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自然作文 >冬天作文 >

當冬天不再寒冷作文(精選5篇)

當冬天不再寒冷作文(精選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當冬天不再寒冷作文(精選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當冬天不再寒冷作文(精選5篇)

當冬天不再寒冷作文1

鳥兒要感恩藍天對它的包容,才可以盡情的展翅翱翔;魚兒要感恩大海對它的寵愛,才可以自由的覓食嬉戲;蜜蜂要感恩花朵對它的奉獻,才可以採百花而成蜜。

我,不僅要感恩父母的撫養、老師的教育,更要感恩國家對我們這些農村困難學生的資助,在我困難無助的時候,解決了我經濟上的後顧之憂,也化解了我內心的矛盾。在我看來,父母是至親的人,他們愛自己的子女是源於血濃於水的親情;老師愛學生既是這個職業的要求也是因為他們大多數是品德高尚熱情無私的人;而我們的國家,還惦記着我們這些孩子,不是幾個孩子,而是中西部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這樣的“大愛”怎能讓我不心懷感激呢?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小時候生過一場大病,花光了家裏的積蓄,為了供我和妹妹兩人讀書,爸媽拼命的幹活,寧願節衣縮食也要培養我們上大學,希望我們有出息,走出農村。父母對我們姐妹抱有很高的期望,他們沒有讀多少書,飽嘗生活的艱苦之後,不希望我們重蹈他們的覆轍,從小就教育我們“只有發奮讀書才能出人頭地”。肩負着父母的無限希望,我從小就很努力學習,比同齡人懂事早,曾暗暗發誓,一定不辜負父母的期望,我要出人頭地來報答我的父母。當我到了初中,妹妹也上了小學四年級,父母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只能眼看着自己的父母辛苦的勞作,自己還要加重父母的負擔,覺得很對不起父母,家境貧困就像我心裏的一根刺,內疚、沉重還有一絲自卑。加上初中要學習的科目一下子多了好幾門,周圍還有比我學習更優秀的同學,帶着沉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初一的第一個學期我的成績直線下滑,甚至閃過不讀書的念頭,這樣矛盾的心情一直持續到某天班主任找到我,他告訴我,國家每年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補助生活費,我符合條件,可以申請。那一刻,我那灰色的世界裏滿滿的都是陽光,那個寒冷的冬天,我都沉浸在喜悦之中。永遠都忘不了媽媽第一次來學校簽字領補助的情形,緊緊拽着那幾張紅色的“毛主席”,眼裏滿載驚喜和感動,轉身不停的叮囑我打消輟學的念頭,安心學習,把國家和政府的好記在心裏,“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長大了要回報社會。那是我便暗下決心——一定要發奮圖強!同樣的叮囑,這三年的每一個學期都在上演。

那個時候的我,還只是簡單想着我要對得起這份生活補助,便開始認真學習,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我又回到了班級前列,還被評為“三好學生”。第二學期初,在班主任的鼓勵下,我競選上了班長,成為老師的小助手,人也開朗活潑了許多,成績也像登山一樣,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在後來的歷次考試中,我的成績穩居班級第一,卻沒有驕傲的理由,不説全國、全省,就是同一個年級也還有比我更優秀的同學。用班主任的話説,學海無涯,不要滿足於現在所取得的成績,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憑藉自己的力量去獲取更大的進步。

三年來,我也曾動搖過,最終還是要緊了牙關堅持了下來,流過汗,灑過淚。三年來,我不再只專注自己的學習,在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的同時也鞏固了友誼。三年來,我積極參加志願者活動——打掃敬老院、街道等。三年來,我證明了我的成長。三年來,我漸漸走出了自己心底的那面牆——因貧困而自卑、自責的心理。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在最初要對得住國家的關心的簡單想法的促動下,我不僅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加入了中國共青團,是老師公認的優秀學生,是同學們敬佩的好班長,而且獲得了三年的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家裏的經濟壓力,也成為了促進我奮發向上的動力之一。

