起來,他想了想,問:“哥哥上海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呀?”我回答道:“有舉世聞名的東方明珠塔,有城隍廟,有美麗的外灘夜景,還有最好玩的就是溜冰……多得數也數不過來呢!”“哦!那我們快去吧!”“嗯!”我點頭答應,他翻身就把衣服穿好;一日遊結束回到家裏,我和弟弟還一直沉浸在溜冰時地歡聲笑語裏,陶醉在那無限的快樂裏。

歡樂無限三: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每年的初一都是我們最開心的一天,今年也不例外,只是時間順延到初二的晚上。爸爸把我們叫到他們的房間裏,“神祕兮兮的,肯定有詐”我心想道,“來給姑媽、璐璐哥哥拜年了,有驚喜喲。”爸爸説道,説罷。弟弟一個箭步,來到爸爸身邊,我在一旁説道:“看來弟弟已經胸有成竹了!”他説:“祝姑媽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諸事順利,嗯--”爸爸見狀,插了一句:“越長越年輕!”弟弟聽了,説:“越長越年輕!”不一會兒,輪到了我,“預備,開始!”“祝姑媽、璐璐哥哥新年快樂,工作順利,五福臨門!”“叮咚,紅包來了”,我們收到姑媽和哥哥的紅包,樂開花了,一個勁地拽着老爸老媽説要幫我們存起來。此時,看到老爸一臉沉重,才知道老爸想起了兒時的自己收到他爸媽壓歲錢時心情,想起了過世爺爺奶奶了,頓感時光飛逝而過呀!

春節帶着笑容而來,那笑容如同第一縷晨曦對嬌花的撫弄;如同三月裏的春風對碧水的温柔;如同夏日的晚霞對嫩柳的輝映;如同……春節,開心快樂與我相隨,我愛你!期盼着你再一次帶着燦爛的笑容款款而來。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2

除夕前夜:購物熱潮

春節前夕,在武漢展覽館開展的“年貨大采購”吸引了不少購物狂人,我們全家也不例外。這不,經過家庭組委會的討論,決定由奶奶,媽媽和我作為代表去採購。我特別興奮,心想:這下又可以買我最愛喝的馬奶酒了。

第二天,我們仨就急匆匆的趕往展覽館。只見——如山似海的人們都擁作一團,你推我搡的朝大門湧去;不少小攤小販趁着這個機會,紛紛找了個地方,不斷地對自己的商品自吹自擂;幾個私家車司機,一直在展覽館邊遊蕩,詢問人們是否坐車……

我們在人海中穿梭着,終於擠進了展覽館的大門。琳琅滿目的商品看的我眼花繚亂,不知該從何開始。東奔西走了兩個多小時,我們抱着一大堆“戰利品”,哦,不僅僅是我們,其他人也抱着一大堆年貨心滿意足的回家了。

大年三十:喜氣洋洋

清晨,我一骨碌就從牀上爬了起來,你可能會很奇怪,平常我都是最晚起來的,今天怎麼起這麼早呢?大年三十,我是絕對不會睡懶覺的。起來後我才發現,原來我起的一點也不早,其他人早就起來了,都在忙着做菜呢。經管如此,也一點兒也不影響我的好心情。洗漱完畢後,我和爸爸就開始張羅着裝飾屋子了。你看這是我們的春聯——上聯:丹鳳呈祥龍獻瑞 下聯:紅桃賀歲杏迎春 橫批:福滿人間 怎樣?很吉祥吧。一小時後,裝飾完畢,只見:兩個紅彤彤的大燈籠掛在走廊上方的小架子那;一副紅豔豔的春聯貼在房門口;還有一個巨大的“福“字立在門前。是不是頗有一番喜氣呢?

終於等到了我最期待的環節了:包餃子!包餃子,可是東北人的拿手絕活,所以呢,包餃子肯定要有身為山東人的老爸帶頭。只見他麻利的撈起一塊皮,包上一點餡,然後輕輕地按幾下,折幾下,一個方方正正的餃子就成型了。我試圖也向老爸那樣包,可是那餃子皮彷彿一個不乖的小孩子,在我手中扭來扭去,就是不聽話,已經有好幾個餃子在我手中“掛彩”。我無奈的丟下了餃子皮,一邊兒呆着去了。

