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900字作文 >

【精選】元宵節的作文900字合集8篇

【精選】元宵節的作文900字合集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900字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元宵節的作文900字合集8篇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1

今天,是2月14日,是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就讓我來説一下元宵節的習俗和由來吧!

元宵節有幾大習俗:

1.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也就是湯圓,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

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可以油炸,代表着團團圓圓。2. 送花燈,“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3. 耍龍燈,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於很多的地方。

4. 舞獅子,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徵着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着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5. 猜燈謎,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還有各種習俗,我和爸爸媽媽今天也為了祝願我們一家人以後團團圓圓的,所以,我們一起圍在一張圓桌子上,一起吃着熱氣騰騰的湯圓。

我從媽媽那裏得知了元宵節的由來。它的由來是這樣的:傳説一:傳説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 後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把這 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説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 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説:“在正 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掛起紅燈籠、點爆竹、 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 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 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的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 户户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祝我們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閤家團圓。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2

正月十五的晚上,姑姑請我們去火鍋店,豐盛的晚餐擺滿了一桌,我們一家人共吃團圓飯。我對全家人在這難忘元宵夜,相聚在這裏,共度良宵的幸福之情難以言表。

吃過飯後,我們從火鍋店出來,看到街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在路邊的空地上,有許多的小朋友在放煙火,五彩的火花不時從天空呼嘯劃過,或是從平地竄出,把元宵節的夜空裝扮的更加燦爛絢麗。

走着走着,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縣城的廣場上,廣場上正在舉辦着燈展。這兒的燈真多啊!你瞧,各家店鋪門口都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的。有紙的、紗的、玻璃的、塑料的……有的燈套着粉紅色的外套,有的燈穿着金色的褲子,有的燈披着淡藍色的披肩,有的還襯着變色的五彩衣正月十五元宵節作文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

聽媽媽講,傳説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氾濫,城外田地乾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後餘地回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裏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後,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説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後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所以心裏好像揣着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着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我慶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嚐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誇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我心裏美滋滋的。

晚上七點左右,我們全家一起下樓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劉一凡,我倆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個最大的“金椰子”禮花,用香把禮花點着了,看見一朵朵美麗的“茶花”衝上天空綻放了,我和劉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個超大型的“飛毛腿”,只見那好似流星劃過天際,放射出五彩光芒,飛遠了。接着又放了手搖花、花籃、降落傘……

最後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上看着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今天我學會了煮湯圓的常識,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樂。我夢想每天都是元宵節那該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3

面對着這一條和藹可親的巨龍,我真想問它:你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一陣風吹了過去,龍鬚抖動了一下,好像在説,我從遠古來,要把和平帶到末來去。

在元宵佳節那一天,老媽帶我來到了中山公園觀燈,一進門,我信就發現這時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燈的世界。有手挽手的情侶,有手牽手的你子或母女,還有坐着輪椅的老人。這裏什麼燈都有:樹上掛着的燈,地上擺着的燈,水中漂着的燈。有“中國龍“、荷花“、“飛天神六“、奧運之光“......每一盞燈栩栩如生。

剛進公園大門,第一眼看到的是金狗拜年,兩隻可愛的小狗正相互做拜年姿勢,好象調皮的對我們説: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這裏,每盞燈有每盞燈的架勢,每盞燈有每盞燈氣魄,每個燈都有它的可愛之處。最引人生目的還是那條“中國龍“。它長30米,寬2米,高6米。青色的龍鱗描着金色的花紋。我訂真一看,嗬!原來是用一盆盆綠葉金花的菊花裝扮成的。“中國龍“的嘴裏銜着一個銀白色的鋼珠。眼眼突兀,光彩照人。“中國龍“的兩隻前爪向前躍,後腿直向後蹬,像在天空中騰雲駕霧。“中國龍“大氣磅礴,楞一點也不讓人覺得它盛氣凌人,它的嘴角看上去像是在微笑,真是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面對着這一條和藹可親的巨龍,我真想問它:你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一陣風吹了過去,龍鬚抖動了一下,好像在説,我從遠古來,要把和平帶到末來去。

來這兒觀賞的人們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個母親抱着自已的.孩子説:“看,那麼多漂亮的菊花做的。“有的小朋友手拉手,説“好氣派的巨龍啊!真大!”有的也許是在這裏看不夠,也許是想把這珍貴的鏡頭帶給親朋好友觀賞,連話都沒來得急説,就開始拍照了。嘿嘿,還有人連三角架都帶來了。沒相機的就用手機,反正大家都想記錄下這美麗的“中國龍“,連老外也不例外。

在春寒料峭的元宵節,怎麼滿池的荷花都開了?哦!原來是荷花燈呀!還伴着荷葉呢。風一吹,荷花就像穿着粉色紗裙的漂亮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如果把熒光閃爍的湖面比做一個舞台的話。幾十朵荷花邊和一羣小鴨們遊了過來,看着天空和星星玩耍,與月亮聊天,我彷彿也加入了這荷花燈的行列。看花燈的人們彷彿也加入進去一起舞蹈起來......