現在的我即將走上中考的戰場,鬥志昂揚,懷揣着那個冬天的願望——考入縣一中,以後升入高等學府,成為一個能好好孝順父母,好好回報社會的有用之人。

當冬天不再寒冷作文2

寒風捲擊着地上白皚皚的雪花,混在乾冷的空氣之中,樹兒們雖頂着一頂白色的帽子卻也個個凍得哆嗦,小草也是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然而有了書的陪伴,這個冬天,我,不再寒冷。

書中有朱自清先生筆下花枝招展的春,朗潤的山峯背後是緩緩上升的紅彤彤的太陽,山上有大片大片嫩綠的小草,還有引來蜂圍蝶陣的桃、杏、梨花和一下就是兩三天的牛毛細雨。如此的春日美景讓我置身於春日的温暖之中,寒冷的冬日似乎也變成了這温暖的春天,沒有一絲的寒意。

書中有樑衡先生如爐子上一鍋泛泡沸騰的水的夏日,那黛色的綠草長牆似乎就浮現在眼前;那飄過田野的熱風迎面吹來;緊張忙碌的農民伯伯熱的大汗淋漓;翠路的樹和五顏六色的糧食長得茂盛。夏天那熱情似火的熱浪正向我奔來,無處不讓人體會到蓬勃向上的朝氣,哪裏還感覺得到冬日的風霜雨雪。

書中還有何其芳筆下詩意的秋景,農民伯伯興奮的收割,農家裏豐收的倉庫充滿稻果的香味,飽食過稻香的鐮刀,裝滿瓜果的揹簍立在一旁;漁夫們划着掛滿白霜的小船捕魚的清晨;還有那遼闊草野上的牧羊女獨自神傷。秋天的特點一一展現在這首小詩當中,雖然是個涼爽的季節,卻讓人們置身於收穫的喜悦當中,忘記冬天的嚴寒。

更有老舍筆下濟南温情的冬日讓人如臨其境,四面環山的小村莊,裏面的人全在天底下曬着太陽,暖和安適的睡着,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雖然偶爾下點小雪給人們帶來的也只是歡樂和美的感受;而那村裏的水不但不結冰,還長着綠萍冒着熱氣。都同樣是冬天,可濟南的冬天帶給我們的卻是另一種感受,一個温暖的冬。

書中的美景,讓我們忘記現實的寒冷,然而書中的感情,更是能温暖我們冬日的心。

海倫·凱勒的堅強打動着每一個人,像一股暖流在我的心中暖暖的流淌,讓我們在冬天裏不再寒冷;冰心和泰戈爾筆下歌頌母親的散文詩,勾起我們對母親那感恩的心,讓我們因為愛不再寒冷;佚名的感人小説更是數不勝數,有他陪伴,我們這個冬天當然不怕冷······

每一本書中都有一個奇妙的世界,它用文字温暖着我們,感動着我們,用知識洗禮着我們,充實着我們,有了書,我就有了世界,我因有書而快樂,我因有書而自豪。有了書,這個冬天我不再寒冷!

當冬天不再寒冷作文3

太陽照着,冬日裏難得的晴天。

小院裏的苦楝樹撐着一樹線條般的枝枝丫丫,斑駁着日影天光。如意尊佛,練達濤朗。偶爾的鳥雀,會停歇在它裸露的枝條上,把那當做椅子、凳子,坐上面梳理毛髮,曬曬太陽,它也總是慈祥地接納。

繞過這幾棵苦楝樹,推開油漆早已斑駁的門,祖母正在搬出牀底沉重的紅木箱子。箱子上蒙着一層厚厚的灰塵,上面的銅活早已生鏽,但卻依舊叮咚作響。那隻箱子,平日裏祖母是給上了鎖的。它總逗引我做無數的遐想。此時,在陽光下,祖母拂去那層灰,打開箱蓋,撲面而來一陣樟腦丸味。箱裏的祕密則全部暴露在陽光下。

