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植物作文 >葉子作文 >

我愛楓葉作文(精選7篇)

我愛楓葉作文(精選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愛楓葉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我愛楓葉作文(精選7篇)

我愛楓葉作文1

有的人喜歡春天豔麗的牡丹花,有的人喜歡夏天粉嫩的荷花,有的人喜歡冬天素雅的梅花,而我卻喜歡秋天火紅的楓葉。

唐代大詩人杜牧就很喜歡楓葉,他在詩中寫到“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我去過長沙的愛晚亭,也親眼目睹了詩句中描寫的火紅楓葉,那景色真的很美。秋天,火紅的楓葉把整座大山都染成了紅色。藍色的天空,紅火的楓葉,綠色的湖水,還有若隱若現的愛晚庭,構成了一副超級美麗的風景畫。一陣微風吹過,楓葉慢慢從樹上飄落下來,像蝴蝶翩翩起舞,還伴隨着沙沙的響聲,像是在哼着小曲。我跑到一棵楓樹下,撿起幾片楓葉拿在手中,發現楓葉有的是金黃色,有的是深紅色,形狀像我們的手掌。仔細看,上面有很多紋路,有的像蝴蝶,有的像數字,還有的像文字……我拿手摸了摸,發現它很薄,摸起來有點粗糙。我又拾起了幾片大小不同,顏色不一樣的楓葉,把它珍藏起來,帶回家做成我的植物標本。

我喜歡秋天的楓葉,喜歡它像一個個小手掌,喜歡它把秋天染成了紅色。

我愛楓葉作文2

初秋,美麗的金色灑滿大地,而最亮麗的,卻是楓樹。

楓樹由綠色變為紅色,多麼美麗而嬌小的小楓樹啊!楓樹的葉子是很美的形狀,它不是那一片驕傲的菊花,而是一片小楓葉。它像一個小手一樣,每隻小手都有着一圈鋸齒,上面的葉脈清晰可見,很有條理的分佈着,她的顏色美輪美奐,就好比那熊熊燃燒的火一樣,那麼鮮豔奪目,悲哀的人見了,也許會被感召,重新振作起來。

我知道楓葉不僅僅只有火紅色,還有金黃色,金綠色和其他一些迷人的顏色。看着這楓葉,我不禁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在一片片黃色的落葉中,只有楓葉是紅色的,永不退色呢?無盡的遐想環繞着我。

來到楓樹街道旁,撿起一片楓樹葉,仔細觀察,我把它放在手心裏,它是那麼的紅火,那麼美麗,給我無盡的遐想。我好喜歡啊!便把它帶回家洗了洗,它依然想人們展現着誘紅色。

我愛楓葉,因為有時有些微不足道的東西,也可能打扮世界,讓世界五彩繽紛!

我愛楓葉作文3

隨着第一片樹葉的飄落,你才發現秋姑娘已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我的身邊。秋天是金色的,金色的樹葉、金色的稻田、金色的草地……一切都盡在金色的海洋中。

我喜歡秋天,不光它是收穫的時候,更是因為我對秋天葉的喜愛。秋天一到,那一抹獨特的紅,在秋風中盡情搖曳,展示她卓越的風姿,遠遠望去楓樹上如同一團團熊熊燃燒的火焰;飄落的一霎那慢悠悠的,又如穿着紅裙翩然起舞的少女。

仔細看,你會發現楓葉葉片是呈弧形,正好五片,就是一隻只小巧玲瓏的巴掌,軟軟的,可愛極了,它的邊緣還不規則地鑲着一圈花邊,用手摸摸,既不光滑,也不粗燥。葉面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葉脈。一半綠,一半黃,像秋姑娘染上了顏色。在陽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斕,那麼靈動,那麼美妙,彷彿一下走進了童話世界。

這時,我不禁想起了杜牧寫的一首詩《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當時的情景彷彿正的展現在眼前。