時間飛快的流逝着,眨眼天就黑了。“嗤,嗤,嗤——”的幾聲,天空盛開了幾朵鮮花,五彩繽紛,這響亮的聲音一聽就知道肯定又是哪家在放煙花了。又是幾聲清脆的爆裂聲,漆黑的天空頓時變得一片通明,原本墨一般黑的屋脊,此時如同被明亮的彩燈照耀得清晰可見,遠處的羣山也依稀可辨。隨着鮮花的盛開,頓時傳來一陣驚喜的歡呼聲。小河之畔,時而隱現一張張仰望天空的笑臉。天上的美景稍縱即逝,地上的驚喜卻在漫延。

我們全家圍着大圓桌,吃着熱氣騰騰的團圓飯,看着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等待着新年的到來。

七天長假:走親訪友

“恭喜發財!”一陣陣問候傳入耳中,原來是走親訪友的熟人互致問候。而我和夥伴們則是跑東家串西家,“跟您拜個年!”僅憑這一句話,手中的鈔票就多了起來,甚至手中還會賺得一大把香煙。而這大多是送給我的爺爺,有時我也會偷偷地試着抽一下,可吸了一口就咳嗽不止,只好把它扔掉了。

我在串門時往往會:孩子們在一起打打鬧鬧,東奔西跑;大人們在一起談談家常;老人們則在兒女們的陪伴下觀看着TV節目,精彩的節目時而惹得老人們會心地笑個不停。

這個春節,過的温馨,喜洋洋,每個人都滿面春風,滿嘴流油……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3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早晨我還沒醒,就聽到了鞭炮的聲音。平靜的社區,今日顯得熱鬧非凡。這熱鬧的喧囂,把我的睡意一股腦的全都打撒開來。於是,起牀穿上了新衣服連早飯都來不及吃就衝到門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煙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媽媽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樂”“王阿姨,工作順了”“劉奶奶,身體健康”〃〃〃跟所有的長輩們拜過年之後,媽媽提議説:一會,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氣氛。 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熱鬧了。人們手裏有提着大袋大袋的菜,身邊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看!我左邊的一位四、五歲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轉過頭對一位滿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點!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邊超市發的小氣球的,紅的,黃的,綠的,還有藍的。也有三五成羣,手挽着手説説笑笑的姑娘們,小夥子們,忙綠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這個時候應該是大家最放鬆,最高興的時候。你看,路燈上還掛着兩個小紅燈,喜氣洋洋的。就像在説,“我們也要過新年,我們也要過新年”。

一進菜市場,那才更熱鬧呢!人流竄動,一眼望去,什麼也看不見,全是人。還有那翠綠的黃瓜,可真新鮮哪,你看,那金黃色的小花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多麼的生機勃勃啊。那鯽魚,鰱魚,青魚,草魚等等在水裏游來游去,真是印證了我們中國的老話:年年有魚(餘)!黃的韭菜,紅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蘿蔔〃〃〃真是要什麼有什麼呀。“哎喲!可真夠擠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媽媽買了幾個我愛吃的菜,結完帳就走出了菜場。超市裏的收銀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長龍。 傍晚時分,街上,又漸漸安靜下來。店主們把店子關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許關門。大家都提着東西回家過年去了。

到了晚上6點左右,社區漸漸安靜,孩子們都回家吃團圓飯去了。吃完團圓飯7、8點的樣子社區又重新熱鬧起來。孩子們全都出來放花炮了。這個放個“降落傘,”那個又放個“天女撒花”〃〃〃〃各式各樣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個都會聚集好幾個孩子,他們在討論誰的花炮最美麗,誰的花炮顏色最多,之後又是陣陣歡笑。大人們或幾個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將;或幾個坐在一起嗑瓜子,剝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爾還要幫他們一下。大多數的孩子,都是自己獨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們陸陸續續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勸説下,不情願的回了家,一天的熱鬧景象漸漸被夜幕包圍。我不禁感歎又是一年到,時間過得可真快呀!

