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2500字作文 >

有關中國傳統文化論文2500字

有關中國傳統文化論文2500字

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查看。

有關中國傳統文化論文2500字

《論中國傳統孝道文化》

摘要:傳統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觀念和主要特徵,是社會生活的根本,它貫穿於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現代社會裏繼承和提倡孝道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的構建有着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字:傳統孝道 繼承 提倡 現實意義

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在傳統中國社會,孝道倍受儒家文化推崇,被看着是人倫之始、眾德之本,它不僅對家庭和睦、社會安定起着促進作用,而且對國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與民俗、藝術也產生重要影響。在孝道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雖然其具體內涵發生了部分轉變,泛孝主義的強度與廣度也逐漸衰減,傳統孝道與現代孝道不能同日而語,但是在親子代際衝突加劇、孝道觀念淡化、社會未富先老狀況出現的現代中國,孝道仍不失為調節家庭人倫關係的一項重要倫理規範。以傳統孝道為核心內容的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孝道是中國傳統倫理的核心觀念,是中國人的一種道德意識和立身、處世的基本準則,也是傳統社會治國安邦的重要方略。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是多方面的:從個體來講,孝道是修身養性的基礎。通過踐行孝道,每個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則,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碼的德性。從家庭來説,實行孝道,可以長幼有序,規範人倫秩序,促進家庭和睦。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定則社會穩定,家庭不穩定則社會不穩定。孝道的思想可以規範社會的行為,建立禮儀的一些制度,調節人際關係,從而凝聚社會,達到天下一統,由亂達治。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於諸子百家,歷代都有損益變化,但孝道的思想和傳統始終統領着幾千年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方向。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應該學會用敏鋭的目光去剖析其利弊,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同時,新孝道的建立和發展,應在繼承傳統孝道精華的基礎上,增添適應劃時代社會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和教育環境的新內容。在建設當代社會孝文化的過程中,實現由傳統孝道向現代新孝道的創造性轉化是至為重要的。新的孝道觀不是憑空產生出來的,它首先來自於傳統孝道觀的歷史繼承。當今,我們應當拋棄那種不論對錯“無違於父母”的愚孝,而體現子女晚輩對父母前輩的感恩意識及贍養行動的優秀文化傳統則要發揚,要吸取傳統孝道善良篤厚的精神,大力倡導孝道所形成的中華民族尊敬老人的倫理觀念和老有所養的傳統美德。營造家庭內部良好的倫理道德氛圍,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圍對當代人新孝道觀的確立是至關重要的。子女們若從小生活在温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中,全家人團結友愛,那麼在他們的個性形成過程中就極易樹

立起高度的責任感,具有愛心和同情心,同他人就易友善相處,這自然對孝道觀的形成是有益的。重塑現代的新孝道要注意處理好四個原則性的關係,一是孝敬和贍養父母及老人子女有義務,但養不能是建立在父尊子卑、父主子從的人格不平等關係上的,而應是產生於父慈子孝的平等雙向基礎上的'。子女孝敬父母老人不應是因為律條的規定和社會輿論的壓力,而應是出自對父母老人的親情和感恩的自覺行動;子女除了在物質生活上滿足老人的需求外,更要注重“精神贍養”。從另一個角度上説,贍養老人僅僅依靠其子女也是不夠的,社會也應承擔其責任,“老有所養”應該有社會保障。二是傳統的舊孝道只是愛與敬並重,但是在以父權為基礎的權威主義下,父母的管束甚為嚴苛,子女對父母雙親往往是敬畏多於親愛。但自進人現代社會以後,權威主義逐漸勢微,父母管束日漸寬鬆,子女對上親的畏懼漸少,親愛的感情自覺滋生。三是“新孝道”更應強調自律性。現代社會中,個人獨立自主的傾向很強,他律的孝道雖為子女接受,也難以產生預期的效果。在這種教育過程中,父母應該放棄以權威的方式訓練子女盲目的服從和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導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他人的重要性。四是“新孝道”還應提倡互益性,這是人格平等的具體兑現。傳統孝道本身有明顯的“重孝輕慈”傾向,從人際互動的觀點看,這種單方面的觀點和做法在傳統社會中有必要,但在現代社會中卻難繼續有效。也就是説,父子良好關係必須是雙向的互動,父母與子女之間在互相關愛、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理解的關係中互相受益,相得益彰。

在當今中國進行孝的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和有意義的。

第一 ,提倡孝道 ,倡導孝敬父母 ,是當今社會生活所必要,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我國目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國家的社會保障水平還不夠高,這一切決定了我國社會還需要保持家庭養老的傳統 ,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從而得到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慰籍。因此 ,提出弘揚“孝”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對於解決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面臨的社會問題 ,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 ,提倡孝道 ,倡導孝敬父母,是培養人道意識的起點。我們要依據人們實際道德的不同層次 ,提出不同的要求,採取相應的辦法,愛父母對幼兒、青年來説是道德教育的起點,對於那些冷漠、粗野、愚昧、自私 ,連父母都不愛的人,也應首先進行愛父母的啟蒙教育 ,激發他們的道德情感 ,喚起良心 ,促使他們迷途知返。

第三 ,提倡孝道 ,倡導孝敬父母 ,有助於培養人們的感恩意識。筆者認為從孝敬父母開始,一個人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連對雙親都不知感恩,還能指望他去對其他人感恩嗎? 我們應當樹立這樣的觀念,凡是給我們予關懷、愛護、幫助、照顧、支持的一切人,都要對他們表示感恩“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應當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價值觀。如果人人都樹立了感恩意識,我們的家庭、鄰里親戚、朋友和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 ,必定是親善、融洽的。

第四 ,提倡孝道,倡導孝敬父母,有助於克服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泛濫。在新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積極方面暫且不説 ,就其消極方面而言,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被許多人奉為生活的信條,“金錢至上”、“實用主義”滲入家庭中。因此 ,我們有必要從根本上加以改變。

最後 ,提倡孝道,倡導孝敬父母,有利於穩定社會秩序,發展社會經濟和文化。愛父母、敬老人是道德教育的起點 ,也是道德修養的起點,它既能展現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又能反映出一個社會的道德風貌。如果我們在道德教育中以“孝”為先,提倡孝道 ,由尊敬父母進而推廣一到全社會的尊老愛幼,整個民族的文明素質提高了,社會風氣就會大大改觀,社會環境就會安定詳和,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和市場經濟就必然能得到進一步的繁榮發展。

標籤: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erqianwubai/wzonz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