我愛秋天,喜歡着片片落葉展現的舞姿。代表秋天的楓葉之美的,並不僅在那經霜的素紅;而更在那漂亮的身姿。

我愛楓葉作文4

大自然中,有許多的景物、事物充滿了浪漫的感情;在生活中,因為浪漫會更加快樂;以為浪漫,會更加豐富多彩;因為浪漫,也許會悲傷。我就被大自然的浪漫深深地感染了。感悟楓葉教會了我浪漫,也讓我愛上了浪漫。

當秋天來的時候,我漫步在山坡上,羣山峻嶺上色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紅色中間插着點綠,峽谷裏蕩着紫色的影子。在遠處的山頭,我一眼就望見一片鮮紅鮮紅的飄動。我很激動,跑近了些,那漫山遍野的紅彤彤就呈現在我眼前,那些楓樹的全部生命力都燃燒了起來,像一條火紅的裙子舞動在山間,讓人感受到西班牙女郎的熱情和浪漫,深深地被楓葉這種像火一樣的浪漫吸引了。它們在用自己的身體鮮豔這個山坡,在用自己的色彩鮮豔這個秋天,在用自己的靈魂感染愛浪漫的人們。然而,只要冬天一來,它們就結束了。可楓葉還是用自己的生命來絢麗人們,讓它們的生命充滿浪漫。這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不管將來會發生什麼,珍惜現在才是浪漫地享受生命,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滿浪漫,就能擁有浪漫帶來的快樂。

然而,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兩面,楓葉也有傷感的時候,但是我依然可以感受到浪漫的氣息。

楓葉常常被人們當作思念的代言物。可惜,當楓葉一個個打着旋兒飄落的時候,往往是最感傷的時候。風一吹來,難免顯得有些淒涼,正像悽美的愛情故事,凋落的楓葉是最催人淚下的。“緩緩飄落的楓葉像思念,我點燃燭火温暖歲末的秋天”,可是正如歌詞所唱的,就算淒涼的楓葉凋落得再悲傷,也要學會用浪漫温暖心靈。楓葉並不同其它高大的樹木,無奈地、安靜地等待死亡,而是伴着秋風旋轉着身體,努力劃出最美的弧線,然後輕盈地迴歸大地。我們也應該像楓葉那樣,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充滿浪漫,用一顆希望的心迎接明天,用一種優雅的態度浪漫地生活。即使是在廢墟中,也要像楓葉一樣製造浪漫,尋找天堂。楓葉正努力讓自己的凋零也充滿浪漫,這樣會讓下一輪迴的浪漫生命充滿希望。

感悟大自然,感悟楓葉,讓我學會了浪漫地生活,也學會製造浪漫。人生的每一件事都要好好做,這樣就能像楓葉一樣充滿浪漫的熱情,人生就像一塊巨大的畫布,我們應該像楓葉一樣心懷浪漫地畫出絢爛繽紛的人生。

我愛楓葉作文5

外婆家,有一棵楓樹,樹上那一片片火紅的楓葉,是我的最愛。楓葉看似火紅,其實不然,你若留心觀察,便會發現其實每一片楓葉的形狀,顏色都略有不同。楓葉有火紅的,令人想起了那跳動的`火苗;楓葉有鮮紅的,似老師批改作業時鼻下的紅墨水印;楓葉也有深紅的,紅得那樣恬靜、優雅、端莊。記得表妹問過我,為何在眾多好看的樹葉中對楓葉情有獨鍾。我告訴表妹,楓葉沒有銀杏葉那樣可愛,沒有長青葉那樣生氣勃勃,更沒有芭蕉葉那樣高貴。可是,楓葉它也有自己獨特的美呀,它也許在樹葉家族中看似那樣簡樸、平凡,甚至渺小,但它用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整個秋天增添了一份色彩,為一幅自然畫抹上了炫麗的色彩,尤為重要的是,楓葉它默默無聞,只在習習秋風中搖擺,它告訴人們,已入深秋,天氣會愈來愈寒冷,只要心中充滿希望,嚴寒也會不再冷酷,來年的春季一定會更加美好。我愛楓葉,愛它的恬靜、簡樸,更愛它的默默無聞,平凡渺小!