春節見聞

“當、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家家户户的門上早已貼上了或火紅或金黃的對聯,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樂得合不攏嘴。興奮的孩子們有的目不轉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這首《元日》詩生動地描繪了我國最隆重、最悠久、最受歡迎的傳統節日——春節的喜慶景象。我喜歡春節,不僅是因為響亮的爆竹、火紅的春聯、耀眼的煙火,更是因為春節是閤家團圓、親人相聚的美好節日。

我的家鄉遠在江西,那裏有我兒時的樂園:一口老井、一泓池塘、幾縷炊煙、幾聲雞鳴……這是我記憶深處的一幅美麗寧靜的鄉村畫卷。家鄉有我很多很多的親人,尤其是我那白髮蒼蒼、和藹慈祥的奶奶更讓我日夜牽掛。早在寒假伊始,我便纏着爸媽説要回老家過年,爸媽問我為什麼。我説:“回老家看望奶奶唄!再説,好多人在一起過年才更有年味!”爸媽讚許地點了點頭。

好不容易盼到除夕。這一天,我和爸媽起了大早,帶上早已備好的行裝,驅車前往我那日思夜想的老家。一路上,我們風塵僕僕,家似一盞明燈在前方將我們指引。車子川流不息,我知道,很多人和我們一樣,都是在趕往回家的路上。

也不知車子走了多久,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但眼前的景物卻越發清晰可辨。快到家了!快到家了!我心頭一陣欣喜,早把旅途的勞頓拋到九霄雲外。當老家的屋頂映入我眼簾的那一刻,我按下車窗大喊:“奶奶!奶奶!我回家了!”這一喊,裏屋外屋的親人全都出來了,他們人人臉上都洋溢着發自心底的微笑。我一下車,親人們就圍了過來,有的幫拿行李,有的噓寒問暖。奶奶站在大門口,眼噙着激動的淚水,嘴裏不停地念叨:“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就連老家的小花狗也加入了歡迎的隊伍,它歡快地搖着尾巴,一顛一顛地跑着,來回地蹭着我的褲腳。我在人羣的簇擁下走進了家門,濃濃的親情已將我緊緊包圍。

華燈初上,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年夜飯開始了。餐桌上雖然沒有什麼山珍海味、奇珍異果,但只要親人們團聚在一起,我感覺吃什麼都是那麼香甜。吃完年夜飯,按照習俗,大人們要給我們小孩子發壓歲錢了。以前的我一聽到發壓歲錢,會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但如今,我長大了,深知大人們掙錢的艱辛——特別是奶奶,她靠種菜才有點微薄的收入。所以當奶奶要發給我壓歲錢時,我推辭不要。奶奶堅持要給,她動情地説:“好孩子,你這麼遠跑回來看望奶奶,我心裏有説不出的高興!若不表達一下奶奶的心意,我怎麼也過意不去。你就拿着吧,這些錢你可以用來買些文具,你可要好好學習呀!”説完,奶奶把紅包硬往我手裏一塞,立刻轉身忙家務活去了。我望着奶奶微駝的、日漸蒼老的背影,鼻子一酸,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這沉甸甸的紅包,可承載了大人們多少的祝福和期待呀!

夜已黑,窗外的天空中,璀璨的煙花爭奇鬥豔。那煙花升騰的是濃濃的親情!那煙花綻放的是團聚的笑臉!團聚因春節而熱鬧,春節因團聚而温馨。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5

二零**年的二月,冰雪灑落在整個城市。雖然寒冷,可今年春節過的暖融融的,使我記憶猶新。

春節是在我們家過的。奶奶為了今天,準備了不少年貨:炸蘿蔔丸子、炒花生、炸麻片,熱氣竄滿了整個屋子。老媽則是去超市購買飲料、水果,還要給我們這些小饞貓買零食。爸爸就忙裏忙外了,一會兒跑到廚房裏炒菜,一會又去給親戚朋友開門。我們兩個小孩在裏屋玩遊戲,一家子都忙得不可開交,卻也其樂融融。

直到晚上,幾個大忙人才放下手中的活兒,坐下和家人聊天。當我看到桌上的美味佳餚時,用筷子左夾夾,右夾夾,各種菜都嚐嚐鮮兒。忽然,一個聲音響起:“這涼拌黃瓜怎麼這麼鹹啊!你放了多少個鹽罐子呀?”老爸只是低頭吃菜,不敢頂老婆大人一句話。為了緩解尷尬的氣氛,我立即説道:“這菜,我倒覺得很甜呢!”媽媽反説道:“不甜啊!這又不是糖醋排骨。”“這裏面是濃濃的愛,甜甜的心吶!”一家人抬着頭望着我高興地説:“騰騰真會説話。”“是啊,嘴真甜。”“你從哪兒學得這麼多啊?”我摸摸頭皮,低頭不作聲。一會兒,家人的杯子舉向了我:“敬騰騰一杯。別謙虛了,吃飯吧,別浪費了你爸的勞動成果。”我把杯子舉了起來,橙汁的那種顏色濃濃的,卻又感覺很透明,在燈光下晶瑩閃亮。“這魷魚味道真不錯啊!”我瞧着老爸説,“只是平常吃不到這麼美味的大餐,而是粗茶淡飯嘍!”老爸的臉“唰”的一下子紅了:“提那幹嘛?盡説我壞話。誰要再不服氣,就不要吃啦!”“哼!明明是嘛!你起牀還……”老爸的臉更紅了,不知是喝酒喝的還是心虛了。為避開這個話題,他又轉向廚房,神祕地走了過去,從身後端出一盤紅燒魚,上面還冒着熱氣。我第一個用筷子夾了魚肉,嘴裏一個勁兒的冒着熱氣,覺得這就是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刻。