這明亮的荷花、荷葉,讓我感到像一個新生命,我地法想象它是一個花燈。這荷花,荷葉就像把我帶回上天似的,就算在這寒冷的元宵節裏也倍感温暖。

時候不早了,我往大門的方向走去。今天可算是讓我大飽眼福,看完了這個又看那個,看完那個又看不夠這個,搞得我連個路都認不清了。好不容易走出公園大門,我還三步一回頭,依依不捨呢!

是啊,元宵佳節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燈展每年也只辦一次,真希望這燈展一年辦得比一年好,待來年,我還要來這裏看燈展!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4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然而賞燈活動規模非常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噴噴的牛排之後,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湯圓,有黑芝麻餡的、豆沙餡的、果仁餡的,令我眼花繚亂,我隨便夾起了一個,一嚼,啊!滿口的豆沙香飄了出來,發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夾起一個又一個,吃得我滿嘴飄香。

晚飯後,咱們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廣場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非常多警察叔叔在維持秩序,公路上連汽車都沒有,人們把公路當成了人行道,人羣緩緩的流向南湖廣場。當咱們走近廣場,哇!那裏已經是人頭攢動,看樣子咱們只能擠進去了。八點鐘一到,開始放焰火了,一顆顆禮花騰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開,有的像有節奏飛舞的流星,有的如閃閃發光的金環,有的像綻放着菊花,有的還像滿天的繁星……剎那間,又一聲巨響,一個禮花在天空中爆開,發出耀眼的彩光,在場的人們隨着禮花的綻放而轟動,夜空被裝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斕,廣場上沸騰了。今年的元宵節真的讓人難忘!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5

今天是元宵節,我又一次温習了關於這個節日的傳説:

在很久以前,有一年春節剛過,有人在獵殺兇禽猛獸的時候,誤殺了一隻迷路的神鳥,玉皇大帝得知後非常震怒,意欲派遣天兵天將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所有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

玉皇大帝有個女兒,心地非常善良,她不忍心看到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人們,希望他們早做準備。

眾人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如雷貫耳,惶惶不可終日。這時,有個老人想出一條妙計,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家家户户都要張燈結綵、放鞭炮、燃煙火。這樣一來,玉皇大帝以為人間已被燒光了,無須再派天兵天將,大家就會平安無事。”大家聽了老人的話,點頭稱是,於是分頭去準備。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玉皇大帝從天庭往下一看,發現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以為是熊熊火焰,人畜財產定會燒光,心中大喜,隨即取消派遣天兵天將的命令。人們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點花燈,放鞭炮,燃煙火,久而久之成俗。

今晚,我老早就吃完元宵,叫上姐姐、弟弟,抬着春節前我和老爸一起選購的“高空禮花炮”來到院子裏的停車場。在我們居住的大院有個習俗,每年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把買來的花炮拿到停車場或大門口,輪流點放,一起觀看,就好象是有組織的焰火晚會一樣熱鬧。我家的大花炮幾乎每年都是數一數二的。

接下來,就是本小姐我表演了。我拿着打火機,來到花炮面前,小心翼翼地點着了引火線(往年可都是爸爸點的),然後撒腿就隨姐姐弟弟退後到十米以外。

“噼裏啪啦!砰啪!啪裏噼啦!砰!”一發發花炮先是象快速上升的小火球,到達一定高度後迅速炸開,形成一朵朵大圓形奇花向四周瀰漫,場面非常壯觀。此時,黑夜中還下着小雨,我們仰望天空,旁邊的黑雲都被花炮染成了一片紅光,散開的花點更似漫天星呢!

我家的高空禮花足足響了十分鐘,這個花炮才算是已經Gameoven了。姐姐嘴裏嘟囔着:“真不過癮,我以為要二十分鐘呢,沒想到這麼快都沒了。”“呵呵,你以為真要二十分鐘呀!真是這樣的話,就不叫花炮了。”我笑嘻嘻地解釋。

接下來我們又一起欣賞了別人家各種各樣的花炮,蘑菇狀、瀑布流水形、天女散花。真是目不暇接呀!