我愛楓葉作文6

我愛楓葉,因為它紅得深濃,紅得豔麗。

多少年來,一想到秋,我首先就會想到楓葉;想到楓葉,就會想到杜牧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就會引發許多聯想和感慨。在蕭瑟的秋天,楓葉紅得那麼動人,不能不使我心馳神往。

在北京,重陽節過後到香山看楓葉,正是很好的時節。過去的文人騷客,在這樣的時候,往往騎一頭小毛驢兒,慢慢地出了西直門,一步一顛直往西邊走去。到了碧雲寺一帶,就漸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樣,陶醉於楓葉那鮮豔的色彩,流連忘返。有時,他們還會即景遣興,吟詩作賦。我雖沒有這樣閒散的雅興,但我也愛楓葉。沒有別的,爽直一點兒説,就是因為她紅!

秋冬之交,正是吃蘿蔔的時候。夜晚的街頭,常常傳來"蘿蔔賽梨"的清脆叫賣聲,引誘你不得不去買一個嚐嚐。蘿蔔有"紅到心"的別稱,可是它的內心是不是紅的,還得等到剖開之後才見分曉。這哪裏趕得上楓葉。楓葉是那麼直接、那麼毫不遮掩地展現自己的色彩。楓葉敢於紅,紅得有氣魄。

楓葉之可愛,還在於當別的葉兒經秋枯落時,她偏偏紅得豔麗。她耐得住風霜交加,經得起秋之摧殘,戰西風而不怯,披嚴霜而愈麗,顯露出無畏無懼的神采。單憑這一點,就值得我們讚美。

有人説,楓葉雖紅,可畢竟是到了肅殺的秋天。《董西廂》中有一警句:"君不見滿川紅葉,盡是離人眼申血!"以楓葉吟離別,把楓葉比作血,這是隨人的情而生髮的。但在我看來,説肅殺也好,比作血也好,都還是在於秋,而不在於楓葉;把楓葉之紅比作血,這是因為她抗得住肅殺之氣啊!

楓葉也並不因為紅而孤獨。你看,去香山看紅葉的人那麼多;而且,東籬黃菊,山澗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時,或相繼綻放,都與楓葉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顯風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楓葉,想到楓葉,往往使我又聯想到那些在各個崗位上勇於克服困難、敢於展示自我的勞動者。他們抗嚴寒,戰酷暑,奮戰在各條戰線上;他們不畏艱難,勇於奉獻,弘揚了時代的精神。他們儘管很普通,卻是我們時代的英雄。我覺得,用楓葉來比喻這樣的英雄人物是再恰當不過了。

我禮讚楓葉,我愛她鬥西風血點兒紅!

我愛楓葉作文7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每當我看到唐代大詩人杜牧《山行》中的這句詩句時,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那美麗而又迷人的楓葉來。

在金秋十月中的一天,我外出遊玩。我首先來到了滴水湖。在滴水湖的大門外,我看到了這裏的楓葉還沒有完全火紅。我走進了楓林的深處,熱情洋溢的楓葉,在微風的吹拂下,向我們頻頻點頭,好像在歡迎着我們的到來。

走着走着,我便來到了滴水湖,那裏有許多礁石。在礁石的旁邊,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楓樹。楓樹的葉子紅得似火,黃得似金,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我彎下腰來,撿起一片楓葉,細細地觀察起來。只見這片楓葉上有五個小小的葉瓣組成。它的邊緣有些毛糙,紅色的葉柄細長細長的,整片楓葉就像一隻張開的手掌。

金秋的楓葉真美啊,美得讓人陶醉,美得讓人流連忘返,美得讓人痴迷,我不禁由衷地讚歎着。最後,我懷着戀戀不捨的心情坐着車回到了家。

今天的遊玩,讓我感受到秋天的楓葉不僅僅有着美麗的外表,更有着奉獻的精神,它奉獻着自己的全部美麗,我愛它。

標籤: 精選 楓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wuzuowen/yezizuowen/72rmog.html
專題