奶奶和好了面,用手一碰,粘粘的。周圍組成了許多小組。有“包餃子”、“足球迷”和“春晚族”,在樓下還隱藏着“電腦民”。我洗乾淨了手,加入了“包餃子”一組。包餃子對於我來説不是很難,基本要領我都掌握了,唯獨我的餃子總是“站”不起來。看看奶奶的餃子,利利索索的,個個“神氣十足”、“精神飽滿”、“挺胸抬頭”。再看看我的餃子,軟軟地倒下了,像個殘兵敗將,用媽媽的話説,就是一攤“爛泥”。奶奶一個勁兒地用手比劃,我卻總學不會,便不耐煩地説:“奶奶,你的餃子是個好將軍,我的餃子是個殘疾的小兵。都殘疾了,還能升級為將軍嗎?”“好,好,就依你。回頭下鍋煮了,看餃子的體型,一眼就能認出是你包的!”我笑了笑,一臉的迷惑:有什麼辦法能使我的餃子站起來呢?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都忘記了催促放鞭炮,結果,鞭炮也像“爛泥”一樣睡在哪裏了。

今年春節,冰雪封住了遊子們回家的路,卻沒有封住他們的心。但願大家都能向我們家一樣,每年都能和家人一起團聚,過個好年。我難忘今年的春節,難忘家人的歡聲笑語。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6

春節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裏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曆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曆”,明確規定以農曆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曆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於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後的農閒季節,漢鄭玄也説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這天的話來説,就是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麼春節到底是怎樣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方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但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之後,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雲的不測,使他很苦惱。然後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明白後,忍不住帶着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悦,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説:“期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光,建立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狀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後,明白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於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衞抓住了,祖乙明白後,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然後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此刻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之後,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曆,之後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説就是為了紀念萬年的。

此刻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7

往年的春節,大多時間都被吃與放鞭炮給覆蓋了,雖然開心,但卻沒有意義,而在今年這個金鼠報福的春節裏,我有幸目睹了一場精彩的拔河比賽,更增添了過春節的那股熱鬧勁。

今年我們一家人回鄉下老家過年,提上大包,小包就“浩浩蕩蕩”的進村了,剛進村就聽説,我們這今年要舉行一場拔河,當時我一聽,就有一種“有好戲看了”的感覺,喜上心頭。我把手上的包擱家裏去後,便跑到村委會去,原來是我們村與其他幾個村舉行一場拔河比賽,每個村男女各六名,比賽時間定在下午3:00,勝方還有獎酬呢。“真是有趣”也不知怎麼的我就對着公告欄説了這麼一句。

吃完午飯,也快三點了,我剛走出門一瞧,這陣勢,真有點像日本鬼子進城啊:村長和村書記在前面帶着參賽隊員,後面跟着咱們村的男女老少,隊伍長而寬,望都望不到邊,聽説這是去比賽場地,我也加入了這隊伍,來到比賽場地,真是如我所料——人山人海。一條麻繩穩當的放在操場中間,旁邊圍滿了人。

“噼~裏~啪~啦~”鞭炮聲響了,先是函樂坡(男)vs下屯村(男),也就是我們村與函樂坡之間的比賽,隊員門紛紛入場,圍在兩旁的的觀眾們伸長脖子,好象生怕看不到自己本村的隊員似的,為了方便“攻守自如”,隊員們都把鞋給拖了,有一些為了不凍着還穿着襪子呢,他們個個磨拳擦掌,好象要把對方吃了似的,隨後,手便緊緊的拽住繩子,似乎要把繩子佔為己有似的。

