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自然作文 >水作文 >

實用的節水作文錦集5篇

實用的節水作文錦集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節水作文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的節水作文錦集5篇

節水作文 篇1

“嘩啦啦”!清澈的自來水從水管裏很快流了出來!當我望着這些水時,不禁要想“它們是從哪裏來的?是怎麼來的?”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媽媽特意組織了一次小隊活動,帶領我們302班的同學去富盛宋六陵淨水廠參觀,學習。

宋六陵淨水廠是我省首家現代化水廠,座落於山清水秀的富盛鎮。到了那裏,講解員叔叔首先帶領我們參觀的是水廠的模型,讓我們瞭解水廠的結構,告訴我們水源是從小舜江水庫而來的,經過引入、過濾、沉澱等多個步驟後,才能變成我們平常用的自來水。叔叔還告訴我們,這裏的水要供應市區、上虞、柯橋和寧波慈溪四個地方,所以供水非常緊張。聽完介紹之後,我們又去了中控室參觀,還去了治水現場,那裏有二個大大的沉澱池和過濾池。過濾池有 一米 多高的石英砂,能把許多小的髒東西沉到水底。就這樣,通過一道道程序,使自來水乾乾淨淨地流入每家每户。原來,看似普通的水,卻要經過如此多的程序,才能把水淨化,真的是來之不易啊!

通過這此活動,我們不僅瞭解了水的知識,更懂得了節約用水的重要!

節約用水就從你我做起,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刷牙時,要關上水籠頭;洗澡時,要儘量少浪費水;滔米水,可以用來洗碗或擦桌子,還可以衝馬桶等等!我不但自己要節約用水,還要提醒別人也要節約用水。比如:在學校裏,看到在滴水的龍頭,我會馬上將它關掉;看到有同學把喝不完的水倒掉,我會及時阻止他,告訴他喝不完可以用於它處;我也會勸導鄰家的小弟弟不要拿着水槍到處射干淨的水;我還會建議隔壁的外婆不要把髒的水倒入河流,因為小魚會哭,小河會臭!沒了清清的水,我們該怎麼辦?

所以,水是我們的生命,請珍惜我們的生命,愛惜我們的生命之水,處處節約用水,讓我們一起為“五水共治”出一份小小的力!做一點小小的事吧!

節水作文 篇2

寒假裏老師帶我們去博物館參觀了“身邊水資源”科普展覽。我收益匪淺。

水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物品,也是不可缺失的一件東西,但現在水資源越來越缺乏,如果我們不開始節約水的話,世界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你的眼淚。

地球上假如沒有水,植物就活不了,植物沒了,動物也生存不下去了,動植物生存不了,那我們人類還能生存嗎?到時我們不是被餓死,就是被渴死。 那時我們真的只剩死路一條了!所以我們從現在起一定要節約用水。

節約用水光説不做可不行,要有實際行動。

我家是這樣做的:洗過米的水用來洗手,再洗碗,再澆花;洗過臉的用來洗腳,再用來沖廁所;洗過菜的水可以用來拖地,或者用來沖廁所……這種節約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我們自己來想,這些都是我在博物館中學到的,所以你們有時間的時候多到博物館走走,可以像我一樣學到很多哦!

節水作文 篇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晚上,我高高興興地和爸爸媽媽到外婆家吃飯。

一進門,外婆就樂呵呵地招呼我:“艾艾,快來嚐嚐外公剛買來的鮮肉月餅!”一聽這話,我的心一下子涼了,大聲嘀咕道:“這種月餅我不要吃的,真是倒胃口。”一旁的爸爸尷尬地搖搖頭:“你真是太幸福了,有的吃蠻好了!”外婆也無比感慨:“小時候,我還為吃不到月餅大哭過呢!”

原來,外婆小時候買東西不僅要花錢,還要憑票,買米用糧票,買肉用肉票……逢年過節,更要起個大早,天不亮就要趕到鎮上去排隊,起碼要等四五個小時才能買到定量的菜。現在想來,真是艱苦啊!

外婆説她總是難忘那個中秋節。那一年,天黑濛濛的,作為家中老大的外婆照例拿着籃子去買菜。那時,買菜的人隊伍排得像長龍,外婆被擠得都要喘不過氣來了。天漸漸亮了,外婆想從口袋裏掏出美味——一小塊月餅填填肚子,她一摸口袋,馬上傻眼了:月餅都成泥粘在了衣服的口袋上。外婆難過極了:家裏四個孩子分吃一個月餅,我沒有捨得吃,想不到現在竟被擠得沒法吃了。買完了菜,她垂頭喪氣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一見外婆媽媽,她就淚如泉湧,傷心得一句話也説不出來。

聽着聽着,我的眼眶不禁潤濕了。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平時吃飯還總是挑三揀四。現在想想,外婆的童年生活真是令我匪夷所思啊!想到這兒,我看着桌上的毛豆、芋艿、月餅,慚愧地笑了笑,然後慢慢地吃了起來,恍然間發現原本不愛吃的食物原來也是那麼的可口。

在特別的日子裏憶苦思甜,雖然那個時代的灰暗早已遠去,但我們的光明生活確是要需要我們的“成長”才能一直到永遠!

