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自然作文 >春天作文 >

精選立春作文300字三篇

精選立春作文300字三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立春作文300字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立春作文300字三篇

立春作文300字 篇1

為迎接春天的到來,我國各地有許多“迎春”的風俗習慣。據《禮記—月令篇》記載:周代,立春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至東郊迎春,並祭太皓、芒神,祈求農業豐收。

明、清時期,民間有迎土牛、迎農祥、浴蠶種等習俗。山西民謠雲:“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

在清代,各州、縣的地方官員,立春之日會至城郊祭祀芒神。祭祀畢,要用彩紙扎制的“春牛”打破,牛肚內所裝的乾果食品,隨之拋灑一地,兒童爭而食之。

立春之日,有吃春餅、春盤的食俗。春餅是以麥面蒸制或烙制的小圓餅,食時卷以豆芽菜、韭黃等炒菜,故歷來有“春到人間一卷之”的説法。立春日食春餅,謂之“咬春”,據云可以“卻春困”。

在江蘇高郵地區,立春的前一日要舉行“迎春宴”,歌舞娛樂。春盤以蘿蔔、芹菜等為菜盤,相互饋贈。蘇東坡有詩云:“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

廣西人民以立春為“春牛節”。這天晚飯後,村寨裏的勞動能手和歌舞能手,要組成“送春牛”小分隊,敲鑼打鼓,挨家挨户“送春牛”,意為將豐收和幸福送到各家各户。

另外,在我國許多地區,“立春”之日民間還要舉行“耍社火”的娛樂活動

立春作文300字 篇2

今日,在家中對着書桌呆坐,我的思緒不覺飄至了今年立春那一天。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那天,立春了。冬去春來,雖寒風冰雪仍不肯離去,可積雪已慢慢融化。水珠順着屋檐落下,在地上濺起一朵朵水花。陽台上的雪人仍然挺拔,只是臉頰有汗水淌下。天空還是飄着片片雪花,但已不及昨日繁雜。春來了,可離那“萬户掩映翠微間”還有多遠?這粉粧玉砌、銀裝素裹的景色與五彩繽紛、奼紫嫣紅的.春實在是天壤之別。

雖説已進入春季,但冬季的精靈們依舊散放着光芒。是的,春,是綠的盎然;春,是生命的跳躍;春,是希望的開始。但誰又説過,春,不能有冬的意境?春、夏、秋、冬,原本便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那為何有那節氣歌把它們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呢?應該是為了農耕吧!

不管怎麼説,在那一日,春終究到了。日子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正如三字經裏説的:“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雖然日子是無窮的,但屬於我們的歲月卻是有限的。讓我們在這短暫卻美麗如花的日子裏舞出自己的色彩,唱出自己的旋律,別讓光陰在手中無聲無息地劃過而不留一點痕跡。

立春作文300字 篇3

  立春俗稱打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頭一個節氣,時間約在春節前後,這一天標誌着春季的開始。

我爺爺奶奶家在河北省任丘市,那邊的傳統迎春習俗是剪葫蘆,貼葫蘆。葫蘆的圖案一般是些花、草、鳥、春字等等,也可以按照年份剪生肖圖案。葫蘆要在立春的前一天貼上。

每年臨近立春,奶奶都會用紅紙小心翼翼地剪出各種各樣的葫蘆,立春前一天把紅紙葫蘆貼到大門上、窗户上,甚至還會貼到傢俱、電器還有車子上面。我小時候,奶奶還會用紅布剪一個小葫蘆縫到我的後背,奶奶一邊縫,一邊還唸唸有詞:“葫蘆正,不生病;葫蘆歪,不生災。”縫完後還要囑咐我:“打春不要出門,打在身上有災的。”我追着奶奶問,為什麼要貼葫蘆?為什麼要在我身上縫個葫蘆?為什麼不讓我出去玩?奶奶告訴我,這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習俗,紅色辟邪,葫蘆吉祥,可以保佑平安的。我明白了,葫蘆是“福祿”的諧音,人們在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貼上葫蘆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裏福祿雙至,實現有福有祿的美好願望。

每近立春,家家都會用紅紙、紅布剪葫蘆,貼葫蘆,迎接春天的到來。立春當天要是能出去玩,欣賞着各種各樣的葫蘆,也是一種享受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ranzuowen/chuntianzuowen/jlvyq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