是一堆舊衣。

祖母一件一件地抖落,神態安詳。我跟前跟後,看見一件草綠底子上散落着紅圓點的衣,覺得好看。問是誰的。祖母輕輕地撫着,操着一口秦地特有的腔調喃喃地説,是嫁衣呢,她多皺的臉上立時生動起來,彷彿春日飽滿的朵兒,將要開出花來。不懂。我轉而去看一件紅肚兜,上面繡着兩枝梅花和一條小金魚,驚奇地拿在手上看,祖母説:“這是我給你繡的呀,是你剛生下來的時候穿的。”哪裏肯信,衣服這麼小,我怎麼能穿上?

祖母卻不管我信不信的,自把它晾在繩上去,陽光照在身上,會發出晶瑩的光。祖母把衣服一件一件展在太陽下曬。她腦後髻裏插着支銀簪。那銀簪下面掛着一小銀墜,隨着祖母的晃動而晃動。曬衣服的祖母,渾身像罩着七彩,一舉手,一投足,都顯得動人。

我穿行在彩色的河裏,把小臉埋在衣服裏,不肯抬起頭來。衣服似乎還殘留着昔日的温度,軟軟的,陽光也軟軟的,像祖母的手掌心。祖母叫:“丫頭,汗會蹭上去的呀。”不聽。祖母也不當真。任由我去。從衣服的間隙處抬頭望天。天空,是那麼湛藍的一條條,像飄着的藍綢帶。

天上有幾塊閒雲,悠悠飛過來,不知什麼時候,又飛走了。

落日銜山時分,祖母把那些舊衣,又一件一件摺疊起來放進箱子裏,“咔噠”一聲在給上了鎖。那時不明白祖母的慎重其事。祖母其實是在收藏日子,不但是她的日子,連同我們的日子,也一併收藏了。

北方的冬日,到底還是冷的。夜晚,便搓棉扯絮般地飄起了大雪,半夜迷迷糊糊醒來,似乎看到煤油燈昏黃的影子裏,祖母的影子在晃悠。祖母在納鞋底。她一下一下,哧溜哧溜地抽着鞋線,讓人看着又單調又疲憊。心中想着,過幾天又有暖和的新鞋穿了。

窗外,霧凇沆碭,雲氣鬱然,雪氣江蘆,千里一白。

屋內那佝僂的身影卻依舊忙碌。白茫茫中的一豆燭光,明亮地微笑着,輕輕地親吻我的臉龐。

不知不覺睡去,夢見眼前已是春暖花開的時候。

當冬天不再寒冷作文4

時間過得真快,北風一下子就把窗户刮碎了。在蘭花盛開之前,我怎麼能聞到它的香味呢?”芝蘭出生在山谷裏,不是因為沒有人,而是方舟子,“這種香味流傳了幾千年,將以書籍為載體傳遍世界各地。哦,這是經典。

什麼是經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義。有人説經典是一位睿智的老人,用傳統文化的精華滋潤着現代文明;也有人説經典是一池清水,看似平靜,卻藴含着無窮的智慧;但我認為經典是一朵蘭花,一朵傳承千年的蘭花,而它的味道是,中華文化積澱了幾千年的芬芳,如此優雅清新。

我什麼時候愛上古典文學的?我記得小時候,我和爺爺背誦着這句話:“小時候,我很擅長大自然。”現在我想起來了。這是我童年的一個美麗的景色。當我長大一點的時候,我愛上了“如果你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會失去星星”的哲學。當你有空的時候,你可以挑選一些西方散文詩。偶然的機會,我又“知道”了經典。我突然發現,經典是世界上最迷人的詞彙。他們簡單地、清晰地把古人的智慧、國家的'根基和中國的文明傾瀉給我們。

