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自然作文 >黃山作文 >

黃山之美作文10篇

黃山之美作文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黃山之美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黃山之美作文10篇

黃山之美作文1

黃山有着“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美譽,我早就聽説黃山的美麗了,今天,我終於去了黃山。

黃山真美,松樹不是一排排的生長,而是三五交錯,這像是大自然精心安排的美。到了黃山,人們不約而同的去看黃山四絕:奇鬆、怪石、温泉、雲海。當然我也不例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奇鬆,這兒的奇鬆不僅是三五交錯的,而且這松樹竟能在石縫中生長,真是生命力頑強啊!

黃山的怪石是出了名的,這兒有各種各樣的怪石,看,那石像個駝背的老人在凝視前方;這個莫非是一隻被養在籠裏的鳥?各種怪石都是那麼奇特。這還有塊出名的仙人石,這塊仙人石彷彿是一個仙人在為人們指引方向。

黃石的温泉是天然形成的,如果你去泡温泉,你會覺得非常舒適,非常安逸。黃山的雲海是黃山的一條壯麗的風景線。這雲向海一樣,但卻沒有海的波濤洶湧。雲海是流動的,是翻滾的,這是天空中的好風景。

看完了黃山四絕,我就爬上了黃山,登上了黃山頂峯,鳥瞰下面的風景,彷彿是流動的畫卷,這是隻有登上黃山頂峯才能看到的。

我愛黃山,愛這黃山之美。

黃山之美作文2

黃山以奇鬆、怪石、雲海、温泉聞名於世。瞧,迎客鬆的樣子多像一個人,伸出手在做“請”的動作;那座山峯上的松樹,多像一個戰士筆直地挺立着;這邊山峯上的松樹,宛如堅強的男人,聳立着......

黃山的怪石就更多了:有“猴子觀海”、“天狗望月”、“飛來石”、“仙人指路”等。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還有一些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着想象力豐富的人去給他們取一個好聽又響亮的名字呢!

黃山的雲海可不得了了,在天氣好時,人們可以在“猴子觀海”看到。有的好像奔騰的駿馬,有的猶如美麗的荷花,有的彷彿一件做工精美的衣服,還有的則像軟軟的棉花糖。

黃山,我愛你!

他們班高個多,力氣大的自然也很多;輕快的小蜜蜂在花間裏舞蹈,。黃山之美350字作文文章也就變得豐富生動了。我不再受大人控制了,我長大了!有人可能覺得這太無聊,我卻覺得樂在其中:可以讓我思維活躍,動作敏捷,不是挺有意義的嗎。每當早晨六點時,樂樂就會大叫,好像在説:起牀了,上學去了,再不起就要遲到了。

黃山之美作文3

這天,劉老師帶我們去看旅遊勝地——黃山的錄相,雖然沒有親自站在黃山上,但是我已經體會到了黃山的美。

聽錄相里的導遊説:“黃山就像一個大自然博物館,在安徽省南部,是我們這裏的一大奇蹟。”

黃山有36大峯和72小峯,因為是自然形成的,所以每座山都是形態各異,各有千秋,沒有兩座山是一樣的。主要的山峯有三座,分別是天都峯、蓮花峯和光明頂。我想一提光明頂大家一定會想到能夠釋放亮光的太陽和月亮,對了,光明頂正是看日出和日落的好去處。站在光明頂看到的日出,可以説是奇觀。太陽一開始是一縱一縱地,最後突然跳出了腰,直到完全跳出來,這樣的奇觀真是名副其實呀!那天都峯和蓮花峯就更不用説了。

當然黃山有四處最有名的自然景象,那就是:怪石、奇鬆、雲海和温泉。黃山的怪石有120多處,比如説名字非常響亮的有:將軍柱、妙筆生花、南海觀音、飛來石……

下面就是奇鬆了。黃山的松樹和我們常見的松樹不同,黃山的松樹大部分都是生長在石壁或山崖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棵有着頑強生命力的迎客鬆了。它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了,它跟黃山一起經過了那麼多個春秋,還仍然誠懇而又熱情地向每個遊客“招手”。

雲海更美了。站在山頂上,一陣清風吹來,好像站在了仙境,自己已經騰雲駕霧了。

説起温泉,我又不禁會想起一連串的美景,但最美的還要數九龍瀑布,它的水清澈見底,有紗一般的.柔軟,使人想起了一句詩:飛泉不讓匡廬瀑,峭臂撐天掛九龍。還有的温泉或瀑布更是美不勝收。

黃山真是生物的寶庫,植物的樂園,使人很快就能體會得到它那種夢幻的境界。

這難道不是一大奇觀嗎?