回到家,爸爸看我意猶未盡的樣子,知道是炮沒放夠,就把我推到陽台上,也沒有經過我同意就把窗户打開,把我已經珍惜了五年的小板凳搬來,放在剛剛打開的窗户下面,爸爸對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我説:“過來,站在這個板凳上面,放炮去!”我們班裏的女生幾乎都不敢放炮,可我為什麼會放炮呢?而且一點也不怕呢?嘿嘿,因為我爸爸以前放炮成性,遺傳給我啦!

我們放完炮後,一起打開電視,看今天晚上八點也就是即將播出的元宵晚會……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6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今年我也是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噴噴的牛排之後,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湯圓,有黑芝麻餡的、豆沙餡的、果仁餡的,令我眼花繚亂,我隨便夾起了一個,一嚼,啊!滿口的豆沙香飄了出來,發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夾起一個又一個,吃得我滿嘴飄香。

晚飯後,我們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廣場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維持秩序,公路上連汽車都沒有,人們把公路當成了人行道,人羣緩緩的流向南湖廣場。當我們走近廣場,哇!那裏已經是人頭攢動,看樣子我們只能擠進去了。八點鐘一到,開始放焰火了,一顆顆禮花騰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開,有的像有節奏飛舞的流星,有的如閃閃發光的金環,有的像綻放着菊花,有的還像滿天的繁星……剎那間,又一聲巨響,一個禮花在天空中爆開,發出耀眼的彩光,在場的人們隨着禮花的綻放而轟動,夜空被裝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斕,廣場上沸騰了……

今年的元宵節真的讓人難忘!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7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子……其熱鬧程度實際上遠勝過春節!

記得有一年元宵節的晚上,月光皎潔,分外明亮,幾片雲彩飄過,月亮猶如羞澀的少女,用紗巾擋住自己的臉。我和妹妹跟媽媽坐在陽台上,一邊吃元宵一邊仰望着天空。看着天空綻放的五顏六色的煙花,心裏感到無比快樂!無比幸福!

吃完元宵,我和媽媽、妹妹興沖沖地來到大街上,只見大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到處張燈結綵,好不熱鬧!路邊有各種各樣的花燈,令人看得眼花繚亂:有小女孩喜歡的美羊羊燈,有紅紅火火的大紅燈籠,還有兔子燈……我最喜歡的就是老虎燈了,小老虎燈做得惟妙惟肖,可愛極了。我們邊走邊賞花燈。最有趣、最好玩的要數猜燈謎了!,每個花燈裏都有一個燈謎。如果你回答正確,花燈就歸你了。我興奮極了,因為猜謎可是我的拿手好戲啊!我隨手拉開一個美羊羊花燈上的字謎,謎面是:半價出售(打一字)。我毫不猶豫地回答:“催!”我真的答對嘍!媽媽問我:“你怎麼知道的啊?”我故作神祕地對媽媽説:“這是個祕密。”説完還衝媽媽做了個鬼臉。妹妹看到我拿到了一個花燈,吞吞吐吐地説:“姐姐,真羨慕你啊!你可不可以……”沒等她把話説完,我便脱口而出:“好啦!我也幫你拿一個吧!”我順手拉開一個燈謎,謎面是:八兄弟賞月(打一字)。我暗自欣喜:這個我會啊,於是大聲地説:“是脱嘛!”燈的主人豎起大拇指對我説:“小朋友,你可真聰明啊!”妹妹高興地提過花燈説:“姐姐,你真了不起!謝謝你!”我的心裏比吃了蜜糖還要甜。

回到家,我和妹妹在後院玩花燈,妹妹仍意猶未盡,忽然她興奮地對我説:“姐姐,我們玩遊戲吧!”“你這個機靈鬼,又想到什麼遊戲啦?”我説。“姐姐,你有幾根煙花?”妹妹問道。我説:“你是不是打我煙花的主意?”“我哪敢啊,好姐姐。”妹妹連忙拉着我的手解釋。我疑惑地説:“仙女棒15根、彩菊10個。”心裏暗自猜測:又打什麼鬼主意?妹妹聽後興高采烈地説“我也是,我們就來玩猜燈謎的遊戲,來20局,誰輸了,就給一個煙花對方,最後,誰的煙花少,誰就輸了,媽媽當裁判。”原來是這種小兒科啊,我立刻信心十足地説:“你怎麼可能贏我呢?只管放馬過來!”開始時我佔上風,漸漸地妹妹有了轉機……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20局很快就賽完了,我和妹妹打成了平手,媽媽鄭重地宣佈:“我決定:加賽一場,加賽是搶答,搶到的人可以選擇是自己答還是對方答,答對加十分,答錯就算對方贏。請聽題:謎面是包拯出門。”我想了想:包拯外號包黑子,包黑子出門,黑加一個出,不就是“黜”嗎!我連忙舉起了手説:“媽媽……不,裁判大人,我要自己回答,答案是‘黜’。”媽媽看看了我,又看了看妹妹,説道:“我宣佈,最後的贏家是—孟恬。”我對妹妹扮了個鬼臉:“我説你比不過我的嘛!”妹妹回了我一個鬼臉:“哼哼!今天算你運氣好,下次再來,我不信贏不了你!”媽媽笑着説:“好,我們明年元宵節再舉行一次猜謎比賽!”我和妹妹齊聲歡呼。

