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自然作文 >冬天作文 >

冬日龍山作文

冬日龍山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日龍山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冬日龍山作文

龍山自古以來就是太湖的.圖騰。對於我來説,登臨龍山,是一件隆重而莊嚴的事情。臘月十五日,午後登龍山。

龍山,北依四面尖,西臨長河,山勢綿亙渾厚,蜿蜓磅礴,勢若游龍,龍頭俯臨深潭,整個大山就像一條俯首汲水的龍。民間傳説,深潭下有巨洞,通達龍宮,歷代官府把龍山看做是太湖的圖騰,佛教高僧爭龍山為宗派聖地。自唐以來,龍山便是“邑之名勝”、“邑之巨觀”。依山先後建有“覽秀亭”、“觀風亭”、“龍山宮”、“智果庵”、“觀音閣”等多處亭台樓榭。星移物換,滄海桑田,龍山的古建築歷經兵燹,現僅存“觀音閣”。

沿着山路攀爬,才走了一刻鐘,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山上的積雪融化成水,山路濕滑,幸虧手中有竹杖。行至半山腰,山路忽然中斷,一頂天立地的石崖,橫在眼前。有人在石崖上鑿了許多石眼,我們踩着石眼攀爬,手腳並用。登上山腰,劈開荊棘,穿過雜草,沿着雜亂的石階前行,道路突然平坦開闊起來。回望來路,蜿蜒曲折,路上行人,星星點點。

“好鳥嚶嚶知節候,奇花簇簇照人顏,數聲牧笛青山外,一葉魚舟碧水間。”這是明代呂贊公眼中的龍山;“探奇凌碧嶠,訪隱入丹丘。樹老能人語,麋馴伴客遊。雲巖遺鳥篆,石洞祕靈湫,吾欲鞭龍起,為霖遍九州。”這是明代王守仁對龍山的讚美;清代狀元趙文楷歲試剛罷,正值重陽節,結伴龍山希歐亭會飲,曾做五律一首:“醉把茱萸盞,黃花插滿頭。龍歸一潭淨,日落萬山秋。急管驚棲鶻,長歌和飯牛。未知今日事,能續古人不?”

登上山頂,新縣城、老縣城,一覽無餘。長河,宛如一條玉帶,將新縣城和老縣城一分為二。長河兩岸,碧綠的油菜、小麥,在冬日的陽光下,生機勃勃。山頂巨石,宛若雄獅,極目遠眺,曠野平疇,盡收眼底,於是心胸開闊,心情爽朗。

沿着山路往北,山勢平緩,為下山道路。見路旁有一座廢棄的庵堂,相傳為“白衣庵”,由山腳下王家“熙福堂”所建,是王家的私家庵堂。王家“熙福堂”在前清時曾有官員官至黃河道,是太湖縣城首富之一,土着又叫“王家庵”山。庵前小院、石階、石牆,依稀可辨,庵後有院落,院中有石刻,茅草茂密,不得進。庵側有一口半月塘,已乾涸。

出庵門數步,有古墓,墓上以巨石蓋之,很奇特。墓前有石碑,碑上石刻歷經歲月,已模糊難辨,依稀可見“萬曆年間”字樣。夜查《太湖縣誌》,龍山舊有宋進士向榮墓及宋進士黃忱之岳母顧夫人墓。向榮為邑人,博通經史,飽有學問,曾在龍山結茅隱居,九十而卒,葬于山上。墓萬曆年間被山水沖毀,現僅存墓碑,碑有志。龍山最有名的還是清順治間邑令李世洽側室王曇雲之墓。王曇雲紅顏早逝,李世洽忍痛葬入龍山之麓。且與墓冢四周,廣植桃樹,並題墓門雲:“雲寄無端,偶為山川留玉佩;春歸何處,可堪風雨問桃花。”後又在墓旁建有智果庵,供奉曇雲小像,並在曇雲埋香處置庵田30餘畝,永為香火之資。趙文楷之子趙昀於道光21年(1841)考中進士後,衣錦還鄉,重遊故地。見香冢依然,桃花又開,揮毫撰聯雲:“青冢依然,何處問美人香草;紅塵不到,此間有流水桃花。”不知庵前古墓,到底為何人之墓,還有待考證。

山崖上的“童子拜觀音”、“鵝弓包石”、“海螺石”、“穿廊石”等怪石和茂林修竹交相輝映,把龍山裝點得如畫似錦。“畫開山色裏,春在鳥聲中。”我們一行人彷彿也融在龍山的美景之中,樂不知返。

標籤: 龍山 冬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ranzuowen/dongtianzuowen/lnjl7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