黃山之美作文4

中秋佳節,我和媽媽一起去黃山遊玩。

早晨起來,伸了個懶腰,頓時清爽了許多。洗漱完畢,我們坐上火車去往黃山。到了黃山,我們匆匆前往白雲酒店。晚飯後,我走出酒店,哇!真是涼爽極了,周圍雲霧繚繞,彷彿一縷縷仙氣。抬頭仰望,一輪明月當空,仙氣環繞着它。難道月亮上真住着嫦娥?難道嫦娥就要下凡了?我扶着欄杆,呼吸着那仙氣,月光灑在我臉上,好像嫦娥給我的通道,我置身於幻想的環境裏,情不自禁地抬起腳來,放下去,又抬起另一隻腳來,放下去。正在痴夢中,我忽然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身上也感到冷了,便回到旅店裏。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牀,今天要看日出呢。我穿上羽絨服,在濛濛雲霧中奔跑,彷彿我就是其中的一個小水滴。爬上山,擠向前面,太陽出來了,半個紅紅的臉蛋露出來了,慢慢地,太陽邁着緩慢的步子往上爬,一個紅紅的太陽呈現在眼前,雲朵被染紅了,我也紅了。可是太陽卻把雲拉過來,遮住了自己,一會兒又出來了,她的裙子更紅了。就這樣她不知換了多少衣服,終於慢慢升起,彩雲給她換了一件五彩裙。太陽穿着五彩裙繼續上升,終於跳了出來,穿上了金裙子,我脱去羽絨服,在陽光下蹦跳着,興奮地叫着“太陽出來了!太陽出來了!”

午後,我走在林蔭小路上,陽光斑駁灑在路上,美極了,這是我在黃山最後欣賞到的美景。

黃山兩日遊,讓我大飽眼福,吸收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自己身輕如燕,身心愉悦。

黃山之美作文5

徐徐的微風,撫摸着我的臉頰。一絲絲的細雨,給我增添了幾分涼爽。它們伴隨着我,開啟了一次旅行

一路迎着花兒,顏色不同,形態各異。有的是紅色呈粉色;有的是粉色呈紅色;有的是白色;還有的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花瓣半開半合;有的像一位大膽的少年,舒展開所有的花瓣;有的則像卑微的僕人,彎下腰,把花瓣都合攏,畢恭畢敬

我繼續沿着山路盤曲而上。過了一會兒,我迎面撞上了一棵松樹。它跟別的松樹可不一樣:它那樹冠綠綠的,密密的。其中,有一條樹枝特別努力,一個勁兒的往外伸。於是,就形成了這棵著名的松樹迎客鬆。我望着這棵迎客鬆,心裏覺得:這棵鬆彷彿有靈氣,要不然怎麼會做出一個歡喜我的樣子呢?看到有人歡迎我來遊黃山,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

走着,走着,不一會兒,我來到了一個朦朧的地方,有一個黑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那個導遊説,這個黑影是一塊石頭。傳説,女媧補天時,還剩下兩塊石頭,其中一塊就被扔到了黃山,成為了飛來石。我沿着腳下的石徑繼續走,就來到了一座大山前。導遊説:這個是夢筆生花。我按照她的指點,有點像。我彷彿看到了一個筆架,上面掛着許許多多的筆看完了夢筆生花,我便來到了一塊凹凸不平的石頭面前。我仔細一看,覺得這是金雞打鳴,便覺得沒意思,走了。可是,我剛邁了幾步,卻發現那塊石頭像一對夫妻背靠着背,繞到它的東面,便出現了一隻熊。真是移步換景啊!

雨過天晴後,黃山就成了雲海娃娃的舞台。它一會兒把山藏起來;一會兒把太陽藏起來;一會兒卻把自己藏起來。真淘氣!