多麼愉快的元宵節啊!我盼望着明年的元宵節快快到來!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8

因要準備元宵節的飯菜,與蓮兒約好到她家附近的“易初蓮花”超市去採購食物。據資深買菜專家提供的情報,“易初蓮花”的菜比別的超市都會新鮮便宜一些。清晨一大早就出門乘車來到了蓮兒家,俺倆先到周邊的菜市場逛了一圈,因為俺一直對市場上的菜不太感冒,所以也只是買了點海帶,然後來到了“易初蓮花”超市。

超市裏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摩肩接踵。可能因為過元宵節的緣故吧,菜價比以往都高出一大截,韭菜10元錢一斤,蒜薹12元,黃瓜11元,油菜9.5元,辣椒12元,西蘭花8.5元,菜花6元……也只有黃豆芽綠豆芽稍便宜一點,綠豆芽一元三角五分錢一斤,咱小老百姓掙的那幾個錢,怎麼也趕不上這日日攀升的物價啊!但俺看超市裏人流如織,買菜的人一點也沒見少,看到人家大包小兜地買個不停,看來不差錢的還是大有人在啊,也只有俺這個窮人在這兒望菜興歎了!

唉!牢騷歸牢騷,抱怨歸抱怨,該買的還是要買,該吃的還是要吃!物價再貴再瘋長,咱總不能把脖子梗紮起來吧!再説,咱自己還好説,嫌貴大不了咱不買不吃,可家裏還有個八十七歲的老孃還要等着吃的呢!據此,俺也沒捨得多買,就算計着買了斤韭菜、雞翅中、菜花、油菜、肉餡,綠豆芽等等……

其實,俺挺愛吃綠豆芽的,老孃也愛吃,俺做綠豆芽一般都是清炒,清洗乾淨直接放到鍋里加點海米加醋爆炒,然後出鍋。可聽蓮兒説綠豆芽先要用開水焯一下,然後再下鍋炒,她説這樣做出來的菜好吃。按照她的辦法,俺回到家中就把洗好的綠豆芽放到燒開水的鍋裏去焯,可能是俺火候掌握得不好,焯出來的綠豆芽蔫了巴嘰的毫無生氣全無顏色,眼瞅着這炒不能炒拌不能拌的綠豆芽,真的有點煩了愁,雖説不值幾個錢,但是像俺這麼會“過日子”的人,總不能把這不成器的綠豆芽扔掉吧!靈機一動,心想把它剁碎包餃子總可以吧。

説幹就幹,但總也得找點依據吧,俺這個人可一貫都是照章辦事的。俺就立馬上打開電腦,上網查一下,看看綠豆芽可不可以包餃子。打開百度,輸入“綠豆芽包餃子”,你別説這百度就是挺厲害的,一查還真有答案,大多都説不可以;但只有一個回答雖沒有説綠豆芽可以包餃子,但説只要可以入口的菜,都可以作為餃子餡,現在專門賣水餃的餃子店,有幾百種餃子餡呢。俺想也應該是這樣的吧!

這不,中午俺就用綠豆芽,肉,海米,加上一點兒韭菜包餃子。嗨~餃子出鍋後,俺趕緊嚐了一個,味道還真的挺不錯的,就連俺那嘴特刁非新鮮味美的食物絕不入口的老孃也是一個勁的説好吃!呵呵,從來沒有想到綠豆芽也可以包餃子,蔫了巴嘰的綠豆芽解決了,而且餃子也挺好吃的,另俺還可能是開創了綠豆芽包餃子的“先河”呢!這也叫“歪打正着”吧!稍微有點自吹自擂吧!但不管咋説,俺的心裏還是美滋滋滴沒事偷着樂呢!反正開心就好,咱這也叫窮顯擺瞎樂呵吧!

正月十五鬧元宵,人家有錢吃湯圓,俺家沒錢不能買,那俺就用綠豆芽包餃子吃吧……

綠豆芽包餃子真的挺好吃滴,不信?那你就嚐嚐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jiubaizi/7gggk2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