節水作文 篇4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愛惜,而浪費揮霍。當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量並不豐富,地區分佈不均勻,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使水資源更加緊缺,自來水其實來之不易。節水要從愛惜水做起,牢固地樹立“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的信念,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

與浪費有關的'習慣很多,比如: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碎細廢物;為了接一杯涼水,而白白放掉許多水;先洗土豆、胡蘿蔔後削皮,或者沖洗之後再擇蔬菜;用水時間的間斷,如開門接客人、接電話、改變電視機頻道時,未關水龍頭;停水期間,忘記關水龍頭;洗手、刷牙時,讓水一直流;睡覺之前、出門之前,不檢查水龍頭;設備漏水,不及時修好。

在家中“滴水成河”並非開玩笑,要經常檢查家中自來水管路。防微杜漸,不要忽視水龍頭和水管接頭的漏水。發現漏水,要及時請人或自己動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時修不了的漏水,乾脆隨時用總閥門暫時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龍頭,把水龍頭的水門擰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樣的時間流失水量也減少一半。

在洗澡時,要學會調節冷熱水比例。不要將噴頭的水自始自終地開着,更不能敞開着。儘可能從頭到腳淋濕一下,就全身塗肥皂搓洗,最後一次沖洗乾淨。不要單獨洗頭、洗下身、洗上身和腳。洗澡要專心致志,抓緊時間,不要悠然自得,或邊聊邊洗。更不要在浴室裏和好朋友打水戰,要記住:時間就是水!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摸索出很多一水二用或者多用的辦法。例如,洗臉水用後可以洗腳,然後沖廁所;還有淘米水,煮過麪條的水,用來洗碗筷,去油又節水,再有養魚的水可以用來澆花,能促進花木生長。

北方的冬季,水管容易凍裂,造成嚴重漏水,應特別注意預防和檢查。比如,雨季洪水沖刷掉的覆蓋沙土,冬季之前要補填上,以防土層過淺凍壞水管。屋外的水龍頭和水管要安裝防凍設備。屋內有凍結的地方,也應當裹破麻袋片,纏繞草繩。有水管的屋子要關好門縫、窗户縫,注意室內保温。一旦水管凍結了,不要用火燒或用開水燙,應當用熱毛巾裹住水龍頭幫助解凍。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只有大家都注意節水了,水荒才能遠離我們而去,生活才能安定和諧,環境才會優美舒適。我們青少年在明白這些道理後,不但要自己身體力行,還要做好宣傳工作,告訴親朋好友,讓大家都來節水。保護水資源是保護人類生存的條件,如果地球上沒有可以飲用的水,顯然地球上的人類就難以生存。

為了人類和您自身的生命,請珍惜每一滴水!

節水作文 篇5

頭頂的太陽照的慘烈,似乎想要殺盡一切獵物。

一位小男還雙手捧着一個髒兮兮的陶瓷碗,粲然的笑着:“有水了呢,小柳可以活下去了。”他伸出烏黑的手放在碗中,沾了沾水灑向了我。

絲絲的水滴撒在身上頓時感到陣陣清涼,男孩依舊笑着。遠處傳來一陣腳步,我轉頭看向遠處的人,只見那人帶着怒氣衝來,看到男孩卻又停住,過了一會兒又無奈的歎息道:“少傑,你知不知道,已經沒水了。你能不能把水留給自己?”他伸出手,顫抖的摸了摸少傑的頭。

少傑搖了搖頭,指了指我説道:“小柳也需要水,不然它長不大的,也會像旁邊的小樹一樣,枯萎的。”

“那和你沒關係。乖,喝水好不好。”他近乎哀求的説。

“不,不是的。陶文哥哥,這和我們都有關係,媽媽説,是我們把生態破壞成這樣的!咳咳……是我們…咳…害的咳咳。”少傑突然蹲了下來,曲起腿,雙手抱着,把頭埋在了膝蓋上劇烈的咳嗽着。

“少傑,少傑別説了,乖,喝點水,喝了就不會咳了,也不會難受了!”陶文趕緊抱住了少傑,端着瓷碗説着。

是啊,少傑喝水,喝水啊。我只是一顆普普通通的楊柳而已。

陶文看着他乾裂的嘴脣抿了抿嘴,自己喝了一口水在嘴裏含着,輕輕的餵給了他。

温和的風吹拂着我的枝幹,我疲憊的彎了腰,泥土下的枝幹在那歇斯底里成長,努力的找那稀少的地下水。只有我成長了,少傑才會安心的吧。

似乎過了很久,雨水還沒有降臨這座斑駁的城市,旁邊那乾枯的河道中的石頭也已經裂開,我望不到很久前還在互相吐氣的魚兒,少傑輕輕的倚靠着我,望着灰黑色的天,不知道在想什麼。

歲月靜調,水慢慢減少,直到我可以望見底。少傑也越來越不説話,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倒下。

陶文嚇壞了,感覺喂他水喝,雙手顫抖着。

“哥哥別餵給我喝了,我知道我要走了。”少傑寧靜的看向陶文,明亮的眼睛帶着天真的憂傷。

“不會的,不會的,少傑才不會就這麼走了呢。少傑不是答應了哥哥要和哥哥一起照顧小樹的麼?”眼淚從眼眶中滑下,滋潤了臉龐,卻裂開了心。

風拂過樹梢發出沙沙的聲響,聽的我生煩,我凝望着他們,突然很想哭,卻沒有淚水。

“哥哥能幫我照顧它麼?”少傑沙啞的説,很輕很輕的聲音傳來,小的我快聽不見。

“嗯,會的。我會的。”淚水劃過蒼穹,哀幾聲歎。

那天似乎下了一場小雨,可惜少傑再也喝不到了。

以後的很多很多天,我都做了一場夢,夢到那楊柳樹下騎着木馬的孩子,我一直陷在那段隔世經年的夢中。

旁邊的屋子裏燭火未明搖曳了滿地的冷清,風吹開了枯葉都落了空蟬,掉在了那開滿牡丹的庭院,故事我還沒有寫完一半,過去誰幫我杜撰。

標籤: 錦集 節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ranzuowen/shuizuowen/7elld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