真是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之美作文6

也許,有人嚮往古鎮,有人幻想五嶽,而我,卻嚮往着那五嶽歸來不看山,歸來不看嶽的黃山。人都説,光靠文章是體會不到黃山之美的,可是我覺得,文章已經很美了,那麼黃山是不是美得驚人呢?懷着這樣的疑惑,我走進了黃山。

剛進入黃山境內,便覺得十分涼爽,一陣微風拂過,令人心曠神怡,一種自然,令人灑脱的在我心裏油然而生,接着,為了儘快進入黃山的絕佳之地,我們坐上了纜車。

在纜車上,黃山的全景盡收眼底,乍一看,木成林,猿鳥亂鳴,一條鬆間小路彎彎曲曲地伸向。遠方的山腰上,雲霧繚繞,令人大飽眼福。

好不容易到了黃山的絕佳之處,我們走了幾十米,累極了,便坐在了一個石頭上,而,則靠着圍欄,在拍照。我坐在那,東張西望着,就在這時,一棵離我有十多米的松樹引起了我的注意力,只見這棵松樹拔地而起,它伸長了手臂,似乎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它旁邊有許多巨石,石上刻着許多字,一問才知道這是黃山松樹的代表:迎客鬆,聽説,它已經有二三百年了呢!

往上一看,一座精緻高雅的亭樓出現在我眼前,上面寫着玉屏樓,我想:玉屏樓位於高頂端,清爽涼快,坐在上面看黃山,一定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吧!

正當我想着,爸媽叫我了,原來,我們要用雙腳去遊黃山了,我極了,立刻爬起來跟他們走了。在路上,我領略了黃山怪石的奇特,看到黃山雲霧的,令我目不暇接!

也許,黃山真的很美,哪裏美?美,怪石美,雲霧美美得讓人驚歎,美得巧奪天工。

黃山之美作文7

暑假裏,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去黃山遊玩。那裏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美。

山是美的。黃山的山,是一種險峻的美:幾十丈高的斷臂懸崖拔地而起,令人望而生畏。山路幾乎全是直上直下,兩側是萬丈深淵,低頭一看,不禁叫人膽顫心驚。黃山的山,是一種俊秀的美:一座座山峯有的像雕刻着精美的香爐,有的像層層疊疊的綵緞,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説不盡的千姿百態。黃山的山峯都是鬼斧神工,幾乎所有的石頭都像被人工雕刻、打磨過似的。從任何一個角度看,山峯都是不同的,可謂“遠近高低各不同”呀!

雲是美的。黃山的雲海,真是名不虛傳。當你站在木橋上,閉着眼睛,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時候,你會有一種身臨仙境的感覺。當你睜開眼睛時,你會看到一團又一團的“棉花”向你飛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雲也像一個淘氣的孩子,從身邊經過時,你感覺一伸手就能抓到,可是它偏不讓你抓到。

鬆是美的。黃山的松樹千姿百態,無奇不有,它們都紮根在懸崖峭壁之上,但最著名的還是迎客鬆。迎客鬆的枝葉都朝一個方向伸展,風一吹,一根根枝幹搖搖晃晃,好像千萬只小手揮舞着,彷彿歡迎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們。

石頭是美的。黃山的石頭奇形怪狀,其中最著名的有飛來石。飛來石四周全是雲海。它們在飛來石周圍翻滾着,如潮水般地圍繞着飛來石。而飛來石則單獨地矗立在險峯峭壁上,就像一艘帆船在波濤中航行。瞧,“石猴觀海”坐落於獅子峯北面一座平頂的山峯上,真像一隻猴子俯身凝望着底下起伏多端的雲海。還有仙女彈琴了、金雞叫天都、獅子搶球……真是百趣橫生。

黃山的雲海、奇鬆、怪石都是那麼的美。從黃山歸來已經很久了,但那秀麗的風景猶如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仍時刻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黃山之美作文8

説起家喻户曉的黃山,大家一定立刻想到千變萬化的怪石,蒼翠 勁的奇鬆和雲霧繚亂的雲海。今天我來到黃山,我才真證領略到了黃山之美。

我們從玉屏索道坐纜車上山,索道兩邊有數不清的松樹,那松樹玉潔鬆貞,鶴骨松姿,簡直就是神來之筆!在看看旁邊的山,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

到了山上,我們披上外套,就開始了黃山之旅。

我們先來到了玉屏樓,玉屏樓的左側就是黃山“國寶”迎客鬆。這迎客鬆倚青獅石而出,是黃山標誌性景觀。迎客松樹高10米左右,胸徑0.64米,樹齡已有800多年,一側枝椏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寬容大度,姿態優美。

我們還看到了送客鬆,陪客鬆,盼客鬆……真是千姿百態啊!

“終於到住宿啦!”我激動地叫着。當時已經是晚上7點了,我們吃了晚餐,雖然很普通,但是在黃山上吃晚餐有一種不同的感覺。吃完晚餐,我們就像病人一樣躺在牀上睡覺了。

“兒子,起牀啦!”