“嘟”,哨聲響起,隊員們個個前腳弓,後腳彎,朝自己這邊使勁,而旁邊的觀眾們個個伸長脖子,眼睛緊緊盯着隊員們。而場內的拉拉隊,有節奏的喊着“一二~三”,特別是“三”,喊得特別有爆發性,好象自己也在拔河似的,同時雙手一直向自己的那一隊煽去,示意朝那邊拉。隊員們牙齒咬着沒有血色的脣,好象自己一鬆脣,繩子就要被對方那邊拉走,特別是我們的“壓陣大使”——最後一位的大媽,瞧她蹲着一個“下馬蹲”,手緊緊抓住繩子,眉頭緊鎖,嘴脣有些發紫,冬天的涼風吹過,她蓬亂的頭髮微微顫抖。而我們的“先鋒”——40多歲的大嬸也不遜色,只見她目光緊緊鎖住中間的紅繩,全身朝後傾斜,生怕紅繩被“攬”過去似的。

“嘟”,結束的哨聲響起,觀眾們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隊員們也進拽的手卻沒有松下,也許此時他們的心也是被緊拽着的吧,只聽“耶,我們贏了”的歡呼聲,我便料到我們村贏了,緊繃着的眉頭頓然舒開。接下來的比賽我們都全力以負,終於以女隊第三名,男隊第二名的成績獲勝。

今年的春節我過得真是十分有意義,不僅觀看了一場精彩的比賽,還從比賽中感受到了“團結就是力量”着句話的真諦。相信XX年我也可以過的十分有意義,因為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嘛。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8

早在放寒假之前,媽媽就讓舅舅訂了邛海的賓館,春節我們全家計劃去邛海玩!

好不容易盼來了除夕,吃了豐盛的年夜飯,和家人一起看了春節聯歡晚會後又和爸爸連夜去石經寺燒了香。初一下午姑姑和舅舅一家來我們家過了一晚上。初二凌晨四點,我們都快快的起了牀,當時我的心情非常的激動,想着那裏有什麼好玩的呢?我和弟弟吃完飯後,一直催他們快點吃,好快點出發。我等啊等,他們終於吃完了。拿上了行李,上車出發了。出發時天上還是黑乎乎的,出門了,我的心情更加激動!車子先上了成雅高速,又上了雅西高速,12點到達了目的地。途中我們經過了世界上最高的橋——臘八斤大橋,它是世界第一高墩大橋,還經過了長達10公里的泥巴山隧道。但可惜的是,高橋因為霧大所以沒有看到。後經過了大渡河,河水的顏色跟長江水一樣的黃。過了泥巴山後,可以看見燦爛的陽光,還看到了綠油油的麥苗地,和金燦燦的油菜花。到邛海吃完飯,回了賓館,我和弟弟在賓館的露台上看風景,遠遠望去,邛海真的太美了!邛海實際上是湖,湖水像藍天一樣的藍。我們又蹦又跳在那兒玩!我心裏想:”這裏這麼美,一定很好玩!“

中午,他們都睡中午覺了,我和弟弟在玩電腦。他們睡醒了後,爸爸帶我和舅舅,舅媽去騎自行車。但弟弟又睡着了。我們走到邛海邊上,到濕地公園,租了兩輛雙人自行車,我和爸爸一輛,舅舅和舅媽一輛,我和舅媽坐後面,舅舅和爸爸坐前面,本來是舅舅他們騎在前面,後來爸爸説:”我們去追上他們。“我説:”可以呀!“然後,我和爸爸使勁的蹬,蹬的時候,我不由自主大聲的説了一句:”像風一樣的自由!“我們就追上他們了。當時,我的心情非常的開心!因為我們比舅舅和舅媽後騎,但我和爸爸超過了他們。爸爸對我説:”我們騎到那座很遠的山腳下去吧。“我説:”這也太遠了吧!“我又説:”我們騎到一半吧。“但爸爸還是堅持要騎到底。我只好騎了。然後,爸爸告訴舅舅他們,舅舅也答應了。我們就像比賽一樣的,你一會兒騎在前面,我一會兒騎在前面。快騎到山底了。我都騎不動了。但爸爸説:”堅持就是勝利!再加把勁就到了。這時,我回過頭一看,舅舅和舅媽已經無影無蹤了。我又和爸爸一起加把勁一蹬。一下子就蹬到底了。我和爸爸在那等了2——3分鐘,等的時候,我和爸爸還在那兒攝影留念,舅舅和舅媽才到,舅舅和我一樣的有精神,而舅媽,已經累的靠在椅子上快動不了了。我們喝了一瓶礦泉水,然後,繼續上路,原路返回。到公園門口,下了自行車,又還了車,回了賓館。在回賓館的路上,爸爸給我説:“我們一共騎了15公里,騎到山腳下有7.5公里。”我和舅媽都嚇了一跳。都説:“哇!一下子就騎了15公里。”我心裏想:只要你做到胸有成足,就能百戰百勝!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9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伴有一則淒涼的民間傳説:

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餬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閒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裏。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裏,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説了。誰知此話被灶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灶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灶的準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灶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祭灶人跪在灶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説雞是灶爺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為雞,而稱為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馬”。

焚燒香表後,屋內香煙繚繞,充滿神祕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裏唸唸有詞。唸完後,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説明灶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灶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灶糖和火燒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傳説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信息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説,祭灶用灶糖,並非粘灶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説閒話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灶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麪、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們把祭灶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裏。能吃到家裏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10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我最喜愛的節日。不過,每到春節來臨,一個讓人很頭痛的問題就來了——今年春節到底在哪裏過!?

我爸爸在銀川工作,因為工作關係,爸爸自己都不知道能在哪裏過年!當我們準備到銀川和爸爸團聚,爸爸卻被派去天水。經過三天的“談判”,最終決定,我和媽媽去爸爸老家過年。

初四一早,我和媽媽大包小包地上了火車。火車在飛,我的心飛得比火車更快。我看到了爺爺奶奶在村口望眼欲穿的焦灼;看見了爺爺奶奶的皺紋堆成憨憨的笑容;看到了爺爺在爐火上燉着的豬蹄,奶奶端着香氣撲鼻的油餅;看到了伯伯、姑姑、姐姐……圍着我和媽媽“家長裏短”。

我和媽媽剛下車,早早守在車站的姑姑就衝了過來。真沒有想到,好多年沒有見面,姑姑還是在人羣中一眼就認出了我。火車站離家還有半小時的路,姑姑的電話響個不停,那是爺爺奶奶實在等不及了。爺爺還騎着他那電動三輪車,遠遠地迎接我們,我不由得感歎:過年了,爺爺奶奶是真的想我們了!

第二天一早,奶奶就開始準備包餃子。起先,我和媽媽都不知道奶奶是要幹什麼。只見奶奶擀了大大的一塊麪皮,一大盆的菜餡,像是要包東西,但確實不像包餃子,真的搞不清楚。“呀!這不是包餛飩嗎?”等奶奶包出幾個圓圓的“胖小子”時,我驚喜地叫起來。奶奶説:“過年團聚吃餃子。”我才知道,這是老家的餃子。我想和奶奶一起包餃子,可奶奶擋來擋去就是不讓我包,非要讓我去玩。不是怕我累,就是怕我把衣服弄髒了。我看着奶奶包,心想,這餃子裏包的,不僅僅是香噴噴的餡,更是一份濃濃的親情啊!餃子出鍋了,聞一聞,香氣撲鼻,咬一口,心裏暖暖的。

在老家這幾天,我算是玩得“不亦樂乎”。我整天跟着我哥哥,去老家附近的大麥場子玩。大麥場沒有塑膠,更沒有水泥地,那裏只有塵土飛揚的土地,有一個臨時搭建的“土裏土氣”的舞台。那裏的孩子沒有陌生人的概念,我剛到場裏,就有三四個四五歲的孩子圍住我,有叫姐姐的,有叫姑姑的,就是我不認識她們,可她們二話不説就往我身上撲,把我壓在地上,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可我不敢狠勁翻身,生怕把她們弄疼了。好不容易脱身了,她們又追着我滿場子跑,跑得我上氣不接下氣,鄉里的孩子跑得真快!我不但不覺得她們討厭,反而覺得她們是那麼親善可愛,我感受到農村人之間直來直去的真誠和真心。農村的人們是熱愛生活的,在那臨時搭建的簡樸小舞台上,即使五音不全,也要放開嗓子去唱,演繹快樂的人生

快到開學的日子了,我才知道功課才做了一點點,我有些不捨,我真不願離開,在老家,多熱鬧啊!我喜歡老家那質樸清純的孩童,我愛那在塵土飛揚中清澈的笑聲。明年的年,還是在老家過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jiubaizi/jodr8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