經典帶給我什麼?正如《周易》所説:“天生麗質,君子自強不息”。我們現在缺少的是古人不斷自強不息、勇於探索的精神。當我剛進入初中三年級的時候,我對緊張的學習環境感到非常不舒服。孔子通過《論語》告訴我解決問題的方法。孔子説:“學而不思則無用,思而不學則危險”。只有把“思”與“學”結合起來,學習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我最喜歡的是這樣一句話:“智蘭生於山谷,不是因為沒有人,而是方”,因為孔子喜歡蘭。我常想,如果有人有來世,我一定會做一個温柔樸素、幽雅飄逸的山谷之蘭,遠離塵世的喧囂,悄然綻放。事實上,經典帶給我們的不止這些。我不知道你是否聽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小男孩和她的母親住在一起。一天,小男孩的媽媽病了。這個小男孩一直守在他母親的牀旁,直到晚上才離開。小男孩的母親問小男孩為什麼要這樣做,小男孩回答説:“在《弟子規》裏,上面寫着:“如果你有病,先吃藥,晝夜侍奉,然後卧牀休息。”是的,雖然只有一千個字,但它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如此之大。也許這就是經典的最大魅力!

經典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創造,它繼承了先人的智慧,啟迪了後人的思想。正如於丹所説,“經典是中國人民的土地,讓我們有堅實的立足點,是中國人民的天空,讓我們的心可以飛翔。”。經典,它承載着我們的智慧,我們的文明和我們的民族靈魂。如果人生是一次旅行,那麼我們就必須與經典同行,品味經典,聆聽中華文明最沉重的歌聲,閲讀經典,通過時空與聖人溝通。

冬天來了,北風吹來。我為什麼聞到花香?哦,我們手中的經典不是永不凋謝的花朵嗎?這個冬天我們不會寒冷,讓我們在蘭花的芬芳中,打開手中的經典,傳承古人的智慧。讓經典的花朵在我們温暖的心中綻放,植入我們的血液,深深紮根於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部位!

當冬天不再寒冷作文5

天氣漸漸變冷了,大樹爺爺碧綠的外套被風吹走了,一件又一件,風真的太可惡了!還好我有驅寒法寶,要不然我早就變成一枝“棒冰”了!

正正方方的“麪糰”,我搓!我搓!我搓搓搓!放進“烤箱”裏,等一下,剛出爐的“麪包”就會暖呼呼。哈哈,其實這是我的超級驅寒法寶──暖暖包。

媽媽今年冬天幫我買了一件羽絨外套,羽絨外套看起來比較大,質地輕柔保暖,摸起來很舒服,穿起來就像帶着一件輕巧的棉被出門,再強再大的冷氣團,我都不怕!

這個寒冷的冬天,最喜歡去外面吃火鍋,因為火鍋香噴噴的,聞到就想要大吃特吃,不但填飽五臟廟,又可以把寒冷趕走。暖呼呼的湯,一喝下肚,整個身體都熱了起來,能夠填飽肚子,又是寒冬中最豐盛的享受,真是一舉多得啊!

終於要泡澡了,我很開心,因為媽媽説可以泡熱水澡。脱衣服的時候,冷風吹着我的身體,我的牙齒不停地吱吱作響,趕緊開水龍頭,熱水嘩啦嘩啦不停流,衝在 我的身體上,哇!真舒服呀!慢慢的,我的身體變成了火山,紅通通的身子,好像快要爆炸的火山。整間浴室煙霧瀰漫,好像站在雲端上,正在跳着芭蕾舞,悠閒又 自在!

自從媽媽告訴我這些驅寒法寶後,我發現真的很好用,尤其是羽絨外套。羽絨外套讓我很温暖,一切都要感謝爸爸媽媽幫我買這些驅寒器具,讓我度過這寒冷的冬天。這樣的父愛和母愛,真的是暖到心窩裏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ranzuowen/dongtianzuowen/7gl4e7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