隨着媽媽震耳欲聾的叫聲,我迷迷糊糊的起牀了。我們吃過早餐,就上丹霞峯看日出了。

丹霞峯上霧濛濛的,看不出有什麼變化。隨着時間的推移,好像前面的雲霧中有那麼一絲金光穿透進來。我們懷着興奮的心情,等着,盼着……

過了好久,日出還是沒來。天都亮了,看來今天不適合看日出。

我們繼續爬山,爬到了黃山最高峯——光明頂。從光明頂往下望,真是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啊!

終於下山啦!我們經過了飛來石,那巨大的奇石,真是壯觀啊!

就這樣,我們坐着雲谷索道的纜車下山了。

雖然這次有許多遺憾,但是,我相信,我下次還回來挑戰這巍峨壯闊,千變萬化的黃山的!

黃山之美作文9

也許,有人嚮往古鎮,有人幻想五嶽,而我,卻嚮往着那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黃山。人家都説,光靠文章是體會不到黃山之美的,可是我覺得,文章已經很美了,那麼黃山是不是美得驚人呢?懷着這樣的疑惑,我走進了黃山。

剛進入黃山境內,便覺得十分涼爽,一陣微風拂過,令人心曠神怡,一種自然,令人灑脱的心情在我心裏油然而生,接着,為了儘快進入黃山的絕佳之地,我們坐上了纜車。

在纜車上,黃山的全景盡收眼底,乍一看,樹木成林,猿鳥亂鳴,一條鬆間小路彎彎曲曲地伸向遠方。遠方的山腰上,雲霧繚繞,令人大飽眼福。

好不容易到了黃山的絕佳之處,我們走了幾十米,累極了,便坐在了一個石頭上,而爸爸媽媽,則靠着圍欄,在拍照。我坐在那,東張西望着,就在這時,一棵離我有十多米的松樹引起了我的注意力,只見這棵松樹拔地而起,它伸長了手臂,似乎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它旁邊有許多巨石,石上刻着許多字,一問才知道這是黃山松樹的代表:迎客鬆,聽説,它已經有二三百年曆史了呢!

往上一看,一座精緻高雅的亭樓出現在我眼前,上面寫着玉屏樓,我想:玉屏樓位於高頂端,清爽涼快,坐在上面看黃山,一定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吧!

正當我想着,爸媽叫我了,原來,我們要用雙腳去遊黃山了,我高興極了,立刻爬起來跟他們走了。在路上,我領略了黃山怪石的奇特,看到黃山雲霧的美麗,令我目不暇接!

也許,黃山真的很美,哪裏美?風景美,怪石美,雲霧美美得讓人驚歎,美得巧奪天工。

黃山之美作文10

黃山是一個旅遊勝地,雲石鬆泉就更不用説了。

雲海是黃山四大奇觀之一,雲遮霧湧,朦朧一片,如同仙境一般。轉眼望去,雲海就像變得有生命力了一般,一會變成了一隻小鳥,在天上自由地徘徊,漸漸地,鳥身起來越模糊,逐漸變成了一隻飛馬,它踏踏蹄子,飛奔而去,那飛馬如同白馬過隙一樣,倏地便沒了影;過了許久,遠處又出現了一個個朦朦朧朧的身影,那個影子越來越大,原來,白色的飛馬變成了灰色的飛雁,飛雁在空中翱翔了一會兒,便不見了。大自然多像一位神筆馬良呀!它竟然能用它的神來之筆把雲朵給點綴地如此栩栩如生。

黃山的怪石更為奇特,石猴觀海、金雞叫天都最為有名,石猴觀海中的石猴,被大自然給塑造地如同真的一樣,它一動不動地坐在那遠遠的天邊,望着那美麗的雲海。它好像被雲海的美麗感化了,因些一動不動地坐在天邊,等待着雲海的再次到來。

一隻金雞望着天都峯不停地啼叫,這就是金雞叫天都。大自然的創造力是無限的,它連一塊巨石都能雕刻得那麼栩栩如生,那它還有什麼東西創造不出來呢?

迎客鬆和送客鬆的名字起得可真是有趣呢!一個負責歡迎川流不息的遊人,一個負責送出永不停歇的遊客。不過,迎客鬆的造型可真是鬆中之最囉!

大自然的魅力是無窮的,只是缺少一些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所以我們要多多觀察身邊的事物、人物、景物,這樣才能發現大自然中的更多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ranzuowen/huangshanzuowen/zmjv0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